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你知道吗     
《社区》2009,(3):29-29
喝酒一定要吃主食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是自古流传的酒场谚语,也告诉了人们一个保健常识:喝酒同时要吃点饭菜。“因酒精中毒引起的低血糖,可能引发一系列危险症状。”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李乃适说。  相似文献   

2.
醉在法国     
晚尔 《可乐》2011,(6):63-63
我大概已经醉了。我沉浸在自己与自己的世界之中。刚从餐厅回到房间,已近午夜,酒意渐浓。喝酒,喝酒,喝酒,一餐的始终,都在酒中。餐前VSOP兑干姜水开胃,然后前餐加红葡萄,然后主菜加白葡萄,然后甜品加XO,并无觥筹交错,各自沉溺于自己的一杯美酒之中。法国人爱喝酒,却不觉在喝酒,只因喝酒已不是为了喝而喝,就像吃烤鸭必然要蘸甜面酱一样,那应该算是吃的作料。  相似文献   

3.
未明 《山西老年》2013,(2):17-17
1972年冬,为了表现好,我决定在插队的村里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腊月二十三是民间的祭灶日子。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家家都要煮些肉。那天,生产队的五保户赵大妈祭过灶神,就喊我去啃肉骨头。这对几个月吃不到肉的我来说,那实在是太解馋了。我除了大啃肉骨头,还一连喝了好几碗肉汤,连肉渣子都吞了下去。大年三十,我到生产队长家吃年夜饭,第一次喝到了村民自酿的白酒。那纯粹就是喝酒精。老乡们  相似文献   

4.
编辑部故事     
《可乐》2006,(9)
在酒桌上,潘帅一定要老乡扣儿喝酒。潘帅:"你可不能给咱山东人丢脸。无论如何,这杯酒你得干掉!"扣儿:"我是山东人里最不能喝酒的。再说,明天还要编稿子呢!"潘帅:"我还不是得编稿子。要不,你把我的酒喝了,我帮你编稿子。"扣儿:"不行。"潘帅:"那我帮你喝酒。你帮我编稿子?"主编解围:"扣儿酒量不行,就别为难她了。再说,扣儿是我们的生产力,要保护好。"潘帅:"您这样偏袒她,岂不是破坏了编辑部里的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5.
傅抱石与酒     
《老友》2007,(11)
著名的国画大师傅抱石不但国画画得好,而且喝酒的水平也很"高"。他每天都要喝酒,即使三年困难时期,在物资供应极为紧张的情况下,也不例外。因为当时买酒特别困难,他的一位在南京工作的学生  相似文献   

6.
杨长红 《今日南国》2007,(23):20-21
餐馆与刷卡 越南餐的口味以酸甜为主.越南人饭量很小,吃得少,所以在越南极少看到胖子.走在街上,经常会有人操着汉语对我喊:"过来,喝酒!"那可不是咱的朋友遍天下,而是酒店老板在招揽生意.  相似文献   

7.
冯殿洲 《老友》2008,(2):62-62
一日三餐在于晨。几年前,有一些热心的保健专家,关心我们的身体健康,就提出"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的忠告。随后,又有专家形象地说,早餐要吃皇帝饭,午餐要吃富人饭,晚餐要吃穷人饭。不过,我的早餐已步入营养多维型。专家提出"早餐要吃好"或"皇帝早  相似文献   

8.
《人生与伴侣》2006,(5):4-4
《兰州晨报》报道:为了一瓶酒的赌注,来自天水市秦安县的民工张某吃下10大碗牛肉面后,竟被活活撑死。张某的同伴李某说,他和张某均来自秦安,在一工地打工。两人去吃牛肉面时,张某要求李某请他喝酒,李某也要求张某请自己喝酒。由于张某平时饭量较大,李某便说只要张某能一口气吃下10碗牛肉面,他就请张某喝一瓶好酒。  相似文献   

9.
小幽默     
《社区》2011,(20):30-30
主不吃客不饮 快年终了,我们办公室的三个姐妹决定利用周末的时间轮流做“庄”聚聚。第一站。我们三家人在王大姐家吃饭。王大姐夫妻很热情,一个劲儿地给我们劝酒夹菜。为了劝他们夫妻也喝酒吃菜.我说:“主不吃客不饮,主人应该带头喝酒吃菜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未成年人抽烟喝酒呈现出场合的公开性、程度的严重性和趋势的上升性等特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主观方面也有客观方面.要控制和劝说未成年人戒掉烟酒,需要我们加大吸烟喝酒有害健康的宣传力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政府要出台"无法界定顾客年龄时购买烟酒需出示身份证"的配套规定,家庭和学校应严格管理,媒体要负起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1.
倪方六 《社区》2014,(5):38-39
聚会是假日的重要活动。聚会就要喝酒,这在古代成为惯例。古人喝酒颇多讲究,如魏晋人喝酒讲究气氛,唐代人喝酒爱玩情调,宋代人则喜欢喝“花酒”。  相似文献   

