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杜甫于唐肃宗乾元二年七月,辞弃了华州司功,举家迁移入蜀。纵观杜甫一生,弃官西游是一个大转折。究竟是什么原因迫使他弃官呢?对此,新、旧唐书所说略同。《新唐书·本传》说: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流落剑南,结庐成都西郭。因为新、旧唐书把杜甫弃官西游的原因归结为“关辅饥”,所以后代研究杜甫的专家,如清代钱谦益的《少陵先生年谱》,仇兆鳌的《杜工部年谱》,杨伦的  相似文献   

2.
杜甫在诗歌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诗学观密切相关。他的诗学观主要包括亲近风雅,倡导比兴;崇尚技巧,讲究格律;撷取众长,转益多师;追求风骨,注重传神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怀乡诗的兴盛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特有现象。本文从怀乡主题的角度入手,对杜甫人生四个阶段的怀乡诗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并进一步探讨了杜甫人生四个阶段怀乡诗的不同内涵及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4.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他出身于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封建仕宦家庭。他的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文翰显时”,曾写过如“云霞出海曙,杨柳渡江春”(《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这样色彩清丽的“近体”警句。他的父亲杜闲曾是兖州司马,也是一位严谨耿直的“守官”。因此他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受到了儒家“匡时济世”的思想熏陶。这是杜甫所以能够成长为伟大诗人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5.
英雄史诗《江格尔》是蒙古民族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品之一。近百年来,它一直以其迷人的诱惑力吸引着中外蒙古学者,纷纷进行着持续的搜集、翻译、出版、研究。笔者作为一名本民族文化的钟爱者,几年来跑遍了南北疆蒙古族聚居的州县和草原,作了一些搜集和整理,也进行了初步的学习。现将个人所得作为资料奉献于众。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人们对抗日战争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战争进程、军事战略、民族精神与民族气节、战时经济与政治等领域。从文化的视角,尤其从文化遗产学的视角去解读抗战历史的相关研究显得相对薄弱。而这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曾经的战争记忆来说恰恰是不可或缺的,也为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所必需。  相似文献   

7.
试论李梦阳对杜甫七律的追摹及创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甫七律被后世奉为法式,影响至深,明代"前七子"领袖李梦阳的七言律诗创作也得到明清人赞赏,但他倡言"诗必盛唐",尤其对杜甫崇奉备至,力追心摹,对杜甫七言律诗呈现出明显的继承关系,这一点却未引起学界注意.李梦阳七律对杜诗的承继与学习具体表现在题材、表现手法、艺术风格以及对民歌的态度等方面.当然,李梦阳在模习杜甫七言律诗的同时也在题材的扩大、艺术技巧的求新、诗歌风格的别样以及以民歌入诗等诸方面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8.
试论唐德宗重用宦官的原因及其他刘玉峰一唐史研究者多认为,重用宦官、尤其是创立神策中尉制委军权于宦官,是由唐德宗“昏庸”所致。笔者对此甚不以为然。如所周知,大历十四年(779)五月唐德宗即位之后,立即采取“疏斥宦官”①之策,在大历五年(770)代宗罢鱼...  相似文献   

9.
主要依据现代语言学的有关多义现象的基本规则,在充分注意杜甫诗歌特殊性的情况下,深入而全面地分析了杜甫诗歌句子多义的五种类型:句子异文造成的多义;某词词义不定造成的多义;语法关系不清造成的多义;层次划分不定造成的多义;语义关系不明造成的多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诗人杜甫的人生态度和独有的艺术鉴赏水平两个方面,阐述了盛唐文化对杜 甫的影响,以求加深对诗人创作的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李贽小时苦读儒家经典,29岁开始做官,在官场中度过20几个春秋,54岁那年,在他有可能得到晋升时毅然辞官离任.辞官后,他并不回归故里享受天伦之乐,而是流落在外当个“流寓客子”,59岁时,干脆着人将妻子护送回家,3年后自己在湖北剃头出家当起和尚,直至76岁被害致死.是什么原因促使他这么做,其产生影响又是如何?本文试图在这些方面做些粗略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极度重“史”的文化传统中 ,隐逸文化最后成熟的显性标志乃在于 ,隐逸作为一个阶层被纳入到了这一传统当中。从正史、私史两方面进行考察 :二者互为补充地体现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从上到下的整个社会对隐逸阶层的全面肯定 ,而显示出隐逸文化的最终成熟来。其成熟还表现在对“隐逸”研究的日益深入细致方面。  相似文献   

13.
在唐宋词的传播过程和接受史中, 名句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视。从一定意义上说, 词的旺盛生命力就主要通过其名篇和名句表现与释放出来。本文剖析词中名句生成奥秘: 或以辞胜, 或以“情”胜, 而更多的名句则“辞情相称”地将深刻的人生意蕴与精美的语言包装水乳交融成一体。由此可获启示: 努力从唐宋词中发掘有益的精神养料和寻求可资借鉴的创作经验, 应该成为词学研究工作的重心所在。  相似文献   

14.
杜甫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作品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份珍贵的文学遗产。在杜甫现存的一千四百多首诗歌中,所反映的社会内容是丰富广泛的,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也是复杂的,但其中最基本最有代表性的思想内容,却可以用他的六句诗表现出来。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前两句代表了杜甫的政治理想,后四句反映了杜甫对人民的态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论文学史上分别对杜甫与李白、与王维、与黄庭坚、与周邦彦等的比较、分析,乃至彼此的"优劣"论.重点归结到当代国学大师梁启超等人,对之何以有不同的倾向性及"表态".涉及其间的文化背景、价值取向等.并针对不同的取向,联系"灵魂三变"("骆驼、狮子、赤子")之说,加以归纳.  相似文献   

16.
“一个作家要有几套笔墨”。王蒙的这句名言正好写出了他笔墨生涯的突出特征。这不仅表现在他创作的几百万字风格各异的小说散文中,而且也体现在数十万字色调斑斓的评论文章里。作为作家、评论家的王蒙,他努力“用自己的耳朵倾听世界的声音、时代的声音、生活的声音与内心的声音”,在多维视野中不断进行多向性探索。其理论结晶既富有艺术感觉又善于研讨哲理,有新的审美创造却不滥用新的名词术语,一扫陈腐评论模式的冬烘气、八股调,恰似打开一扇窗户,给文艺论坛引来清新之气、刚健之风。  相似文献   

17.
字母词的滥用及其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字母词给我们语言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不便,那就是不利于阅读、交际和工作,严重的可能引起官司。滥用字母词的原因可以归结为:科技的飞速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厂家商家媒体的炒作、知识分子和网民的推波助澜。对字母词不能全盘否定,但要慎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民运动杰出的领导者彭湃同志,生前为了号召农民造反动派的反,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创作了不少通俗易懂,富有感染力的红色诗歌。彭湃同志家学渊源,在写古体诗方面,也是颇有造诣的。  相似文献   

19.
20.
由于“万物皆备于我”的哲学思想和“天人合一”的美学理想的哺育,以及中国农业文明价值观的规范,古代诗人多具有一种特殊的山水情结,而且形成了中国古代山水诗美学的基本特征:即诗人们往往把田园山水放大成宇宙,内化为全部人格,并把生命主体推向了体验的高峰,复以绘画呈现形态来表现这种境界和气象,物无不是物,物无不是我。即使如王维、杜甫其诗风诗品属于两个极端的人物,他们的山水诗也在此一点上超脱不及而表现出并不十分极端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