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认为,西路军研究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40多年;第二阶段从三中全会到1983年9月;第三阶段从1985年至今。文章就这3个阶段国内西路军研究的主要观点、重要论著以及各个时期的研究特点等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西路军西征期间,由于党中央的战略意图,先后两次创建河西苏维埃政权:第一次西进,建立永昌、山丹苏维埃政权;第二次西进,建立高台、临泽苏维埃政权。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指示西路军在河西建立苏维埃政权,是从全局出发,从战略目的出发,这就是要西路军配合河东红军的战略行动,配合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特定的军事条件下,西路军失败了,最终河西苏维埃政权也归于失败而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3.
1937年4月至11月,陈云依靠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的支持,利用新疆的和平及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出色地完成了援接西路军进疆及安置任务。在疆期间,陈云还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不仅使历尽磨难的西路军余部重新振奋士气,还在坚持统一战线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各种策略,为他们争取到更多的生存与发展利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新史料探讨了苏联、共产国际与红军西路军的组成、西进、失败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西路军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战略决策失误造成的.首先是为执行"宁夏战役计划"而决策失误,其次是西渡黄河后时其战略使命的一系列决策失误,再次是在促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前后出现的保守.西路军因此不仅未能完成打通国际的重大任务,反而兵败祁连,造成千古遗恨.  相似文献   

6.
西路军历史功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革命史上,西路军的艰难历程是许多篇英雄史诗中极为悲壮的一篇。西路军历史功绩在于策应主力红军行动,有着重要战略作用;沉重打击了顽固、反动的马家军阀;传播了火种、宣传了革命思想;保存了骨干,为我军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大量的史料为依据,论述了西路军在河西走廊三个时间段即渡河之初、西安事变前后以及兵败高台、临泽之后选择西进方向和放弃东返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西路军失败之前党中央对西路军的营救可分为政治营救和军事营救。政治营救即通过谈判,迫使蒋介石命令马步芳、马步青停止对河西红军的进攻,从而达到营救西路军的目的。文章阐述了党中央选择政治营救的原因以及政治营救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西路军沉重地打击了马家军,促进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了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在西进途中,播撒了革命火种,宣传了共产党路线、方针和政策,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幸存下来的西路军左支队战士为我国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西路军虽然失败了,但它所表现出来的顾全大局,听党指挥,服从命令,坚信正义,坚信光明,英勇顽强,...  相似文献   

10.
金朝自天会三年(1125年)十月至皇统元年(1141年)十一月间,先后发起四次攻宋战争.西路军以左副元帅宗翰为首,共有十一名统帅.其中宗族贵族六人,普通女真贵族四人,契丹族一人.十六年间元帅府官员任职者的绝对数为六人,各职通计为九人次(如完颜宗翰先任左副元帅,后任都元帅,通计为二人次).另有三人曾担任都统一职.西路军在攻宋的不同阶段,其主要统帅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1.
军歌是歌曲体裁中的一种.创建于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工农红军,军歌是其军事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从红军军歌的产生背景、音乐来源等方面,探讨红军军歌的形成及其衍变过程.  相似文献   

12.
1919年五四运动后,陕北这一相对偏僻的地方,不但较早地接受到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很快传播开来,与此同时,党的先驱者开始在各地建立党团组织;中共中央“八七”会议及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之后,陕北党组织即开始发动广大群众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游击战争;陕北红军的建立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分散到统一、由红军游击队进而形成大规模正规红军的过程;陕北红军建立后,开创了大片革命根据地,为中共中央及中央红军经过长征最终落脚陕北,胜利完成战略转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1919年五四运动后,陕北地区不但比较早地接受到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很快传播开来,与此同时,党的先驱者开始在各地建立党团组织。中共中央"八七"会议和党的第六次代表会议之后,陕北党组织即开始发动广大群众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游击战争。"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适应形势的发展,适时地向陕西省委提出两项互相联系的重要战略,即创建陕甘边新苏区和红二十六军,之后,陕北各路红军也于1935年初改编为红二十七军。陕甘边和陕北红军的创建经历了一个由建立红军游击队进而形成大规模正规红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两支红军开创了大片革命根据地,并最终实现了两支红军、两个苏区的统一领导,为中共中央最终落脚陕北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陈毅参谋工作理论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毅元帅在长期的中国武装革命斗争的伟大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军队参谋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关于军队参谋工作的新观点新思路新理论,诸如参谋工作是新四军军事建设的重心,对参谋人员的政治、军事、文化以及性格、心理等方面的独特性要求,参谋人员的工作原则与方法,参谋人员的培养等,其既为人民军队的参谋工作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为我们留下宝贵的革命传统和精神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长征中,红军在没有根据地依托的情况下一边行军打仗,一边自筹给养。给养来源主要有战争缴获,打土豪筹粮款和购买借贷。英勇的中国红军最终克服了物资供给上的困难,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16.
在苦难与辉煌中铸就的红军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深沉积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固有的精神基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支撑。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路上,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弘扬伟大的红军精神,既是对革命先烈追求光荣与梦想英雄壮举的最好告慰,更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7.
川陕苏区在其存在的近三年时间里,红四方面军多数时间都在与敌作战,斗争频繁。川陕苏区党和苏维埃政府通过富有成效的群团组织建设,采取取之于敌、筹之于民、白区秘密采购或换购等诸多筹措方法,在对敌作战过程中把群众的力量充分发挥和凝聚起来,从而为红四方面军取得战争的胜利提供了良好的后勤保障,极大地支援了前线作战。  相似文献   

18.
陈诚是明代著名的西域使者 ,除传世的《西域番国志》、《西域行程记》外 ,还留下《西域往回记行诗》 92首 ,可视为明代西域的一幅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