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诚实信用原则是市场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一项法律化的道德规范,其本质上是一种为寻求市场利益公平的法律伦理,具有道德规范性、法律规范性和双重功能性等主要特征.作为一种基本的商业道德和合同法的基本原则,诚实信用原则贯穿于合同订立、合同履行、合同终止和合同解释等合同行为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
魏佳 《学术交流》2012,(12):73-76
在建筑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建筑市场监管法律化进程推进相对滞后,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建筑行业的创新能力,也导致建筑市场出现诸多问题。加速推进建筑市场监管法律化进程,构建专业化、系统化的监管法律体系,已显得相当紧迫和必要。建筑市场监管对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建筑市场监管法律化的综合性、技术性和强制性等特征,决定了在建筑市场监管法律化进程中必须加大监管资源配给、完善建筑市场准入退出制度,构建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和综合监督机制,以期减少建筑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有效降低建筑市场失灵产生的负面影响,真正形成建筑市场监管法律制度对市场机制调配的有效辅助,进而促进建筑市场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罗思荣 《浙江学刊》2002,1(4):179-182
竞争法的基本原则不仅是国家竞争政策在法律上的集中反映,是竞争法内容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同时也是弥补竞争关系中法律漏洞和缺陷的工具。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而政府的适度干预不是为了限制竞争,而恰恰是为了使竞争在有序的市场环境中充分地层开。竞争关系的实质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因此作为民法基本原则的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也适用于竞争关系。这些原则旨在公正地估量双方的利益,以谋求利益的调和。  相似文献   

4.
从决策的角度看,规制结构是经济体制的内在规定,其基本功能是规制偏离经济体制基本目标,即资源配置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决策偏差”。古典市场体制的规制结构是市场规则基础上决策主体之间的相互制衡即市场制衡;现代市场体制的规制结构是“法律体制—经济政策—市场制衡”三位一体。传统计划体制的根本缺陷是缺少规制结构,因而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实现体制目标,而要完善规制结构需改变决策结构,变集权为分权,这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5.
试论当前中国宏观调控法律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宏观调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中非常重视宏观调控的作用,并不断致力于宏观调控原则和措施的法律化。为了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法治原则的要求,有必要结合中国改革的经验并借鉴国外有关立法的先例,加快构建中国完备的宏观调控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6.
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思想,对法治的文化认同具有许多有益的启示。它要求关照各种不同的利益需求,形成和谐的利益关系,这有利于形成法治文化认同的合理的现实利益支点。“和而不同”思想对提高公众的民主与法治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合格的法治文化认同的主体,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和而不同”思想还有利于建立合理的法治文化认同的内容体系,形成全面的法治文化认同:从“和而不同”思想的视角出发,我们要创造中国特色的法治文化,形成中国特色的法治发展规则,正确认识法律的作用,进一步促进国家法律对民间规则、习俗的认可、接纳力度,使法律成为公众内心习惯的一部分,增强法律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7.
白云 《学术交流》2005,(12):46-48
诚实信用从道德走入法律,经历了从罗马法到现代法的演进,发展为民商法的基本原则。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信用缺失的现象,现代社会需要信用经济,信用经济需要法律保障。运用博弈论对诚实信用原则进行研究是一个全新的视角与方法,人们在博弈行为中进行策略选择,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影响人们选择诚信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根据博弈论的分析结果来进行法律制度设计将增强法律的针对性,是强化诚信原则、确立市场信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关于我国发展金融期货的几点思考田毅一、我国发展金融期货的必要性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意味着我国将逐步向国际规则靠拢,利用市场手段调节货币供求量,进而调整经济。而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及上升阶段,货币资金具有需求弹性强于...  相似文献   

9.
确立、调整和不断优化社会结构是社会调控的重要任务,应该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利益结构,既培育更加完整完善的市场体系,又防止政府的缺位越位。适时提高改革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大胆调整和摒弃原有利益结构,适应利益主体多元化复杂化、利益规则现代化世界化、利益观念完善化融合化的现实要求,尽快确立和完善一种允许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存共荣、各种利益主体协作联合、各种分配方式互补协同、各种调控力量高效合作的竞合型利益结构。  相似文献   

