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讯8则     
《民族论坛》2007,(10):64-64
<正>今年上半年,湘西州实现生产总值84.54亿元,同比增长17.5%,增速高居全省第一位,为历史增速最快时期。三次产业全面增长,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1.35亿元、37.76亿元、35.43亿元,分别增长4.4%、26.4%和13.9%,同期分  相似文献   

2.
自治县成立20年来,全县独立核算工业和个体经营单位 675个。其中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10个,500万元以下非国有企业及全部个体经营单位665个。在规模以上企业中,国有企业2个,股份制企业7个、私营企业1个。实现工业总产值(不变价)23997万元,比上年增加54.16%。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16468 万元,比上年增长52.9%。实现工业增加值8076万元,比上年增长 34%。实现产品销售收入 15480万元,比上年增长35.29%。实现利润总额1218万元,比上年增长127.66%。实现利税总额 2465 万元,比上年增长51.79%,企业亏损面 40%。 坚持工业强县战略,…  相似文献   

3.
动态     
《中国民族》2014,(3):79-79
8省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4533亿元 在过去的2013年,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民族地区主要经济指标比上年都有较大幅度提高,民族8省区(包括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5个自治区和云南、贵州、青海3个省)GDP(国内生产总值)总计64533亿元,增速为10.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13.1%和12.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579元和22699元,分别比上年提高了13.9%和10.5%。  相似文献   

4.
湖北西南部、恩施东南隅的鹤峰,东眺江汉、西望巴蜀、北邻长江、南接潇湘,这块神奇的土地,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英雄辈出,演绎了辉煌灿烂的民族历史。
  201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下简称《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30周年。30年来,鹤峰各族人民在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光辉照耀下,在历届县委、政府的带领下,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事业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日趋改善,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良好局面。截至2013年底,鹤峰实现县域生产总值39.5亿元、增长11%;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4.7亿元、增长1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7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21元,分别增长10.8%和15%。  相似文献   

5.
《民族论坛》2012,(3):9-9
2011年,麻阳苗族自治县实现县内生产总值40.32亿元,比上年增长13.5%;财政总收入达2.25亿元,增长38%,首次突破2亿元大关,实现了“十二五”开门红。  相似文献   

6.
首市位于武陵山区中心腹地,是湖南省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县级市,国家“西开”的前沿阵地。近年来,吉首市坚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推进扶贫攻坚和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调节、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综合性措施,强力推进劳务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02年,全市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万余人,实现劳务输出收入1.11亿元;在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劳务输出的收入占22%。劳务经济占有较高份量的第三产业成为吉首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全年完成增加值8.21亿元、同比增长10%,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劳务输出不仅促进了全市…  相似文献   

7.
<正> 在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转变增长方式的过程中,贫困地区应该怎样抓住机遇、因地制宜地促进乡镇企业发展,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本文拟以湘西龙山县为例作一探讨。 龙山县位于湖南西北边陲,地连湘、鄂、川三省,与三省9个县(市)交界。1995年末有人口49.89万,少数民族人口占61%。境内群山耸立,峰峦起伏,全县总面积312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仅占10%,山地占80%。1996年县内生产总值8.8亿元,比上年增长2.5%;财政税收1.489亿元,比上年增长10.3%;乡镇企业总产值5.1亿元,比上年增长35%;农  相似文献   

8.
郴州市属散居少数民族地区,全市有13个少数民族乡镇,49个民族村,85000余人,占全市总人数的1.9‰。现有少数民族干部1395名,其中行政干部690名,科技干部675名。近几年来,郴州市各级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有关规定,根据各民族乡镇和少数民族干部的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高,一批少数民族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建立起了一支素质较好的少数民族干部后备队伍。1990年以来,全市有少数民族干部1300多人次接受了市、县党校和各类培训,270名少数民族干部参…  相似文献   

9.
就业人口的结构反映了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水平,分析就业人口的结构,可以了解产业结构调整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少数民族就业人口结构1、少数民族就业人口的产业分布不合理。从2000年人口普查提供的少数民族就业人口在各行中的分布看(见表1),少数民族就业人口的特征表现为次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调整速度慢。(1)少数民族第一产业人口偏重,第二、三产业后。第一产业人口比重为84.29%,比汉族高10.45个百分第二产业人口比重为4.48%,比汉族低5.93个百分点;第产业人口比重为11.23%,比汉族低4.52个百分点。说明少民族第一产业人口偏重,…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坚持把整顿和规范市 场经济秩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01年,全州引进各类资金4.1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6亿元,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2亿元,是“九五”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三产业排位由二、一、三变为二、三、一;实现财税总收入68696万元,增长14.88%,农民人均纯收入1293元,增长1.3%,新解决了8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相似文献   

