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由生态危机观、环境责任归因和低碳文化认同组成的低碳文化通过不同路径机制促进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形成。对全国40个大中城市的4107个居民的调查结果表明:(1)受访城市居民日常购买、使用和处置物品上具有一定的低碳化趋势,还会积极向他人宣传低碳理念。但是,如果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和金钱,受访者的低碳化选择会减少,对生态优先的发展政策多持有中立态度。(2)低碳文化既可通过文化信念和文化认同直接影响低碳生活方式,又可通过认同的中介作用产生间接影响。(3)低碳文化中的生态危机观、生态个人责任归因和低碳文化认同会促进低碳生活方式形成,而生态他人责任归因则会阻碍低碳生活方式的形成。因此,我们应构建低碳文化以促进低碳生活方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低碳生活方式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全球气候变暖、生态危机日益凸显的今天,针对"物本"至上的道德主体物化,利益至上的人际关系物化,"符号意义"至上的审美感官物化,享乐至上的家庭生活物化等生活异化现象,从伦理学角度来反思,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使一种追求天人合一和身心均衡发展的低碳生活极大地普及,以实现人和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将生活方式解构为态度、行为、时间、空间和物质5个维度的基础上,分析了低碳生活方式和基于互联网的生活方式在这5个维度上的特征,指出基于互联网的生活方式总体上是一种低碳的生活方式。以网络社交为例,从上述5个维度提出了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健康的、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的方法,即塑造正确的生活态度、规范文明的行为方式、寻求松弛有度的时间规律、建立合理的空间结构和提供必须的物质支撑。  相似文献   

4.
低碳生活     
低碳是一种态度、一种生活方式。减少排放是对保护地球家园的一种责任。低碳生活不会降低我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它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是更高尚、更高端的生活方式。2008年中国碳排放总量已达75.5亿吨,位居世界第一;人均碳排放也达5.7吨,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但仅仅了解这些还  相似文献   

5.
低碳生活是实现“双碳”目标、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包容性绿色发展跟踪调查组(IGDS)围绕低碳生活展开全国性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大多数居民具有环境保护责任感,对低碳行为具有良好预期,愿意为低碳生活承担额外成本,吃穿住行用游等领域低碳生活实践取得显著效果,但低碳生活转型在认知和实践层面仍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切实推动低碳生活方式,应加强针对性宣传教育,培育城乡居民低碳生活意识;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注重低碳生活的市场化激励与精准性财政支持;立足吃穿住行用游低碳生活实践,以供给系统变革促进低碳生活方式;完善基础设施,为广泛形成低碳生活方式提供硬件保障。  相似文献   

6.
“双碳”目标下,我国倡导绿色消费,努力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消费转型成为一场极其深刻的生产生活方式的革命。现有广泛应用的治理策略大都强调消费者的个体能动性,政府、企业、媒体、社会组织等利益相关者努力引导,根本目的是通过改变消费者(如态度观念、消费习惯等)来改变消费行为,而忽略了消费决策是社会性、集体性的产物并且受到结构性的约束。GICL治理体系强调系统性和结构动力,旨在发挥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媒体、社会组织、消费者等多个主体的能动性,激活社会治理、社会创新、社会文化营造和社会生活方式构成的结构动力系统,通过促进绿色低碳消费从而推动整个系统高质量发展。“去中心化”的系统配置强调发挥多个主体能动性、多重实践协同,既不同于以消费者为“核心”的治理体系,也不同于以政府为主导的治理体系。该体系也具有较强的实证性和应用性,能够与现有的低碳消费治理思路和治理体系对话,促进我国低碳消费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有助于构建基于我国发展实践的低碳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7.
低碳生活     
  相似文献   

8.
2008年10月,我随团去丹麦考察,在哥本哈根短短3天的旅程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哥本哈根人的低碳生活。当地接待我们的官员Nash先生告诉我们,哥本哈根是世界上最适合居住的城市,2008年,哥本哈根被英国《Monocle》选为世界20个最佳城市,以生活素质高和重视环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生活方式有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然而近代以来,由于在工业文明条件下的高碳排放,导致了一系列生态危机和人类生存危机,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人自身,尤其是不和谐的生活方式。于是,低碳生活成为人类的共同选择。低碳生活是一种健康、自然、安全、简约、环保的生活方式,其实质是以低碳为导向的一种人与自然共生型生活模式。而建构和实现低碳生活,其核心是技术革新、制度创新和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惟有如此,低碳生活理念才能被广泛推崇,低碳生活才能得到合理的建构和确实的践行。  相似文献   

