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结合作者对华西村、南街村、小岗村的实地调查,就农村社区发展道路和模式作分析研究.农村发展道路与模式既受制于具体社区的客观自然历史条件,更取决于人们的主观创造性抉择.乡村工业化是农村社区发展的动力.这是一个普遍性的命题;权威结构是农村社区发展的保证,这是一个实证性的结论;发展模式则是一个现实而有趣的论题.选择好适合自己实际的发展道路或模式,是农村社区综合发展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2.
经济发展中的人文因素分析——南街村现象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南街村模式”为契入点 ,就文化、道德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展开分析 ,认为南街村模式作为一种经济模式并不具有推广到一般的价值 ,但其在文化道德建设上的高度重视作为一种方向为中国改革路径的选择拓展出一块可供探讨的领域。中国在发展市场经济中 ,应致力于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体系 ,强化政府官员的道德责任感 ,重视文化生产力建设 ,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中国城镇化建设形成了诸多模式,如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万丰模式、南街村模式和赣州模式等,城镇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而黑龙江省的城镇化发展则呈现出城镇化进程加快但存在准城镇居民、城镇经济有所发展但产业支撑不足、城镇居民收入提高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发展态势多元但城镇体系不完善、城镇支撑能力增强但城镇化质量偏低、核心城市发展迅速但辐射能力弱等态势。只有做好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等改革性工作,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等基础性工作,保证进入城镇的农民有稳定的就业,充分享有城市的公共服务,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4.
一、实事求是地认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 正确认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是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出发点。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逐步提高,在全国农村涌现了苏南地区和华西村、窦店村、刘庄、南街村、小营村等共同富裕、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先进典型,亿万农民思想解放、观念更新,走进市场,加速了农村产业化和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进程。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得到加强,不少党组织开展“带头发展市场经济,带领群众勤劳致富,带头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广大农村从实际出发,开展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开展“科学兴农”活动,促进了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业生产的发展,调动了农民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农村改革二十多年来,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并直接影响了整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在世纪之交,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认真总结农村改革的丰富经验,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对推动整个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以农村改革作为整个改革的突破口具有客观必然性我国经济改革首先是从农村突破的。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突破计划经济模式,逐步实行市场经济这样一个历史发展进程,从根本上改变、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带来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  相似文献   

6.
温州农村经济模式(以下简称“温州模式”),以其鲜明的特色,独树一帜于广阔的中国农村大地。它把农村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丰富了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体制模式的丰富内涵,从而激发了经济界以及一切关心改革的人们的兴趣。 温州模式作为一个可供选择的经济模式,亚非完美无缺,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本文只是想把实证研究、价值判断与规范研究的方法结合起来,对温州模式的意义作一次全面探讨。  相似文献   

7.
论促进农村产业化发展的金融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化水平的提高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方向 ,但是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面临金融的约束 ,难以得到有效的金融扶持和服务 ;农村金融的改革同时面临农村产业结构单一 ,农村金融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的矛盾 ,从而导致农村产业化发展与农村金融的改革陷入被动局面。将农村产业化发展与农村金融改革进行有机的结合 ,无疑为当前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突破口 ,本文还借鉴发达国家的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村金融发展经验 ,对我国的结合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论促进农村产业化发展的金融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化水平的提高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方向,但是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面临金融的约束,难以得到有效的金融扶持和服务;农村金融的改革同时面临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村金融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的矛盾,从而导致农村产业化发展与农村金融的改革陷入被动局面。将农村产业化发展与农村金融改革进行有机的结合,无疑为当前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突破口,本文还借鉴发达国家的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村金融发展经验,对我国的结合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改革,已经走过五年多的历程,如何评价这几年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及其面临的问题,是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的。一、农村深化改革是农村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农村改革的实质,是在否定农村人民公社化模式的基础上,重新选择我国农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初期的农民负担模式,逐渐显得不适应了。本文以国务院《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为法律依据(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本地区的客观实际情况,探讨进一步改革完善农民负担模式的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迅速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由于农村集体经济体制上还存在着一些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因而,乡镇企业的许多优势正在逐步丧失,灵活的经营机制正变型、弱化或退化,甚至国营大中型企业正在通过改革抛弃的一些体制上的弊端,部分乡镇企业却把其当成好的东西“拿”了过来。我们认为,如果不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村集体经济体制,消除目前体制上存在着的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那么,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国营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农村集体企业的发展就有可能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为了巩固和发展农村第一步改革带来的大好的经济发展形势,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集体经济,推进农村经济几年上一个新台阶,改革和完善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已经迫在眉睫。而推行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正是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和发展集体经济的一个很好的思路和模式。  相似文献   