12.
李四芬奶奶今年114岁,是洛阳的长寿之最。李奶奶有一儿四女,家境一般,一切都一般。吃东西,别人能吃的东西她都吃,不抽烟,但喝酒,也爱吃零食,饭量一般。从小到老和村里其他女人一样,别人干啥她干啥,也吵架,也干仗,家里也生气,和丈夫感情一般,丈夫死后一直守寡,儿女们对她的孝敬一般。只有一点有点特殊,她喜欢喝面糊糊,几乎每天都要喝两碗。  相似文献   

13.
宽心谣     
赵朴初 《社区》2002,(3):42-42
我经常在外边喝得醉醺醺地回到家来,肚子里难受极了的时候便先去卫生间里吐一吐,吐过了,难受会好一点。每逢这种时候我就问自己这是为什么?吃进去再吐出来?但我的应酬总是没完没了。每逢我难受的时候我的母亲总是很生气地说我:“你怎么又喝酒了,又喝酒了。”也仅此而已,母亲从来都不肯多说我什么。但她总想让我在她那里吃点儿什么,或者就让我拿点什么回  相似文献   

14.
96%的美国企业会举办年度节日派对,比例为1997年以来最高。72%的派对将提供酒水,近1/3的雇员将喝醉。如果你不想陷入尴尬,最好事先计划好。只要提防一些事情并作出良好的判断,周一就能昂首挺胸地走进办公室,名誉也不会受损。我建议:——出发前吃东西。空腹饮酒是灾难的开始。——少喝酒或者干脆不喝酒。用苏打水填饱肚子,喝酒的间隙喝杯水。  相似文献   

15.
开心一笑     
《华人时刊》2012,(6):79
没有悟性"大师,您从来不喝酒吗?""罪过,罪过。""出家前也不喝酒吗?""罪过,罪过。""这我就不明白了,出家前喝酒,怎么算是罪过呢?""你真没有悟性,老衲都说了多少次醉过了。"  相似文献   

16.
<正>董必武董必武一生始终站在历史变革的前列,鞠躬尽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董老从来不抽烟、不喝酒,饮食简单且有规律。关于养生,他有个"三不"口诀:吃饭不饱,走路不跑,遇事不恼。董老对于非原则问题,总是与人无争。他自比"老牛",意思是除了"吃点草料",别无其他要求。或许正是这样的心态,  相似文献   

17.
青光眼术后并发症较多,要取得较好的效果,术后家庭护理至关重要。饮食禁止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葱蒜,更不能吸烟喝酒,亦不能食太热的粥饭和汤,因为辣、热均可使血管扩张,致刀口处及虹膜切除口已凝固的血管断处血块脱落,造成大出血,引起眼压升高而导致手术失败,甚至还可能加重术后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2008,(4):41-41
自从搬来和一帮西方人住,大家也不把我当外人,有事没事就叫着我去喝酒、吃烤肉,老爸每次回复我的短信都是"少喝点,宝贝"。最近一周喝了几次,昨天舍友Bella给我倒了一些杜松子酒,果真是37度的酒,虽然对了苏打水喝,还是有些头晕的感觉。上周三是我们家门口"Friends In Hand"酒吧每周一次的Crable节,所谓Crable,可能是该酒吧自己创造的词语,意思是"用螃蟹赌博"。舍友Bella  相似文献   

19.
正明代冯梦龙所撰的《古今笑史》记载宋朝一则轶事:某年元宵节,宋庠在办公室里读了一夜的《周易》,而他弟弟宋祁却张灯结彩,倚红偎翠,喝酒游乐通宵达旦。宋庠作为宰相,是百官的榜样,得知弟弟如此穷奢极欲,自然很难堪,于是叫人去传话,教训弟弟:"记得我们兄弟俩早年在某州学吃咸菜就饭的往事么?"可弟弟的回答却让哥哥无话可说:我们当初吃咸菜发愤读书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宋祁的答案不言  相似文献   

20.
《新天地》2007,(10)
来由:一位署名为"果冻之风"的网友在东方热线上发帖诉苦,说自己从小不沾酒,但不知道为什么,最近每天被妈妈逼着喝酒,说不喝酒,以后走不出去。"果冻之风"的苦恼,立刻引发网友热议。观点一:家长心态太浮躁母亲"逼"儿子喝酒,反映出不少家长对于孩子未来期望的浮躁心态,具有普遍性。对于目前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家长不希望孩子们将来去改变,而是要求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