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法学体系研究需要科学的方法论.运用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可以对我国环境法学理论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与评价,对环境法学体系进行重构,将环境法学的基本假设、立法原则以及法律制度放到一个统一的逻辑体系内.拉卡托斯认为科学研究纲领包括坚韧的"硬核"(基本假设)、"保护带"(广阔的辅助假说)和"启发法"(解题方法).环境法学的基本假设是环境正义;关于自然的权利问题、动物的权利问题、可持续发展、代际(内)环境正义等的理论是环境法学的"保护带";环境法学的"解题方法"是达致环境正义的进路.  相似文献   

2.
法学研究及其思维方式的思想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建宗 《中国社会科学》2012,(1):119-139,208
以研究旨趣与思维方式为标准,法学研究可区分为法律理论研究和法律工程研究。法学中的法律理论研究是以揭示法律存在和运行的"规律"为旨趣的思想活动,规律导向、纯化价值立场、逻辑化、观察式的思维是其思维方式的典型特点;而法学中的法律工程研究乃是综合运用有关法律的"规律"及其他思想理论资源,建构理想的法律制度框架及其运作机制的思想活动,问题和需要导向、创造性、参与式、非逻辑化、系统性、效果检验的思维是其思维方式的典型特点。  相似文献   

3.
我国建立环境警察制度具有迫切的必要性和现实的可能性.而我国目前建立环境警察制度存在着法律障碍,应借鉴国外环境警察制度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个别地区践行环境警察制度存在的问题,通过专门立法对环境警察的任务、职权、组织管理、保障措施、执法监督及法律责任等进行详尽、完整、操作性强的规定,以便为环境警察执法提供明确的法律根据,保障环境警察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也是解决目前我国建立环境警察制度面临的法律障碍的最终途径.  相似文献   

4.
生态损害突破了单纯的私益侵害的范畴,与传统侵权法并不完全相融,它需要公法和私法的双重救济。从私法的角度来看,这一新的损害类型对侵权行为法学理论研究和法律制度建设带来了挑战,要求民事法律制度进行修正和革新,为生态损害救济提供权源基础和直接法律依据。我国应在借鉴国外生态损害私法救济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行法制和实际国情,探索建立环境人格权制度、环境保护相邻关系制度、环境地役权制度、环境容量使用权制度,完善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的婚姻法律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婚姻法律环境是指调整婚姻家庭制度的各种法律规范以及与其相关的法律意识等.建立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有助于婚姻家庭制度的健康运行,有助于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有助于婚姻家庭纠纷的解决.通过对婚姻法律环境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看出我国婚姻法律环境还不够完善,法律之间相互冲突和法制不统一,法律意识比较淡薄等.因此,必须完善立法制度,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制统一,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准,以建立和谐的婚姻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6.
论法律实证主义的内涵、意旨及当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锐 《兰州学刊》2009,(9):136-139
法律实证主义是20世纪西方三大主要法学流派之一,同时,它还是一个难以精确界定的法学流派。法律实证主义是使用分析方法研究实在法的描述性法律理论,其主旨在于:通过概念分析,使得法学成为一门自足的科学,为法律的正当性提供一种现实性根据。法律实证主义理论对于我国的法学发展、法治建设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作为用经济学的思维和方法探讨法律问题的交叉学科,法律经济学目前已形成了几个活跃的理论流派,成为一个开放、竞争的理论系统,分别为法学和经济学提供了若干创造性的思想源泉。运用经济学思维和方法研究法律问题,不仅拓展了经济学研究的范畴,更重要的是为法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法律经济学使我们以一个新的方式体会法律体系,从经济学成本收益与资源配置角度出发,对法律及其制度安排作经济的分析,以期使这种安排达到最佳效益。经济分析使法学研究更具说服力,并常常会提出一些超越法律的见解,从而可能为立法、司法、行政执法等环节提供符合效率原则的帮助,以使法律制度安排有利于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作为法律经济学基础理论的科斯定理给我们展现的就是有关法律制度最适安排的情形与图景。在法律经济学看来,有效率的法律制度便是努力使法律供求趋于均衡。所有法律活动,包括一切立法和司法以及整个法律制度事实上是在发挥着分配稀缺资源的作用,因此,所有法律活动都要以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即效率最大化为目的,所有的法律活动都可以用经济的方法来分析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杨丽娅 《齐鲁学刊》2005,(6):137-142
为媒体产业提供一个法制化的市场环境必须对现存的环境重新进行设计,能否在现行的法律制度的框架内,建立起以调整传媒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内容为主导的有效的、完备的国内法律体系,能否在准确解释和熟练适用WTO规则的基础上,制定一套符合本国发展战略的涉外法律体系,是中国传媒制度能否民主化、科学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秦小红 《江西社会科学》2019,39(12):148-157
经济法成熟的标志是已建立一套具有稳定性和适应性的法律规范体系。问题导向的经济法研究范式揭示了经济发展的制度需求,对经济政策进行了制度性解释,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造成经济法学体系的"法律空洞"。在法治经济要求下,必须建立引领和规范经济运行的经济法规范体系。以规范为基础的经济法学必须对已有理论进行系统化的规范性解释,为经济法规范体系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为此,必须言说经济法学总体论、结构论、功能论的解释体系,对经济法的制度背景、制度构成、制度实施进行体系解释。  相似文献   

