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维吾尔民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具有悠久历史及灿烂文化的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根据2000年的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维吾尔人口约为800多万。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新疆除汉族之外,还有13个世居少数民族,维吾尔族是人口最多的民族。维吾尔族所使用的语言是维吾尔语。维吾尔语自形成以来,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古代维吾尔语,近代维吾尔语(即察合台维吾尔语),终于发展为如今的具有完整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具有丰富表达能力的优美的语言——现代维吾尔语。现代维吾尔语不仅是维吾尔民族的语言,同时它又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官方工作语言之一。现代维吾尔语不仅作为维吾尔民族的共同语在新疆境内,尤其是在南北疆广大维吾尔族聚居区发挥着作为民族语的社会功能,而且作为自治区的工作语言,在许多少数民族之中也发挥着其局部族际语的社会功能。现代维吾尔语从亲属关系上看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语言,从结构特点上来看,属于黏着语。它是通过在词干上附加各种构词和构形词缀而改变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一种语言。  相似文献   

2.
现代维吾尔语是维吾尔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维吾尔语形成了明显的方言差异。语言学界较一致的看法是,现代维吾尔语可以划分为中,游、和田方言和罗布方言三大方言。文章对维吾尔语和田方言的词汇从表示的意义、内部结构、来源及其所反映的文化内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点粗浅看法。文章认为,对维吾尔方言词汇进行认真的搜集、整理、对所搜集的词汇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方言词汇的特点以及与标准词汇的关系,对丰富和发展标准语词汇、规范标准语以及发现和总结语言的发展史等,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二伟大学者马合木德·喀什噶里的《词典》是研究突厥语族语言历史上的词汇、语音、语法、语言史及其发展规律的重要文献,同样是研究哈萨克的语音和语言发展规律的重要文献。我们将现代哈萨克语的词与《词典》中的词作一比较,便可以找到许多相同的基本词汇和语法形式。  相似文献   

4.
在新疆,维吾尔语具有通用性,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执行公务的法定通用语言之一,它在新疆被广泛地使用,尤其是在少数民族交际中被广泛地使用,它不仅是新疆操突厥语族诸语言的少数民族之间的族际语,而且已成为操阿尔泰语系诸语言的少数民族事实上的共同交际语。此外,维吾尔语的通用性使其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广泛的应用性。新疆少数民族跨民族交际选择维吾尔语的原因:语言特点相近;文化背景相同或相近;文字的借用;语言社会功能的强弱;历史和地理形成的使用习惯;语言使用者群体的规模;人文生态环境的开放程度;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5.
我在《粤语是汉语族群中的独立语言》中,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方面论述了在现代粤语里,有不少古百越语(现代壮侗语族诸民族先民的语言)的词汇。为了进一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今后的发展,本文拟再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西思维差异与汉英语言特点之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民族的语言特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但它并不是导致民族思维差异的深层原因。本文以英、汉两种语言为例,从语法规则、文字形体以及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等三方面对此问题作了探讨。从语法上讲,一方面,某种语言中的词汇意义在另一种语言中可以用语法意义来表达,反之亦然,因此,汉语缺乏英语严谨的语法形态并不等于失去了严谨表达同一概念的能力;另一方面,语义关系不一定具有相应的语法形式,所以思维规律和语法规律并非始终一致,汉英不同的语法特点也不能始终反映不同的思维方式,更不是导致中西思维差异的深层原因。就文字形体而言,象形文字和拼音文字都具有语言属性,它们与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亦无必然的因应关系。而在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中,起支配作用的是思维,语言对思维的影响虽然很大,但其作用并不是决定性的。故民族思维差异的成因应该着重在语言之外寻求  相似文献   

7.
一 语言中的词的意义,从其功用上看,可以分为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词汇意义用来指称或表明某种事物现象.动作行为,语法意义用以表示或反映某种关系、语气;从其在词义系统中所处的地位等方面看,又可分别为理性意义和感性意义,理性意义是对客观对象本质的反映,感性意义所反映的是客观对象的本质之外的某些性质特点,表达色彩即属于感性意义。词汇意义——语法意义,理性意义——感性意义,是两两相对的概念,是从不同的角度给词义所作的分类。有的学者笼而统之地提出“词  相似文献   

8.
高静 《天府新论》2007,(Z1):239-240
维吾尔语词汇发展到今天,与维吾尔族善于吸收借鉴和创造的民族特性是分不天的。汉语属于孤立语,维吾尔语属于粘着语,是一种构词能力很强的语言。语言工作者应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需要的角度出发,按照维吾尔语词汇的规律,创造符合民族特点的新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汉民族及北方诸民族原始萨满教中崇拜"天"的习俗出发,将古代蒙古高原发现的突厥碑铭语言,吐鲁番、敦煌等地出土的回鹘文献语言、中亚现代突厥语族语言、蒙古语族语言中T(a)ngri(天)的不同音变形式进行比较,证明了T(a)ngri一词借自汉语的"天".  相似文献   

