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林启柱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5(2)
梅村诗史在明清之际诗坛上的出现,有其必然性,有文化传统和历史环境两方面的原因,是中国数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传统(包括诗学传统)与明清之际社会背景相互作用下的产物。既体现了诗史相通的文化意蕴和司马迁、杜甫等人开创的文史合一、诗与史通的传统,又体现了明末清初的社会普遍心理,反映出当时学术思潮与文学思潮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姜克滨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9(2):45-49
明末清初是中国古代叙事诗创作的高峰,而叙事诗的兴起与明末清初"诗史观"的自觉有重要关系。正是诗人对"诗史"自觉的体认,历史意识的增强,以诗史思维贯穿诗歌创作,"诗史"创作才成为诗坛主流风尚。自觉的诗史观源自史家之笔与诗人之诗的联合,被称作"诗史"的诗人一般都具有史家的身份。"诗史相通"的观念也成为诗人的共识,他们多采用"诗序结合"、"以人存史"的纪史方式来加强诗歌叙事功能。诗史观的自觉对清诗"叙事性"特色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
作为明清易代之际著名的贰臣诗人,吴伟业屈节仕清的经历使其一生都背负着愧悔的罪与罚,在灵魂深处艰难地自我救赎。压抑的精神重负使其目光自觉地投向历史,寻找到与他身世相似的庾信。相似的身世经历是吴伟业对庾信接受的基础,他们都具有难能可贵的忏悔精神,都有逃脱避世的心态。 相似文献
4.
张苏榕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3):39-42
庾信与吴伟业两位诗人精神特质上有诸多契合之处,他们在人格精神上都具有游移性,身陷失节境地时又都表现出可贵的自省精神;为摆脱精神上的绝望感,同时他们还都存在着一种自辩情结和逃避心态。 相似文献
5.
潘娇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7):37-40
晚清诗人王柏心的诗歌体现了鲜明的诗史品格:记录战事的诗作记述了道咸之际清王朝分崩离析的危局,近于实录,具有诗史品格;记事名篇从生活细节中引发无穷之思,真实可感,同样彰显了诗史品格;读史书愤之作援古证今,借历史典故剖析时局,使其诗作获得了诗史性,在晚清诗坛堪称奇观。 相似文献
6.
吴伟业的诗史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相占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
吴伟业的诗史思想程相占吴伟业曾以诗史自况己诗,后人也多有以诗史一语论吴诗者。本文首先发掘吴伟业言论中有关诗史的看法,然后结合其诗歌作品,印证其诗史思想。一、“诗史”──“史外传心之史”“诗史”一语在唐代孟綮《本事诗》中出现后,很快产生了三种以上不同的... 相似文献
7.
武谊嘉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3,(2):74-78
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因屈节仕清,后人多有嘲讪。当今学也因各种原因对其诗歌重视不够。本从其身世入手,联系作品实际进行分析,认为吴伟业的诗歌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吴伟业可称继社甫、白居易之后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相似文献
8.
"诗史"说在中国古代诗文评中有着极其广泛的运用。杨慎从诗歌主情的本质论、诗贵含蓄的审美论以及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等方面对"诗史"说进行了剖析,该论在"诗史"论的流变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9.
王永健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4)
吴伟业的戏曲三种尚不能归之于后来的"写心杂剧"这样的案头之作。作为一位著名诗人,吴伟业具有高度的文化艺术修养,不仅酷爱昆曲艺术,而且深知曲理和曲律。吴伟业的三种戏曲作品,是在他戏曲观的指导下创作的,不仅文词华美,格律谐和,而且抒情性极强,诗情浓郁,意境深远。作者特别重视剧作的情感结构,与其七言长篇歌行有异曲同工之妙。换言之,吴伟业擅以戏剧的眼光来构思和创作其七言长篇歌行;又善用七言长篇歌行的技法来设置剧作的情节关目,精心撰写曲词。令人遗憾的是,限于主客观的原因,吴伟业未能像七言长篇歌行那样,"选取有关时事之大旨"敷演成剧,不得已,只能借古人古事抒发胸中之抑郁牢骚! 相似文献
10.
11.