10.
法律体系理论是法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研究和认识法律规范、法律本质的必然选择.在国内对法律体系理论的研究和在西方的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对法律体系的探讨之间存在重要的差异,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作为方法的法律体系与作为概念的法律体系;作为逻辑存在的法律体系与作为客观实体的法律体系;法律体系的同一性与法律体系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行政法法典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行政观念的转变,也需要制度建设的保障,更需要法学方法论的有效运用。行政法律关系理论是为现代行政法革新,尤其是大陆法系行政法学发展所普遍重视与接受的法学方法论。行政法律关系理论在中国现代行政法学发展中具有包容性、时代性与合宪性的法解释论上的价值,在逻辑层面与经验维度中发挥着法认识论的价值,在法律解释的统一性与法学建设的体系化中体现出法教义学上的价值。行政法律关系理论的合理运用能够推动中国行政法学形成更加严谨的体系,为推进我国行政法法典化提供另一种重要的法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法律环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毅雄 《理论界》2006,(11):72-73
在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法律环境,实质上是政府与民营企业的关系问题。政府应致力于建立和完善以促进和保护为价值取向的民营企业法律制度,并保证这些制度的落实。从法律上确认民营经济以来,民营企业的法律环境不容乐观,由于身份不同、相关政策不落实、政府职能不适应等问题,民营企业并未获得严格的产权保护和真正平等竞争的市场。本文认为,民营企业发展的法律环境的改善,应该把重点放在改变区别对待、消除中央和地方政府政策的矛盾、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改进中小企业的税负政策。  相似文献   

13.
从方法论看抽象法学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抽象的法学理论在19世纪之前是由法学外的思考者们来推进发展的,法律家与专业外的法律思考者之区别在于他们始终不能完全游离于各个时代发生效力的实在法.面对实在法,抽象法学理论的姿态有时是极为尴尬的.二战以后,法学家们有关"疑难案件"所引发的理论论争为抽象法学理论续造生命活力做出了贡献.建立在现代逻辑、语言哲学、语用学和对话理论基础上的法律论证理论在哲学和法哲学领域悄然兴起.尽管这个理论本身在解决复杂的法律问题(特别是有关法律的道德评价之类的实质哲学问题)方面还存在着应用的局限性和具体方案上的缺陷,但它代表着一种在实在法之实践问题上寻求多知识进路、多学科方法之研究论证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4.
冯丹荔 《东岳论丛》2008,29(1):191-194
作为普通法系法律教育的典型代表,英国的转法系课程的设置,法学理论教育与法律职业培训各司其职,层层淘汰式的"司法考试"注重实务能力的考查,行业组织对法律教育全方位介入式的监督和管理等四个制度设计保证了其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紧密衔接。受此启示,在我国目前法律人才培养中,要求非法学专业毕业生报考司法考试前修完法学本科的核心课程并考试合格,在司法考试后开展职业培训课程,相应增加对学生法律实践能力的考核制度,举办第二次司法考试等是解决法学人才培养与法律职业脱节问题的重要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5.
博弈理论为法学提供了一个实证理论基础,它描述人们在某一制度环境或博弈规则下如何做出决策.运用博弈理论这一分析工具,来研究不同主体在国家助学贷款活动中的行为,探讨通过法律规则设计,改变不同主体的行为决策的可能性,进而寻求降低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蔡守秋 《东南学术》2004,(5):128-129
这次东南法学论坛专门研讨法律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学理论问题,我感到特别欣慰.综合考察学术界有关法律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各种观点,目前我国法学界对"法律应不应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法律能不能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律如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以及"如何建立健全调整人与自然关系法律机制"等问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主张,在某些问题上甚至存在着尖锐的分歧和根本的区别,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调整论"从环境资源工作、环境保护事业和环境资源法制建设的实践出发,回答和研究了上述问题,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法律应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法律能够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当代环境资源法正在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环境资源法已经形成一系列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制度"和"应该建立、发展和完善法律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学理论"等主张或观点.我希望东南法学论坛和法学界就这些基本理论问题,旗帜鲜明地展开深入研究和探讨.理论只会越辩越明,学术思想和理论观点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和洗礼才能扎根、发芽、开花和结果.  相似文献   

17.
完善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阐明了完善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重要性、必要性、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主张将《环境保护法》修改成为体现可持续发展观和综合生态系统方法的《环境基本法》,促进中国环境法律体系向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法的方向发展。主张在中国环境法律体系建设中,强调环境正义,环境公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理念;坚持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环境民主等原则;增加政府环境责任(特别是政府环境问责)制度,生态功能区建设和管理制度,生态补偿,环境公益诉讼等制度。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来,特别是经历七十年代至今国家环境资源保护法律制度建设的三次高潮,我国环境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基本形成,环境资源保护的具体制度和机制逐步建立,法律治理效果亦得以彰显。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立法导向的偏差、立法内容的滞后或空白、立法衔接的不足、立法可执行性的欠缺等。为此,必须校正立法导向、完善立法内容、加强立法衔接并提高立法可执行性,以进一步健全我国环境资源保护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9.
STS教育模式对法学本科实践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廖丹  钟华 《云梦学刊》2004,25(4):99-101
随着司法考试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特别是应考资格的提高,法学本科教育已成为中国法学教育体系的最前沿阵地。从纯粹的理论教学转向实践性教学,已成为法学本科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采用何种教育模式才能满足社会对实践性法律人才的需求,是我们法学本科教育工作者教学的重点。STS教学模式从西方传入,提倡教学与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结合,这正符合法学本科实践教育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20.
朱祥海 《理论界》2012,(4):144-146
根据比较法学的主流理论,中华法系是独立自足的法律文化体系,随着近现代文明的逐步衰落而终结。20世纪中国的现代法律科学,仿照和移植西方(和苏联)的学科制度建立起来,致使法学的演进具有严重的路径依赖性。在知识论立场上,中国法学移植与演进遵循着特定的文化逻辑,初始路径的选择制约着中国法学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