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搞私有化,再一次表达了中国在改革方向上的原则立场,是中国在关键时刻作出的郑重选择,是构建和发展中国模式的根本前提和定海神针。不搞私有化,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致力全体人民的共同幸福,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和特点,也是我国经济运行的需要和特点。不搞私有化,并不妨碍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不搞私有化,也不能搞纯而又纯的公有制。这一切都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由中外历史所证明了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进行国有产权改革,不能以西方产权理论为依据,不能搞私有化,而应以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为指导,在坚持公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力求寻求和构建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公有制与公有制实现形式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现代经济条件下公有制也可以有多元化的实现形式。股份制不等于公有制,股份制只是一种先进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只有产权属于国家和集体的股份制企业,才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如果对公有制实现形式缺乏正确的认识,在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的过程中,就很可能走上私有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土地法律制度改革问题是目前经济法学界争论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多种改革思路,有集体化、私有化、国有化改造等。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存在符合公平原则但不符合效率原则,私有化改造弊端较多,并非中国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的最佳选择。土地国有、农民永久承包经营的土地制度在保留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避免了集体化改造和私有化改造的各种弊端,是各种改革方案中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李炳炎教授的新著《中国企改新谭》,坚持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认为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对私有化和两极分化进行了否定与批判,是一部有份量的研究改革的经济学著作。  相似文献   

6.
文章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与私有制矛盾的形成、表现,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与私有制矛盾的原则,公有制向私有制的转化与私有化问题。  相似文献   

7.
苏联社会主义大厦倾覆同公有制基石的动摇密切相关.意识形态和思想信念危机, 向西方民主化寻找出路,则加速了苏俄联盟的崩溃.苏联改革失败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1.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2.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在改造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传统实现形式及所有制关系,不是要搞私有化;3.政治改革不能脱离国情,照搬西方的"民主自由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王忠禹最近肯定地指出:无论是当前还是今后,私有化不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趋势,国有经济也不可能被其他经济成份所代替或出现重大格局的变化。中国的企业改革将始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  相似文献   

9.
自1986年以来,有些人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超前了历史运动的进程,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了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端和改革难以克服的困难,因此,要深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唯一的出路就是彻底否定公有制,全面实行私有化。他们打着改革、创新的幌子,设计出多种方案,要把公有经济的产权分解为个人所有,把全民所有制企业转变为私营企业;  相似文献   

10.
要克服传统公有制与商品经济之间存在的矛盾,就必须改革传统的国家所有制形式。确立企业的市场活动的主体地位,是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的联结点。然而,如何改革传统的国家所有制,有两种思路:一是改变国家所有制的归属关系。但是国有企业不能走全面私有化的道路,只能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约束条件下,对那些本来不宜国有化的企业,改变其产权关系。二是不改变国家所有制的财产归属关系,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这就涉及租赁制、承包制、股份制等对公有制与商品经济联结作用及其条件。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公有制能否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决定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走向,必须澄清人们头脑中的种种模糊认识尤其是私有化倾向.中国强调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这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宣言,而是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的.从市场经济的一般要求出发,分析了公有制的不同类型和特点,得出公有制和市场经济是可以而且能够结合得很好的结论.同时批驳了私有化思潮的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12.
在公有制经济改革中,社会上许多人用传统的公有制观念看待国有制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一是认为把国有企业的部分股份卖给了个人,就是资本主义,就是私有化,对于什么是公有制,如何理解以公有制为主体,存有一些模糊的观念;二是担心公有制的“比重”问题,认为国有比重小,不符合社会主义性质;三是要求各地区、各行业都是公有制占主体地位,我国沿海地区有的县、市的非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否定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不能以全局和全面的观点看待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因此,有必要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及其实现形…  相似文献   

13.
对现行土地管理制度的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现行的土地公有制形式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存在着模糊性 ,致使目前土地管理制度存在缺陷。通过分析现行土地管理制度所带来的负面作用 ,提出改革现行土地管理机制的两种选择思路 :其一是土地私有化 ;其二是明确国家对土地绝对占有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乘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遇到困难之际,极少数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道路的人把私有化吹捧为拯救社会主义的灵丹妙药,而公有制则被嘲讽为“无主所有”。他们出于颠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政治目的,极力鼓吹私有化万能,并狂妄宣称“政府应当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鼓励私人所有制”。在89年学潮期间,有人拋出《中国的希望——私有制宣言》,罗织了社会主  相似文献   

15.
私有化——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无论在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私有化的各种优越性中,通常被强调的一点是私有化可以提高经济效率。虽然公有制向私有制的转变可以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来提高生产效率,但是我们认为这种提高是有条件的。对某些重要的国有垄断企业实行私有化,极有可能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但是这只  相似文献   

16.
1988至1989年冬春之际,理论界出现了一股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否定全民所有制的思潮,提出中国改革的唯一出路和希望,就是实行经济私有化,认为“把全民所有制当成社会主义旗帜来坚持是犯了历史错误”;主张全民所有制经济的产权应尽量分解为个人所有,实现“国有财产个人化”。这种经济私有化观点,政治上是行不通的,经济理论上也是站不住脚的,它只能使我国的改革和建设陷入混乱,走入歧途。我认为,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提出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指的是全社会范围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绝不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将股票说成是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采取的形式,篡改和歪曲了马克思的理论.谢韬、辛子陵的私有化主张是妄图改变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相似文献   

18.
卫兴华 《中华魂》2010,(10):39-43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要自觉划清“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  相似文献   

19.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问题江春泽(国家计委经济研究中心)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模式排斥市场经济,视市场经济为公有制的对立物。传统西方经济学则认为私有化是市场化的前提,市场经济与公有制是不能兼容的。1989年以后,东欧各国和俄罗斯等国家也正是基于以上认识...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制度同资本主义制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社会制度。表现在经济基础上,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区别。因此,篡改改革开放的政治方向必然要集中在否定公有制,鼓吹私有制上 。而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 (一)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决不能“全民财产私有化”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全社会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形式。它与生产社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