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生产消费水平的提高,快速消费品行业在我国经历了飞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快速消费品品类同质化严重,迫使企业在营销中将产品卖出特色。品牌运营已成为企业间竞争的一种重要形式。文章通过对我国快速消费品品牌运营现状进行分析,对比国内外快速消费品公司运营状况,找出企业品牌运营力不足的深层次原因。在分析国内外以宝洁、田七为代表的获得成功的快速消费品品牌价值的基础上,为促进快速消费品品牌建立提出差异化品牌策略、多品牌策略、正确的媒体策略,及品牌延伸策略建议。在此基础上为构建快速消费品品牌运营整体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 如今中国企业的竞争已从产品竞争、营销竞争逐步向品牌竞争过渡,品牌营销已成为中国企业发展的主流。中国即将加入WTO,在国外名牌的冲击下,如何发展中国自己的品牌已成为企业界的一个热点。全球最大的生活日用品公司宝洁公司(P&G)的品牌策略应能给予我们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美国宝洁公司进入我国市场后,1999年,公司的销售额下降到了39.17亿元,是其在我国市场的最低点。2000年之后开始出现转机,经过几年调整,2003年,宝洁(中国)公司的销售额已超过1997年高峰的水平。宝洁公司究竟是依靠什么走出困境的呢?1.坚持以“拉”为主的策略产品营销一般需要来自两个方向的“力道”:一种是拉力,主要依靠的是广告;一种是推力,主要依靠销售渠道。尽人皆知,宝洁公司长期以来一直坚持以“拉”为主(以品牌为核心)的经营策略,这一策略并没有因为遭遇困难而发生改变,而且时至今日,还在不断“加码”,2004年11月,宝洁中国公司再出“重…  相似文献   

4.
1931年,宝洁公司的一名中层员工尼尔.麦克罗向公司高层建议实行一种品牌管理的方法,进行多品牌经营。这一建议被采纳,以“品牌经理”为核心的营销管理体系建立,从而开创了多品牌经营的新时代。格林柯尔也是采取多品牌策略的,然而,很多专家认为家电行业不应采取多品牌策略,在这样逆潮流而动的局面下,全面了解格林柯尔的多品牌策略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5.
品牌竞争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白热化,也逐渐成为企业和商家关注的热点。如何利用品牌,创造名牌是企业在竞争中战胜对手的重要经营策略和手段。在品牌战略的实施中,企业一般面临着两种品牌策略的选择:一种是单一品牌策略,即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几种不同产品统一使用一个品牌(商标)。如日本的索尼公司生产的电器产品都使用"Sony"品牌(商标),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大的市场占有率。另一种是多品牌策略,即企业生产和经营的产品根据市场需求、品种、规格、价值高低等分别命名,不同的产品使用不同的品牌(商标)。如美…  相似文献   

6.
查伟华  颜青 《经营管理者》2011,(7X):252-253
农村日用消费品市场作为农村消费市场的重点和有机组成部分,在推进和扩大整个消费市场过程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流通网络建设组织角度对农村日用消费品市场开拓问题进行探讨,对我国农村日用消费品现代流通网络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提出基于现代流通网络组织下的农村日用消费品市场开拓模式的新型战略——123工程,并提出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7.
如何摆脱那些过去极为有效,但现在不再起作用的旧的经营战略?20世纪90年代后期,高露洁超过宝洁公司的佳洁士,成为牙膏市场的领先品牌。当时,宝洁公司的管理层可通过无数种战略做出反应——他们可以增加广告支出;可以尝试新的市场定位;也可以全然无动于衷。由于可选方案较多,首席执行官雷富礼及其团队转向自己最为可靠的资源,即公司的核心,以求获得指引。雷富礼称,宝洁公司的核心,即其根本强项,是擅长产品品牌化及产品营销,与消费者建立信任和关系。因此,高露洁在市场兴起,促使宝洁公司就其品牌所代表的含义展开旷日持久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正> 随着我国“短缺经济”时代的结束,我国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多元化经营已成为许多企业谋求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产品品种的增多,必然带来品牌策略的选择问题,而企业多元化经营可供选择的品牌策略主要有三种,即品牌延伸策略、多品牌策略和双品牌策略。 一、品牌延伸策略 品牌延伸策略,是借助已成功或成名的品牌,扩大企业的产品组合或延伸产品线,采用现有的知名品牌,利用其声誉,推出新产品。国际研究认为,现在创造一个名牌,一年至少需要2亿美元的广告投入,且成功率不  相似文献   

9.
联合利华在全球有400多个品牌,其中大部分是收购后推广到世界各地的。旁氏原来是一个美国品牌,联合利华将其买下并发展为一个护扶品名牌后,推广到中国;夏士莲原来是在东南亚推广的一个英国牌子,联合利华也将其引入中国。联合利华“借鸡生蛋”,在我国市场发展了12个知名品牌,并且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其中一个最重要因素就是他们实施了收购本地品牌的策略。在推广传统优势产品“力士香皂”等清洁护理品之外,又将我国市场内已经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产品像中华牙膏、老蔡酱油、京华茶叶收归旗下,并不断提升这些品牌的国际知名度,…  相似文献   