12.
农村城市化: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现代化在中国现代化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农村现代化包括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三者齐驱并驾,才能相得益彰。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城市化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成为推动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农村城市化的影响和作用 自上而下的城市化与自下而上的城市化是两种相对的城市化模式。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动力的自下而上的城市化成为主流。农村城市化涉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因而对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影响是多层次、多方面的。 首先,农村城市化可弱化乃至消除城乡二元分…  相似文献   

13.
分工与合作既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是贯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一条主线;我国农村改革和建设曾先后经历了自发分工与合作模式、合作为主分工为辅模式、分工为主合作为辅模式三个阶段;构建科学合理的分工与合作模式必须要结合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具体实际,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走社会主义市场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近几年来,在改革的实践中各地都在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探索,出现了一些既有地方特色又有普遍借鉴意义的发展路子,亦可称之为“模式”。如温州模式、苏南模式、耿车模式等。与这些模式相比较,在河南豫东平原黄河故道上新产生的“民权模式”别具一格,是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又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5.
全国知名的“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在不同年代各领风骚 ,使两省农村工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两条不同的改革发展道路 ,产生两种经济运行机制。本文通过对江浙两省农村工业的发展分析比较认为 ,企业体制与企业运行机制是造成江浙两省农村工业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企业体制是特定历史时期和环境条件下的产物 ,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 ,企业体制也要不断地改革和创新。当前 ,农村工业企业的体制创新 ,要顺应国际性的发展趋势 ,逐步向产权多元化、经营多样化、组织规模化、管理科学化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农村社区政府职能要由行政干预型向服务型转变 ,政府要成为服务企业的主体。  相似文献   

16.
八年改革,使中国大地充满了生机。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全面贯彻,我国各族人民冲破“左”的思想束缚,聪明才智得到不断发挥。八年来,无论是农村或城市,无论是东部、中部或西部经济地带,都本着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积极探索符合本身实际的改革和发展路子。在不发达的贫困地区,继率先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又相继出现了“温州模式”、“阜阳模式”等,它们与发达地区的各种模式及经验交相辉映,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丰富和推动了当前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在农村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怎样使剩余劳动力在实现产业转移的同时,不同程度地完成其空间转移,即由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转变,是一个有待妥善解决的重要问题。我省张掖、临泽、高台两县一市先后在近三年的农村改革试验中,通过设立工业开发小区,对加快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产业转移与空间转移同步进行的具体模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笔者借省委组织有关人员对张、临、高农村改革试验情况总结评估之机,对两县一市的工业开发小区作了实地考察。在此基础上,本文准备对这一改革项目的成效、问题和如何进一步完善等,作一初步的评价和粗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农村土地流转作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意义重大.对我国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实施过程中的四种典型运作模式重庆农村土地地票交易模式、浙江农村土地股份合作模式、成都农村土地确权流转模式以及天津农村宅基地换房模式进行了一一梳理,并进一步对各种模式的基本特点、运作流程进行归纳总结和简要评析,为我国其他地区农村土地流转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普及农村学前教育是当前中国基础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河北省在普及农村学前三年教育,加快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之路.本文从坚持农村学前教育公益性原则、推进县域“普三”进程举措、实行“三为主”发展模式、构建具有乡村幼教特色的教学模式等方面阐述了河北省在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经验和做法,并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河北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带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蒋励 《学术研究》2001,(11):53-58
本文通过对建国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反思,着重指出了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经济由于过早地向社会主义过渡;追求"完善"的社会主义模式;违反客观规律;用非经济手段搞经济建设等原因才发生困难,而改革开放后由于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标准,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按照经济效益原则,逐步改革、完善农村经济结构和城乡管理体制;按照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才取得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