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船山先生一生极为重视易学研究,其哲学思想之精髓也是通过易学来阐发的。船山易学主张"以乾坤并建为宗,错综合一为象"的易学原理观、"四圣同揆、彖爻一致"的《周易》文本观和解易方法、"占学一理,占义不占利"的易学占筮观以及"象数相倚,穷理尽性"的象数与义理统一观。船山又以其易学思想为基础建立了一个以"絪缊而化生"论为架构的哲学体系。"絪缊论"是船山哲学的本体论,"化生论"反映了一种"天地之化日新"的积极乐观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正> 船山易学思想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船山思想研究中的难点。萧汉明《船山易学研究》作为第一部研究船山易学思想的专著,是船山思想研究的一项创造性成果。萧著研讨船山易学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注意从易学自身的特点出发,探讨船山易学思想,强调应当重视船山易学自身的特点与内容,认真清理其中蕴含的哲学的、科学的、乃至宗教的认识形式。首先,萧著认为船山易学思想的特征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3.
朱伯崑从易学思想的源流考察船山易学与张载、方以智、程颐、朱熹的关系,认为船山易学主要继承的是宋易义理学派中理学和气学的传统,并指出乾坤并建是船山易学的最大创见,进而肯定船山易学为其气本论的哲学体系奠定了思想根基。朱伯崑对船山易学的阐释,是其易学哲学史研究方法和观念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4.
我的易学与船山的易学联系与差异并存,而此种差异与联系在本体诠释思想上的整合更应予以关注。本文首先回顾了船山的生平及其易学的基本时代背景,阐述了"观"卦的哲学方法与本体含义(对此我曾有专文论述)——我认识"观"卦是基于哲学方法学的认识为易学这个体系如何形成、如何建立找一个经验的、现象学的基础,找一个易学内在的,自觉的方法来说明。其次,对船山易学从整体到部分的本体诠释——船山先写《周易外传》再写《周易内传》,显示出的方法论的观点,就是由大体及于细节。《周易》透露的这个大的宇宙框架怎么建立、如何充实,是从外而内,从大而小的。如此才能够去了解六十四卦每一卦的内涵。再次,在本体易学的层面,本文详细阐述了船山哲学中诸如"道器"、"理气"等一些重要范畴的本质内涵及其在整个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最后,船山讲,"道之枢,德之牖也",人的本质、本性彰显宇宙的"动",于是,从"动静"、"常变"出发,我讨论了船山怎么从本体易学过渡到本体伦理学。综上,我的基本结论是——船山易学承先启后,继承了宋明理气范畴,重视张载,注重"气",但没有减少对"理"的尊重,与朱子的理学仍然有深刻的内在关联。这是一个本体诠释的认识,也是一个方法论上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正> 熊十力先生的哲学著作《乾坤衍》,借《周易》思想原理,营造自己的哲学体系。《乾坤衍》对船山易学从多方面加以评价,高度肯定其贡献和思想成就。熊先生对船山易学有同情和理解,是由于这两位哲学家有着极为相似的坎坷生活道路,故在易学研究中产生许多思想共鸣。熊十力(1885—1968)原名继智、升恒,号子真,湖北黄冈人。1922年始任北京大学讲席,去世前一直为北京大学哲学教授。十力先生早年曾投笔从戎,参加辛亥革命和  相似文献   

6.
船山论美     
<正> 船山认为美在自然,美在精神,美在中和,美在德容。船山的美学思想,是对儒道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兹论述于下。一、美在自然船山认为,美是客观的,美是气化的产物,是阴阳相交的产物;认为美在自然界,美在天地  相似文献   

7.
熊十力的姓名字号,是其不同人生阶段精神追求和学思宗趣的符号化表达。以姓名字号为线索,重新释读相关史料,可知其族名“继智”、学名“升恒”、字“子贞”,表明熊氏家学有注重易学、崇尚义理、追求宇宙人生实感的特点。壮年时使用“健庵”“观生居”两个斋号,表明其对船山易学健动、生生两大要点的生命感通与哲学领悟。熊氏家学和船山易学构成熊十力早期思想的两大主要来源,在其“弃政向学”“由释返儒”两次人生转折过程中发挥了引领作用。在熊十力所创建的新唯识论哲学体系中,熊氏家学、船山易学和佛教哲学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既是其体系建构的原料,也是其涵化、超越的对象。  相似文献   