10.
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市场营销品牌策略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文中阐述了品牌的含义,着重分析了品牌策略与市场营销产品、定价、促销和渠道创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竞争性品牌策略:进入遏制角度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品牌延伸战略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竞争性品牌策略是产业组织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作者从市场进入遏制的视角研究竞争性品牌策略,通过构建一个具有产品差异化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在位者如何创建一个与进入者的品牌直接竞争的"竞争性品牌"并进行相应的产量竞争以达到遏制进入的目的.研究发现:旨在遏制进入的竞争性品牌策略与进入成本密切相关;不但从理论上证明了存在启动竞争性品牌策略的进入成本区间,还在一定的参数条件假设下通过一个简单数值例子给出该成本区间范围;最后对一些竞争性品牌案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 有人曾做过一个实验,把不同品牌的啤酒分别倒在几只相同的杯子里,请各品牌的忠诚者们一一品尝,结果很少有人能准确地鉴别出他们所喜爱的品牌。这说明品牌具有一种心理上的作用。而实施品牌策略,是赢得顾客品牌忠诚,赢得市场、产品畅销百年,长盛不衰的关键。研究品牌策略,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就成为不甘被市场经济大潮淘汰的企业一个实用而紧迫的课题。 一、品牌经理策略 品牌经理,是美国宝碱公司在1931年提出的,他们在1926年销售佳美香皂,这是和象牙香皂相竞争的。麦克爱尔洛埃负责佳美香皂的销售工作,但销路不广。按照  相似文献   

13.
《经理人》2007,(8):123-123
瑞士艾美表的名字,凝聚了数十年制作高品质手表的经验。光辉历史,始于1961年,位于苏黎世的Desco Von Schulthess AG公司收购了侏罗省Saignel e gier镇内一间钟表零件厂,生产独家品牌供应国内和海外市场。1975年,第一枚以“Maurice Lacroix”命名的艾美表于奥地利面世,从此奠定日后成功的基业。翌年艾美表扬名西班牙市场。四年后,艾美表销售中心亦在德国成立。而在首枚产品面世后20年,即1995年,艾美表成功打开美国市场,建立起全球经销网络。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品牌命名--十类中国产品品牌名称的语言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语言学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十类产品品名(共计1304个)的语言结构.这十类中国产品可分为三组,分别代表中国消费品的三个发展阶段传统产品(例如火柴和酒)、传统但有新发展的产品(例如自行车、鞋类、牙膏)和现代化的产品(例如化妆品、软饮料、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本文的结论是中国品牌命名首先受汉语语言的音节、声调及构词法的特性的支配,同时,产品在中国市场经济中的发展阶段也是品牌命名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企业在推出炫耀性产品时,可以采用两种品牌策略:品牌延伸或新品牌。为分析企业的炫耀性产品品牌策略,通过博弈论本文建立了无新产品、品牌延伸和新品牌三种模型,并得到了垄断情形与竞争情形下企业在不同品牌策略下的最优定价和利润。研究发现:在垄断情形下,企业总是采用品牌延伸策略。而在面临企业竞争时,如果消费者对地位身份不敏感,则企业选择不推出新产品;如果消费者对身份地位敏感,则当创建新品牌成本较小时,企业采用新品牌策略,否则企业选择放弃推出新产品。此外,一定条件下,企业推出新品牌会增加竞争对手的利润。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作为大众关注的热点,在不断规范与完善的市场管理机制,以及政府不断推出的调控政策之下,其竞争日趋激烈。因此,行业的发展已经不能单靠自己的产品,而是要有品牌意识,得当的品牌策略。品牌不仅代表着一个企业,更是宝贵的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带来更良好的效益。本文主要通过对华润置地的品牌现状及问题,如何建立华润品牌与优化华润置地的品牌等问题的分析,在阐述品牌策略在房地产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经济     
《领导文萃》2014,(12):132-133
正中国将成全球最重要消费品市场安永咨询公司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对西方品牌生产商而言,中国不久将成为全球最重要市场。调查结果指出了消费品工业的一次历史转折。目前西方家庭在全球可支配家庭收入中所占比例超过58%,到2030年,这一比例预计会降至不足40%。专家相信,中国家庭所占比例在同一时间段会从目前的13%提高到将近30%。  相似文献   

18.
《经理人》2004,(3):100-101
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之后,大多数的营销型公司都预期会使事物正常运转。但是,公司越来越多相近品牌,却使消费者产生了混淆和困惑。1997年,宝洁公司在一天之内给110种品牌的产品做了55次价格调整,一年之内进行了400多次推销活动,并且连续修改包装设计、颜色和内容。宝洁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承认,“我们让消费者感到了困惑。”现在宝洁公司已经向更加集中化、整合传播的方式管理品牌。事实上,不仅品牌在多渠道的传播中容易产生混淆,甚至连公司高层接受记者一对一专访中,有关公司的错误信息也有可能从CEO的口中流传出去。  相似文献   

19.
品牌延伸是指企业在创立了一个成功的品牌后,不断推出新产品,即企业对产品组合中全部产品项目采用同一个品牌名称的“家族品牌名称”策略。成功的品牌延伸有助于提高新产品的市场认知率和减少新产品的市场导入费用。尤其是在竞争激烈、产品趋于成熟的市场,产品的本身差异很小,新产品的市场开  相似文献   

20.
企业采取要素品牌策略的根本动机,就是借助要素品牌提高产品独特性,获取竞争优势。然而,当企业突出产品独特性的营销做法与消费者目标冲突时,企业所付出的努力就会白费。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发现,虽然联合要素品牌策略与自有要素品牌策略相比更能够提高产品独特性评价,但这一作用会受一些边界条件的限制。当产品性质为私人产品时,无论是相依型还是独立型的消费者,联合要素品牌策略都比自有要素品牌策略更能提高产品独特性评价。然而,当产品性质为公众产品时,对于相依型(而非独立型)自我建构的个体而言,联合要素品牌策略的优势不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