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明爱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21-26
创造进化论是萧伯纳思想的基础之一,体现在其大量的文学作品和政论文之中。萧伯纳认为,目前的人类将会逐步进化成为超人,而超人将能够解决目前人类自身无力解决的社会问题和自身弊端。在超人的产生过程中,女性发挥着比男性更加重要的作用。该文探索了萧伯纳的创造进化论,分析了该理论产生的根源及其在妇女与家庭观念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杨茂明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1):26-30
尼采的价值倡导最终表现为对人的生命创造的追求,他所热爱的生命创造的实质是指人自身生命形态的持续化和个性化创新,主要有三个特性:创造的身心一体性,包含否定的肯定性以及永恒的开放性。“超人”是这种创造性生命的人格化表达。“超人”不是主宰众人的英雄或怪物,他的基本特征在于:(1)能够认识和征服“末人;”(2)能忠实于自身生命进行个性化创新;(3)能持续不断地创新;(4)能在未来出现在不断努力的人群中。尼采这一思想深化了如何创造和提升个性化生命的认识,其局限性在于他没有看到人的实践性和历史性在生命创造过程中的基础地位,从而陷入了唯意志论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3.
论柏格森的生命美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庚香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6):151-160
柏格森作为20世纪美学第一人,其深层思想结构和美学范畴的设定,开启了20世纪众多的美学领域和美学方向。在他的不乏矛盾的艰难思想选择中,我们看到了现代西方美学诞生时的阵痛。由于他以巨大的思想勇气扭转了理性美学这一19世纪"思想活动的习惯方向",故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仍然能够体会到这一原始创新的思想活性。 相似文献
4.
孟洁然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3):25-26,65
《老子》仅仅五千字,却微言大义,句句都是名言隽语,蕴涵了无穷的智慧,历经几千年的风雨经久不衰,至今在人们的日常语言和处世原则中仍可看到其留下的印记。《老子》中提到的珍爱生命和贵身轻物思想,对今天开展生命教育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熊吕茂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梁漱溟之所以借用柏格森生命哲学作为批判唯科学主义的思想武器,就在于它是高扬直觉主义而对理智主义和科学方法进行批评的哲学。援柏格森生命哲学入儒,借以比较中西文化,批判唯科学主义,这是梁漱溟重建儒家形而上学的一个方面;而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则是,他欲以生命哲学去抉发中国文化的价值,向人们展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家思想所包含的“真理”,将西方文化导向中国一路,以此证明儒家的人生态度具有独特永恒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
《老子》仅仅五千字,却微言大义,句句都是名言隽语,蕴涵了无穷的智慧,历经几千年的风雨经久不衰,至今在人们的日常语言和处世原则中仍可看到其留下的印记。《老子》中提到的珍爱生命和贵身轻物思想,对今天开展生命教育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25-128
柏格森是20世纪上半叶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的生命哲学思想值得我们梳理和思考。柏格森生命哲学思想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系统性、革命性及指导性的特点,在教育学方面对教育目的、教育过程、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德育都有价值,对当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柏格森"生命哲学"以时间为突破口来探析生命的本质,并认为只有生命时间才能体现其本质。儿童是有着自身的生命时间的个体,其生长过程也是按照其独特的时间发展阶段来进行。从柏格森时间观方面来探析现代儿童的时间观可知,儿童心理的发展和成熟应遵循其特有的生命时间,应在其相应的发展阶段上,尊重儿童特有的"真正时间",让儿童健康地成长、快乐地学习、自由地生活。 相似文献
9.
李凤舞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07-110
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恶性事件频繁出现,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当今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每况愈下。究其原因是多层面的,而大学生自身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尤为重要。非理性因素,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想象、直觉、灵感等,它具有动力、诱导和激发作用。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正是从非理性的角度去把握生命的本质,其中的绵延、直觉和创造等思想,对于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凤舞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恶性事件频繁出现,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当今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每况愈下。究其原因是多层面的,而大学生自身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尤为重要。非理性因素,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想象、直觉、灵感等,它具有动力、诱导和激发作用。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正是从非理性的角度去把握生命的本质,其中的"绵延"、"直觉"和"创造"等思想,对于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终身教育是知识经济的基础,是打开21世纪光明之门的钥匙。我们必须根据知识经济的需要和社会进步的发展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分析了终身化教育的特点、任务和必然趋势并指出了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论述了我国建立终身教育为指导原则的创新体制的必要性及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2.
