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论元代商人的社会地位与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战国秦汉以来,商品经济在我国封建社会中逐渐得到发展,至唐宋时期,日趋繁荣。到元代,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商品经济十分活跃。探索元代商人的社会地位及其历史作用,对于认识元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有借鉴作用。 一、元代商业的繁荣 元代商人的社会地位是与商业的繁荣紧密相联的。 早在蒙古国时期,就有许多中亚、西亚和欧洲商人往来于西域、漠北和中原各地,他们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方志史上 ,元代方志处于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起着承前启后的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地方志在元代继续得到发展 ,不仅表现在数量上 ,更突出地表现在创立了新的方志种类———“一统志”上。同时 ,元代在方志理论上也作了进一步探讨 ,并有新的发展。正是由于方志在元代得到了继续发展 ,为明清方志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元代山西地震频次空前提升,期间发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8级巨大地震,对建筑的损毁颇为严重。山西各地方志记载了大量受损的建筑,包括元代山西全部建筑种类。有元一代,民间和官府不断对受损建筑进行修缮。在重修过程中,由于建筑不同的使用性质和功能,结合纷繁的信仰体系,民间和官府既各有侧重,又时有互动,共同参与部分建筑的修建。重修者不同的身份体现了元代社会等级制度和地方官府的四等结构。  相似文献   

4.
论元代散曲的语言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散曲语言特色的形成是由于散曲产生于民间俚曲小调,又有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同时也由元代文人特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它以通俗自然和讥诮幽默的语言风格反映了当时落魄文人在强权压迫下的心声,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相似文献   

5.
官田,也称公田,是封建国家凭借封建统治权而直接控制的国有土地。在历史上,汉、唐、元、明等朝官田均甚发达,而以元代为最。但是,对于元代官田的数量各家估计不一;再则由于元代垦田面积失载,故对元代官田所占比例亦不甚明了,特别是晚唐以降土地私有化潮流在元代遭到重大挫折,导致官田畸形膨胀的原因有必要详加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元代的文学艺术中,戏曲是取得最高成就和最有代表性的文艺样式。如果说在元代之前,宗教就已渗入到诗词、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舞蹈领域,从而形成独具独色的宗教艺术的话,那么,元代释、道剧的出现则是宗教文学发展到元代,宗教与戏曲艺术结合的必然产物。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尚未给释道剧以应有的评价及深入研究,目前流行的几本文学史、戏曲史提及释、道剧、不是略而不论,就是贬损过甚。近年虽有论者撰文论及元代的神仙道化剧,但也未注意从宗教文学这一特殊角度加以探讨,本文愿为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7.
由于成吉思汗的西征及其民族迁徙政策,导致了元代中国穆斯林队伍的迅速壮大。而穆斯林善于经商的特点以及迁徙过来的穆斯林所生活的军事战略要地,使得元代穆斯林的社会地位异常重要,受到元朝统治者的重视,其经济和政治地位较唐宋时期均有明确的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元代伊斯兰文化的独立性通过清真寺的大量建造而体现出来。与此同时,儒家文化的强大及其与封建社会相协调的特点又使得元代伊斯兰文化不得不与儒家文化相妥协,其结果就是伊斯兰文化的进一步中国化  相似文献   

8.
白朴词浅论     
白朴不仅是元代杰出的杂剧散曲作家,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词作家.唐圭璋《全金元词》收元代词人212家,词作3721首,其中白朴词104首,是元词的高产作家之一.白朴词内容较为丰富,艺术上很有自己的特色.由于历史的原因,元代戏曲作家生平事迹可考的很少,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对白朴生平思想有较多的了解,正是得力于他的词.因此,深入研究白朴的词,对我们研究白朴的生平,研究金元之际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研究元代词的思想艺术特色,都有一定的意义.本文试图对白朴词作一些粗浅的探讨,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9.
青花瓷器是我国驰誉中外的瓷器品种之一。由于近人所见的出土器物和传世品最早是元代烧造的,因此,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它是元代出现的一种新的瓷器品种。可是,元代青花瓷的烧造技术已较成熟,在此以前它必然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陶瓷界根据宋代磁州窑、吉州窑的釉下彩绘技法已很成熟,推测青花瓷的起源可能是在宋代,但一直未能找到这方面的实物资料。七十年代以来,在浙江省先后出土了一些宋代青花瓷片,接着在江西吉州窑窑址中又出土了南宋晚期的青花碟,拓宽了人  相似文献   

10.
元代山东经济述略张仁玺元朝建立之初,山东地区经济萧条,城市农村呈现一片残破的景象。后来由于元朝政府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性的政策和措施,以及人民的辛勤劳动,山东经济又得到恢复和发展,本文仅就元代山东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方面作一初步探讨。一、农业...  相似文献   

