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江南第一古墓——泰伯墓,如今再展新颜。4月1日,江苏锡山市鸿声镇隆重举行泰伯墓修扩建工程竣工典礼。海外泰伯后裔和当地各界人士万余人参加了庆典活动。 锡山市是吴文化的发源地。据史载,殷商末年周太王长子泰伯三让王位,从中原奔至江南,在锡山梅里一带定居,传播黄河文化,由此开创了吴文化。吴文化对江南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孔子称其“至德”,司马迁将他列为“世家第一”。泰伯葬于现在的鸿声镇鸿山南麓,距今3194年。泰伯墓永兴二年起规模兴建,后经逐朝扩建,至唐盛世最为鼎盛,被称为江南第一古墓。  相似文献   

2.
赤溪源远 风月千秋——泰伯先生“赤溪风月亭”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座落在江西省黎川县城南的“赤溪风月亭”乃作者迁黎鼻祖泰伯 (李觏 )先生读书、讲学、著述之所。此亭屡毁屡建 ,保留至今 ,成为泰伯先生留下的惟一硬体遗迹。由此 ,“赤溪风月亭”成为黎川十二景之一 ,泰伯先生之后的不少名人常于此观光 ,并流下不少诗赋。但史料对“江书院”记载较多 ,这也是“江书院”名气更大更幸运之由。泰伯先生的成功并永载史册得利于母亲与妻子这两位伟大女性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座落在江西省黎川县城南的“赤溪风月亭”乃作者迁黎鼻祖泰伯(李觏)先生读书、讲学、著述之所。此亭屡毁屡建,保留至今,成为泰伯先生留下的惟一硬体遗迹。由此,“赤溪风月亭”成为黎川十二景之一,泰伯先生之后的不少名人常于此观光,并流下不少诗赋。但史料对“Yu江书院”记载较多,这也是“Yu江书院”名气更大更幸运之由。泰伯先生的成功并永载史册得利于母亲与妻子这两位伟大女性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泰伯是中国吴文化的鼻祖。自3200多年前泰伯从中原来到江南把中原文化与江南民俗融合而开创“勾吴文化”开始,吴文化的发展就处处渗透着泰伯的深刻影响。因此,文章认为,无锡要建设吴文化名城就必须要打好泰伯牌。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历史记载还是学术界研究的成果都表明:3200多年前,吴泰伯从陕西歧山远奔江南梅里,筑泰伯城、建句吴国、创吴文化,揭开了中国江南文明的序幕。然而,古梅里即今日的梅村却以著名书法家之手,挂出了“江南第一古镇”的匾额。那么梅村究竟是“江南第一古都”还是“江南第一古镇”呢?这是一个原则问题,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文章以大量的历史事实及史料深刻地辨析了这个问题,从而进一步论证了无锡梅里是我国吴文化的原生地和核心区,无锡应该打好吴文化这张牌。  相似文献   

6.
SHMJ:先贤言子宣扬孔子学说,用礼乐教育四方士民,您身为言子84代裔孙,身兼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教育委员会主任,对于通过书法教育来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您有何见解?言恭达:鲁迅说过:文艺是国民精神之光,它总是不经意地表现出国民精神的状态。书法不仅仅具有审美功能,它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承传方式,数千年米它的书写方式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内质,这一点被好多人所忽视,一个民族的文化被改变往往是从文字开始的,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应该说,汉字活着中华文化才活着,历史才活着,民族才活着。“星巴克”出售的不仅仅是咖啡,更是对咖啡文化的体验。  相似文献   

7.
苏州古称勾吴,亦称工吴、句吴、攻吴、姑苏。约公元前11世纪,泰伯、仲雍自陕西“南奔”,建立勾吴,其后裔被周武王封为吴伯。其南奔路线,最有可能取“商於古道”,奔至今江苏晋江市一带筑城族居,后与古越部落融合,创造了文明程度不亚于中原文化且具地域特色的“湖熟文化”。吴国建都后,不断向东南迁徙,最终定都于姑苏(今苏州古城)。姑苏之“苏”,极可能为越语城邑台、宫地名。秦置会稽郡,治吴县,后有吴州、苏州之称,皆有历史文化渊源可考。  相似文献   

8.
在美的形态中,艺术美是美的集中表现。艺术美的出现是人创造而成,所依据的基础是自然和社会的具体存在。这就提出了艺术美和自然美的问题。先秦时代这方面的探讨,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其理论与实践意义都值得重视。在这方面主要有孔子学派、老庄学派、墨家学派和韩非学派,他们的见解是很不相同的。一、孔子学派对艺术美的价值的强调孔子认为诗文、音乐是一种反映,可以因之而观物、观风。反映来于被反映物。他说到“尧之为君”,就是因为“巍巍乎!其有成功者”;才“焕乎其有文章!”(《泰伯》)这里的“文章”,就是“成功”的反映。由此  相似文献   

