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言大义     
《21世纪》2012,(12):17-18
@任志强:幸福不是一种物理状态,也不是一种生理状态,幸福是一种心理状态。幸福是和他人比较后的一种感觉。我们幸福,是因为他人比我们不幸;我们不幸,是因为别人比我们幸福。有不幸才有幸福,有幸福才有不幸,所以不可能人人都幸福,正如同不可能人人都不幸。@你好明天:"你幸福吗?"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很难回答。幸福常常被解读为财富和结果,其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在幸福领域的体现,是科学、理性、辩证的幸福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幸福作为主体对实际生活条件的一种体验和评价,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人追求的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幸福;人世间的幸福都贯穿着人的社会性,人追求的是个人与社会相统一的幸福;幸福在本质上是一种创造中的享受,人追求的是过程与结果相统一的幸福。  相似文献   

3.
幸福指数是在现代化理论研究过程中提出来的新观点,是人们对生活状况的一种主观感受,是一种心理体验。幸福指数又衍生出许多著名的理论成果:幸福政治观、幸福经济学、科学发展观等等;幸福指数测量指标的研究可以更加全面的衡量社会发展进步的状况,可以促进社会更加全面协调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考试题】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种心境,幸福是一种体验,作家毕淑敏还说幸福需要提醒。幸福是清闲无事,幸福是艰苦创业;幸福是书山寻宝,幸福是亲近自然;幸福是攫取与占有,幸福是互助与奉献;幸福是父亲递来的一顶草帽,幸福是妈妈传出的一声呼唤……幸福究竟是什么,怎样才能拥有它?  相似文献   

5.
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渴望尘世幸福而不得的忧郁的诗,北村的《活着》则是一首追求尘世幸福而可得的平安的诗。对比这两首诗歌描画的幸福图景,幸福的起点是明天与今天、幻想与耕耘;幸福的表达是怯懦与勇敢、矛盾与和谐;幸福的属性是自爱与爱他、活着与死去;幸福的结局是破碎与坚实、忧郁与平安。对于接近幸福的路径,海子走的是一条哲学的路径;北村走的则是宗教这一路径,两种路径导致了对幸福而歌的忧伤与平安、幻灭与坚实。  相似文献   

6.
正幸福是什么?小时候,幸福是一件东西,得到了就感到很幸福;长大了,幸福是一个目标,达到了就感觉很幸福;成熟后,幸福是一种心态,满足了就感觉很幸福。从理论上讲,幸福是人们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得到统一满足时的和谐感。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双方体验幸福、享受幸福的过程。什么是幸福教育教育的对象是人,幸福教育就是要把教育的目的回归到人,定位在人的情感上,体现出教育对人的关照,其目的是培养人的幸福情感和幸福能力,培养能够发现幸福、创造幸  相似文献   

7.
说幸福     
"让人民享受更多幸福"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话语。幸福成了一个高频率被热议的词语。幸福是什么?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生活经历的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我以为,幸福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命体验,一种人生责任。幸福是一种生活态度。《现代汉语词典》对幸福的释义为,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温家宝总理在与网友交流时对幸福下了这样一个定义:"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我认为,幸福就是一种感觉,一种心理上的满足,一份轻松的心情和健康的生活态度。幸福的核心是对自己生活的满意度。幸福是一种自我感受,它不在远方,也不在梦里,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里。平平安安是幸福,家庭和睦是幸福,被人信任是幸福,拥有希望是幸福……  相似文献   

8.
片言碎语     
《今日南国》2014,(12):54-54
爱情不是一种虚荣,要拿出来在众人面前炫耀;爱情不是一件美丽的衣裳,要穿在外面给大家欣赏;爱情不是一项任务,要对亲朋好友有个交待。爱情是你一个人的事情,你幸福或者不幸福,只有你自己知道。 ——幸福不幸福只有自己知道  相似文献   

9.
当今人们非常关注幸福问题,但对幸福的理解则歧义丛生。将拥有财富或快乐等同于幸福,视幸福为纯粹客观性活动,认为人能够"被幸福"或"幸福完全由自己决定",且幸福"与公正无关"等,这些都是当今社会人们追求幸福的认知误区。其实,财富只是幸福的物质基础,德行与健康才是构成幸福的更重要的因素;快乐不等同于幸福,将快乐提升为幸福是生活意义的根本要求;幸福并非纯粹客观的,而是一种体验和心理感受;人不能够"被幸福",真正的幸福源于主体的创造性劳动;幸福也并非完全由自己决定,它也来自于主体参与的以社会关系为基础的和谐环境的营造;幸福与公正密切相关,幸福蕴含着对公正的要求而公正又服务于幸福。  相似文献   

