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列宁的建党思想为指导,在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建立民主集中制;密切联系群众,注意群众路线与民主政治相结合;反对官僚主义,反对腐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是毛泽东晚年民主思想的三大特点。其不足之处表现在:1. 基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理论,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破坏了民主建设;2. 毛泽东的民主政治建设探索缺乏制度和法律保障,没能使民主政治制度化、法律化;过分注重“民主手段论”,忽视民主体质属性;4. 过分推崇、迷信“群众运动”  相似文献   

2.
晚年毛泽东社会主义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形成了其社会主义思想。这些思想总体上属于科学社会主义范畴,但有历史的局限性,是一个矛盾的体系。研究毛泽东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在晚年探索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失误是与其晚年的哲学思想分不开的。毛泽东晚年失误的哲学原因具体表现在:在思想路线上,背离了自己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认识论原则,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在群众路线问题上,沿用革命战争年代的作法,最终陷入了三大误区;在矛盾学说理论上,与实践相脱离,特别是在矛盾分析方法问题上陷入了主观片面性。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从50年代后期开始却出现了一些失误,从哲学的角度剖析毛泽东晚年的失误,对于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三面红旗——毛泽东晚年问题的症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泽东提出三面红旗,本意是要搞经济建设的,由于违背客观经济规律,违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的破坏,酿成了惨重的灾难。三面红旗的实践过程及其严重后果,在党的领导层中产生了认识的分歧和对立。毛泽东把三面红旗看成他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创造,是容不得怀疑和批评的。三面红旗本身虽然不是阶级斗争,但却孕育了党内严重的斗争,亦即毛泽东心目中的党内阶级斗争,“文化大革命”是斗争的最高峰和总汇演。三面红旗是毛泽东晚年问题的症结  相似文献   

6.
普遍认为,毛泽东晚年犯个人崇拜的错误是由于其在成绩面前骄傲自满,此结论需要重新研究。事实上,民主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的毛泽东,在伟大胜利和成绩面前,一直是谦虚谨慎的。明确反对对他的崇拜和迷信的宣传,只是在晚年,由于他的理论和实践连遭挫折和失败,他感到孤立和不安,才提出需要搞点个人崇拜。毛泽东晚年的个人崇拜,不是理论认识上的原因,而是路线斗争、政治斗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普遍认为,毛泽东晚年犯个人崇拜的错误是由于其在成绩面前骄傲自满,此结论需要重新研究。事实上,民主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的毛泽东,在伟大胜利和成绩面前,一直是谦虚谨慎的。明确反对对他的崇拜和迷信的宣传,只是在晚年,由于他的理论和实践连遭挫折和失败,他感到孤立和不安,才提出需要搞点个人崇拜。毛泽东晚年的个人崇拜,不是理论认识上的原因,而是路线斗争、政治斗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是一位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他曾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过伟大的贡献.然而,在其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毛泽东犯了经济上急于求成和政治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失误.究其原因,其中最为重要且深层次的要因在于他晚年背离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陷入了主观主义的泥潭,而这种主观主义是以理想主义和经验主义为其主要特征.毛泽东晚年的这一教训,是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客观地总结、消化和吸收毛泽东晚年的教训,不仅能加深我们对毛泽东思想科学性的理解,而且对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毛泽东晚年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毛泽东晚年的社会主义理想模式的基本内容,分析了毛泽东晚年实现社会主义理想模式的具体方法及其主要错误。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毛泽东晚年对社会主义的探索的评价应取历史的、辩证的、具体的分析方法,就是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这样,才能正确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既避免重犯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又吸取其中的某些合理思想,这对于新形势下深入改革开放,建设和谐社会,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的文化思想对中国影响深远,其中对新文化建设的原则和正确的方法对今天的文化建设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但是我们可以发现毛泽东早期与晚期的文化思想存在巨大的差异,尤其毛泽东晚年的文化思想一改其早期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在文化的主体观、客体观和方法论上都产生了一系列致命的缺陷。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晚年思想既博大精深又十分复杂,正确的一极与错误的一极,同时都在变化和发展,相互交织,此起彼伏。它形成的原因既有时代的客观原因,又有主观的认识原因。中国搞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是一个全新的探索过程。这个过程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严重的错误。我们不能采取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的方法,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应该是:通过科学的分析和研究,用唯物辩证法的辩证否定即"扬弃"的方法,肯定毛泽东晚年思想正确发展的一极,用以指导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建设实践,对其错误的一极要坚决抛弃,这是应该采取的唯一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纵观古今中外,毛泽东堪称最为彻底的革命家。夺取政权对毛泽东来说仅仅是革命的开始,改造社会、改造自然、改造人性才是他的真正志向。他在执政以后试图挑战乃至颠覆人类社会诞生以来已经根深蒂固的传统秩序和观念,建立一个全新的理想社会。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不惜在实践面前碰得头破血流,不惜与多年的同事和战友分道扬镳。尽管其最终结果并不理想,但他探索新社会新道路的愿望和勇气是值得后人尊敬的。从时代的高度认真反思晚年毛泽东的革命观,对于每一个关心中国和人类命运的思想者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在晚年时期,由于“左”的思想的指导,在对知识分子的认识和政策上犯了“左”的错误,提出了一些“左”的口号和要求。尽管我们实际已经改正了对知识分子的错误认识和错误政策,但“左”的年代的有些口号、提法在人们的心中还是似是而非的,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应予以澄清、辨正。  相似文献   

