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军队机关公文写作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机关公文的写作过程也是锻炼和提高机关参谋素质的过程.一份文件写得好不好,及时不及时,既是领导机关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体现,也是机关干部思想水平、工作作风、业务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公文写作不单纯是写作的方法技巧,而是机关领导、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思想水平、工作经验(经历)、知识储备、文字表达等各方面素质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2.
正文稿写作是机关党员干部的基本功,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综合性很强,对于能力素质要求很高。我们常说"这个干部不错",多是指他会写点儿东西、能做点儿事情。写作是件苦事、难事,常常有人发感慨"哪天再也不用写东西就好了""要我干什么都行,就是别让我写稿",反映的就是这个基本事实。结合自身的工作学习体会,我感觉要想笔杆子硬需要做好如下几点。苦读书,广积累,厚积薄发。叶圣陶说,阅读是汲取,写出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  相似文献   

3.
文字秘书是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必设的工作人员,所从事的工作是以为领导机关工作运转和领导者决策服务,在文件、会议、办事等方面所起辅助性、参谋性、事务性的工作。就一般情况而言,中小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文字秘书又是文书档案的管理者。文书档案的价值,关键在于档案的质量,而档案资料的质量,又取决于文字秘书和文档管理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为此,文字秘书的自身修养与文书档案管理的关系密不可分。一、文字秘书的素质与修养,是文书档案管理的重要基础条件文字秘书作为领导的助手和参谋,帮助领导誉写稿件使之能腾出时间去做其它工作,这是文字秘书应尽的责任。起草文稿,是文字秘书工作的主要部分。文稿的起草过程,常常是由领导和文字  相似文献   

4.
正办公室作为一个综合部门,是承上启下、联系左右、协调各方的中枢机关,办公室工作千头万绪、包罗万象。办公室工作开展得如何,直接制约和影响到整个单位工作的正常开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办公室人员必须具备"写作、沟通、办事、学习"四种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办公室职能,全面提升服务领导、服务基层、服务员工的水平,打造出效能型、创新型机关。一、文字写作能力是提升服务水平的基础文稿写作是办公室的第一技能,是参政设谋的主要途径,为更好地适应办公室工作,文秘人员必须具备以下素质:(一)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文秘  相似文献   

5.
正《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副会长何新国二十年省级机关文字工作实践的全面总结。本书从实际出发,通过介绍读写方法、分析写作思路、展现文稿形成过程、揭示文章内在规律,深入阐述并认真回答了机关文稿写作的理念、思路、方法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性、针对性、操作性,得到了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纪委副书记赵洪祝同志批  相似文献   

6.
“笔墨当随时代。”创新是文稿写作的灵魂,是文稿写作的一种境界、追求和需要,也是文字工作者的不竭动力。实践证明,文稿创新,离不开思维的创新、观点的创新、内容的创新和文字的创新。笔者在多年的综合文稿起草工作实践中深切体会到,要把握和提高综合文稿的创新性,应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7.
<正> 综合文稿是指领导同志有关全局工作重要部署的讲稿,如县委党代会、三干会、政府人代会报告或领导同志在某一方面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发言等。综合文稿在办公室整个文字工作中处于重要位置,它是办公室服务县委中心工作、服务县委领导同志的一项重要工作。写好综合文稿是文字秘书业务能力和写作基本功的反映,是发挥秘书参谋助手职能和作用的体  相似文献   

8.
黄海  宋洁 《办公室业务》2012,(Z1):61-61
<正>军用公文写作是机关人员的基本业务技能,公文写作能力集中反映了一名参谋的综合素质。公文写作上的差距,既反映了文字功底上的差距,又反映了理论水平、工作方法、认识能力上的差距。那么,怎样提高自己的军用公文写作能力呢?我认为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9.
起草领导同志讲话稿是机关干部尤其是研究室工作人员的重要职责,是政务服务的主要形式.而提高文稿质量是当好参谋助手、发挥文稿以文辅政作用的基本要求.从事文稿写作,文无定法、却有成规,难亦有道、无巧而已,关键是要下得苦功夫.  相似文献   

10.
<正>调查研究是确保决策工作科学性、部署工作计划性、开展工作有序性的前提、保障和根本方法。撰写综合调研文稿是机关单位干部和文秘人员经常遇到的一项课题。如何更有效地提高文稿撰写质量,保障调研工作成果,笔者认为,概括地说,就是要围绕"七求"做好文章。  相似文献   