韩春雨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6):80-85
对20个省份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农民的精神生活环境和条件良好,农民的生活满意度高于城市居民,且他们对未来生活有更强烈的期待和信心。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精神生活中有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他们接触较多的是传统传媒,更注重中国传统节日,近一半农民所谓的宗教信仰是非正式的世俗化的。而是否信教与年龄无关,且城乡无显著差异。农民对精神生活质量的评价,更多是考虑到依赖于物质生活的文化生活,同时对心灵生活也有所思考。 相似文献
13.
周树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4):1-5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很重视道德生活,可是,中国人的当代道德生活出现缺失现象,有些人缺少德性,行为失范。中国人需要重构当代道德生活,构建公民道德,形成以个人品质和家庭美德为核心的私德,以职业道德和社会道德为核心的公德。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基础,以官德建设为先导,以道德教育和个人修养为关键。当代中国人才能过上美好的道德生活。 相似文献
14.
丁立卿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8(1):65-67,88
生命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思考的重要问题,其中老子哲学思想中所蕴涵的"道法自然"的生命境界是一种通过"无为而为"的生命践履追求人的生命之"真"与"朴".当代中国人面对全球性、人类性的生命矛盾与生命危机和中国人自身传统文化失落与社会转型的痛苦抉择,面对自身生命观的困境,需要有当代中国人自己的生命观念.当代中国人应以现有的生活世界为根基,现有的生命境遇为契机,以对老子哲学生命境界之真义把握为财富,实现当代中国人真实的"自然"生命观转变. 相似文献
15.
当代社会的虚无主义产生着两种极端的文化后果:一种是绝望之余的狂欢与游戏;另一种是生命因无意义而产生的自我否定.道德关怀、宗教救赎和审美超越构成了当代思想文化超越虚无主义的三种代表性思想路向.超越当代精神生活的虚无化困境,需要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与生命态度. 相似文献
16.
刘勇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0(3):115-121
李雯是"云间三子"之一。李雯以"蓼"名集,渗透了人生无穷的悲感,带有宿命的意味。诗人心态是矛盾的,一方面自视甚高,另一方面困于诸生,又十分自卑。诗人降清失节,精神极为苦闷。李雯的诗歌风格是沉而不壮,英而不雄。人格分裂,意气消沉,必然带来审美品格的沉降,李雯诗的缺失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17.
刘波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7(6):5-9
作为一位经历过20世纪80年代诗歌辉煌时期的诗人,吴投文的诗歌创作历程对应了其人生转型的几个重要阶段:从狂热,到沉寂,再到回归,终至成熟。他的诗歌既无学院知识分子的玄秘,也没有一些民间诗人的随意,而是在孤独言说中剖析自我,寻找创新的可能,在生命体验中保持人文关怀,以求美感的再现。他在新世纪以来的诗歌写作,越发显得成熟、大气,与其诗歌批评和文学研究形成互动,并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初大学生生活方式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成双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6):111-113
本文在概括出几种典型的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培养大学生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9.
冯娟娟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1)
人的现实存在即拥有生命,是其他一切存在的先决条件,存在着的生命的价值是一切价值的基础。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之后,大学生群体的自杀事件时有发生,并呈现出上升趋势。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强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20.
陈昌茂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4):61-63
游历生活是谭嗣同短暂人生中的重要方面,对谭嗣同人格风格的形成有重大影响,但长期不为研究者所重视.本文从诗歌创作和维新思想两方面出发,指出游历生活是谭嗣同诗歌创作的生活源泉游历生活是谭嗣同维新思想形成的重要"准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