8.
武汉大学哲学系讲师肖汉明撰写的《船山易学研究》(以下简称“萧著”),已由华夏出版社出版。这是国内研究船山易学思想的第一本专著,是继《壬船山历史观与史论研究》之后由国内中青年学者撰写的船山学术研究专著。该书分外篇(4章)、内篇(5章),余论和《周易内传发例》注疏四部分。前言在概述易学发展的历史后指出:王夫之这位十七世纪的辩证法大师,站在时代的高度。  相似文献   

9.
<正> 王船山晚年的民族观到底怎样?船山晚年对清朝政府的态度到底怎样?本文就此发表几点看法。宫哲兵同志在《试论王船山晚年民族观的变化》一文中提出:“在船山‘夷夏之防论’中,民族自强自卫的思想是其积极的内容,大汉族主义思想与种族主义偏见是其消极成分,这种消极成分在他早年表现得很突出,而在其晚年已不再占主导地位。”意谓船山的民族观,在晚年有本质的变化,因而“晚年对清朝政府的态度有所改变”。特别在文章的结尾,宫哲兵同志更作出结论:船山“能顺应历史潮流,把早年汉族的爱国主  相似文献   

10.
方红姣 《船山学刊》2007,63(1):27-30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学派,是推进20世纪船山学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从理气观、性命论、知行观、历史哲学四个方面对船山思想作了积极的创造性的研究,并提出了王船山是中国哲学史上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的最高峰,是明清之际中国近代启蒙思潮的重要代表等观点,在学界影响很大,同时也大大促进了船山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自1914年船山学社成立开始,青年毛泽东就受船山重民族气节、重知行统一、重个人独立等思想影响;自1920年7月至1923年11月,以毛泽东为重要代表的新民学会成员或早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接管"了船山学社,在社内组织长沙中韩互助社和创办湖南自修大学,培养了 一批党的优秀干部;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漫长岁月中,毛泽东认真研读船山著作,将其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思想资源,关心有关船山的文物保护.毛泽东的一生与船山的关系是密切而深刻的.  相似文献   

12.
易学在中国思想史上已有三千年发展历史.历代易学著作不下三千部。王船山是清代著名易学家,他的哲学思想精华,就是其易学思想精华,舍《易啊无以见船山思想。船山在其易学著作中,多处论及历代易学思想的得失。《周易内传发倒入全面论述易学发展的源和流,体现了船山易学的梗概.清代以前,易学发展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即先秦易学、汉代易学、晋唐易学、宋明易学。船山对不同时期的易学,都有独到见解。船山对易学源流的评述,有破有立,卓然一家之言,予易学研究不无导向作用。但其思想亦有偏颇,予以正确评价,以免误导,实有必要。论…  相似文献   

13.
<正>1992年8月,我第一次有机会访问船山先生的故居。当时我尚身为韩国延世大学研究生院的一名博士生,正在写博士学位论文,论文的主题正是船山易学。当时我认为要准确地理解船山先生的哲学,参访先生生活过的地方,会非常有意义。对我来说,先生的魅力是无以言表的。打定主意后,通过各方打探,我得知要访问先生的故居可以通过《船山学刊》的同仁。时至今日,回想起当年参访的情形,那次行程如果没  相似文献   

14.
<正> 《船山学报》复刊已经两年了。两年来,在全国学术界同志的大力支持下,学报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实事求是地、全面地、科学地研究船山思想的方针,先后出版了四期,在团结船山研究学者,推动马克思主义船山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通过发动群众和调查研究,收集、整理和发表了一批船山佚文、佚诗,介绍了一批船山家世、师友、亲属、故迹、文物等方面的材料,从而为研究船山生平、思想及师友,  相似文献   

