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危珊珊  杨艳 《理论界》2006,(6):92-93
留守儿童是“三农”问题的衍生物,不仅反映了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问题,其背后也是教育权利调整和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过程,是对教育公平的一种挑战。本文分析了留守儿童的学习、道德、心理和安全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如何有效保护流动儿童权益是当前儿童福利制度建构的重要议题。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流动儿童权益保护政策框架,并在保护主体、保护内容和保护方法上取得了新的进步。目前,保护政策的实施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这折射出流动儿童权益保护政策目标定位存在偏差的问题。儿童为中心视角是对儿童权利的肯定,实现了儿童保护由成人主导向儿童主导的转型。在此视角下,流动儿童权益保护政策的目标定位是儿童优先原则的体现,在国家角色、保护内容、保护方法和保护体系等方面均实现了发展创新,并在个体和系统层面促进实践框架的调整。当然,这一政策目标定位的成功转型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构建整合的保护体系"的议题。  相似文献   

3.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规模的农村青壮年人口流向城市寻求工作机会以来,我国农村留守和流动儿童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他们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至今,对低收入家庭留守儿童问题缺乏深入反思,也没有建立起来完整的社会政策体系,反映出长期以来对农村贫困留守儿童权利的被忽略状态。从农村贫困留守儿童遇险的案例中可以看出他们实际上被多方忽略,可以用整体性忽略概念来概括这一现象。今后应该通过发展社会政策和社会服务增强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态系统,从而切实保障他们的权益。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政策在政策启动、内容制定、政策执行主体选配等方面均以解决留守儿童相关问题为指向,属于一种“问题回应”型政策。该政策类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留守儿童的相关问题,但是其所提供的“运动型”干预难以满足留守儿童的“日常性”需求、公共性服务难以满足留守儿童的个体化需要、“能力型”培养和“公德性”教育难以满足留守儿童“儿童化”“私德性”成长需求。从真正满足留守儿童需求,并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出发,以国家福利资源为保障,以家庭成员或类家庭成员为政策执行主体,以促进留守儿童家庭功能修复的“家庭整合”型政策安排是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政策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豫南两市四个乡镇的调查研究发现,学校对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着制度不完善、教育指导不到位、与社会联席缺乏主动性、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不完善等主要问题.为此,要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保障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健全有效的学校教育管理制度,保障留守儿童应有的受教育权;构筑以学校为主导的社会关爱体系,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教育中应有的权利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6.
论父母监护缺位与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障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秋香  欧阳晨 《学术论坛》2006,(10):137-140
由于父母监护缺位,农村留守儿童的受照顾权、生命健康权、受教育权及发展权等权益遭到严重损害。要切实保障其权益不受侵害,使留守儿童群体能健康快乐地成长,父母应以儿童利益优先,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政府应加强经济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变不合理的制度;应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对儿童权益保障的系列法律,使儿童权益的保障依法进行。  相似文献   

7.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特殊社会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严重,具体表现为农村儿童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这一现状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公平、社会的文明进步以及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重大课题。因此,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紧迫任务,需要来自政府、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陈兴元 《天府新论》2015,(3):113-115
当前我国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的权利保护面临诸多缺失,这关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应当从强化监护人的责任和义务、强化政府职能、加强立法、保护留守未成年人参与权、加强法律知识和安全防范意识教育等方面保护留守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受教育权、发展权、参与权、受保护权。  相似文献   

9.
林云飞 《理论界》2007,(5):64-66
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农村出现大量留守儿童,且数量日益增多。留守儿童一般由单亲、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照管。目前留守儿童在心理、教育等方面已出现了各种问题,暴露出我国现行未成年人监护主体制度的缺陷。本文从我国留守儿童监护主体制度的现状入手,遵循保护子女最大利益的原则,剖析我国现行未成年人监护主体制度的缺陷,并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家庭结构的变化为留守儿童带来了诸多风险,其成长必然遭遇原本平衡状态的失衡与重构过程。对留守儿童抗逆力过程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帮助其积极应对风险及逆境。通过对陕西省秦巴山区留守儿童及监护人的深度访谈,探索留守儿童的抗逆力失衡与重构过程,可以发现留守儿童家庭结构变化导致其照顾体系瓦解,重生存轻发展的养育模式造成其自我认同危机,重工具性轻情感性的社会支持导致其依恋关系疏离,家庭监护能力低下促成新生代农民工的再生产。留守儿童的平衡重构过程表现为假性单亲家庭的功能补偿、扩大家庭的监护代偿、学校教育的发展保护及社区支持的远端缓冲。对留守儿童的福利提供要以照顾与保护体系的重构为目标,发展家庭社区联动职能,转变家庭政策,搭建学校福利平台,促进留守儿童抗逆力重组。  相似文献   