11.
白朴词浅论     
白朴不仅是元代杰出的杂剧散曲作家,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词作家。唐圭璋《全金元词》收元代词人212家,词作3721首,其中白朴词104首,是元词的高产作家之一。白朴词内容较为丰富,艺术上很有自己的特色。由于历史的原因,元代戏曲作家生平事迹可考的很少,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对白朴生平思想有较多的了解,正是得力于他的词。因此,深入研究白朴的词,对我们研究白朴的生平,研究金元之际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研究元代词的思想艺术特色,都有一定的意义。本文试图对白朴词作一些粗浅的探讨,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2.
在35首元代诗歌中,就有一首僧诗。元代诗坛发生的重要潮流、倾向和事件,诗僧都有介入。元代著名文士普遍与诗僧们交往结缘,与在这以前坚守儒家门户、力排佛老的唐宋文学大家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在元代,儒者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一变化可从其核心的主体意识和利益意识的变化中得到说明。元代著名理学家吴澄面对元代儒者所面临的价值危机,一方面以"承继道统"明确元代儒者的主体意识;另一方面以"内圣外王"规定元代儒者的利益意识,为元代儒者重新树立了"真儒"这一价值目标,肯定了元代儒者的人格自尊与价值自觉。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国内元代文言小说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80年代后期,元代文言小说资料初步得到辑印,为元代文言小说研究提供了一部分基础资料.第二阶段为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的二十年间.元代文言小说研究渐入学人研究视野,基础资料进一步被收集整理,对元代文言小说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和地位有所肯定.围绕一些代表作的研究有较为全面深入地探讨,也有对代表作之外作品的探索研究.第三阶段是2010年后至今成为元代文言小说研究的一个小高潮.一批博硕学位论文的选题以元代文言小说为专门研究对象,更多的元代文言小说作品进入学人深入研究论证的范围,有将元代文言小说研究全面铺开并向纵深挖掘的趋势.但相较于其他朝代的文言小说研究来说,元代文言小说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基础问题尚未解决,元代文言小说的研究尚有广大空间,应该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不少学者致力于元代邮驿史的研究,内容涉及到元代邮驿的方方面面,有通史性研究、区域性研究,也有驿路、驿站及元代牌符方面的研究,出版了不少专著和论文,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表明元代邮驿史的研究大有可为。对已经发表的元代邮驿史研究文章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归纳总结,探讨了他们的不足,对未来元代邮驿史的研究提出了建议。只有不断进行阅读、比较、借鉴,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合理运用古籍图书、文牍史料,元代邮驿史的研究才会达到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6.
宗教戏剧是元代杂剧艺术中一种极为重要的戏剧类型,它数量丰富,艺术水平较高,呈现出兴盛的景象。元代宗教戏剧兴盛的原因有三:元代宗教文化的繁盛,为宗教戏剧的兴盛奠定了思想基础;元代宗教迷信之风盛行,从戏剧接受的角度,为宗教戏剧的兴盛奠定了社会心理基础;元代文人普遍具有宗教情怀,从戏剧创作的角度,促进了宗教戏剧的兴盛。  相似文献   

17.
世祖中统三年(1262年),元代医学正式创立。由于元朝特殊的医学管理体制,负责教授学生课业的医学教师有了不同于传统的"授课"与"治病"职能,最终形成了一职多责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明代回族商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在全国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推动下,由于明朝廷对回族的政策与元代有所不同,故回族商业比起元代来有了明显的发展和变化。这种发展和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从经营的兴盛一时的民间海上贸易衰落了,回族商业的经营形式,已从经营贩销国外的香料、珠宝等国际贸易,转移到经销国内的农业、手工业产品的国内商业上。因为到了明代,朝廷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实行海禁,并且对回族实行既怀柔又防范的政策,所以回  相似文献   

19.
《南都学坛》2016,(4):41-46
元代文坛在雅俗分流的同时,还出现了这样一批作家,他们既从事诗文词赋等传统雅文学创作,又从事戏曲(杂剧或散曲)、小说等新兴的俗文学创作,身兼雅俗,即雅俗双栖的作家。从雅俗双栖作家队伍状况来看呈现出持续时间长,流布区域广,涉及文体兼擅多元等特点。从雅俗不同文体之间关系看表现有二:其一,文体各用、泾渭分明。这类雅俗双栖作家,由于文学观念等因素影响,他们的雅俗创作,无论内容还是风格上都严守各体、泾渭分明,诗文饱含忧国忧民的社会关切,但散曲却是另一番活泼的市井民俗、男女情爱;其二,文体互用、雅俗融通,雅俗文学虽然各有自己的特色,但并非互不关联、各行其路,更多的是雅俗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融通比如雅俗各体语言相互借鉴、同一题材运用不同的文体表达等。双栖现象形成原因主要有元人雅俗文学观念的趋同性和雅俗文人之间的交往等方面。总之,元代文坛客观存在着作家的雅俗双栖现象,雅俗各体的创作并非彼此割裂,而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融通。用"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观念或单一文体的视角去认识元代文坛,对元代文人的认识难免会出现诸多误读,关注雅俗双栖现象,有助于我们对元代文人及元代文坛有一个新的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元代之后的学者们将元代戏剧家关汉卿的《窦娥冤》、纪君祥的《赵氏孤儿》、马致远的《汉宫秋》和白朴的《梧桐雨》并称为“四大悲剧”,这是名符其实的赞誉。我还认为将这“四大悲剧”跟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写的“四大悲剧”进行平行研究,更有其重要的价值。中国元代戏剧家跟莎士比亚尽管生活在不同历史时期、又相距遥遥万里,但由于人类在天性、情感和心理结构等等方面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相似、类同的地方,又由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