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 2 0世纪下半叶开始 ,国际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迅速发展的趋势 ,并对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信息网络化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据统计 ,截止到 1 999年底 ,全球最大的因特网已拥有 1 60多个国家和地区 5 2亿用户。正因为网络对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的渗透 ,网络文学的兴起似乎在一夜之间让我们的当代文学置身当代最新科技成果———互联网的广角之中 ,在传统文学的观念和固有的模式中间激起了危机感和震荡感。在数字化的大背景之下 ,一些都裸露无遗。本文从网络文学的初始入手 ,从三个方面对当代文学发展走向与网络文学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因特网热潮背后的冷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特网(Internet)又称国际互联网,是全世界利用TCP/IP通讯协议连接起来的计算机及其网络的集合,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具体实现,它已覆盖186个国家和地区,网上用户到2000年将达到2亿,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网络。目前,因特网在我国迅猛发展,国...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因特网已迅速地进入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目前,它已延伸连结了全球七、八千万台计算机主机,几百万个网络,网络用户接近1亿,预计不久的将来,将有五亿的用户与因特阿联网。中国互联网也得到迅速发展。目前,中国互联用户也有一千万左右。因特网正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介。现在,互联网上不仅可以发电子邮件、打电话、传图片、而且可用来发布报刊的电子版(或网络版),发布电台的广播节目。互联网发布的时效性,交换性显示了其在传播领域的优势,正在使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传播媒体…  相似文献   

4.
一、因特网对传播业发展的重大意义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把全球及各国的信息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这一高潮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因特网(Intenet)的高倍速增长。因特网原是从美国全国性计算机网开始的 ,现已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计算机通信网络集合。它集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 ,是计算机之间进行国际信息交流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良好手段。由于因特网具有信息通讯及传播这一重要功能 ,各种用户都可以把各种信息任意输入网中并互相交流传播。随着众多的机构和个人上网 ,网络的规模已成魔术般态势增长。因特网已成为世界上最具革命性…  相似文献   

5.
美国互联网经济 1998年总收入为 30 14亿美元 ,而19 95年这个数字仅为 5 0亿美元 ,3年就增加了 6 0倍。在 30 14亿美元中电子商务就占了 10 2 0亿美元 ,1 ,超过了能源 (2 2 30亿美元 )和邮电 (2 70 0亿美元 )的收入 ,仅次于汽车工业的收入 (35 0 0亿美元 ) ,但其按人均生产率 (2 5万美元 )则已高于汽车工业 (16万美元 ) ,此外还创造了就业岗位 12 0多万个。从 1995— 1998年互联网经济增长了 174.5 % ,19 98年电子商务达 10 0 0亿美元。Dell公司 1990年上市以来市值增加了 3万倍 ,而 yahoo以40 0万美元创业 ,仅用 4年半时间 ,市值就已达 40…  相似文献   

6.
建立民族化信息技术产业 ,我们面临极大的历史机遇 ,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分析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现状 ,探讨如何迎接信息化发展的世界潮流 ,加快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之途 ,是本文的旨意所在。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信息产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近年来 ,全球网络信息技术正面临着新的突破。鉴于因特网的传输速率和安全措施已不能适应网络用户急剧增加的需求 ,各发达国家正在加速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NII)的建设 ,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将三网合一 ,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将把各国的NII连接起来 ,实现全球信息共享。近三年即将建成…  相似文献   

7.
任艳 《东岳论丛》2002,23(3):62-63
网络的迅猛发展对传统的著作权制度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尤其在历史的车轮驶入 2 1世纪之时 ,全世界大概已有 10 0万个网络 ,有 1亿台计算机与国际互联网相联 ,上网用户将突破 10亿 ,而其中中国互联网用户也已超过了 40 0万。从网上获取信息、进行交流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其便捷、高效以及低成本更是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交流方式和思想观念。然而面对如此巨大的冲击 ,传统的著作权保护显然已经受到种种质疑 ,数字化作品是否属于著作权法保护之列 ?网络作品著作权的权利主体应该怎样认定 ?网络著作权的权能包括哪些 ?这一系列新的问题都现…  相似文献   

8.
网络信息传播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现实社会尤其是民主政治的建设。如今,网络已成为表达民情、畅通民意、集中民智的重要渠道和政治场所;网络的政治参与行为体现了现实政治生活的民主内涵,公民的政治参与不断扩大;普通公民通过网络参与政治,正在成为政治参与主体行使民主权利、促进我国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如何使网络信息传播既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又符合构建和谐社会,影响公共事务,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成为传播学中国化和本土化研究的一个崭新课题。一、网络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舆论场1994年,中国全面开始接入互联网,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传播秩序。截至2009年4月18日,中国的网民数已达到3.38亿人,居全球第一位,互联网普及率达22.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网络媒体的使用率达到78.5%;网络信息检索搜索引擎的使用率为68.0%,达到2.03亿,在各互联网应用中位列第四;电子邮件使用率为56.8%;即时通信使用率75.3%;拥有博客的网民比例达到54.3%,用户规模1.62亿;论坛/BBS使用率30.7%。有研究认为,当网民超过人...  相似文献   

9.
进入2000年前后,世界各国都把发展信息产业作为重要目标,并设法以信息技术产业化及其在商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切入点带动产析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的跨越式发展,据联合国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表明,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相结合的电子商务产值2000年全球达3770亿美元,2001年将达7170亿美元,2002年将达10234亿,北朝鲜对2003年将占世界贸易额的10-25%。近年丙便于互联网用户将达3.5-5亿人。信息技术产业贸易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已占全球货物贸易额的12%。  相似文献   

