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末新政中的保守主义思潮--立宪运动百年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末立宪运动中的立宪缓行派对西方宪政制度植入中国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持有审慎的怀疑态度。它与立宪派之间的思想论争 ,反映了后发展的传统国家在政治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两难矛盾与困难。研究这场思想论争 ,有助于认识制约中国走向宪政与民主的文化、社会与经济矛盾 ,这对于百年后的中国人仍然有着重要的历史启示。本文通过考察清末新政时期保守派对立宪思潮的批评言论 ,来展示 2 0世纪初的中国保守主义思潮的一些基本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2.
柴松霞 《殷都学刊》2010,31(3):76-83
近代中国人在什么条件下对西方的立宪制度产生了兴趣呢?尤其是对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统治的大国来说,能主动走出国门,考察东西洋的宪政制度,是一件大事。"五大臣出洋"正式拉开了清末预备立宪的序幕,当时的舆论是如何看待这一轰动事件的呢?体认其时代背景,明察时人、时论对宪政的认识,详细探究时评的舆论导向,自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清末的立宪活动。  相似文献   

3.
张君劢宪政思想平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先初 《船山学刊》2002,(2):117-122
张君劢是近代中国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宪政主义者。他一生为宪政奔走呼号,并且身体力行,致力于宪政的实施。他以自己的宪政思想及其实践给历史贡献了一笔重要的遗产,任由后人研究和评判。一、终其一生的宪政追求宪政在中国是舶来品。19世纪下半叶开始,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逐渐将学习西方的重点由其器物文明转向其制度文明。他们抱着改革中国政治制度的目的,对西方的宪政经验及其学说进行系统的介绍,随之,中国思想界形成了一股声势颇大的立宪思潮。这一思潮从康有为、梁启超鼓吹维新变法算起,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几乎笼罩了整个…  相似文献   

4.
从1901年清末实行新政以后尤其是1904年日俄战争结束以后,国内宪政思潮沛然而兴。宪政思潮的传播对商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商人的权利意识萌苏,参加立宪团体,积极参与试办地方自治。商人有了政治历练,逐步成为清末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相似文献   

5.
语境、对接与投射:清末宪政思想接受中的变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盛行的立宪救国思想代表了一种通过移植西方宪政制度来寻求富强的政治主张。这一思潮推动了政治话语权从传统的尊君范式向宪政民主范式的转换,并为此后的制度变迁注入了强劲的观念动力。然而,当时国人解读外来宪政思想时面临的语境,以及为使外来宪政诉求能与本土性道义诉求对接而担当起"政治动员功能",不能不将大量的本土要素投射到宪政思想之中,从而使之发生重大变调,偏离其本来指向的制约国家权力这一目标。清末宪政观的这一建构使清末,也使近现代中国的宪政思想及实践自始就背负了与宪政精神极不相符的理想主义负担。  相似文献   

6.
由于“华夷之辨”所固守的礼义及其外在化的政治制度,近代中国的宪政移植之路充满了苦涩。由于西方恃坚船利炮而来,使中国在移植宪政之时,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屈辱。近代中国人在立宪的时候涌起的情感,与其说是对宪政的爱,还不如说是一种爱国的义愤。宪政,究竟是一种文明的荣光?还是一种苦涩、屈辱或必须予以消除的国耻?在中国立宪的长时期内,这实在是一个好好斟酌后也不能确定答案的问题。因此,便有了种种对宪政的抵抗:拖延、抗拒立宪;对宪政核心价值的排斥和代换。  相似文献   

7.
“万事开头难”,清末立宪开创了我国百年立宪的先河,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然而无论从人类宪法史还是中国近代史、中国宪法史来看,清末立宪都严重“迟到”。“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严重迟到的清末立宪在遭受难产之痛后很快就走上了“早退”的不归路,且清末立宪的“迟到”是其“早退”或者说“短命”的重要原因。当代中国社会有强大的宪法需求,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状态,努力实现从世纪宪法到宪法世纪的飞跃,是对清末立宪开创的百年立宪之旅的最好纪念。  相似文献   

8.
清末民初是近代中国宪政发轫与实践的重要转型期。维新变法揭开了清末民初宪政实践的序幕,辛亥革命则是清末民初宪政转型的一次重要实践。从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清末民初宪政实践的发展依时间的推移由缓变激,渐次演进。考察清末民初的这两次宪政实践活动,分析总结其经验教训,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理解和体认宪政。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围绕宪政民主路径的选择发生了三次论争。一是清末围绕“开明专制”的论争 ,论争双方都承认国民程度影响宪政道路的采择 ,但双方给出了不同的判断 ,共和立宪派更否定了依靠清朝统治者推行立宪的可能 ;二是民初围绕袁世凯专制行为展开的论争 ,论者较系统地批判了所谓的“开明专制” ,提出只有实行宪政民主才能促进国民程度问题的解决。在对中国宪政民主路径的采择中 ,孙中山的“训政论”日益系统 ;三是 30年代关于“新式独裁”的论战 ,双方争论的焦点是“新式独裁”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谈判与协商、宪法至上、和平化与司法化,同构了宪政的契约性。但是,在近代中国的立宪过程中,却表现出了宪政契约性的严重流失,从而导致了宪法的虚文性。  相似文献   

