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讨论为切入口,第二国际时代马克思主义内部分裂以后由卢卡奇等开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由政治、经济批判转向了哲学和文化批判。这种文化批判经由法兰克福学派的启蒙—工具理性批判和批判理论的发展而臻于成熟,由于它以抽象的大写的主体置换了现实的具体的革命主体,所以导致了理论与实践之间越来越脱节,并使其主体性哲学批判和异化批判的文化批判特色越来越暴露出来。尽管如此,它为我们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进行理论上的创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中国当代文艺思潮变革的历史不仅仅是知识分子文艺观念变革的过程,也是政治意识形态通过文艺期刊对文学思潮进行规训的历史.那么,从媒介的角度考察期刊与当代文艺思潮之间的关系,也许可以揭示出推动当代文艺思潮生成与发展的一些不为人所注意的原动力.基于此,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考察《文学评论》在创刊初期屡次学术转向的内在原因,进而研究这种转向对当代文艺思潮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艺和政治的关系问题是我国文艺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重大理论问题。从三十年代对“为艺术而艺术”论的批判,四十年代”文艺从属于政治”这个口号的提出,一直到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结束,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文艺界一直认为:“为艺术而艺术”是资产阶级的文艺观点;“文艺从属于政治”是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点。其实这两个口号都是形而上学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点。因为这两个口号不仅在理论上违背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学说,而且长期的实践证明对文艺的发展利少害多。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后期,人们对当代中国文艺思潮的把握和引导经过了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当代中国文艺思潮的把握和引导偏于简单的政治批评。20世纪90年代,人们对当代中国文艺思潮的把握和引导就是必要的政治批评和深入的理论批评的有机结合。把握中国当代文艺思潮存在两种根本不同的方法,一是黑格尔在《小逻辑》中所批判的所谓“实用主义的”写历史的办法,一是以科学态度研究历史的途径。只有正确地把握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社会基础的关系,才能真正地把握当代中国文艺思潮发展的内在规律并正确地引导当代中国文艺思潮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我国政治学界在建设和发展我国政治学的过程中,介绍和引进了不少西方政治学的现代研究成果.如何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这些成果进行认真的分析、批判和吸收,已成为我国政治学界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试图就此作一粗浅的尝试. 列宁在谈到人类文化与无产阶级文化的关系时曾经指出:"应当明确地认识到,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根据这一精神,分析现代西方政治学,有两个基本的程序和环节,一是应该弄清现代西方政治学内容的基本特征,二是必须把握现代西方政治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的分析将遵循这两个基本程序.  相似文献   

6.
对优秀的外国文艺批判地吸收和借鉴的思想,是毛泽东文艺思想中关于批判地继承优秀文艺遗产理论的重要方面。早在四十多年前抗日战争的艰苦年代,面临“中国向何处去”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描绘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壮丽前景,发出了“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新民主主义论》)的伟大号召,并且指出这个新中国,不仅政治上自由,经济上繁荣,而且“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同上)。为了建设这种崭新的文化(包括文艺),即反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视阈下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治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民普遍的制度化政治参与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显著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持续凸显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事件不仅不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同时也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公民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以及参与制度不完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以及社会公平问题凸显,政府主导下公民自动参与的不足及公民政治素质偏低,传统依附性文化以及新时期公民的政治冷漠等导致了越级上访、请愿、行贿、抗拒和暴力对抗等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事件的持续凸显。在客观分析其表现与原因的基础上以治理的视角,完善利益表达机制,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水平;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社会转型和阶层分化中,培养理性的政治参与主体;培育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的参与型政治文化,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界限、对抗、行动:齐泽克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拉沃热.齐泽克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激进思想家之一。面对全球资本主义的发展,他将拉康精神分析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意识形态—政治分析,并将其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商品拜物教的批判和以谢林、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资本主义作为一种历史性的产物有其自身的界限,即由资本主义本身产生出阻止其无限再生产的对抗,今天这一对抗表现为四种基本形式:生态学危机、新的隔离和贫民窟、知识"私有财产"和现代科学的社会伦理问题。在这四种对抗中,基于"理性的私人运用"所产生的被排斥者和被包容者的对抗尤为关键,这就要求一种与行动紧密相关的新"无产阶级立场"。界限、对抗、行动内在链接于齐泽克的概念框架中,这种对资本主义的独特批判标志着当今西方左派文化政治学的精神分析转向。齐泽克在宁期间第一次系统阐述了自己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其理论意义不亚于德里达的《马克思的幽灵》。  相似文献   

9.
网络民粹主义传播的政治潜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民粹主义扮演什么角色?这个问题一直很难让人作出简单的定性.网络事件引发网民舆论监督热情高涨的同时,也鼓舞了网民对抗主流文化的士气,激发了网民对抗权力中心、对抗权力话语的意识.当下人们渴望公平公正和言论自由,却对民粹主义的社会危害认识不足.网络民粹主义具有议程设置和社会动员功能,其公开的旗号是“人民公义”,行为是人民审判,本质却是多数人正义,我们必须认清其实质,并对其极端化行为保持警惕.  相似文献   