9.
孔子将自己一生的思考和实践精练为一个范式,即“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以下出自《论语》的引文只注篇名)这是一个审美人生建造工程。出发点“兴于诗”,立足性灵的解放,归宿点“成于乐”,实现精神的超越,饱含着诗意。而“立于礼”即践于道义的承诺则表明这是写  相似文献   

10.
信仰儒家化是明清时期民间信仰中值得关注的一类特殊现象,它是指神灵在纳入国家祀典后,其形象被改造成符合儒家道德标准的现象。江南民间对泰伯的祭祀和崇拜,最初只是最单纯的先祖崇拜,与泰伯本人的德行无关。泰伯在民间作为道德典范的神灵形象,主要是在明以后的民间信仰中,经过了儒家化的改造实现的。地方官府和地方士人是这一改造的推动力量,而地方士人又在其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建昌南城(今江西省南城县)人。北宋著名的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倾向的思想家,他虽然不以诗歌名于世,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却说:“今观诸诗,唯《元帝》一首,不免伧父面目,余皆不愧所称,亦可谓渊明之赋闲情矣。”王士祯称其《王方平》、《璧月》《梁元帝》、《送僧游庐山》、《忆钱塘  相似文献   

12.
泰伯"三让天下"是自古以来一致公认的历史事实。但历代以来,对泰伯"三让天下"具体究竟是怎样"让"的?究竟"让"了什么"天下"?究竟把天下"让"给了谁?众说纷纭,不一而足。在吴地民间,有些人为"彰显"泰伯具有至高无上的谦让精神,提出了泰伯既让周又让吴的"三让两家天下"之说。近年来,甚至有些电视媒体也对泰伯让周让吴的"三让两家天下"说大加宣扬。文章通过深入考证,列举自古至今大量文献典籍的记载,无可辩驳地证明,所谓的泰伯让周让吴"三让两家天下",违背历史事实,纯属过度拔高、子虚乌有的无稽之谈。  相似文献   

13.
论语絮言     
大德无名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译:孔子说:泰伯,可以说是达到德的圆满之境了。屡次把天下拱手相让(于季历),百姓简直无法用恰当的语言来称颂他了。  相似文献   

14.
《论语》注释,汉魏以来纷纭繁杂,直至清末民初,一直不衰。值得注意的是:千余年来,众多注释者们,对《泰伯》篇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章,不仅倍加推敲,而且各说不一,甚至对立;历代许多政客,也常以此句为据,推行愚民政策;“四人帮”大搞别有用心的所谓“批孔”,也曾捉住此句,恣意歪曲发挥。可见,对《论  相似文献   

15.
对《论语·泰伯》中的第九章“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这句话的译注提出疑义 ,探讨了疑义产生的原因 ,指出疑义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后人“断句”错误 ,文章还指出 ,译注应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出发 ,才能得出合乎作者思想体系的译注。  相似文献   

16.
对《论语·泰伯》中的第九章“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的译注提出疑义,探讨了疑义产生的原因,指出疑义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后人“断句”错误,文章还指出,译注应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出发,才能得出合乎作者思想体系的译注。  相似文献   

17.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又称盱江先生,北宋中叶建昌军南城(今江西南城)人,出身没落的庶族地主家庭。在范仲淹的大力推荐下,他曾被宋仁宗朝廷授以“将侍郎太学助教”,曾充“太学说书”、“海门主薄”。逝世前曾任“权同管勾太学”之职,但他一生主要从事教育、讲学和著述活动。李觏青年时期就开始著书立说。他的著述丰富。其中多为“愤吊世故,警宪邦国”的政论,充满了对当时腐朽政治制度、传统迷信说教的揭露和批判,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被称为“医国之书”。他的著述涉及到政治、  相似文献   

18.
我们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需要借鉴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泰伯三让王位的至德精神对今天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章着重论述泰伯三让王位的至德精神对政治和谐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吴县们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域,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它东邻上海,南近浙江,西含太湖,北望长江,内抱中国名城苏州,素有“人间天堂”、“鱼米之乡”的美称。 吴县是一个具有2000余年历史的文明古县。商代末年,周王太子泰伯、次子仲雍在此地开辟吴地,创建“勾吴”小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江南置会稽郡,始设吴县。西汉王莽时,曾一度改为“秦德县”,至东汉顺帝永建四年恢复吴县之称。1928年曾于吴县县治开设苏州市,1930年苏州市又并入  相似文献   

20.
用人问题,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强弱兴衰的大问题。治国安邦靠人才,成就事业也离不开人才。这个道理,历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包括封建社会的一些帝王将相在内,都在不同程度上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孔子认为治理国家要靠人才。他说:“为政在人”,“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无),则其政息。”(《中庸》)但是,人才是难得的:“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治国之臣)十人’”。对此,孔子说道:“才难,(人才不易得)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论语·泰伯》以下凡引《论语》只注篇名)孔子认为卫灵公无道,而没有亡国,是因为他任用了“仲叔圉治宾客,祝(鱼它)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宪问》)人才的重要,于此可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