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萧克编对联     
王阿寿 《老友》2012,(6):9-9
1931年9月,中央苏区红军在毛泽东、朱德的指挥下,胜利粉粹了国民党军队的第三次"围剿"。万安县茅坪乡一片欢腾,乡苏维埃政府还带领群众走访慰问在这一带游击作战一年多的中央苏区红一方面军独立第5师。  相似文献   

2.
刘海锋 《老友》2012,(6):13-14
(一) 1933年3月下旬,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第四次"围剿"后,蒋介石重新调集了50万兵力,准备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为了抵御敌人大军压境,中共苏区中央局决定尽可能地扩大红军队伍。1933年5月中旬,红军总部在江西宜黄县召开全军青年工作会议,红军总政委周恩来建议创立“少共国际师”。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和邓小平第一次合作,将苏维埃共和国的“开国大典”定在瑞金的一片古樟林中 1931年9月28日午后。刚刚指挥3万红军将士粉碎国民党30万大军对中央苏区第三次“围剿”的红军统帅毛泽东、朱德、项英等人,从江西兴国县匆匆来到瑞金县城东北5公里处的叶坪村,准备在此暂住几天,然后再东入闽西长汀县城。  相似文献   

4.
论红军长征对抗日战争的准备潘洵关键词长征,抗日战争,准备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K263.4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的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由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是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转变到抗日战争兴起的关键。"长...  相似文献   

5.
遵义会议揭发、批评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中共中央在军事领导上的错误,批评了博古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进行辩护的错误观点。会议所通过的决议明确指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以及退出苏区后遭到的严重损失,其主要原因是博古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一系列严重的错误;遵义会议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从而解决了党的军事路线问题。但是,遵义会议仍然肯定了临时中央的政治  相似文献   

6.
一研究红军长征史,不应忽略敌方统兵40万的追剿军总司令何键湖南省主席、第四路军总指挥、二级上将何键,与顾祝同、蒋鼎文、陈济棠是蒋介石第五次“围剿”红军的四根台柱子,分别担任赣粤闽湘鄂“剿匪”西路军、北路军、东路军、南路军总司令。红一方面军长征,连续突破四道封锁线,属西路军作战地区,其中三道在湖南。1934年11月蒋介石任命何健为“剿匪”军追剿总司令,统兵10个军40余万人,包括薛岳、周浑元所部“中央军”及四个省人湘部队。几乎使红一方面军濒临绝境的广西全州湘江战役,亦是何键秉承蒋的旨意所部署和指挥的。三大主力…  相似文献   

7.
一九三五年一月,中共中央在黔北重镇遵义召开了决定党和红军命运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地位,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新的党中央的领导,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从而在军事上结束了自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单纯防御和退却逃跑主义路线。在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指挥下,红军重新恢复了机动灵活和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运动战。  相似文献   

8.
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遵义会议、扎西会议、苟坝会议,可以看成一个大的遵义会议,或者是遵义会议的系列会议。通道会议:调整战略方向,去湘西汇合红二、六军团的原定战略计划不能实现,为避敌锋芒,暂时转兵黔东;黎平会议:第二次调整战略方向,彻底否定北上与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决定建立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革命根据地;猴场会议:制定建立川黔边革命根据地相应的军事行动计划;遵义会议:解决军事指挥问题,撤销三人团指挥红军的权力,确立周、朱、毛指挥红军;第三次调整战略方向,渡江入川、汇合张国焘,建立川西北革命根据地;扎西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第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即《遵义会议决议》,以中共中央政治局文件的形式,将遵义会议讨论的成果书面化、固定化,并在全军进行传达;苟坝会议:成立了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新三人团",全权指挥军事,解决了在残酷的战争环境和敌情瞬息万变情况下,红军的集中领导、迅速决策、快速反应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过去人们都知道邓小平有三落三起的曲折经历,今年1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黄允升撰写的《毛泽东三落三起》一书。全书4编24章45万字。第一编第一次大落与复起——“开除党籍”和复起,开创“工农武装割据”新局面。第二编第二次大落与复起——被迫离开红军,共产国际发讣告;复起,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第三编第三次大落与大起——被排挤出党政军领导,招致红军反“围剿”失败和长征;遵义会议上大起,走自己的道路。第四编大起又遇严重挑战——实行全面抗战,排除王明右倾教条干扰。黄允升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资深研究员。该书材料翔实、准确,熔…  相似文献   

10.
论中原大战后南方红军向北方转移的历史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是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领导造成的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才使红军第一方面军被迫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而转战到陕北,南方其他红军主力也不得不随之转移。似乎若无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领导,南方革命根据地便不可能丧失,红军主力也不可能转战陕北。事实上,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领导造成的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仅是南方红军转战陕北的主观原因之一,中原大战后国内外客观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11.
温史 《山西老年》2014,(9):24-25
1931年,一支由百名女子组成的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特务连,曾多次随同琼崖红军主力参与反国民党"围剿"的战斗,被当时民众称为"红色娘子军",毛泽东、周恩来曾高度评价红色娘子军为"世界革命的典范"。然而在反动势力的疯狂反扑下,成立仅五百多天的女子特务连最后被迫解散。这百余名巾帼英雄在一年多时间里遭遇了哪些腥风血雨?解散后各自的状况又如何?  相似文献   

