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思想与饭碗     
1969年9月16日,自由思想者殷海光先生在贫困交加之中,因胃癌复发病逝于台大医院. 如此一位学有成就的学者,晚年为何如此困窘?一切均是殷海光先生坚持自由主义立场,坚决捍卫自由,要求国民党尽快结束"训政",实行宪政,激起了国民党的极端仇视.  相似文献   

2.
"乡土社会"概念出自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其内涵主要指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以村落或宗亲为基本单元的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中国推行以法治国的今天,乡土社会的法治状况如何?法律在乡土社会运行得如何?借用苏力先生的一句慨叹"送法下乡犹如教鱼游泳".言辞之间透露出先生对乡土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对乡土社会法律失灵严重现状的几分理解几分困惑.  相似文献   

3.
正先生自营一家装饰公司,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也算小康,所以结婚后,我就做了全职太太。全职太太不好当,做不完的家务,包括换桶装水、修下水道,全是我的活儿。我有洁癖,喜欢把家收拾得一尘不染,偏偏先生喜欢乱扔东西,不是茶几上满是报纸,就是外套搭在沙发上……我一边打扫一边唠叨,每每气得先生暴跳如雷:"这还是家吗?你就不能停下来!"我怎么想也想不明白,我为这个家累死  相似文献   

4.
言及中国哲学史上的"理",不能不想到王夫之鼓吹"理在气中"的壮观景象,不能不想到戴震对"以理杀人"的激情控诉.其结果是,被视为中国哲学最具创造力的时代之一、被视为儒学第二个发展高峰期的宋明新儒学,因此倍受质疑,其优雅的形象、其超迈的理想遭受着冲击.可是,清代儒者对"理"的指责究竟有多大程度的可信性?在很少有人对此提出疑问的情境下,唐君毅先生对清儒误解"理"的情形展开了分析和评判.唐君毅的这种分析和评判,对于重新认识和理解清儒豪情过度而理性不够的批评是非常具有启发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寿星小传] 喻育之,104岁,湖北黄陂人.青年时代立志振兴中华.他早年加入"共进会",积极追随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八次聆听中山先生的教诲.1919年参加辛亥革命,为武昌起义立下过功绩,后与冯玉祥、居正、张难先等爱国志士多有交往.在他百岁庆典上,当时武汉市政协主席辛甫评价他说:"喻育之先生的一生,与我国近代史同命运共休戚,他报效祖国的赤诚之心坚定不移."这是对喻老一生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6.
正胡适先生曾在1924年写过一篇《差不多先生传》。文中的差不多先生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小时候,他妈妈让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他说不都差不多吗?在学堂,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个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代,"道"是一个常见的哲学范畴,先秦时代的许多思想家多有论述.但是,他们都忽略了道的形上层面.而真正赋予道以形上的意义,则首推老子.那么,在老子的哲学中,道指什么?它的特征、功能是什么?天道与人道的关系又怎样?本文就拟从上述方面对"道"做一些浅陋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朋友的先生是法国人,思维方式与她大相径庭. 有一次,她生病了,不好意思向单位请假,没想到先生先给她单位打电话请假,然后打电话去自己单位:“我太太生病了,我需要请一天假,在家照顾她.”她有些目瞪口呆:男人为这点小事请假,是不是太没出息了?先生相当坦然:“你生病的时候,需要有人陪.有人陪着,你才会开心.难道开心不重要吗?”  相似文献   

9.
李世涛:缪俊杰先生,首先感谢您抽时间接受我的采访.您大学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中国人民大学合办的文学研究班学习,毕业后有到<人民日报>文艺部工作,长期从事文艺界的新闻报道工作,亲身经历了许多文艺界的活动.因此,希望您能为我们介绍您的一些经历,以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的情况,也为研究提供一些材料.还是从中国人民大学的"文研班"开始我们的话题吧!我想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根据您的了解,当时成立"文研班"的背景是什么?直接目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开场白 客:周先生,您自称是"百岁学人",而婉言谢绝了其他一些头衔,如大师、导师、泰斗之类.我们这篇谈话录题目叫做"百岁学人周有光先生谈话录",您觉得可以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