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瑞瑞 《人文杂志》2023,(3):108-120
1921年至1938年《新华日报》面世前,在未与中国共产党自我主张深入认识的情况下,在华英文报刊《北华捷报》《密勒氏评论报》依据各自立场构建中共形象,描摹共产党行为。大革命期间,两报迷惑于“布尔什维克”所指,混淆国共两党。大革命失败后,扎根农村的红军成为外报重点关注对象,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共产党人被描述成“罗宾汉”式的神秘救世主。抗战爆发后,外报又逐渐呈现中共作为一个组织有序、敢于担当的政党如何崛起。尽管英美在华报刊以他者视角记录了中国共产党成长的部分事实,但归根结底主张的是西方的理念与价值观。相关报道也曾受到国民党宣传干预,因此应对其中所含评价与材料持有审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马喆     
《理论界》2016,(3)
正马喆,辽宁省沈阳市人。现为沈阳书画院创研策展部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沈阳市文史研究馆研究员、辽宁省文艺理论家协会理事、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同泽书画研究院副秘书长、《同泽书画》执行主编、沈河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数十篇理论评论文章发表于《美术》《美术观察》《美术之友》《美术大观》《中国书法》《中国书画》《大美术》《上海美术》《文艺评论》《中国书画》《中国画》《中国书画家》《艺术界》《中国艺术家》《荣宝斋》《艺术广角》《中国文化报》《艺术报》《中国书画报》《光明日报》等国家级专业艺术类报刊。有多篇文章收入《论关东画派文集》《大道雄风文集》《沈阳文化高层论坛文集》《辽宁省第一届中青年文艺评论骨干读书班专辑》《辽宁省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一生与报刊结下了不解之缘。求学时期,以研读报刊为起点。步入社会后,他便由研读、评介、剪辑报刊到创办、主编报刊。早期先后担任了《湘江评论》、《新湖南》、《政治周报》、《湖南通俗报》等的主编或编辑工作。他把自己的编辑活动与革命活动紧密相联,把报刊当作宣传新思想、唤起民众觉悟的工具。建党以后,毛泽东更重视报刊的宣传舆论作用,认为报刊是宣传党的政策的“喉舌”,领导创办了《政治周报》、《新时代》月刊、《八路军军政杂志》、《共产党人》、《中国工人》、《解放日报》等报刊,并写下发刊词。这些报刊,在各自的…  相似文献   

4.
一、前身《译报》初露锋芒《每日译报》的前身是《译报》,是党在上海孤岛时期坚持抗战宣传的成功尝试。“八·一三”抗战失败后,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成为“孤岛”。日寇接收了原国民党设在租界的新闻检查所后,亦宣布对租界内的中国报刊实行新闻检查。绝大多数的抗日报刊,如《救亡日报》、《抗战》三日刊,《申报》、《大公报》、《立报》等,为保持国格、人格和报格,有的毅然停刊,以示抗议;有的迁往内地或香港。只有《新闻报》、《时报》等少数报纸,可耻地接受日方的新闻检查。日本侵略者在加大摧残中国抗日报刊的同时,也加强了自…  相似文献   

5.
2012年3月2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联合书报资料中心研制的"2011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学术论文指数排名"在《光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千龙网、新华网、新浪网、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网、中国人民大学网等媒体发布。《南京社会科学》在各类排名中的位次再创新高。一、综合性期间总排名被2011年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的综合性期刊有596种,约占《复印报刊资料》全年涉及期刊总数(1543种)的38.6%。本刊综合指数和转载量排名如下:  相似文献   

6.
丁文 《云梦学刊》2009,30(1):29-32
1904至1908年的《东方杂志》采取了非常特殊的“选报”体例。在当时各种官报、民报中并未出现一种足以成为为中国报界的代表刊物之际,《东方杂志》以民创报刊身份,通过淘选众报、驱为己用的“选报”体例,对于同一舆论空间中的众报论说进行选择性转载,并通过大量奏牍、章程等官方文书的刊载,试图树立本国报刊信用,成为一份“秘密社会”中的“开明刊物”,以营造一时之“国论”。  相似文献   

