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则须疑     
宋代哲学家张载在(经学理窟》中写道:"有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有不知则有知,无不知则无知。"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奏。"  相似文献   

2.
人常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我要说,疑是思之始,教之端,于不疑处有疑,方能进矣. 教科书本来是权威性的.教学工作中常强调“吃透”教材,提高教学质量。可随着教学生涯的增延,我深感“吃透”两字决不仅仅是“了解”领会”之意,而更应该去探求。在教过高中语文第五册数遍之后的今天,我的感触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3.
王彦泓是一位产生过很大影响的作家,但由于一直为主流文学界所忽略,文献整理的一些基础性工作尚有待开展。《疑雨集》中的《龙友尊慈七十寿歌》应为窜入的伪作,《疑雨集》在编年上存在诸多错误,《疑雨集》研究资料非常丰富,这些资料涉及《疑雨集》的传播、评价和影响等,对厘清明清诗史的某些脉络,对探讨明清及民国文献之间的承传接续关系,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上流传:曹操奸诈,感到生前没做好事,死后会有人挖他的坟墓 遗命设了七十二疑冢,使后人莫知真墓所在,以逃尸骨遭诛。这种传说,可见之于下列各书: 一、元·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六“疑冢”篇载:“曹操疑冢七十二,在漳河上。宋人俞应符有诗题之曰:‘生前欺天绝汉统,死后欺人设疑冢。人生用智死即休,何有余机到丘垅?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君未知。发尽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藏君尸。’此亦诗之斧钺也。” 二、明·罗贯中《三国志演义》第七十八回载,曹操临死时,“……又遗命于彰德府讲武城外,设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三个部分对历来众说纷纭的王通门人问题作了考辨。作者认为,史载王通门人可分为正式入门弟子、受教于王通但未正式入门也可以弟子视者及曾偶或就教或请益于王通者三类;《中说》非阮逸作,《中说》自有其失,但其中也有不少论者以为其误而实未必误之处;杜淹《文中子世家》为文不富,时有阙失,但若因此又不周而疑及王遍及《中说》,斯亦过矣。  相似文献   

6.
知疑歌     
为学贵知疑,知疑贵问师;问师可释疑,释疑则有知。小疑获小进,大疑得大知;知疑且善问,学成必无疑。(转引自《导学式教学体系》)知疑歌~~  相似文献   

7.
疑伪经略论     
疑伪经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疑”是指经书的真伪可疑,“伪”则表示可以断然肯定其为中国人按照佛经体例所造。从东晋的道安法师开始,历代经录作家都列出当时存在的疑伪经,并有精辟的论述,表明了佛教领袖们和佛教学者们的佛教信仰是理智的。这一精神值得后人效法。尽管疑伪经不断受到严厉批评,但制造疑伪经的现象不仅不止,反而增加,引人深思。疑伪经问题是个复杂问题,因为它们的制造者不是等闲之辈,伪作能够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所以直至今天,疑伪经问题仍然在佛学界争论不休,应当慎重考虑。关于《大乘起信论》等经论的真伪问题,可以依据佛教思想发展的历史和逻辑加以研究、判断。  相似文献   

8.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和启迪剂。疑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就应运而生。为此,激发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产生疑问,有所发现尤为重要。那么,怎样设疑、质疑、释疑呢? 首先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激起学生脑海里的波澜。如有位教师在教《孔乙己》时,  相似文献   

9.
论梁玉绳的《史记志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自然 《南都学坛》2007,27(4):36-41
梁玉绳的《史记志疑》一书主要内容包括校勘文字、考证史实、志疑释疑、驳斥谬解和评文论法等。该书据当时通行之本为说,既是为《史记》而作,更是为读《史记》者而作。该书的价值表现在恢复《史记》原貌、写评点密切相关、勇于怀疑的精神等。该书的不足有不当疑或疑而不当、校勘考证失误、评论不当等。  相似文献   

10.
人民的分量     
孔见 《中华魂》2014,(13):56-57
在《尚书·五子之歌》中有一句名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是今天人们经常引用的一句话。这篇文章的《小序》说此文作于夏初的太康时代,这显然是靠不住的。因为别说夏代,就是商初,甚至殷商的早期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民本思想。那时候,商人殷人眼里只有"帝"(或日"上帝"),因为他们觉得他们的一切都是"帝"赐给的,因此大事小情都要请示"帝"。至于"民",那不过是可以任意役使、杀戮、送人或拿来跟别人进行交换的、会说话的"牛羊"而已。  相似文献   

