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词气是中国词学批评史上重要的批评话语,在批评视野中的词气说的发展轨迹大致有四个时期:萌芽期,由"气"引入词学批评而为"词气";升格期,在词学批评著作中涌现出众多的以气评词论人;深化期,晚清著名词学家谢章铤重视"词气",形成较完善的"词气"论;升华期,"词气"理论范畴进一步完善,最终在王国维的词学境界说中得到升华,以境界统领替代词气。  相似文献   

2.
中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理论研究进展及其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对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相关问题的研究,已历经10年有余。从纵向的发展方向,通过归纳和内容分析法对各种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反思学术研究中的现实问题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理论依据。而通过解构的视角可以得出其理论展开呈现出"生物安全性""产业化取向""具体政策选择"3个阶段性的特征,这3个特征分别成为了不同时期的研究主题;理论研究呈现出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四大学科视域;中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理论建构研究,还有待在转基因作物定义的界定、中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发展战略的定位、中国转基因粮食作物发展的战略审视、中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公共政策学的思考、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不可行性论证"5个方面的研究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创世神话经历了起步、发展和沉寂期后,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新的进展。近三十年的少数民族的创世神话研究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一是少数民族创世神话史料整理时期;二是少数民族创世神话理论方法探寻期;三是少数民族创世神话全面繁荣期。本文将对这三个时期做了较为全面的勾勒与评述,以彰显中国学者在少数民族创世神话研究方面的贡献与不足。  相似文献   

4.
胡绳认为,新民主主义时期党史研究的重要目的是总结经验教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要充分论证毛泽东思想的创造性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党内存在的"左"倾教条主义的危害性。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史一定要把中国近代社会作为重要历史背景,党史研究必须要注意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的全局。提出要以现代化为线索来编写建国前历史的新框架,要重视对中间势力的研究,拓展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史研究的领域。提出了可资利用的党史研究的方法,为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史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模式"的关系,是中国社会发展中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模式"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模式"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模式"成功的主要因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模式"继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在"中国模式"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创建和发展"中国马克思学"需要把握好四个维度。在逻辑前提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立足中国实际;在发展向度上,应基于历史深度和现实高度,充分借鉴国外马克思学的有益成果;在价值诉求上,"中国马克思学"应纳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范畴;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只有科学准确地把握这四个维度,"中国马克思学"才能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坚实可靠的理论基础和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时期,广西经济已经呈现出较高较快增长态势,由于经济发展具有较大连惯性,以及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及中国经济的复苏趋势支撑,预计"十二五"时期广西经济增长较高较快的态势将继续延续。在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上,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将是一个"快速发展追赶"和"战略瓶颈制约"共存的时期;在发展的战略理念上,以"保快速发展"为出发点,实现由"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向"后发展中等水平地区"的追赶转变;在发展的战略思路上,广西必须在国际开放化、边疆民族化和沿海大通道三大特色上做足文章,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  相似文献   

8.
在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认识中,有一种流行的观点,即把"以人为本"解读为"以人的权利为本"。这种观点没有区分两类权利概念,在法律实践中只会演变为以部分人即有产者的权利为本位,这有违"以人为本"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无法正确解释中国农民的权利现状。"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是对中国改革发展进入"矛盾凸显期"的理论反应,只有通过对公共利益平衡的追求,才能达到"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9.
从"新村计划"到建设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与实践,毛泽东一生都在为中国农村发展探寻出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一体化推进的社会主义农村新格序,可谓毛泽东理想中的中国农村发展道路;建设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天换地探索与尝试,开启了中国农村发展之路探索的先河,尤对当今的新农村建设大有补益。  相似文献   

10.
李慎明 《中华魂》2011,(2):33-36
(接上期) 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机遇与挑战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百多年来,我们中国,积弱积贫,屡遭外国列强欺凌。我们的先辈虽不乏"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志士仁人,  相似文献   