7.
《新闻战线》一九七九年第四期《中国近代报刊之最》云:“我国最早的白话报,是一九一八年由进步知识分子在无锡创办的《无锡白话报》”。其实,在这之前,早就发行过几种白话报了。据蔡元培回忆,“民元前十年左右,白话文也颇流行,那时候最著名的白话报,在杭州是林獬、陈敬弟等所编,在芜湖是独秀与刘光汉等所编,在北京是杭辛斋、彭翼仲等所编,即余与五季同、汪允宗等所编的《俄事警闻》与《警钟》,每日有白话文与文言论说各一篇”(《中国新文学大系异论·中国的新  相似文献   

8.
<正>据《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年3月25日公布的由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资料中心研制的"2013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学士论文指数排名",2013年度,《中州学刊》共有43篇原发文章被《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在全国综合性  相似文献   

9.
沈毅教授是一个勤奋的学者,在民国报刊史和新闻史研究领域可谓成绩斐然。他继2008年《〈独立评论〉研究》之后,又于2011年出版新著《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以〈努力周报〉为例》[1]。如何审视沈毅教授的这一贡献?  相似文献   

10.
1989—1992年上半年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治理整顿时期,城市经济的发展相对萧条,而农业却连年丰收,农村社会学研究所经历的也是一个相对蓬勃发展的时期。仅依据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及其所附“索引”和有关资料,在3年半的时间里,除几种公开出版的社会学专业刊物以外,全国有百余种报刊发表了300余篇有关农村社会学的论文、调查报告和评论,6家出版社出版了以“(中国)农村社会学”为书名的教材或者专著。此外,还有一批专题著作面世。本文旨在对3年多里各类报刊上发表的有关农村社会学的文章的论点作一辑要,并在此基础上对农村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态势作出扼要的评论。  相似文献   

11.
邓绍根  罗诗婷 《东岳论丛》2019,40(9):137-145
目前中国新闻学研究的萌芽起点时间存在着1833年和1834年两种说法。回望百年中国新闻学,追考发现:1833年4月,英文《中国丛报》刊登的两篇文章"Gazette"(《小报》)和"Peking Gazette"(《京报》)是中国最早的新闻学专文;而1833年8月29日,《杂闻篇》登载的《外国书论》成为中国第一篇中文新闻学专文; 1834年1月(农历1833年12月),《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发表的《新闻纸略论》则是在当时发表后较快对当时知识分子产生影响的新闻学专文。在时间点上,1833年是中外贸易和中英关系的转折点,更是中国新闻传播发展史上的重要节点。它不仅是近代来华新教传教士创办近代中文报刊的小高潮,而且是他们运用天赋人权学说积极捍卫出版自由权利的开端。1833年,积极的报刊活动和激烈的出版自由斗争,激发起近代来华新教传教士和在华西人对报刊研究活动的开展,发表反映近代化报刊发展状况和出版自由理念的新闻学专文,成为中国新闻学萌芽的起点。  相似文献   

12.
作为民国时期国人自办英文报刊The China Critic(《中国评论周报》)上的著名专栏,The Little Critic(《小评论》)由林语堂于1930年创办用以发表形式自由、内容广泛的英文随笔及小品文。《小评论》不仅刊载了林语堂创作的大量英文小品文,为其此后着力倡导小品文文学思想及创办《论语》《人间世》等杂志提供了丰富的前期经验;同时该专栏还吸引了全增嘏、张培基等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加入编辑作者群体中,展开持久而丰富的英文小品文创作实践。因此而言,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以《小评论》为出版媒介进行英文小品文创作,将外国小品文样式移植引入中国文学土壤,促进中国现代小品文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13.
十九世纪上半叶,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近代报刊将报刊评论引入中国。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人自己的报刊评论诞生,并出现了报刊评论文体——新文体。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报刊评论在维新运动的推动下得到很大发展,为二十世纪报刊评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许翼心 《学术研究》2007,(7):153-157
郑贯公是辛亥革命准备时期一位重要的民主革命派宣传家。1900年至1906年间,他先后参与六家报刊的编辑,其中包括:创办并主编第一家海外留学生期刊《开智录》,主编近代报纸的第一个文艺副刊《中国日报·鼓吹录》,创办和主编第一家文艺性革命小报《有所谓报》。他率先将通俗文艺引入报刊,并编撰了最早的一部政治小说《瑞士建国志》,创作了大量反帝反封建的新粤讴。他堪称中国近代报业怪杰,文界革命急先锋。  相似文献   