14.
晚年毛泽东失误原因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晚年的失误具有连续性;由纠"左"到反右的逆转性;只能自我批评,难以容忍他人批评;以及用群众运动的方式来推行等特点,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中国社会处在由领袖魅力型权威到法理性权威的政治转型之初,对领袖个人权威的维护成为执政党的合法性基础的一个重要维度.深刻认识晚年毛泽东失误的社会历史根源,将为新时期执政党合法性基础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是新中国建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从发展目标、发展道路、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式,到发展的根本宗旨、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制度安排和动力机制,晚年毛泽东都提出了很多重要的观点,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发展理念,深深地影响了当代中国的发展。晚年毛泽东的发展理念具有三大特点:一是思想来源的丰富性;二是形成背景的特殊性;三是演变过程的曲折性。从实践效果来看,晚年毛泽东的发展理念既有巨大的正面效应,也有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这两个方面都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晚年错误的社会历史原因及其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的一生 ,功绩是主要的 ,他的晚年错误是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产生的。历史地看待毛泽东晚年错误 ,纠正其错误并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前提。总结毛泽东晚年错误的沉痛教训 ,对深刻理解邓小平理论 ,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在1957年至1976年经历严重曲折,这与毛泽东个人认识上的偏差和理论迷失直接相关,而毛泽东个人认识偏差和理论迷失的直接诱因是中苏关系的恶化。中苏对待斯大林错误的初步分歧导致毛泽东改变对中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判断;中苏关系的恶化加深了毛泽东对国际国内修正主义危险性的认识;中苏关系的破裂强化了毛泽东对“继续革命”的必要性的认识。毛泽东思想发展经历的重大曲折是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胡乔木长期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对毛泽东有近距离的观察。他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毛泽东晚年错误的表现,探讨了毛泽东晚年犯错误的原因,并就其中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刻总结。同时,胡乔木也强调,要正确看待毛泽东的晚年错误,要从大局着眼,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做出评价。胡乔木对毛泽东晚年错误的认识和反思是全面而又深入的,显示出锐利的思想锋芒,对于正确开展晚年毛泽东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上个世纪的50年代至70年代,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二十年的反修斗争.实际上中国并没有修正主义上台.毛泽东错误地把国内外对于三面红旗的批评看成是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修正主义、资本主义.为了始终高举三面红旗.防止党内出现赫鲁晓夫式的人物在他百年之后反对三面红旗和他自己,他部暑了防修反修的三大战役.他时反修形势的判断是片面的,反修理论的指导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晚年思想有两个发展趋向:革命化趋向和现代化趋向.追本溯源,这与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发展趋向有关.在毛泽东晚年思想中,革命化趋向和现代化趋向长期共存,但革命化趋向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并最终压倒了现代化趋向.这与下列五个方面的因素有密切关系:毛泽东的自身经历;毛泽东的知识结构;国际环境的影响;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