10.
幸福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它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本质。它和共产主义一样,都不是某种具体的社会形态,而是一种社会原则安排和形式要求,那就是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目的,追求实现人民的幸福。具体而言,它要求社会是公正的,这是人民幸福的基础;持续的改革和发展是实现幸福社会不竭的动力;建设幸福社会还需要法治作保证,良好的法治是幸福社会的必要条件;另外,幸福社会还必须建立在和谐社会的基础上,和谐社会是幸福社会的底色。建设幸福社会,实现人民的幸福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自觉追求,在新的时期,我们应该致力于社会主义幸福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1.
俄国一位大文豪曾说:“人生只有一种确凿无疑的幸福——就是为别人而生活”,也就是说,幸福就是爱人;法国大文豪雨果则说:“人生最高的幸福,便是感到自己有人爱;有人为你是这个样子而爱你,更进一步说,有人不问你是什么样子而仍旧一心地爱你”,也就是说,幸福就是被爱;普鲁斯特说: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职业幸福?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概念和标准。对多数人来说,回答并不甚为难,犹如画家物我两忘地画画,歌唱家幸福地唱歌,创作家忘情地创作,许多人都在工作乐趣中享受着简单的职业幸福。有的人认为能够找份稳定的工作,哪怕工资待遇少点,算是种"安逸"的幸福;也有的人为了解决目前的生活困境,打打临时工,却是一种随手可得的幸福;还有的人幻想  相似文献   

13.
“幸福”是个体重大需要和欲望的满足,在本质上是一种判断标准。每个人所接受的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种类和多少不同,其幸福标准也不尽相同。个体正是依据自身的幸福标准来衡量自身幸福的程度。幸福感是个体感知到自己的重大需要和欲望满足后的一种心理体验,除了受到自身幸福标准的影响外,还受到个体的遗传因素、人格特质以及思维方面差异的影响。干预幸福、提升个体幸福感是幸福社会建设的主题。干预幸福应从需要与欲望的调节与满足入手。需要与欲望的调节,除了采用幸福观教育的形式外,更应通过缩小个体间差距、保证公平公正以影响个体幸福参照标准的形式来实现;需要与欲望的满足方面,除了提升影响幸福的一般性客观要素水平外,应通过深入细致的专业化社会工作来协调个体的主客观世界,提升幸福感。  相似文献   

14.
幸福观是斯宾诺莎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在此从 4方面加以探讨 :一是幸福的前提即人类获得最高幸福的可能性 ;二是幸福与知识的关系 ;三是幸福与德性及克制情欲三者之间的关系 ;四是通往幸福的神学之路  相似文献   

15.
城市幸福指数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人民的幸福。幸福是建立在人生意义之上的一种快乐的心理状态,源自个人的生存、发展需要达到某种程度的满足。幸福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是由许多成分构成的组织;其中每一个成分都有其独自的功能,但又与其他成分相互影响。可以用系统分析方法对幸福加以研究。城市幸福指数是衡量城市各阶层民众生活幸福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适合采用多阶段、概率与规模成比例的方法进行抽样调查。为了促进民众的幸福,除了切实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还要靠个体自身的努力去获得幸福。  相似文献   

16.
幸福,一个多么温暖的字眼。也许在很多的人看来,幸福只不过是用金钱来弥补他们心中的那份虚荣和不快乐。但是他们可曾知道幸福是靠我们去挖掘的快乐和满足感。幸福是渴望的,但同时也是一种追求。幸福是一丝丝的甜,也许就是那么地简单。——ZJ  相似文献   

17.
浅望幸福     
王纯 《百姓生活》2014,(11):19-19
什么是幸福?没有人能给出标准答案。幸福,是心里面一种很私密的感觉,对于每个人而言,幸不幸福只有自己说了算。很多人在没有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前,总是拿物质生活的好坏来衡量自己的幸福指数。其实,这是一种误读。  相似文献   

18.
庄子哲学本质上是一种生命哲学、幸福哲学,而《庄子》作为其思想的集中体现,他对于生命、生活与幸福的阐释以及他所追求的逍遥、自由的生命境界,无疑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获得幸福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9.
从幸福评定的基本依据、幸福关怀的对象范围和幸福实现的时间预期三重视角考察,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新时代实现人民幸福在逻辑上是贯通的,可以为当下实现人民幸福提供遵循.在幸福评定的基本依据上,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大众幸福的评定依据在于辩证立场下的物质维度和精神维度的统一,在新时代我们应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多途径推进人民幸福;在幸福关怀的对象范围上,马克思主义强调立足于公平正义基础上个体维度和他人维度的统一,在新时代我们提出"更加公平"以及全面小康的目标,促成幸福对社会成员的最普遍惠及;在幸福实现的时间预期上,马克思主义认为幸福应统一于当下维度和未来维度之中的历史进程,在新时代我们倡导"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在卢梭的伦理思想中,幸福观是一个被忽视的主题。卢梭认为幸福就在我们自身,它和知识无关,也与财富地位无关,本质上是一种自由处境。人类最自由、幸福的生活是一种本性的生活,即自爱、怜悯和善的生活。只要按照人自身具有的这三种本性生活,就一定会找到通往幸福的道路。卢梭的幸福哲学对现代社会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