11.
涉海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类型, 从六朝至明清时期均有诸多相关作品。根据小说中海洋叙事元素的发展变化,可以将中国古代涉海小说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孕育期、发轫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四个时期,其中先秦至两汉时期为孕育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为发轫期,唐宋元时期为发展期,明清时期为成熟期。通过梳理中国古代小说海洋书写发展脉络,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涉海小说经历了从想象之辞到可信知识,从神话到传说到纪实到自觉文学虚构的叙事流变。  相似文献   

12.
学术是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诸多知识系统和方法系统,以及自然科学领域中科学学说和方法论。学术史是直面已存有的哲学家、思想家、学问家、宗教家、经学家等的已有的学说和方法系统,并藉其文本和成果,通过考镜源流、分源别派,历史地呈现其学术延续的血脉和趋势。中国学术史分六期:先秦学术原创期,秦汉经学奠基期,魏晋玄学会通期,隋唐儒佛道融突期,宋明理学造极期,清代考据延续期。中国学术是中国的学术,应该"自己讲"、"讲自己"。中国学术具有整体性、时代性、超越性、真实性、和合性等特性。  相似文献   

13.
“与其”句式历时演变的规律及诱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其”句式的发展历经三个阶段,即先秦至魏晋南北朝阶段,唐宋至元、明、清阶段,现、当代阶段。每经历一个阶段,“与其”句式都要进行一次大的调整,这些调整与汉语“双音化”的发展趋向和“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历史选择相关。  相似文献   

14.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在这一时期,具有独特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学理论批评,经过萌芽、开创、发展,逐渐趋于成熟,并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这一时期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及其成就。  相似文献   

15.
五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典型的分裂割据、弊政丛生时期,又是迈向统一的过渡性阶段。后周太祖郭威适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以整顿内政为中心,采取种种措施,恢复农业生产,澄清腐败史治,抑制武夫势力,匡正五代过失,成效斐然。周太祖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转折点,掀起了由此至宋太宗朝近半个世纪的改革声浪,意义深远,其历史功绩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中央专制集权制度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形成于一个较为封闭的有着悠久农业文明的国度.它经历了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的形成期、隋唐至宋元的发展期和明清的强化期三个阶段.中国的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它不仅使中国社会保持了长期的统一,也使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西方列强的入侵动摇了这一制度的合法性基础.经过百年来的改造,中国的中央专制集权制度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7.
宋明时期的美学思潮是中国美学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段。其中的美学范畴、范畴群及其内在关系,美学命题及其判断与推理也在中国美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对后来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时期内容极其丰富的美学范畴的形成、建构与发展都受到宋明理学的重大影响,因此,探究宋明时期美学范畴与理学范畴之间的深层次关联,理清其中的逻辑脉络,对于深化宋明理学美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三公"是中国古代官制史中存在时间最长的官名之一。由于经历了太多的变迁和跌宕 ,人们难以把握其丰富多变的内涵 ,常常产生误解。实际上 ,"三公"从产生到变为虚衔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变迁 :先秦时“三公官”为尊称 ;秦汉时"三公官"为宰相 ;晋南北朝间始正式立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官", 间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官”;隋至唐、宋初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官"用做宰相、亲王、使相加官 ,不预政事 ;北宋徽宗朝"三公官"复改名为"太师、太傅、太保"为真相之任 ;宋钦宗之后至元明清"三公官"(太师、太傅、太保)为加衔。  相似文献   

19.
魏晋南北朝汉语是中古汉语的主干部分,学界在此时期的语法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但在连词的研究方面,还稍显不足。通过全面梳理分析有关魏晋南北朝汉语连词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侧重于这一时段连词的共时描写,对于新生连词的来源及演变方面的历时解释还不太重视。因此,认真分析此阶段汉语使用的连词,并从历时演变的角度探讨新生连词产生的规律,显然已是亟需加强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0.
史论即人们对客观历史所作的评论,在中国古代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最能体现作者的历史见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论,随着史学的多途发展,日益受到史家的重视,其形式也更加多样。所探讨的问题,受到当时社会的影响,多与现实有关,涉及政治兴亡、民族关系、门阀观念、宗教思想等许多方面,南北的发展也有所不同,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这在中国古代史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