10.
电子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为人类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环境——网络环境。而因特网与中国科研网的发展,又标志着图书馆进入了网络化时代,在这个变革时期,参考咨询工作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利用网络技术和网络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服务,已成为公共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网络经济与企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人类迈入 2 1世纪 ,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在社会经济诸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信息、网络等高新技术大幅度地提高了经济运行的效率并推动了经济的增长。随着网络用户数量的迅猛递增 ,网上商务活动日益频繁 ,显现出令人瞩目的活力。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估算 ,如果把在线销售的工业产品、各类消费和服务以及支持电子商务的软硬件等包括在内 ,1998年网络经济就给美国经济注入了 30 10亿美元的产值 ,并创造出了 12 0万个就业机会。网络产业将首次超过其它产业 ,成为美国第一大产业。与此同时 ,世界上许多其它国…  相似文献   

12.
网络道德的发生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的本质发轫于生活的冲突和失序,网络道德伴随着网络技术的生成、应用和规制而引发社会生活的冲突和失序而产生。因特网架构内在特质不仅规定了网络空间向度,也是网络道德核心问题得以发生根由。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因特网价值负荷的多元化和因特网商业化渗透的加深必然导致网络社会道德问题的多样化和复杂化。  相似文献   

13.
网络党建: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党建工作新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拟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对执政党建设的挑战与机遇及鼓楼区如何开展“网络党建”的实证与建议等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与论证 ,旨在以全新的视角论述“网络党建”这一具有时代与战略意义的党建新课题的必要性、重要性与可行性。一、国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及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国际互联网 ,其建立的最初始目的是为全美军事机构提供计算机通讯。 2 0世纪 80年代改称为INTERNET(国际互联网 )。互联网的出现 ,在全世纪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影响力度远大于过去的任何一种曾经使用过的信息传播手段。互联网高效性的特点使信息容量不受限制…  相似文献   

14.
田林楠 《天府新论》2017,(2):133-141
实证研究表明互联网并未构成哈贝马斯意义上的公共空间和理想沟通情境,相反,网络用户在情感、意识形态和态度等方面都出现极化现象。以情感社会学为基本视角,本文从互联网的结构特性、运行机制以及线下世界的社会结构三个维度对网络情感极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正是以身体不在场为代表的互联网诸结构特性以及在这些结构基础上所形成的去抑制效应、信息茧房和网络狂欢等网络情境运行机制,与作为线下世界结构特征的怨恨社会一起,形塑了网络世界中极化的情感实践和情感氛围。  相似文献   

15.
国外网络社会研究的新突破——观点评述及对中国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文之 《社会科学》2007,(11):96-10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社会应用的普及,人们对网络技术逻辑和社会发展逻辑有了更深的理解、更全面的把握,国外关于网络问题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从社会视角多维度地揭示和重新诠释网络空间一些带有本质性和引领性的问题、对信息和网络技术引起的各种新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进行描述和探索成了当今网络社会研究的关注焦点。其中,对互联网本质特性的再认识、对网络空间互动模式和网络行为的新理解、对网络社会中国家安全的重新定义,以及对互联网治理和治理权的探索,可以为中国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论网络文化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化具有媒介特殊性、高时效性、开放性、虚拟性等基本特征。由于传统过滤技术的弊端、一些网络行为的危害、网络相关法律的缺失等原因,有必要对网络文化加以法律规制。对此,应充分发挥国家管理主体的主导作用、网络用户的主体作用以及社会中间层的基础作用,建立互联网信息评议评价制度,从而构建和谐健康的绿色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17.
戚居勋 《兰州学刊》2003,(5):107-109
一、互联网中的管辖权问题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性与易接近性 (accessibility)的增加 ,全球上网人数也急剧攀升 ,根据美国互联网统计公司“Niel son/ /NetRatings”统计 ,2 0 0 2年 3月全球上网人数估计已达4.5亿 ,[1 ] 比 2 0 0 1年同期多出了 1亿 ,占了 2 0 0 1年 1月全球人口 62亿中的 8%。中国则已拥有全球第二位的上网人口 ,上网人口总数为 5660万人 ,居亚太地区第一位。[2 ] 这些数据的上升 ,也为“虚拟世界”带来了失序的困扰。因互联网跨越国境的特殊性 ,使其突破了实体地域与国界的限制 ,产生了许多交易与侵权纠纷。而这些纠纷与诉讼…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自网络技术应用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逐渐发生着变化,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网上冲浪,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和数据传输,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实现信息的共享等。并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对人们生活影响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广泛。本期期刊接下来的三篇文章分别从不同视角着重分析了人们利用网络平台创新舆论监督功能,从而发挥网络在社会管理(如反腐败)中的重要作用,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由于互联网用户的迅猛增长和信息产业的发达,社会对信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个人信息成为信息社会的一种重要社会资源.本文通过介绍个人信息权的基本知识,使我们对其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以便加强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尽快建立个人信息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20.
由于互联网用户的迅猛增长和信息产业的发达,社会对信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个人信息成为信息社会的一种重要社会资源。本文通过介绍个人信息权的基本知识。使我们对其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以便加强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尽快建立个人信息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