吴雪美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5(3):109-113
汉语"史诗问题"是不同学者用西方文学理论,考量和评价中国文学的一个经典案例。然而,经历近一个世纪的争论,"史诗问题"仍在学者们口诛笔伐的争辩中漂泊不定,成为一件学术公案。周代礼乐文化"民族性"特征的束缚,以及史诗创作"延续性"的缺失,是汉文化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西方文学理论所界定的"史诗"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钱仲联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56-58
前《东皋草堂歌》是吴伟业重要佚诗,由沈燮元获得钞本,冯其庸于上海博物馆董其昌画作上查得吴伟业题此诗之真迹,得到证实.此诗为诗家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13.
王家和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2):101-104
文章主要对不列颠民族的英雄史歌《贝奥武甫》与苗族史歌《张秀眉》进行深层次的比较研究,分析和探讨它们之间社会历史背景与形式,思想内容以及艺术特色的共性与差异。这也是两大古老民族文化遗产的比较研究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14.
赵广涛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3(5):114-117
少林武术文化博大精深,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少林武术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璀璨耀眼的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少林武术逐渐吸收禅宗思想的文化精髓,原本具有明显技击搏斗特征的少林武术,与弘扬大慈大悲、普度众生为主旨的佛教思想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少林武术以此在众多武术派别中发扬光大,成为影响中国武术发展的主要流派之一。 相似文献
15.
潘雁飞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3):1-5
瑶人历史上的迁徙在瑶族史诗《盘王大歌》中有较详细的记载,相关的官修史籍也可旁证。瑶人的迁徙在文化意识上的特征主要体现在迁徙的被迫性和始终伴随着伤感与辛酸.瑶人每一次迁徙都是走入更遥远的山林.走入莽荒.离中原文明愈来愈远。另一方面,他们迁徙时也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苦难中体现出一个民族坚忍、自强、奋斗、不屈的精神。 相似文献
16.
孙正国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0(2):27-29
端午节的文化精神主要包括遵从自然律令与应对灾异的生活智慧,忧国恤民、舍身赴难的爱国精神和正直峻洁、刚正不阿的人格风范等主要精神。这些精神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理想与智慧,在文化传承与保护中值得珍视。端午节的文化保护有多种措施,如挖掘多种物质文化载体的文化意义,恢复传统民俗中的趣味性行为,以及旅游开发。更为重要的是,把端午节设定为法定节日,可使端午节俗充分融入到当代人的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之中,使之成为当代生活的一种重要节日形式,从而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其节日精神。 相似文献
17.
李明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26(2):41-44
<伍子胥变文>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蕴涵有儒家的本位思想、道教的术数观念、佛教的因果轮回观等,这三种文化在<伍子胥变文>中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碰撞、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18.
吴激家世生平考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庆生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43-47
金代初年著名词人吴激处于导宋学入金源的承前启后的地位,曾对金代文学有过令人注目的贡献;其书画作品今虽未见,但作为米芾传人之一,在宋金艺术传递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亦不可低估。考述吴激的家世生平,可以使我们了解吴激其人,并深入理解其作品。 相似文献
19.
Sarangerel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蒙古史诗是蒙古先民们创造的古老艺术,体现的是蒙古族古老的萨满教意识,是蒙古族先民原始生存斗争的风俗画和他们原始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的重塑。在史诗中,宗教话语的交替和替换,源自史诗传播的时代性特点。史诗叙事语言的变化,是史诗适应时代语境,并获得生命力和传承的一种策略或自我调适过程。史诗尽管世代相传,其叙事语言会有很大变化,但构成史诗基本框架的英雄行为及其与生活环境和神的关系,是其相对稳定的部分。因此分析英雄行为同英雄生活环境的关系,分析英雄行为同神的实质关系,分析英雄行为和叙事语言的矛盾,理应成为梳理史诗文化积层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20.
梁启超的"新民论"思想具有丰富的政治、历史和文化蕴涵.它形成于甲午战败后中国社会出现的全面政治危机.在那个新旧交替的"过渡时代","自新新民"是梁启超等先觉知识分子在痛定思痛的文化自省之后确立的救国之路.梁启超早期的"新民论"思想受到严复"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主张的直接启发,是对后者的继承与深化,它具体体现于政治革新与思想启蒙的各个环节,成为近代史上一股具感召力和影响力的时代思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