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平衡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是我国经济工作和经济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有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本文主要对有关这方面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作些探讨。一、平衡和不平衡平衡:是指经济过程中各个矛盾方面的对立统一。国民经济计划中的平衡,主要是指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的矛盾得到统一。平衡是对不平衡而言的,平衡是相对的,绝对平衡是没有的。长期以来流行着一种说法: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平衡是绝对的、永久的、经常发生的;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平衡—平衡—不平衡。只有遵循这个规律,国民经济才能高速度地发展。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人们作计划  相似文献   

2.
<正> 本文试就畜牧业生产的基本规律作一初步探讨,望能得到关心我省畜牧业生产的同志的指正。 畜草平衡规律的概念和含义 畜牧业生产同工农业生产一样,有它内在的规律性,其中处于支配地位的是畜草平衡规律。 什么是畜草平衡规律呢?畜草平衡规律就是牲畜与饲草相适应发展的规律。 牲畜和饲草,集中地反映了畜牧业生产的两个主要内容和特点,即作为饲草的植物第一性生产和作为牲畜的动物第二性生产,畜牧业生产就是在植物第一性生产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3.
目前有些学者根据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断言:不平衡发展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而不是资本主义历史时代发展的特有规律。的确,不平衡发展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这条规律不会因世界历史时代的变更而被“起用”或被“废弃”。然而,说“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4.
平衡运动论是布哈林的主要理论——平衡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布哈林在《过渡时期经济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两部著作中较为集中地阐述了这个理论。平衡运动论是布哈林将自然科学中的平衡理论和黑格尔的辩证法进行批判结合的产物。它由一大规律、三大范畴和两大概念构成基本轮廓。一大规律是指平衡运动规律。布哈林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运动过程都经历平衡——平衡的破坏——在新的基础上建立平衡这样三个阶段。①这三个阶段是循着被黑格尔所揭示  相似文献   

5.
自然界存在着生态平衡问题,而且这一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在社会精神生活中也有平衡问题,这就是精神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平衡。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包括精神的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2页)所谓精神生产,就是指以”精神劳动”的方式创造社会精神产品或精神财富的生产,也就是指“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同上,第30页)科学研究、理论探讨、文学艺术、文化教育等活动,都属于精神生产活动的范围。人不同于一般的动物,人除了要有物质生活、物质资料的消费以外,还必须具有精神生活,进行精神消费。所谓精神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对精神产品的消耗与吸收。 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历史表明,精神生产和精神消费之间存在着平衡,不过这种平衡不周于一般的物质生产和物质消费之间的平衡,在其发展过程中有它自己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6.
全国一盘棋,意味着统筹全局、相互适应,平衡和有节奏.任何社会制度下的经济生活,生产、流通、分配,这一过程中总是要求在平衡——相互适应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是各种社会制度下经济发展中的共同的规律,所不同的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这种平衡的出现和存在,那只是短暂的,而且是自发的,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限制了人们自觉地去掌握这种平衡,即令自发地出现一定时期内的平衡,随即又被竞争和无政府状态所打破,资本家们只能依靠事后发现的失调现象,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在取得极其短暂和极不稳固的平衡,因此,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速度是无法与社会主义的速度相比拟的.  相似文献   

7.
现行仲裁法的基本原则多属于共有原则,缺乏最能反映仲裁活动本质特征的特有原则。为了完善仲裁法特有原则,同时为了缓解仲裁活动中法律适用上的供需矛盾,提出设置仲裁平衡原则。仲裁平衡原则除了具有公平性、平等性、均等性和民间性的法律特征外,还具有衡定性的法律特征。衡定性是指在无成文法,或有成文法的时空里,可以无障碍地使某种利益趋于平衡。仲裁平衡原则是实体法原则和程序法原则暗合为一体的仲裁法特有原则。  相似文献   

8.
波浪式发展规律与对立统一规律的关系,如同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与对立统一规律的关系一样,是表现形态与内容实质的关系。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唯一的根本规律。它具体地表现为平衡不平衡规律、量变质变规律、肯定否定规律。这三条一般规律,这三种表现形态,相互之间也不是一种并列的关系,而是一种由里及外、层层展开的关系。依据现在已经达到的认识成果,我们可以认为,在当前条件下的科学的唯物辩证法规律  相似文献   

9.
平衡计分卡在实施中的困难及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衡计分卡是一种新型的企业绩效评价系统,主要从财务、客户、内部经营以及学习和成长这四个方面对企业进行评价,将企业的组织行为与战略目标统一起来。但是平衡计分卡的复杂性决定了它实施的困难性,认识实施中的困难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对更好地实施平衡计分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包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但是,过去我们在理论上仅重视供给与需求的总量平衡研究,在实践上对供求平衡的宏观控制也只是偏重于总量平衡控制。其实,要真正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仅在数量上平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供求结构上平衡。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不能仅停留在单纯的总量平衡分析和控制,还必须对结构平衡进行分析和控制。 一、供求结构平衡是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宏观控制的根本目标 国民经济活动的本质是一个再生产过程,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也是在这个再生产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对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控制的根本目标,应该从再生产过程中去认识。 社会再生产中的供给,是指在既定生产规模和生产条件下,生产出来可供销售的物质产品及劳务技术的数量;而在社会再生产中的需求,则是指社会对物资、劳务及技术等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由于商品的二重性,产品一经生产出来,便形成社会再生产中和供给与需求相适应的对立统一的两种运动。一种  相似文献   

