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的新安全观是相对于传统安全观而言的,是在冷战结束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安全形势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的背景下形成的。其内容主要包括:安全具有普遍性,各国享有安全的平等权利;安全的内容已经由个别领域向更多的领域扩展;高度重视军事手段对于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其他手段,国际安全取决于各国的对外政策,多极化趋势从总体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新安全观的核心应当是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新安全观的根本目标是维护全球的战略平衡和稳定。江泽民的新安全观已成为我国制定安全战略和对外政策的重要指导思想,其可行性已被实践所证明。  相似文献   

2.
新安全观是在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以及在全球化浪潮和非传统安全的推动下应运而生。在应对非传统安全的实践中,中国提出了独具特色的新安全观,为世界新安全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张红 《理论界》2006,(3):208-209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安全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中国政府提出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安全观。新安全观具有丰富的内涵,是与时俱进的安全观,对国际社会有积极、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针对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国家安全环境的新特点 ,在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的指导下 ,积极探索维护和促进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的新思路 ,开辟了合作安全的新途径 ,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科学的新安全观 ,将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
邱丹阳 《学术研究》2002,(7):97-101
江泽民的新安全观 ,在安全主体上是主权安全 ,在安全内容上是综合安全 ,在安全途径上是合作安全 ;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和平的、合作的、普遍的安全观 ;它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后,中国政府以实现人类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为己任,根据国际安全形势的新特点,提出并积极倡导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这种新安全观,在内涵上,强调安全的综合性和实现和谐的迫切性;在目标上,强调寻求共同安全与共同繁荣;在实现途径上,强调以协作求安全与和谐;在根本措施上,强调共同发展是安全与和谐的基础。中国新安全观的提出及成功实践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构建和谐世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德胜 《阴山学刊》2005,18(3):73-76
冷战结束以来,安全观念正经历着一次历史性的转变,各国都在探索新的国际安全模式,以适应冷战后的新安全环境。中国新安全观是一种摒弃传统的冷战思维,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内涵的新型安全观念,它以丰富的理论内涵和成功的外交实践证明了其自身科学性与正义性相统一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时代国家安全观的演变与中国的新安全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结束后,全球化潮流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世界发展大趋势之一,任何国家都难以置身其外.全球化作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进程,正在深刻改变着社会进步的方式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成为影响国家行为的一个重要变量.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导致国际关系的内容和特点发生了显著变化,国际安全环境更为复杂,安全威胁更加多样,安全威胁的性质和特点也不同于以往.这一切都极大地冲击着传统的安全观念,并以其自身的逻辑改变着人们对国家安全的认识和理解,促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及界定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相关的安全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
周太山 《学术论坛》2012,35(8):21-25
全球化进程中意识形态斗争的新趋向:我国成为美国意识形态攻击的第一对象;新媒体成为美国对华意识形态战的主要平台;美国实施软硬结合的"巧实力"意识形态战新战略;美国实行有形和无形相结合的全方位意识形态渗透。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思考:既要增强必胜信心,又要增强忧患意识;抢占新媒体意识形态领域阵地,打好新媒体意识形态战;实施"软实力"和"硬实力"相结合的意识形态战略;将艰苦奋斗精神和科学消费观的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全过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10.
白雪 《理论界》2009,(4):40-41
冷战结束以后,国际形势不断发生新变化,中国根据时代的发展适时地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新型安全观,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坚持以新型安全观念为基础,处理各种事务。毫无疑问,“以人为本”的新安全观向传统安全观发起了挑战。本文试从四个方面论述“以人为本”的新安全观对传统安全观的超越,以及由此给中国的发展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论江泽民的科技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根据江泽民同志有关科学技术的论述概括江泽民同志的科技思想,主要探讨江泽民同志科技观的主要内容,他提出的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优先发展科技、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思想,是对邓小平科技观的重要发展,进一步明确了科学技术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明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网络时代学生管理的新趋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以来 ,我国中小学生管理一直停留在经验管理和科学管理的层面上 ,它以严格的制度 ,严密的组织、单向化的控制使学生接受被动的管理 ,“铸”成了追求一致、隐藏个性、盲目崇拜权威的性格特征和思维方式 ,限制了学生特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网络时代 ,网络的制度的瓦解 ,对组织的消解、对人性的张扬以及交互化的交流方式 ,使学生的独立意识、平等意识、自主意识、创新意识空前地增强 ;在行为方式上对传统惯性、对现实社会对理性世界进行挑战 ,表现出对当前学生管理工作单一模式的抵触和对后现代教育多样性、平等性和开放性思想的企盼 ,从而引起人们对学生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价值的重新追问与定位。  相似文献   

13.
姚海鹰 《学术论坛》2007,3(2):17-20
江泽民的社会科学观,包括了对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有关问题的一系列基本观点。江泽民的社会科学观深刻揭示了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丰富的思想内涵,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也为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在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中,十分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并对此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对新时期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我党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强大武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根据形势的发展和需要对思想政治工作作了新的思考和部署,赋予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新的时代内涵,对于新时期党的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明清之际的经世思潮突破了以往经世思想的发展路径,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向:( 1)“内圣”之学与“外王”之学由离异走向统合;(2)在“治体”上由尊君转向重民,形 成了具有初步民主色彩的政治学说;(3)重视“利用厚生”之学,主张“工商皆本”和经 济自由;(4)广采博纳外域新知,会通中西。不仅将中国经世思想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而且孕育了启蒙思想,使经世思潮与启蒙思潮相互交织,显示出一种新的时代精神的萌动 。  相似文献   

17.
论江泽民的政治体制改革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继承和坚持了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并且在新的实践中加以拓展和深化,对我们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正确处理政治体制改革与政治发展、政治稳定的关系,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和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经营”文化是大庆油田企业文化创新发展的新生长点;积极培育“责任”文化是大庆油田企业文化创新发展的新亮点。厚重的“责任”文化积淀,地企互动的特定环境,“特大型”国有企业的性质,是大庆油田培育“责任”文化的前提条件、特殊条件和内在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关于国际文化战略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文化利益论、文化国力论、文化态势论三个方面清理了江泽民关于国际文化的一系列新判断,并以此为基础从文化创新论、文明秩序论、民族精神论三个方面,深入分析和理解江泽民提出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其不变的宗旨。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执政为民”观闪烁着理论创新的光芒,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