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制造产品在世界上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包括家电、医药、电子等10个制造行业在内共100多种产品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早在200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突破30000亿元人民币,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34.4%,在世界制造总额的比例也超过5%,位居世界第四.日本<产经新闻>也连续发表文章,认为"在制造业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无数"MADE INCHINA"(中国制造)的商品凭借其价格低廉不断涌出国门,"征服"世界,我们因此正在陶醉于"世界工厂"和"制造大国"的喜悦之中并充满着信心.但是,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世界上低质低价的形象一直未能抹去,无情的现实正在唤醒着我们,我们只是"制造大国"而不是"创造大国",甚至说不上是制造大国,更与品牌大国无缘.  相似文献   

2.
自2001年日本通产省发表的白皮书,首次将中国称为“世界工厂”以来,中国是"世界工厂"、"全球制造业中心"等这样的概念和说法开始被频频提及,有关中国已经或即将成为"世界工厂"的讨论变得十分热烈。面对中国是世界工厂的喧嚣,我们需要冷静理智地思考。本文从揭示世界工厂本质内涵入手,对经济史上曾经的世界工厂进行分析比较,指出中国与世界工厂的差距所在。  相似文献   

3.
何智慧 《职业》2017,(28):43-44
数字化产品开发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数字制造工厂充分体现"中国制造2025"的概念.学习和掌握数字制造工厂技术,可以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本文就基于数字制造工厂建设浅析中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浅析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是最迫切最实际的改革课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国际产业分工正在"重新洗牌",许多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看好中国市场,将部分制造业进一步向我国转移,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工厂.制造业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我国制造业要打造"中国制造"的品牌,要真正成为"世界制造加工中心",必须要有先进的制造技术与一大批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人才作为支撑.数控技术的广泛应用和高速发展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陈桂福 《职业》2016,(6):20-22
机器人、数字化制造、3D打印等技术的重大突破正在重构制造业技术体系,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PS)的智能工厂正在引领制造业方式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云制造、网络众包、异地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电子商务等网络系统制造模式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全球制造业孕育着制造技术体系、制造模式、产业形态和价值链的巨大变革.为此,国家高瞻远瞩,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指引方向.因此,本文提出,快速发展当代职业教育,培养多样化技术技能人才,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支撑与保障.  相似文献   

6.
上海城墙的兴废:一个功能与象征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国际社会发表评论称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中心或“世界工厂”后,国内外对中国“世界制造中心”问题研究突然增多。从目前来看,国内外就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类研究认为中国目前仍不是任何意义上的“世界工厂”。另一类研究认为:中国目前已成为或基本成为“世界工厂”。其实“,世界制造中心”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与某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相联系的,是世界制造业在区域上发展不平衡的现实体现。世界制造中心的形成及其变迁需具备一定的政治、经济等基础因素。抽象和概括地说,这些基础因素可归纳为:市场规模、产业资本、科技革…  相似文献   

7.
杨生文  周辉 《职业》2016,(2):4-7
东莞,37年前还是中国南方一个弹丸小城,但现在却是一个世界工厂,它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中国制造,甚至世界制造. 今天,在这个小城上,有一所技校——东莞市技师学院,它的一举一动也影响着中国技能人才培训的方向,甚至中国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贾秀东 《公关世界》2016,(23):86-87
2016年,国际形势动荡多变,世界在"乱"和"变"中苦寻治理之道,中国在谋划和引领全球治理变革中积极有为,展现了大国担当. 通俗地讲,全球治理指的是全球事务谁来管,如何管.全球事务攸关人类整体利益和共同命运,全球治理则事关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事关给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定规则、定方向,事关各国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长远制度性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工会问题是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必须直面的问题.随着中国中车进一步融入世界,在全球各地建立本土化制造基地或维修基地,工会问题也成为"走出去"过程中必须妥善处理的问题.本文阐述了中国中车近年来开展国际化过程中遇到的工会问题及应对方式,重点介绍了在美国和德国开展的涉及工会应对的案例,几点启示供国际化企业借鉴.  相似文献   