11.
浅析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留守儿童需要社会的帮助和关爱,社会工作作为一种科学助人的职业化活动,体现了更多的人文关怀。在社会工作与农村留守儿童两者结合过程中,面临诸如人才、资金、认可度等方面的困境。为此,我们应做出努力去改善现有的环境,促进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儿童是伴随农村劳动力转移而产生的一个新型社会群体.由于监护制度的缺失,农村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极易受到损害.对此,应设计符合农村留守儿童特点的监护模式,按照国家、社区、学校、家庭四位一体的监护体系,形成权利、义务、责任定位清晰的监护法律关系,以有效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社会工作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倍受关注。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在生理及心理、自我认同、自我控制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这一问题能否得到很好解决,不仅关系着孩子们的身心成长,更关系着和谐社会的建立。通过社会工作的角度开展个案、小组、家庭、学校与社区以及社会政策的综合干预方法,来对当前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宁夏生态移民地区的调查,描述了留守儿童生存的基本概貌,就县内、县外安置的留守儿童进行比较,分析了留守儿童在生活卫生习惯、营养获得、生病治疗、家务劳动和娱乐活动等方面的异同点和存在的问题,就留守儿童生存权利保障提出粗浅思路.  相似文献   

15.
吉利  王文静 《理论界》2012,(10):73-75
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造成"留守儿童"数量逐年递增,已形成不可忽视的庞大群体。而留守儿童多多少少都有生活失助、学业失教、道德失落、心理失衡等问题,所以留守儿童能否健康成长,情牵社会,事关民生。培养照顾好农村留守儿童,是政府部门责无旁贷的使命。留守儿童问题的治理,亟待政府作为。本文强调政府应该肩负的重任,提出应建立专门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心,依托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大力配合,出台相应的辅助政策,共同打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乐园。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日益凸现留守妇女问题。当前社会各界止于关注留守儿童,对于留守妇女问题却未引起足够重视。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广大农户的家庭生活质量,而且严重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与成效。解决留守妇女问题的路径是:完善法律及政策,重视留守妇女的权益保护;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丰富留守妇女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全面提高留守妇女的劳动素质;加强互助合作组织建设,减轻留守妇女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儿童沉迷网络是全社会都需要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从留守儿童自身心理发展规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因素等方面分析了留守儿童形成网瘾的成因,并提出了要从优化社会环境、加强思想教育、给予家庭扶助方面来解决留守儿童网瘾问题.  相似文献   

18.
儿童权利是建立儿童福利制度的基础,一般包括儿童作为人的普遍权利和作为处于特殊年龄段的人的特别权利.儿童权利的实现主要倚赖于国家、社会、家庭和监护人等非自身力量的照顾和保护,而这些照顾和保护又主要通过一系列福利制度安排得以落实和加强.因此,儿童权利受损根本上是由福利保护不充分造成的.完善、系统的福利制度可以给予儿童合理、全面的保护,促进其权利较好实现.“全面型”儿童福利制度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方向,也是各国维护和实现儿童权益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留守儿童社会化是他们由一个生物人变成一个社会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留守儿童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文章作者对我国东西部地区两省四县进行的调研发现,东西部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社会化、人际关系社会化、教育社会化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区域经济水平、教育投入、社会文化、家长流动特征等,是影响两地留守儿童社会化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留守儿童问题的建构与研究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留守儿童的研究视角呈现出多元化特点,有乡村教育志视角、社会化视角、社会政策视角、社会支持视角等.本文反思了当今的留守儿童何以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以及既往研究存在的问题.本文指出,留守儿童问题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是经过系列的社会建构和学术建构活动才得以"被发现"和形塑的.留守儿童问题之凸显,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借助国家政策、大众传媒、学术研究、社会舆论等活动形式而得以表现出来的.当前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在研究对象的界定、操作化路径和分析思路的选取、研究过程中的价值取向等方面,仍然存在若干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对此提出了质疑与讨论,并展望了今后研究的进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