15.
1903年前后,大量充满民族民主革命精神的诗篇出现在以近代化报刊为主阵地的新诗坛,形成了一股浩荡的革命诗潮。高旭诗歌之创作题旨在此期发生了重要变化,其发表阵地逐渐从《新民丛报》转移到《国民日日报》、《觉民》、《警钟日报》、《中国白话报》、《复报》等革命派报刊,其诗歌内容以宣扬民族民主革命为主旋律,以剑气激发民气,以箫心唤起国魂,形式和风格则承继了诗界革命的革新精神与方向,在如潮水般涌起的革命诗潮中充当了主力军,引领了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16.
唐志勇 《江汉论坛》2005,(6):103-107
《黎昔非与独立评论》一书主要的史料价值是揭示了黎昔非对《独立评论》做出的重大贡献,为全面考察《独立评论》成功的原因从一个崭新的方面提供了充分的证据。《独立评论》之所以办得如此成功,过去只知道胡适等编辑和撰稿人,而不知道还有黎昔非的作用。黎昔非出任该刊经理人,直接关系着《独立评论》的顺利创刊、高质量的出版发行和保质保量、善始善终地存在了5年多时间,表明《独立评论》的成功是胡适等与黎昔非通力合作的产物。此外,本书对于研究《独立评论》的性质、《独立评论》时期胡适政治思想,该时期出现的冀察政务委员会、西安事变等重大政治事件,以及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现代报刊史、文学史、诗经学史研究,胡适的为人,罗尔纲、吴晗、闻一多等著名学者的生平事业等,都提供了难得的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阿英同志有《晚清小报录》一书(收在阿英《晚清文艺报刊述略》一书中,1958年3月,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是我国近代文学史和报学史上有关晚清文艺小报最完备的书录,收有小报二十六种,另有六种,仅备有名目,共计三十二种。我最近在搜集晚清文学史料中,新发现了三种晚清文艺小报,一为《国华报》,一为《黄浦  相似文献   

18.
《香港报业春秋》是叙述香港1841年到现在近150年来新闻传播事业的历史。我国著名作家夏衍、张友渔、刘思慕等写了从事香港新闻工作的回忆录,它概述了鸦片战争后香港开埠以来英文和中文报刊的产生情况和发展的趋势;重点介绍了早期影响较大的报刊如《遐迩贯珍》、《华字日报》、《循环日报》、《中国日报》、《唯一趣味报有所谓》、《华侨日报》、《工商日报》、《生活日报》、抗战迁港的《大公报》、《立报》和香港创办的《星岛日报》、《华商报》、《大众生活》、《光明报》、《正报》、《人民报》、《文汇报》、《愿望》、《周末报》、《商报》、《经济导报》等及香港的新闻通讯社、广播电视和新闻  相似文献   

19.
报刊是报纸和期刊的总称,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思想交流工具。但它们却有区别。一般来说,报纸是以刊登政治时事性新闻和评论为主的定期出版物,通常以单张版面编排。期刊又称杂志,则是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往往成册出版,每期版式基本相同,有固定名称,并标明卷期号或按年月顺序编号出版。马克思认为:“杂志的优点,它能够更广泛地研究各种事件,只谈最主要的问题”(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七卷第三页)。但是,在图书馆日常工作中,情况是非常复杂的。由于各种不同历史时期的报刊,其出版形式不同,往往容易混淆。例如《民报》,名为“报”实为“期刊”,但有的《民报》却是“报”;也有似报非报,似刊非刊的,一时难以区分。鉴于今天对报纸和期刊不作区分  相似文献   

20.
杨海文 《河北学刊》2005,25(2):49-49
包括《中国社会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河北学刊》、《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和《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 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在内的一系列重要报刊,在过去的两三年里,曾经对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危机"和"超越之路"进行 过卓有成效的研讨。这些努力,为人们在清理西方叙事的基础上如何重建中国哲学的现代性话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从 2004年的几个具有影响性的事件看,这一切并未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