11.
但凡写作,都涉及到审题、立意、谋篇等构思过程。通常情况下,机关单位办公室所涉及的文字材料除法定的13种公文外,还会涉及到大量的综合性文稿,这些文稿往往具有范围广、内容杂、体式活、要求高、难度大等特点。笔者长期在机关办公室从事综合文字工作,觉得这项工作之所以难,难就难在其使用频率高、时限要求强、素材采  相似文献   

12.
《秘书之友》2014,(7):11-11
正《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出版),是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副会长何新国同志二十余年省级机关文字工作实践的全面总结。本书从实际出发,通过介绍读写方法、分析写作思路、展现文稿形成过程、揭示文章内在规律,深入阐述并认真回答了机关文稿写作的理念、思路、方法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性、针对性、操作性,得到了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纪委副书记赵洪祝同志批示鼓励和中共浙江省委原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李泽民同  相似文献   

13.
正综合文稿包罗万象、沟通各方、指导全局,是各级领导、各级机关安排部署工作、全面综合反映一定时期工作情况的主要文字形式和载体,其质量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单位领导的工作能力和单位整体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特别是在中央改进文风的新要求下,如何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不断提高综合文稿质量,是摆在文  相似文献   

14.
<正>通告、通知、请示、报告等文件,总结汇报、调研报告、领导讲话等材料,都是文以传令、文以载道、文以辅政的重要政务文稿。文稿起草是秘书工作的重要职责,不仅是其个人素质的综合反映,也是对其政治品质的有效考量。笔者结合多年文稿起草工作经验,有以下十方面感悟。一悟"长"与"短"。文稿起草虽是被动之揽,但也要有独特之器。要悟己之长。秘书要对自己有分析和判断,长处在哪里,善在哪点,特在何方,通过艰苦卓绝的学习、积累、锻造,让  相似文献   

15.
张航 《秘书之友》2023,(1):25-26
<正>文稿工作是办公室最日常的工作,也是服务领导决策、服务机关发展的重要工作。对办公室人员来说,文稿工作没有捷径可走,需要长期磨砺、苦练内功,但也不是全无章法可循。有些文稿写作的要领规律其实就蕴含在司空见惯的“花脸稿”中,值得我们反复揣摩、深学细悟。“花脸稿”是保留了修改痕迹的文稿,往往能够较好呈现一篇文稿从初稿到成稿的打磨过程,是把握各级领导思想意图、提高综合文字能力的重要参考。以下结合文稿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16.
正起草公文是机关干部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的综合体现。现在,有的年轻干部常常为自己起草的文稿过不了领导审阅关而着急。那么,怎样才能"尽快"提高公文起草能力呢?结合工作体会,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充分认识公文起草的重要性,增强事业心、责任感。俗话说,怎么看决定怎么干。年轻干部只有充分认识公文起  相似文献   

17.
由于工作关系,我平时看过很多部属呈报上来的机关文字材料,感到存在的问题较多.那么,机关材料写作究竟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根据我个人长时间的实践和体会,同时针对一些同志在材料写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我觉得机关材料写作一定要做到"六要六不要"和"五个艰苦".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六五原则".  相似文献   

18.
正文者,贯道之器也。机关文稿起草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就工作而言,事关以文辅政作用的发挥,不单单是承载政令的传声筒;就个人而言,是一个人思想深度和认知高度的综合体现,不单单是遣词造句做文章。可以说,机关文稿起草必须行之有"道"。精心谋篇布局是首要大义。"道虽弥,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机关文稿起草的关键在于周密策划、精心构思。这既要有全局眼光,又要有具体思路;既要深思熟虑,又要深谋远虑。  相似文献   

19.
一、突出文字工作主体地位,在文稿质量、调研信息上有新突破 首先要在文稿质量上下功夫.文稿质量是办公室的"脸面",一篇好的文稿往往会赢得领导的好评和社会的赞誉.因此,我们要像关心自己的脸面一样关心办公室文稿质量,要多掌握情况,多学习技巧,多锻炼文字,把心思、时间和精力集中到文稿上,一切围绕文字转,在文稿质量上下功夫,要努力提高"两个率":一是提高领导对文稿的满意率.领导满意是衡量文稿质量高低的第一标准,凡是领导不满意的文章都是败笔.要学会"换位思考",善于从领导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体现领导的思维层次和思想观点,体现领导的讲话风格.  相似文献   

20.
挂职锻炼是党委培养干部的重要方式.让干部到基层一线经受锻炼,对全面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增强其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先后组织开展了年轻干部到信访部门、企业、乡镇、村挂职锻炼等系列实践活动,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从实践看,要使挂职锻炼工作达到预期效果,除了挂职干部自身要努力之外,组织部门、挂职单位和派出单位三方还要协调联动,齐抓共管,发挥好各自的职能作用,让干部在基层一线能更好地锻炼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