11.
关于历史人物生卒年考,前人下了相当多功夫,作出了可贵的贡献。清代的疑年录,尤其钱大昕的,所作考订甚详,辨证了不少疑案。近人的成绩也相当可观。陈垣的《释氏疑年录》,别开途径,公认翔实可靠;姜亮夫的《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集诸家之大成,材料丰富,翻检方便。其他如梁廷灿的《历代名人生卒年表》等也可资参考。 作为后人,不应坐享前人已有的成果,裹足不前,而必须继续努力,有所突破才行。笔者非历史专业人员,仅因修订《辞源》需要,接触到这一史料问题,引起兴趣。工作中翻检古籍,偶有所获。现选取其中六十例,分类说明,以就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2.
《荀子》一书行文古奥艰深,虽经历代学人考校注释,然其中疑难费解之词仍篇篇皆有。现仅就《不苟篇》中数例疑词进行辨析考证,并就正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3.
《史记·五帝本纪》疑诂(十二则)张家英近年研读《史记》,时有所疑,间作札记;复不自量力,思为之解诂。传世最早之《史记》训释文字,为裴《集解》、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三音合称“三家注”,附见于通行之《史记》全本;其收集资料之较全者,则为日人泷...  相似文献   

14.
《诗经》通韵合韵说疑释周长楫前人研究的结论认为《诗经》除个别篇章外,多数诗章是押韵的。《诗经》押韵的方式和所用的韵部,历来学者看法不一致。王力先生认为《诗经》用韵大体有四种情况:1.一章一韵,一韵到底;2.一章数韵,有换韵、交韵和抱韵等类型;3.通韵...  相似文献   

15.
胡念贻先生发表在《文史》第五辑上的《屈原生年新考》一文,对屈原的生年提出了新的见解,并试图用天文历法的推算纠正郭沫若先生、浦江清先生对屈原生年推断的错误。胡先生的文章虽令人耳目一新,但其中不少地方使人难以信服,今择其要者志疑如次。 其一 对浦先生《屈原生年月日的推算问题》一文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敦煌文献中保存的一百多种疑伪经,绝大多数都不载于清以前的藏经,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但其中不少都是残卷(片),给整理研究工作带来了严重影响。《斋法清净经》《法王经》《十王经》是隋唐五代宋初时较为流行的三种疑伪经,通过考察这三部疑伪经在敦煌文献中的现存面貌,厘清其所存卷号以及完整或残缺的情况,并从内容接续、残字拼合、行款相同、字迹书风相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可将这三经中的32号残卷(片)缀合为10组。通过缀合,这些原本分裂的残卷得以重聚一处;借助缀接后的写本所显示的较为完整的信息,不仅可以为这些残卷(片)进行准确的定名,还可以对其形制、内容与性质做出更为客观、可靠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宋代庆历年后,经学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南宋初年的陆游说:“唐及国初,学者不敢议论孔安国、郑康成。自庆历后,诸儒发明经旨,非前人所及。然排《系辞》、毁《周礼》、疑《孟子》、讥《尚书》之“胤征”“顾命”,黜《诗》之序,不难乎论经,况传注乎?”汉唐以来群儒固守,不敢稍加怀疑的“传注”遭到了猛烈攻击。传统的章句训诂之学被否定了,神圣不可侵犯的五经本身也逃脱不了或疑、或讥、或毁、或黜的命运,走上“凌夷衰微”的末路。在熙宁变法中充当保守派首领的司马光面对这“疑经惑古”的局面,愤愤地说:“后进后生,口传耳剽,读《易》未识卦爻,已谓《十翼》非孔子之言;读《礼》未知数篇,己谓《周官》为战国之书;读《诗》未尽‘周南’,巳谓毛、郑为章句之学;读《春秋》未知十二公,已谓《三传》可束之高阁。”一代青年知识分子普遍感染上了怀疑症。一代学者名流如欧阳修、苏东坡、王安石等人不信经典、攻击传注不遗余力。这股疑经思潮怎么会形成的?它对宋代程朱理学的形成有什么关系?在哲学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本文拟从经学的演变角度来分析一下宋代理学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学贵有疑。理想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从有疑到无疑,又到有疑”的能动过程。“疑”是人动脑思考的结果。读书有疑方才有问;通过问,解决疑,反过来促进思考,产生新的疑问,求得新的提高。传统教学法中的启发式教学也讲究“挑疑”,即通过教师启发使学生产生一个个疑问,然后找到答案。它的教学过程是“无疑——有疑——无疑”的教学过程。启发式的理论依据是孔子的“不启不发”,它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客体,老师通过启发使学  相似文献   

19.
赵凌君 《新天地》2011,(9):143-143
古人云:“学则设疑,方疑则大进。”设疑是教学中启发学生思维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小疑则小有收获,大疑则大有收获。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通过质疑、释疑,解决了矛盾,就能从未知到已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而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可见,设疑在启发式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关键在于如何设疑,何处、何时设疑才能做到“精…巧”。我在设疑中注意到了这几点:  相似文献   

20.
王力先生《车马》一文献疑史晓平王力先生主编《古代汉语》古代文化常识部分有《车马》一篇,现已收入高中课本《语文》第六册,改题为《我国古代的车马》(以下简称《车马》),作者对先秦时期马车的结构以及车马相连的情况作了详细的解说,《语文》第六册又配以插图,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