11.
《临时约法》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建立共和宪政国家的理想,其对清末立宪以来"君主立宪"与"共和立宪"之争作出了现实决断。然而,"西化"的制度设计并未带来真正的宪政。宪法的首要功能是组织建构,而中央政府的组织建构及实践又具有核心地位。因此,揭开《临时约法》下共和宪政实践的面纱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那段历史真相,也是对当前"西化"宪政理论甚嚣尘上的一种自觉反省。  相似文献   

12.
宪政思想是康有为指导维新变法的政治纲领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提出了“设议院”、“兴民权”、“立宪法”、仿效日本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等较系统的宪政主张。研究康有为的宪政思想,不仅会使我们对近代中国宪政建设的历史困境和艰难历程有更深刻的体认,也将有助于我们总结维新立宪的经验教训,以史为鉴,推动当今中国的宪政建设。在此,本文拟就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宪政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康有为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以及其宪政思想的西学渊源等作一粗浅的梳理。  相似文献   

13.
清末民初,中国政治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动时代,如何实现由传统的绝对主义的专制王权政治向近代西方式的宪政政治转换,是当时进步思想家们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严复曾长期留学英国,留英期间他对西方式的宪政政治作过比较深入的研究,确立了牢固的近代宪政政治的理念。由于当时中国缺少一个西方式的自由主义文化传统,不能够为中国建立一个西方式的宪政政治提供坚实基础,这便导致了严复思想的内在矛盾;即:在理念世界严氏追求宪政,在现实世界则将宪政悬置了。理念与现实这两个世界的冲突,常常使严氏陷入两难的尴尬境地。这两个世界…  相似文献   

14.
梁启超宪政思想之"变"主要表现在他对近代中国宪政模式的选择和设计上,从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再回归君主立宪,走向开明专制,最后拥护共和立宪,这反映了梁启超对近代中国宪政之路的理性思考 ;"变"的背后 ,"不变"的是梁启超的爱国思想和坚持民主宪政、坚持渐进改良道路、坚持国民性改造的一贯主张."变"与"不变", 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因素,为我们今天的宪政建设提供了宝贵启示.  相似文献   

15.
夏新华 《社会科学家》2004,15(1):141-143
近代中国宪政跌宕起伏,多灾多难。在纸面上的宪法不断走向现代化的同时,其在价值追求上却出现了严重的工具主义倾向。清末预备立宪首开恶端,孙中山的《临时约法》因人立宪,北洋军阀修宪争权,南京国民政府以党代政,本应弘扬民主政治、保护基本人权的宪法被当成改变国家的工具,变成当权者手中的玩偶和进行权力斗争的制胜利器。此种工具性宪法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源。回顾历史,以史为鉴,中国的宪政可谓任重而道远。新时代呼唤新宪政,走出宪法工具论的误区,民主政治应当成为共同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即表达了对西方政治文明的艳羡.经过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首的维新志士对西方宪政制度的进一步介绍,再加上报刊舆论对宪政制度的宣扬,到20世纪初期,宪政思潮逐步发展成为一股颇具影响力的政治潮流,其中一个重要标志是朝野上下掀起了立宪期限讨论的高潮,尤其是五大臣出洋考察时期政府官员关于立先期限的论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清政府推行宪政改革的规划,使得颁布立宪期限成为宪政改革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近代政治变革经历了纵向更迭、横向交叉、依次演进和曲折发展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充满了利益冲突和不同思潮之间的碰撞,立宪主义始终与这些斗争和碰撞密切相关,并影响至今,这也是立宪主义成为理论界关注焦点的原因之一。毫不夸张地说,关于中国近代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的研究成果数以万计,但从适应和满足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  相似文献   

18.
陆炎 《东岳论丛》2002,23(3):80-82
在 19世纪末和 2 0世纪初兴起的立宪思潮中 ,孙中山不但择取了共和立宪的社会变革主张 ,而且对清末新政时期的“预备立宪”和立宪派的君主立宪论均有深刻的认识。尽管无论是君主立宪还是共和立宪都带有推动社会进步的意义 ,但 2 0世纪初中国社会对共和立宪的选择反映出孙中山的这一变革思想更为顺乎民意。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 宪政乃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成就,其本身亦有内在的发展之阶段.对此,晚清以来的诸多宪政论者,均有明确认识,并为今日中国宪政之发展留有诸多启发性见解和历史性经验.晚清立宪之所以有"预备"之说,实际上就是"宪政阶段论"的最早实践,即将立宪分为"预备立宪"与"正式立宪"两个阶段.可以说,晚清立宪的所有纷争都是围绕着"中国立宪是否需要预备阶段"这样一个主题而展开的,现实主义者坚持宪政阶段论,主张中国立宪必须有一个预备阶段,而理想主义者则反对立宪阶段论,主张"即刻"宪政.  相似文献   

20.
日本近代化的最大成功之处是宪政政体的确立,虽然是君主立宪制,天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但并无至高无上的权力,其权力受到宪政的约束,这不同于东方社会传统的一统天下的专制王权体制。这一不同,为日本在诸多方面推进近代化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机会。而中国清末的立宪改革尽管意义深远,但是具有保护性、有限性、防御性和贵族性。从中国清末制度变迁的进程来看,清政府政治转型的阻力,一是来自于既得利益者对变革的抗拒,二是由于清政府自身欠缺领导改革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