10.
与语音的研究相比,我国藏缅语族语言语法和词汇的研究,不论就研究范围还是就研究深度上看,都有一定的距离。但近十年来,尤其是语法研究有了明显的进展。本文重点介绍动词、句法和语法体系方面的研究成果,兼及词汇的研究情况。 一、动词研究 藏缅语族多数语言的基本语序为主——宾——谓型,有较丰富的形态变化,动词在语法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关于动词的研究成果比较多。近十年来,学者们主要就动词的态、趋向、人称范畴以及动词的屈折形态问题进行了较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文体分析是在语言、书写、词汇、语法、篇章结构等各个层面进行的,其重点是分析具有文体意义和美学价值的那些语言特征,从那些被“前景化”的语言特征入手,挖掘作者的语用意图和语用效果,以便达到鉴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20 0 1年 4月 2 5日上午由新疆社科院语言研究所主办的以《外来语对现代维吾尔文学语言产生的影响》为主题的新疆社会科学院 2 0 0 1年学术年会语言学分会在乌鲁木齐隆重召开。研讨会上语言所副所长、副研究员、课题组组长帕尔哈提·吉兰就《外来语对现代维吾尔文学语言产生的影响》课题作了综述发言。他指出 ,从古代到现代维吾尔语一直受到外来语的影响。到了 2 0世纪这种影响显得越来越深刻。外来语在现代维吾尔语中的影响涉及到语音、词汇和语法等领域。语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库莱西·塔依尔和实习研究员阿依夏木古丽、助理研究员海拉提·…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具有山东方言背景的文献不少,而且在时代上有相联性。对这些通俗文献的研究,在形成完备的具有时地观念的汉语语法史、现代山东方言语法的探源、语言理论的总结和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反义词和同义词是现代汉语词汇研究中两种不同的现象,反义词在情感表达方面有其独特性和优势,在表达词的对立同时,能够体现语言鲜明性,使语言更具表现力。本文从反义词入手,分析颜色反义词的判定,认为颜色反义词的词性和语法意义要一致、词汇意义要相反或相对并且需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判定,并通过定量统计,试图探讨现代汉语中颜色反义词的构成情况和特点,加深对现代汉语反义词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15.
新疆南部地区(以下简称“南疆”)汉语方言基础比较薄弱.由于广泛的语言接触,导致以喀什地区为代表的南疆汉语方言在词汇上大量借鉴维吾尔语,同时在语音上不断被其他汉语方言感染,这样南疆地区的汉语方言日积月累产生了大量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变异.  相似文献   

16.
一哈萨克语属于突厥语族克普恰克语支。克普恰克语支包括的语言: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塔塔尔语、巴什库尔特语(有人译作巴什基尔语)、卡拉卡勒帕克语、诺盖语和库墨克语。一个民族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与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有着直接的关系。哈萨克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她是由古时候居住在中亚细亚的操突厥语的民族部落和部落联盟组成的。他们是:乌孙、康居、都拉特(咄陆)、加莱尔、阿尔根、乃蛮、克烈、瓦克、  相似文献   

17.
说"诸"     
尹世英 《河北学刊》2007,27(2):214-218
在现代汉语中,动词后面的“诸”通常被解释为“之于”的合音词,我们通过对先秦典籍中“诸”的使用以及语言学典籍对“诸”的解释的调查,结合现代语言学合音词、韵律句法、语法和词汇的关系等语言理论,对动词后“诸”是“之于”的合音词进行了讨论,认为在古代汉语中“诸”的词汇意义很虚,作为虚词,它的主要语法功能是联结动词和它后面的连带成分,使前后两部分密合成一个整体,使动词的动作有所归属;在现代汉语中,随着汉语和汉字的发展,动词后的“诸”演变成一个意义更虚的词,它和“之”的最大差别是文言色彩更浓一些,使句子在能够完整表意之外,在节律上更趋向完美和流畅。  相似文献   

18.
在语言工具的层面上,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主要是形式上的不同,但在语言思想的层面上,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西方语言因素是促使汉语发生变革的最重要因素.从西方输入的术语、概念和范畴在中国现代思想领域占据了显著的位置,这些词语在数量上虽然不多,但它却构成了现代思想的"关键词",从而促进了现代汉语作为体系的形成.同时,西方语言方式深刻地影响了汉语,使汉语词语在思想内涵上发生了变化,既具有传统的内涵,又增加了西方的维度.现代汉语作为语言体系既不同于古代汉语体系,也不同于西方的语言体系.现代汉语学术研究迄今主要集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形式方面,对于在思想的层面上现代汉语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这种形成对现代思想和现代文化有什么意义和作用,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构式是一种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构式语法认为,语言的意义是由词汇义和构式义相互作用生成的,句子意义不是单纯的组成句子的词汇意义的相加,句法结构本身也具有某种独立的意义,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文章主要就"V+起来"结构分析其构式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东北方言作为一种分布地域广阔、喜闻乐见的方言形式,在词汇、语法等方面具有独特魅力,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体验哲学认为意义是基于身体经验形成的,人类语言离不开具体的体验感知,人的体验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语言的结构和意义.体验哲学为东北方言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本文从体验哲学语言观出发,对东北方言中的词汇的语音、构词和语义进行分析,试图揭示东北方言词语的特征及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