12.
张国焘在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斗争期间的错误,是他在该苏区任职时所犯诸多错误中的一个主要方面。本文从五个方面较为详细地论述了这个问题:当敌人加紧部署对鄂豫皖苏区的第四次“围剿”时,他错误估量了敌我形势,盲目轻敌,认可和支持了荒谬的“偏师”说,种下了第四次反“围剿”斗争中的错误路线的根苗;当敌军即将开始“围巢”时,他错误认为,只要攻克敌之据点麻城,便可打破敌人新的“围剿”,强令红军西次围攻麻城,犯了冒险主义错误,也贻误了红军准备反“围剿”的时间;当敌人向苏区腹地进攻时,他急令已经疲惫不堪的红军正面堵击,与敌硬拼,犯了拼命主义错误;当敌人不断缩小包围圈,苏区首府、重镇和中心区域沦入敌手之后,他惊慌失措,急率红军主力撤出苏区,无具体目标的盲目西进,犯了逃跑主义错误;当红军主力撤离苏区之后,他在思想上再无重回鄂豫皖苏区的打算,严重违背了黄柴畈会议的精神,致使鄂豫皖苏区的绝大部分丧失。  相似文献   

13.
中央苏区在毛泽东等同志的领导下,粉碎了国民党第一、二、三次反革命围剿,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使革命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发展。但是,党、红军以及地方干部牺牲亦很大。党当时又处在粉碎国民党第四次反革命围剿的紧急关头,各方面都急需要干部,可以说干部问题成了发展革命战争的中心问题之一。中央苏区为了解决干部问题,于一九三三年一月三十一日召开人民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办苏维埃党  相似文献   

14.
刘海锋 《老友》2011,(5):9-10
开国元帅彭德怀,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中的广昌战役期间,率领红三军团,为"誓死保卫广昌",与国民党军进行了殊死决战。一生光明磊落、天不怕地不怕的彭德怀,与博古、李德为首的"左"倾军事教条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先后三次怒斥"洋顾问"李德。  相似文献   

15.
1935年是陕甘边、陕北红军革命力量迅猛发展的一年。二月陕甘边、陕北特委召开联席会议,成立中共西北工委和西北军委,敌人对于两支红军和两块根据地的统一深感不安,故决定对陕北进行第二次“围剿”。在反“围剿”斗争中,红军一连解放六座县城,将陕甘边、陕北根据地连成一片,引起敌人更大恐慌,国民党蒋介石随之进行第三次“围剿”。这一年,王明“左”倾错误路线也在陕北恶性发展,并进一步发展为肃反运动。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及时纠正了这个严重错误,使陕北成为中共中央、中央红军的落脚点和日后北上抗日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的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蒋介石国民党曾对我中央苏区发动了五次反革命军事“围剿”。前四次“围剿”都被我中央红军英勇地粉碎了,但第五次“围剿”却没有被粉碎,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一第五次反“围剿”之所以失败,主要是因为共产国际的军事顾问李德和中国的“左”倾冒险主义者抛弃了毛泽东的正确的军事路线,而推行了与之相反的错误的军事路线。毛泽东的军事路线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列主义的军事理论同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分析和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它包括红军的建军原则和红军作战的战略战术原则两个方面。建军原则主要是:红军必须全心全意地为着党和全国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必须担负起打仗,做群众工作和筹款这三项任务。  相似文献   

17.
我是1934年3月在皖西北葛藤山反击战中受的伤,那是第五次反围剿最艰苦的时期。第四次“围剿”失败后,国民党纠集重兵,继续对我红军实行围追堵截。红军的行动方针是:不打消耗战,  相似文献   

18.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主力被迫举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留在南方的党组织和红军,在项英、陈毅等领导下,在革命遭到极大挫折后,进行了顽强的自卫求生的战斗,胜利地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成为“抗日民族革命战争在南方各省的战略支点。”①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它“和二万五千  相似文献   

19.
中央红军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李卓然创作了话剧《庐山雪》。话剧主要内容是红军打进南昌,杀上庐山,俘虏了蒋介石夫妇。其寓意是国民党反动统治就像庐山上的春雪.很快就会消融,化作流水而一去不复返。  相似文献   

20.
蒋介石为第五次“围剿”制定了一整套新方略,并得以系统全面(?)推行,使其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剖析该方略的由来、内容、措施和结果,对于进一步认识蒋介石的“剿共”行径,总结红军反“围剿”战争的经验教训,无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