10.
[摘要]低碳生活方式在创建低碳经济体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过去近2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成都市的生活方式呈现出高碳生活方式的轨迹。从衣食住行等方面看,我们在追求舒适和享受的时候,碳的排放量也大大增加。要从高碳生活方式向低碳生活方式转变,一是要加强宣传和引导。二是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倡导绿色消费。三是支持能源结构的改变,使用更为清洁的能源。四是每个市民积极参与其中,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尚无对低碳生活方式支撑体系的系统研究,对低碳生活方式支撑问题已有的研究,其主流方法还局限于线性的单因素静态分析,缺乏综合性和系统性。运用系统学、协同学、经济学、演化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有助于推进这一研究,并形成综合性的协同演化分析框架。因为低碳生活方式支撑应有一个整体的框架,并协同演化,才能形成放大的协同支撑力;协同演化遵循一定的逻辑过程并能基于此构建由层次结构模块、动力机制模块、功能形态模块、新的有序模块等四大模块有机构成的理论模型;协同演化具有多向因果关系、多层级和嵌入性、非线性和复杂性、正反馈和有机性、路径依赖和可控性等五个基本特征,其动力机制包括国际社会目的性控制与反馈力、支撑体系内在确定性协同力以及支撑体系随机性动力。  相似文献   

12.
个体低碳消费行为引导的低碳经济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态度过程的视角, 构建个体消费者消费行为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低碳消费态度和实际消费行为产生差异的原因, 探寻基于个体消费行为引导的低碳经济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环境问题认知正向影响社会知觉消费行为和负向影响个体知觉消费行为, 是促进低碳经济的最有效选择手段低碳消费意义认知、视他低碳消费偏好、低碳消费行为倾向对社会知觉消费行为具有促进作用, 是实现低碳经济的有利途径;自我低碳消费偏好对个体知觉消费行为具有负向作用, 应加以引导。现实的社会消费文化压力对态度过程之间、行为倾向与实际消费行为之间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必须培育低碳消费的主流消费文化, 并制定出基于低碳经济实现路径中政府和社会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3.
低碳经济、低碳农业与低碳作物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发展低碳经济,推进低碳产业,已成为国内外发展的大趋势。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农业大国,发展低碳经济、低碳产业,首先应大力倡导发展低碳农业、低碳作物生产。文章第一部分,讨论了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低碳经济的内涵、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以及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采取的行动与实践;第二部分简述了低碳农业的概念、特征、功能、意义和主要模式;第三部分,从低碳作物品种、低碳耕作制度、低碳施肥养地和低碳栽培技术等四方面,探索了低碳作物生产技术和措施。同时紧密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和农业生产实际,具有资料新、观点新的特点,对发展低碳经济、低碳农业与低碳作物生产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低碳社会建设初论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低碳经济必然与低碳社会相关连,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必须推动低碳社会建设。由于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性,中国低碳社会建设面临着选择困境、整合困境、持续困境以及外部突围困境和协同困境。为此,建设中国低碳社会应当充分发挥现有体制的优势,但需推动其必要的功能转换,建立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之间的适当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各国政府普遍追寻低碳发展的背景下,城市低碳发展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对城市低碳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是构架城市低碳发展理论研究框架与体系的重要一步,也是有效指导城市低碳发展的重要一步。对指导城市低碳发展研究的系统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足迹理论、脱钩发展理论、环境库兹涅茨理论、福利经济学理论、投入产出理论等理论进行系统分析,为城市低碳发展及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与指导。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是践行低碳生活的先锋队。本课题组的调查显示:虽然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已明显提高,但环境问题还没引起大学生的足够重视;他们虽然对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认可度也比较高,但有55%的学生会不适应或是不愿意选择低碳生活方式;目前学生的生活仍然倾向"高碳"特征。所以,教育管理和研究机构要迅速制定大学生低碳生活准则,高校要大力宣传低碳生活理念,建立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的检查监督机制,引导大学生做好低碳生活的传播者和倡导者。  相似文献   

17.
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及由此引起的环境问题正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实现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发展的和谐统一,早日走出一条低碳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摆在世界人民面前的重大挑战。低碳经济体系的提出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围绕技术创新、碳交易、低碳城市、全民意识、政策体系进行展开,其中技术创新是基础,碳交易是手段,低碳城市建设是核心,全民意识的提高是动力,完善的政策体系是保障,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8.
生活方式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以人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 ,生活方式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生活方式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调适和对生活资源的有效配置 ,满足人的生存、发展、享受的需要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立生活方式指标体系 ,加强对社会生活的监测和引导 ,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生活方式指标体系应该包括客观指标、主观指标、行为指标三个子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