10.
黄卫来 《职业》2007,(12):1
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处境颇为尴尬:一方面,"世界工厂""世界制造中心"这样的称谓让国人充满期待;另一方面,作为制造业的主力的高级技工却往往渴求难得.……  相似文献   

11.
现在印度开始"抛弃民主主义传统思路,回到重建经济任务"上来,更多印度人已经认识到外国直接投资不仅带来资本而且会带来专门技术,提升国家竞争能力;更多专家们认为,印度已经错过全球自由化第一班车,今后不能再错过.印度能否在未来成为继中国之后的"世界工厂",已经引起国际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60年代以来,学术界掀起了针对"西方中心论"的批评浪潮,强调以全球眼光重新审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复兴,重新定位前现代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认识中国经济奇迹的根源,成了海内外学者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同时,历史计量学、新经济史在欧美经济史坛大行其道,通过对历史上宏观经济回溯性的定量分析,加深对长时段经济发展和演变的认知.  相似文献   

13.
一名晨练者俯身系鞋带,运动鞋上写着"中国制造,结合美国运动科技";一个人正在吃早餐,身边的冰箱上印着"中国制造,融合法国风尚";两名时尚少女行走街头,身上的MP3上写着:"中国制造,配合硅谷的软件";法国顶级模特的时装上印着"中国制造,法国名师设计";一名商务人士向飞机窗外望去,机身上写着"中国制造,全球工程师结晶"30秒,画面快速切过。Made in China悄然变成了Made withChina,(直译为:与中国联合制作),画外音:Made in China with the World(直译为:中国制造,世界合作)。  相似文献   

14.
全球变局下中国如何应变——世界变局智库何为,下面我就"智库要为党为国为民真作为敢作为有所作为",简单的谈四点认识. 一、"世界变局智库何为"是对中国智库的一大考问 "全球变局下中国如何应变——世界变局智库何为",这一问是对中国智库的一大考问,我国智库发展不平衡的现实也有必要提出这一考问,这是对加强智库国际化的鞭策.对这一考问肯定的回答是,在世界大变革大调整的大变局中,尤其在全球经济政治危机和冲突加剧之际,中国智库大有可为,并且必须有所作为,要在变局中开新局.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工厂和全球制造业中心,客观上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出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工作经验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已经迫在眉睫。但目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本文从实际调查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近年来"双师型"教师队伍发展缓慢的内外因素,以期望能够解决中国社会日益存在的"双师型"教师缺乏以及培养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力不断增强,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制造大国,但是在世界上的制造业名企中鲜有我国企业.2014年12月,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争取在2025年成为世界制造强国.这对技校数控专业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析技校数控加工实训现状,以期探索出一套合理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滕仙娟 《职业》2007,(30):114
在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制造业工厂"、企业技术性人才需求缺口不断扩大及就业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职业教育终于又一次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相似文献   

18.
相对于政治转型以及社会转型而言,建国60多年来,经济转型是大陆相对比较快速且比较成功的."中国制造"成为世界品牌以及中国GDP跃升全球第二就是明证. 社会工作是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就此而言,社会工作的服务延伸根本不可能无视经济强国下的企业领域需求.这就是当下企业社会工作兴起的外部宏观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19.
中国制造的商品只占世界全部商品的5% 中国可能是世界工厂,但是它并不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商。中国制造的商品只占世界全部商品的5%。中国也不是唯一一个低薪甚至是最低薪的国家,许多拉丁美洲国家与之接近,而且孟加拉国、印度、柬埔寨和越南的劳动力更廉价。非洲很多国家的劳动力与这些国家相比还要廉价。  相似文献   

20.
一.在上海营销中国将成为一种“世界制造”。如果说跨国公司在华东地区建设工厂并形成“中国制造”之概念的话,那么还有一种非物质化的产品也在世界各地流传着,那就是国际机构或跨国公司在上海这一中国经济的心脏地区,直接打造和输出中国经济的新形象,这可以称之为“世界制造”。在本届福布斯论坛之前,《财富》杂志在1999年也兴起过这样的高潮,以后美国的《商业周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