10.
孙毅 《学术交流》2003,(11):40-43
在市场经济带来的观念转型大背景下,我国物权立法中关于遗失物拾得的规定方式,存在着实现道德理想的愿望与世俗利益需求的价值冲突。从冲突走向交融是遗失物拾得立法过程的基本走向。必须导入现代民法理念,将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区别开,并进一步分析法律如何寻找道德与利益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1.
符泳 《社科纵横》2001,(4):25-2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但由于市场本身无法解决的经济外纠纷等问题,仅靠"法治"的力量无法解决个人短期利益与市场长期利益之间的矛盾,因此必须提倡"德法兼治",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对我国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公司并购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优胜劣汰机制,具有调节生产,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在我国,由于公司并购产生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交替时期,公司并购立法存在着法律规范不系统、不统一、缺乏实践指导意义等问题。因此,完善公司并购特别是上市公司并购法律体系,建立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公司并购法律规则,对于将公司并购这种资本运作模式成熟地引入中国,推动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吴鹏 《探求》2000,(4):45-47
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一种法制经济,它不仅需要一个规范的法制体系,同时也给政府提出了相应的规范化要求。而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现实冲突是制约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实现市场经济的规范运作必须改革传统的政府机构。 一、市场经济及其对政府的普遍要求 市场经济是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的,是一种通过市场来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运行方式。正确理解市场经济的内涵,必须把握以下三个特点:第一,企业是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第二,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必须按照市场的规则运作;第三,现实的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商品、…  相似文献   

14.
中德竞争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的本质就是竞争 ,现代国家的竞争法律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建立起来的 ,它主要表现在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方面的立法 ,其主要和直接的目的就是对限制竞争的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规制 ,以维护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 ,从而保护市场主体的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 ,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所以 ,竞争法律制度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至关重要 ,被德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路德维希·艾哈德称为“市场经济的生命和动力。”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德竞争法律制度略作比较评述。一、立法背景的比较由于对自由放任式市场经济所…  相似文献   

15.
自然人由伦理价值无差别性所决定的人格平等,与物由自然属性和使用价值差别性所造成的物之不平等,将人与物的法律地位明确区分。但是,当物之财产属性与人之人格利益交叉存在于同一个法律客体上时,传统民法理论所坚持的"主客二分法"在解决此问题时则不可避免地受制于绝对化的困境。"生命伦理物"这一概念的出现,实现了上述两种利益的完美对接,彰显了法律对于上述两种利益的尊重。生命伦理物的确立是物之财产利益与人之精神利益双重价值的统一,体现着对民法基本价值和民法发展趋势的尊重。在法律的维度下,确定生命伦理物的法律调整规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法律诚信与道德诚信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德诚信是指作为道德准则的诚信 ,要求人们言语真实、恪守诺言 ,强调的是行为人的操守和自律 ;而法律诚信作为一项法律原则 ,是指当代各国在法律上尤其是在私法上普遍规定的诚实信用原则 ,它强调的是规范与监督。违反道德而失信于人 ,可能会遭受舆论的谴责和良心的诘问。法律诚信和道德诚信并非同一范畴 ,研究分析诚信问题的时候不可简单地将二者混为一谈。我国市场经济中诚信缺失问题日益突出 ,道德诚信的基础不断被削弱。对诚信的期望已不能再仅停留在道德层面 ,而应该提升到法律层面去构想。解决诚信缺失问题的关键不是道德诚信的再教化 ,而是建立、健全一套市场经济法律规则 ,通过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市场经济秩序 ,并进而建立起人们对法律诚信乃至法律的信仰。  相似文献   

17.
物权变动中第三人保护的基本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大钧  杨峰 《求是学刊》2001,28(2):68-71
物权变动中第三人保护问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保护第三人利益的传统做法是采用善意取得制度 ,但在某些情况下善意取得制度存有缺陷 ,对保护第三人利益不够充分。物权行为理论在保护第三人利益方面则较善意取得制度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建立以物权行为理论为主、善意取得制度为辅的理论模式 ,这将能充分地保护第三人利益 ,并由此产生了物权变动中第三人保护的基本规则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西方国家,法律的道德化与道德的法律化似乎已经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一方面,法律作为现代社会的守护神,其权威性地位日益加强,法治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压力和人的心理惯性使人们的行为向“自然合法”转化,法律的制裁性大大减弱,法律的道德化、人道化成为共同趋势。另一方面,道德的法律化(即道德的法律  相似文献   

19.
胡信华 《探求》2001,(4):49-51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是法律与道德内在的逻辑要求,更是我国法治和道德的现状决定的。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基本途径,一是道德,特别是公务员道德法律化、制度化;二是培育社会公德,特别是公务员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20.
王延明 《社科纵横》2006,21(7):74-78
中国国有企业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已初步学会了适用经济法律规则,创造了良好的经营业绩。但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国有企业法制建设相对薄弱,市场意识、法律意识与契约意识不强,合同管理不够规范,造成了一些难以弥补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国有企业涉及的企业改制、民事、经济、行政纠纷日益增多,企业经营面临着诸多市场和法律风险。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国有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提高法律服务水平,最大可能地防范、化解企业经营风险,促进企业资产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