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化氛围是指基于中国文化即宏观文化和所在工作环境的微观文化而形成个体对其他人和事的主观体验.文化氛围是支配一群人的生活方式的基本影响因素之一.文化氛围渗透在教育评价的整个过程中,这些与知识本身无关的主观因素会影响教育评价过程和结果即教育评价的质量.特别在中国这个注重和谐的社会中该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文化氛围的成因以及其如何影响教学评价并进一步探讨如何利用文化氛围的力量促使教育评价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内地藏族大学生相对于一般内地大学生,在文化习俗、生活方式、人际交往和学习方面都面临更多的心理适应问题,同时内地藏族学生又具有个人自尊感低,民族自尊心强;性格豪爽刚烈,思想相对单纯;团体意识强烈,新生易敏感焦虑等显著心理特点,针对这些问题和特点,相应的教育对策应该可以提高教育效果、缩短适应过程。  相似文献   

3.
文化环境变迁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刘德群每个人的成长与发展的过程,都是在其所生活的文化环境及文化氛围中进行的。离开文化环境,就没有人的社会化、文化化。大学生也同样是这样,他们从自己成长的文化环境中带来具有区域文化的气息,带着自身的文化习惯和文化心理步入高...  相似文献   

4.
寝室文化是一个新的文化概念,大学生寝室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和进行思想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之一,它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独立学院学生在思想行为、心理素质、日常准则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具有独特寝室文化,构建和谐健康的寝室文化,必须要加强思想教育,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寝室文化中的骨干作用.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及该年龄段所特有的心理特征,于是有自己特有的学习、生活、风俗习惯.通过对重庆工商大学校内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生活上(饮食差异,宗教信仰,作息规律,心理状况,交际能力)和学习上(语言表达能力,学习难点,学习态度)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可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并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生活提出合理的建议,从而能更快适应大学新的环境,为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建设和谐校园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云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在云南的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对环境的适应和改造过程中,创造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留下了形态各异、灿烂丰富的民族生态文化遗产.但在新形势下,民族文化生态的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云南民族生态文化如何实现创造性的转换和发展,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在新的条件下的平衡与和谐,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对西南交通大学越南留学生的调查表明,越南留学生与中国文化的磨合与适应经历了W型模式,分为五个较为明显的阶段。他们所经历的"文化冲击"主要是对新的语言环境、文化氛围和生活方式产生的一种焦虑情绪,面对学业困难引发的情绪沮丧和信心丧失,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导致的交流困难、精神孤独。为此,接收学校对留学生要进行必要的学前教育,努力营造和谐、多元的校园文化环境,因材施教,加强心理疏导,鼓励他们与中国学生多交流,以减少文化冲击对留学生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宿舍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不可缺失的重要场所。高校宿舍文化是以学生宿舍为载体,在学生共同学习、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的物质环境和文化氛围。它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良的宿舍文化,能够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具有育人功能,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培养优秀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大  相似文献   

9.
在以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并存与交融的青海高原文化圈中,大学生人际适应的难度加大,部分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汉族大学生与青海五个世居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关系适应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民族心理特质、民族历史上的交流和冲突是影响大学生人际适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加复杂多样,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上存在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由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各界广泛的关注.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大学生管理工作主要围绕文本契约来实施。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大学生管理工作呈现新的特点,对辅导员胜任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分析心理契约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适用性,从辅导员胜任力提升的视角探究如何运用心理契约来增强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大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有关调查研究表明 :民族地区师范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 ;这主要是由于民族学生自身心理发展缺陷、师范学校特殊的环境、对职业及就业的认识危机及中师生的年龄特征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我们应抓住西部大开发教育大发展的历史机遇 ,健全学校管理机制及环境建设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促进民族地区师范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试论当代大学生班级文化的特点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大学班级有松散趋势的情况下,重提大学班级文化的新特点及意义,目的为引起有关人员对大学班级的进一步关注。大学班级文化有独立性、可控性、多元性、潜在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大学班级的这些特点对生活于其中的个体有独特的影响,它可以促进大学生的个性、能力发展,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对大学生行为有诊断和矫正作用,是大学阶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营造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班级文化,仍然是大学生管理及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大学生的学业困扰、人际关系困扰、恋爱困扰、情绪困扰呈上升趋势,由此引发一系列的问题.文章试从分析大学生产生心理困扰的社会根源、家庭教育方式、大学生自身发展等原因入手,提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实效性、创建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能力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论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越来越需要心理健康教育。高校的班级管理者作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人物,理应责无旁贷地分担这一重任,在进行班级日常管理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充分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为塑造新世纪具有健康心理素质的大学生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城乡文化差异与在校农村大学生社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在大学校园发生碰撞时,农村学生群体由于文化上的边缘性,容易发生适应性危机,阻碍其社会化进程。只有营造积极向上的和谐校园文化环境,着眼于高校农村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多渠道为高校农村学生提供经济帮助.才能推进在校高校农村学生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生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学生社区的作用和功能随着高校改革进程的加快发生了变化,学生社区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人际冲突、各种矛盾集中的场所,因而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如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生社区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学生社区"三进"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新的时期,探讨学生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对于全面促进大学生整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以及心理潜能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入校,各民族之间的接触、文化上的碰撞、心理上的冲突将不可避免。为了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较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有必要对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的心理矛后与冲突进行分析研究。文章时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冲突进行了剖析,并就调适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素养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心理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大学生沉迷网络的主要心理原因是自律、自控能力差,希望通过上网摆脱孤寂或压抑情绪,逃避学习困难。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大学新生的教育与管理开始,关爱学生、以生为本,丰富班级和宿舍活动,加强网络建设,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绿色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20.
运用心理艺术是有效解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问题的新手段和新方法.通过运用共情、情感激励、倾听、情景设计以及群体心理与暗示等心理艺术,可充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积极预防和化解学生的各种心理矛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心理艺术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和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