11.
湖南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全省现有55 个少数民族,64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0.13%。民族自治地方有一个自治州(辖8 县市)、7 个自治县、 2 个享受自治地方待遇的县(区)。民族自治地方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7.8%,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66.1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下简称《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20年来,我省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飞速发展: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  相似文献   

12.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成效与特点今年,是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20周年。20年来,通过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有力地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纵观20年的发展历程,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特点明显。发展的速度快。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和新疆五个自治区的国内生产总值,由1984年的407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7269亿元,年均增长9.8%,比全国高0.4个百分点。1984年以来,民族自治地方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极大改善。2002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7118万千瓦,是1984年的3.6倍。工业生产稳定发展。1998年工业总产值完成5313亿元,…  相似文献   

13.
2011年,恩施州GDP首次突破400亿元,由2007年的198.6亿元增加到415亿元,年均增长11.5%,同比增长13.5%;规模工业增加值从28.9亿元增加到97亿元,年均增长2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87.5亿元增加到300亿元,年均增长27.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从10亿元增加到31.8亿元,年均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63亿元增加到156亿元,年均增长19.8%,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4.
泉州市位于福建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是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现有回、畲、蒙古、满等48个少数民族成分,人口13.73万人,约占全市人口的1、89%,分布在11个县(市、区)、48个乡(镇)、116个村。其中,回族乡1个、民族村48个。近年来,泉州市以实现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为目标,以“举全市之力,攻扶贫之坚”和“负重拼搏出真招,奋力攻坚见实效”为工作思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006年,民族地区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41、97亿元,比2000年的56.78亿元增长了1、5倍;少数民族人均年纯收入有了显著提高;48个民族村全部实现了“五通”;民族村的义务教育纳入了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少数民族考生中、高考加分照顾政策得到落实;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得到发展,在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均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和金牌、奖牌第一的好成绩。2003年在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泉州市运动员获得了两枚金牌,实现福建省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金牌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15.
向志良 《民族论坛》2003,(10):42-43
(一)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开放力度的加大,乡镇企业已成为推进工业化的重要力量、引领农业产业的中坚力量、加快城镇化的带动力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战略举措。据统计,2002年,湖南省乡镇企业职工780万人,约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0%;完成增加值1584.4亿元,占当年全省GDP的36.5%;乡镇工业增加值753.9亿元,占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的52.3%;上交国家税收82.1亿元,自营出口创汇4.1亿美元(含“三资”企业出口)。乡镇企业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2282家,完成增加值1331.1亿元,占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的18.8%;农产品加…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族》2012,(5):63
"十一五"期间,山东省利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共扶持项目372个,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发展、科技推广与培训三大类,覆盖全省12个市,163个乡镇,281个村居,受益少数民族群众54.1万人次,带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投资达3.62亿元。为准确掌握山东省少数民族群众贫困状况和民族经济  相似文献   

17.
<正> 近年来,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和全国一样,乡镇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迅速崛起,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总格局中的“半壁江山”。以湖南慈利县为例,1993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6.8亿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64.7%,上交税金2202万元,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48.3%,分别比上年增长60%和40.7%,乡镇企业的发展,成为慈利县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从整个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乡镇企业经济效益来看却远不如沿海发达地区高。因此,发展乡镇企业,不仅要增加产值,更要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18.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地处湖南省西南部,县域面积2210平方公里,辖7乡6镇4管委会和1个国有林场,总人口27万,其中苗侗等少数民族占73.9%,属比较偏远落后的少数民族山区。25年来,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科学谋划、全面推进靖州经济社会建设,创新构建生态优美、环境整洁、秩序井然、幸福安康的和谐宜居社会,靖州的知名度、美誉度大幅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预计2012年底全县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9.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2亿元,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16.5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17.8亿元,分别是1987年的30.7倍、120.7倍、19.7倍、17倍和88.6倍。  相似文献   

19.
牛志男 《中国民族》2012,(10):44-46
以规划为抓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态势逐渐显现记者: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特点?乐长虹:党的十七大以来,民族地区发展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跨越式发展逐渐显现。民族地区GDP的平均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速度,也高于东部地区平均发展速度。民族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17428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51664亿元,增长1.15倍,年均增速13.6%,比全国平均增速高0.9个百分点,比东部地区高1个百分点,人均GDP由9286元增加到27342元,增长1.94倍。地方财  相似文献   

20.
走进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老城区戈家巷、潲水塘一带,昔日阴暗、破旧、低矮的一片片旧木板房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正在紧张施工的住宅楼,这是该县正在实施的总投资4000多万元的旧城改造二期工程。1999年,该县启动的重点项目就有8个,总投资达2亿多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拉动靖州县域经济的增长,1999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1.8亿元,比上年增长7.3%,完成财政收入6752万元,比上年6556万元增长3%。取得这一成绩的一个最重要原因,是该县四大班子以县委为核心,围绕经济工作这个中心,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