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西藏和谐社会建设是国家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西藏社会的独特性,其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容包括各民族的和谐、各民族与自然的和谐、各民族与社会的和谐及各民族与政治的和谐.西藏各级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是西藏和谐社会建设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实施者,充分发挥各级地方政府的效能,科学管理,将会促进西藏和谐社会建设,实现西藏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具.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历史、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原因,民族教育的发展存在诸多系统内不和谐以及与外部生态系统不和谐的方面.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民族教育,以培养和谐社会需要的人才,如此,方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是一个多样性文化共生发展的社会.多样性文化共生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本质体现,也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然而多元文化是一把双刃剑,给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注入新的血液的同时也黏附着一些不确定因素;文化和谐是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推进多样性文化与主导性文化的和谐发展是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构建西藏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要实现西藏民主法治的和谐社会,充分行使民族区域自治权是重要保障,因此,西藏应从实际出发,勇于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创造性地行使自治权,要从完善自身地方立法体制、强化自治法规体系建设、完善法律实施的监督机制和监督环境等方面不断深化和发展,以解决目前自治权方面存在的问题,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正确认识民族和谐与社会和谐的相互关系,发展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党在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激发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经济功能,以民族和谐促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6.
柏拉图从先验的和谐理念出发,将和谐的状态分为心灵和谐状态和与之相对应的社会和谐状态,并认为基于社会中的人性分类和社会分工的分配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天然基础,并以此为依据确立了以正义秩序、善为主要价值内涵的和谐精神,这些重要的有关和谐精神的思想对当代中国树立和谐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全面和准确地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认识和处理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辩证关系,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社会矛盾与社会和谐的辩证关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的主要内容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和谐发展的社会.政治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提高公民政治社会化水平的对策,旨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第十六届六中全会确定的大政方针和国策。本文以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指导思想,以赴西藏进行实地考察的第一手材料为依据,从6个方面探讨了西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西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和谐社会的内涵;当前西藏社会中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及其影响;西藏社会产生不和谐现象的根源;西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西藏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基础和强大动力;实现西藏社会和谐的对策。其目的是准确认识和评估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对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正确制定和实施西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和根本利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和谐是人类普遍的追求,是历史发展的永恒主题。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世界上各民族、各宗教孜孜以求的共同社会理想。现在党和国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那么中国穆斯林这样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中华民族的组成群体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作出应有的贡献?本文以宗教和社会主义相适应,各民族携手共建和谐社会这个角度,从对和谐社会的理解和认识、伊斯兰教的和谐观、中国穆斯林应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共同目标而不懈努力三个方面探讨了伊斯兰教和穆斯林群众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有的认识、态度及实践。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提出的重大任务和奋斗目标,这是一个长期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协同努力。其中,妥善处理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促进宗教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若能积极发挥宗教有关和谐共处的优良传统,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必将有助于整个社会健康有序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因此,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各民族生活和精神情感紧密相关,具有着丰富的民族情感内涵,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对维护民族地区稳定,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是影响社会矛盾、关乎地区稳定的重要因素.论文分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现状及其特殊性,阐述其对新时期和谐城市管理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强调民族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提出加强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促进和谐民族关系的政府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构建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和谐环境,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民族语言文字平等关系到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关系到教育公平和民族团结.少数民族要获得真正的发展,母语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得到尊重与保障.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理想和追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总结国内外、历史与现实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活力、有秩序,社会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但在我国现阶段,却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因此,我们应该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沟通,健全法制以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对化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普米族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和谐理念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资源,它不仅可以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产生的种种矛盾的化解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策略层面的方法参考,还提供了哲学层面的发展理性以及实践层面的操作样式。  相似文献   

17.
在盛行一夫一妻制的大理州洱源县西山乡白族传统社会中,婚姻之外还存在着结交情人的"采百花"习俗。"采百花"习俗在当地白族传统社会中呈公开而普遍的存在状态,与其他绝大多数社会为维护婚姻家庭和谐稳定所规定的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相悖。本文作者对"采百花"习俗进行了长期的田野调查,深入分析研究了大理洱源西山白族传统社会中"采百花"习俗的历史文化背景、基本特征、群体认同、社会规范及其在当代社会中发生的变迁,为探求白族传统婚俗文化提供了一个民族志个案。  相似文献   

18.
瑶族社会崇尚男女平等,在民族发展的历程中形成了族内共同认可的习惯法制度。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主要表现为婚姻自由、男女平等的习惯法原则和成文的习惯法规则,赋予了瑶族妇女婚姻自由权、平等劳动权、平等继承权和平等生存权等权利。瑶族婚姻家庭习惯法在保护妇女权益方面有别于男权社会的法律,其男女平等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基础为国家相关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本土资源,为妇女权益保障制度的多元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推动了妇女权益保障的法治理念从同一性平等向差异性平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收集到的维吾尔谚语,反映出了个人与社会的和谐思想.分析总结出来的和谐思想观对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和发展,不仅是我国社会稳定的基本前提,也是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民族地区发展相对滞后,由此引发的民族矛盾和民族问题也比较突出,只有正确认识和分析民族地区存在的这些问题,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一、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问题(一)民族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危机严重。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不仅是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也是社会和谐的根本标志。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然而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