10.
工农兵文学发展阶段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政治文学的工农兵文学,其30余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初创时期、发展时期和极端化时期等三个阶段。初创时期是突出政策意识,描写人物,表现阶级;发展时期是突出历史意识,塑造典型,表现英雄;极端化时期是宣讲政治,描写类型,表现神魔。政治文学不是不能存在,但不能作为简单的政治斗争武器而存在;文学不是不能表现政治,但不能只是表现政治,而要走向文化。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化的应用,网络技术的普及,再加之权利意识的觉醒,民主化趋势的加强,公民借助网络表达政治主张,诉求政治利益,成为政治生活的常态现象。这一参政渠道既具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网民身份的虚名化和模糊化,网民政治表达的非理性和极端化,网民政治情感的情绪化和民粹化,使得网络政治参与的限度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拓宽参政渠道,推进制度化建设,树立信息权威,规范网络秩序,培育公民文化,提高网民素质,是破解这一时代课题的必由路径。   相似文献   

12.
“五四”思想的民粹主义因子是温和而潜隐的,但从后来它的极端化引发的历史文化进程的灾难性后果来看,对民粹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早期所呈现出的面貌做一些本质性的梳理是非常必要的,它会帮助我们理解本世纪历史叙事中的主能指及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文学创作和相应的文学观念是“五四”民粹主义思想渗透的一个独特又重要的纬度,也是民粹主义在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体现,从“五四”文学这一视角入手,做这样的梳理将有助于许多观念的澄清和理解。  相似文献   

13.
民族主义是大革命时期政治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和主旨所在,从民族主义的视角解读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政治文化裂变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对新时期两党政治价值观念的和合与民族情感的增进,推动两党政治文化共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以民族主义为纽带,以政治文化为分析路径,谋求两岸关系、两党关系的新发展,或将裨益于未来。  相似文献   

14.
在阐述了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以及它们与科技发展、市场经济、意识形态、教育的软硬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在这些关系上长期存在的各种片面的认识及其各种因素造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层层被弱化和边缘化的趋势,提出了文化素质教育应该是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和以人文文化为重要内容的文化素质教育。为此,提出了加强主流文化建设和创新,将文化素质教育纳入先进文化建设的大文化教育中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文化心理和制度绩效被认为是政府信任的重要来源,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公民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信任?怎样的机制导致了对中央政府信任程度高而对地方政府信任程度低?实证结果显示,威权主义价值观、经济绩效和政府回应性对中央信任和地方信任都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同时,威权主义价值观和政府回应性对信任差值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这表明威权主义价值观和政府回应性是信任差序的重要来源。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对中央信任的影响中,经济绩效与威权主义价值观存在负向交互效应;对地方信任的影响中,政府回应性与威权主义价值观存在负向交互效应;对信任差值的影响中,经济绩效与威权主义价值观的交互项呈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6.
论秦汉时期齐鲁文化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春秋战国时期 ,齐鲁之地就是公认的文化中心 ,进入秦汉大一统之世 ,齐鲁仍长期保持着礼仪之乡、文化之都的特殊地位。齐鲁文化中心地位的形成和维系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齐鲁经济实力的强大和政治地理形势的重要 ,使其一直受到历代帝王的重视 ;汉代的经学也是由齐鲁之学发展而成的。齐鲁文化不依赖政治权威 ,而凭借学术积淀和人才等文化因素形成并维系了自己的优势地位 ,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文化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7.
宪政发端于西欧,伴随着近代商品经济在全球的蔓延,并成为衡量现代民主国家的重要尺度。由于不同经济发展状况,政治体制以及文化差异,宪政运动在不同国家呈现出了不同的态势。作为有着几千年华夏文明儒家传统的中国,引入宪政观念不过百年,其间曾有过宪政的光芒,然而传统与时局的力量使得宪政的机会稍纵即逝。因此,笔者试图从地缘与文化的角度对中国与西方的宪政化的本土资源方面作为比较分析,从而析出根植于我们的制度层次面下的一些深层的地理,文化,宗教等方面的本土因素。  相似文献   

18.
梁漱溟认为任何政治结构的背后都隐藏着一定的价值判断,都有其文化的内容,因而应从文化的角度去全面地分析、考察政治问题产生和解决的背景,找出不同民族所适合的政治发展样式。梁漱溟提出的“尊贤尚智”的政治理想诉求、法治与人治相调和的政治权力认知、改良主义的政治价值选择、“纳政治于礼俗”的政治思维取向就是这一思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陆贾以刘汉王统与儒家教统关系的重构为思考前提,提出了以道德重构与文化复兴为主要内容、将封建王统与儒家教统统一于"王道"理想的政治战略设计。考察汉初的政治文化情势以及王统与儒家教统的关系,有助于完整、准确地认识陆贾政治战略设计的价值,更好地把握汉初政治文化转型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日两国互为近邻,地缘的因素促成了两国之间悠久的文化交流和政治斗争乃至军事斗争频繁不断的历史和现实。战后日本调整战略目标既有自身战败的原因,也有美国对日政策的牵制,此外,中国政局根本性的变化也成为日本战略目标调整的原因之一。中日两国之间之所以难以建立真正互信的友好关系,其原因在于两国之间客观上的地缘关系所导致的结构性矛盾。我们提倡和主张中日之间建立战略性的友好互惠关系,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两国之间的对抗因素,正如美国著名国际政治学家汉斯.摩根索认定的,国家间政治就是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这既是国际关系的辩证法,也是国际关系中的永恒铁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