11.
根据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实践,我们国家在财政经济方面逐步总结出了一条经验,叫做财政、信贷、物资必须综合平衡。这三者能否综合平衡,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四个现代化的实现,因此,它是一个很值得我们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本文就这个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一财政、信贷、物资为什么必须综合平衡呢?国民经济各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总和叫做总产品。总产品以货币形式表现,就是总产值。总产品扣掉了物质消耗部分即是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以工资形式和实物形式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关于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关系的论述,对于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物质生产的发展例如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是马克思这一论述中的一个重要论断。然而,围绕着这一命题而展开的热烈讨论,在我国断断续续进行了将近40年,迄今仍无大致统一的认识。从不久前面世的一本专著:《不平衡规律新探》(孙铭有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1月版)、一篇论文:《论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基本关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国民经济调整过程中,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地区综合平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有些问题是需要很好探讨和研究的。一、价值规律在宏观经济上是综合平衡的重要依据国民经济是一个极为庞杂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有机体中,各物质生产部门之间以及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地区和地区、部门和地区之间都存在着十分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纵横交错,千头万绪。同时,这些关系随着国民经济的运动而在不断变化。经济生活的这种复杂性,使得我们准确地掌握经济运动的脉博,搞好综合平衡决非轻而易举。列宁说:“经常地、自觉地保持的平衡,实际上就是计划性”(《列宁全集》第三卷,556页)这里清楚地反映了计划和平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如何正确认识和发挥地区优势与搞好综合平衡问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广西的情况出发,试作一些探讨。发挥地区优势是搞好综合平衡的重要基础首先,充分发挥各地优势,才能实现综合平衡的基本目的。综合平衡,是根据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以及价值规律等的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内,对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和再生产的各个方面,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正确组织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平衡。它的基本目的,就是用最少的劳动耗费取得最大的满足社会需要的经济成果。为此,就必须充分  相似文献   

15.
文章根据社会生产活动的历史发展顺序,提出了一种理想的产业划分法,进而描述了产业树型系统.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以产业代际平衡趋势和产业代内平衡趋势为基础的产业大平衡趋势.最后从偶然视角对产业大平衡趋势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的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革命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篇《导言》只是一篇未完成的《总导言》的草稿,或者可能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这两部经济学巨著的草稿或提纲,许多论点没有能够充分展开,这给我们在理解上增加了不少困难。马克思本人在《导言》中说:“这种不平衡在理解上还不是象在实际社会关系本身内部那样如此重要和如此困难。”说这种不平衡不是如此重要,这是相对着实践意义来说。事实上,马克思所揭示的不平衡这一原理,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是很重要的。说这种不平衡在理解上不是如此困难,这是因为按照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来观察社会历史,在世界文学史上并不乏范例。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是,马克思在一百多年以前所揭示的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以内,很少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这表现在自从一九○三年发表以来,甚至在马克思主义的故乡,在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的苏联,也是论者寥寥。最近几年,我国研究这个问题的同志才多起来。我的一篇不成熟的文章:《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石》,正是学习这一问题的初步体会,发表以后,先后读到包忠文同志的《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是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吗?》,何国瑞同志的《论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不平衡问题》,刘世钰同志的《对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规律的认识》,陈竹同志的《艺术的曲线与经济的轴线》以及田文信同志的《论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规律》(以下引文,凡未注明出处者,均引自上述几篇文章)。这些文章对拙著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见,我还有一些不同看法,特再论如下。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二大在制定到本世纪末全国经济建设的宏伟规划的同时,强调了集中资金进行重点建设的原则,并指出当前存在着资金过于分散的现象。但这又不是走回头,仍旧要照顾地方、企业的需要,使拥有一定的机动财力。这是在努力发展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搞好生财、聚财和用财之道的一个重要问题。正确处理这个问题,应当讲究综合财力平衡,首先保证重点,把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搞上去;在此前提下,还要继续发挥部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把国民经济的全局搞活。  相似文献   

18.
张申府的知识体系是彻底的科学知识体系,而其哲学体系又是一种价值哲学体系。这种价值哲学体系可归纳为不平衡的相对价值观。在不平衡的阴和阳的规律作用下,形成不平衡的宇宙状态。虽然宇宙存在着不平衡,但一直维持着并安定于此不平衡状态而生成进化。人要效仿之,针对世界上的不平衡积极地加以调节,才能达到心理上、生活上的平衡状态。这种不平衡的价值具体体现在"活着"的状态上,也即宇宙与人类本来的自然状态。人们必须按照所处的环境活在本来的、充实的生活状态中。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2卷第三篇中分析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时,运用抽象法和动态分析法,集中地考察了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的过程,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在运动中平衡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阐明了社会再生产运动的一般规律。马克思在这里揭示的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在运动中必须平衡  相似文献   

20.
华国锋同志在五届人大第二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从今年起集中三年的时间,认真搞好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把它逐步纳入持久的按比例的高速度发展的轨道。这是我们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之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第一个战役,是一个伟大的战略决策。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是面对实际,实事求是,保证我国现代化事业真正能够脚踏实地地向前发展所必须采取的积极方针。回顾建国三十年来经济建设的实际,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一定要实事求是。认真总结这一历史经验,对于实现四个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这里,仅就有关积极平衡与消极平衡的几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