15.
冯憬远先生对船山学研究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揭示了船山认识论中所包含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冯先生认为,船山认识论的明显特点,是在主观与客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知行关系等问题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初步结合。二是挖掘了船山历史观中所包含的具有深刻辩证性的唯物主义因素。冯先生指出,船山历史观的核心无疑是他的历史必然性和合规律性思想。船山不仅揭示了历史演变有其必然趋势,而且认定在这种必然趋势中贯穿着客观规律性和合理性;不仅考察了历史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而且得出了历史具有不可逆性和时势造英雄的结论。三是指出了船山的有无观把中国哲学史上朴素唯物主义的有无观推向了顶峰。冯先生认为,船山从世界的物质性论证了世界的实有性,指出了物质实在性是世界的根本特性;"诚"则是一个最普遍的物质实在概念。可以说,冯先生的船山学研究是20世纪70至80年代船山学术思想研究在中国大陆的缩影,他在船山学术思想研究史上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6.
陈远宁先生不仅长期参与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船山学研究的组织和领导工作,而且与人合作编写了《王夫之哲学著作选注》、《王船山认识论范畴研究》,又独自撰写了《王船山政治观研究》和《船山易思想研究》,在船山哲学思想研究方面创获甚多,对船山学的发展贡献甚大。  相似文献   

17.
许定国 《船山学刊》2004,(2):18-21,32
湘楚文化渊源于远古少昊氏,首领帝俊与其部属祝融,均为以"人鸟合一"文化图腾为标志的"太阳鸟"信仰部族领袖.由楚人拜日崇火,敬凤崇鸟习俗演化为湖湘文化中的一脉"凤鸟文化"传统,在屈原楚辞骚赋、王船山诗词中,有大量的"咏鸟"、"颂凤"内容.初步搜检,船山诗词中出现的鸟类有正式名称者即达55种,其他间接统称为"金乌"(太阳鸟)、"自鸟"、"青鸟"、"玄禽"的难计其数.涉及"咏鸟颂凤"诗词达700余首,占船山诗词作品1/3强.而在船山美学思想空间里,更出现了富有"凤鸟文化"特色的古典生命美学系列观念,即关于审美生成的本体生命美学观;关于审美价值的生命自由超越观;关于审美境界的生命空灵飘逸观.  相似文献   

18.
船山学发展至今,蕴含不同诠释向度,早期是唯心、唯物之异,后来则有心学、理学之别。曾昭旭作为台湾船山学第二期代表人物,即是以心学模式来诠释船山。然其见解有所见,亦有所不见,透过心学视角,虽彰显了个体自觉的能动性,却也使船山气学与阳明心学间的分际被模糊,使人之有限被轻忽,乾坤并建之实存被刊落,弱化了船山'道大而善小,善大而性小'之意义,而这恰好是船山学对阳明学之反省所在。不仅如此,一元论、一本论的偏重,也难以把握船山两端而一致之辩证性思维,使船山易学之要旨,皆统归为乾元,而难以开展众卦不同情境之要义。  相似文献   

19.
严先锋 《船山学刊》2003,(1):29-31,53
船山美学的历史地位 ,不仅在于他以理性的精神对中国古典美学进行了历史总结 ,而且在于他以辩证的方法深刻地阐述了审美规律及其特征 ,并且他还以诗美学为主线 ,把传统的审美表现理论推向历史的高峰。如果说船山美学博大精深 ,许多认识和创见达到了中国古代社会最高水平的理论结晶的话 ,那么其体现在美学中的极限意识亦是一笔令人叹为观止的珍贵精神遗产。船山的极限意识主要表现为 :一、对传统美学的理论升华船山极限意识的美学底蕴在于他把人生意义和价值 ,奠定在自我本质力量的极度解放的基础上。超越性的思索和追求 ,使他超群绝伦般地在…  相似文献   

20.
船山美学的挖掘与接受是时代的产物,也是现实的选择,更是船山美学与现实的对接。船山美学中许多理论的垂直接受影响着现代美学观念,对于构建中国现当代美学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