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法律地位和立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法律制度是协调森林资源经营者和受益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为林业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的重要保障。这一制度已在我国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部分地方法规中得到体现,但其法律体系还很不完善,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该文在分析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法律地位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生态效益补偿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立法措施。  相似文献   

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对于提高森林生态建设者与维护者的积极性,维护林地所有者合法的经济利益具有促进作用,能够协调"绿水青山"保护者与"金山银山"受益者之间公平性.综合梳理了国内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机制,包括补偿范围、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标准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森林生态系统效益的测算方法,包括物质量评价法、价值量评价法、能值分析法和生态模型法的特点和应用研究进展,论述了补偿标准测算依据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近年国外森林生态服务付费的起源、研究重点、进展及多个国家森林生态服务付费的机制.最后针对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一方面需要通过市场化的多种途径来拓宽资金来源,科学评估森林生态效益;另一方面要科学合理制定补偿标准,实现有差异的补偿等级或补偿区间.  相似文献   

3.
森林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附产业。依托1973年-2013年中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通过构建森林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计量模型对中国森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量化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中国森林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整体呈上升趋势,涵养水源效益占森林生态效益的80%,森林物质多样化效益最高,占森林社会效益的约为90%,具有较好的社会公益性。森林效益的提高离不开经济增长,社会进步,退耕还林,退草还林的政策实施。从思维方式,环境账户,生态林视角提出了提升森林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以生态效益为主导功能的生态公益林,为社会提供了“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需要公共财政的支持与调节。但是,由于公共财政政策本身存在着缺陷,需要我们优化单纯通过公共财政进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途径,加强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跟踪,逐步启动国内的碳汇贸易,以适应国际森林碳汇贸易市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江西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现状分析,针对我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立过程中存在的补偿范围比较狭窄和补偿资金投入不足,补偿标准低,补偿资金运作不规范等问题,提出若干建议:按森林生态区位和生态功能合理布局补偿范围;逐步提高补偿标准;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补偿资金来源;规范运作补偿资金,强化资金使用的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6.
森林生态效益的有效供给取决于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实现.森林碳汇贸易通过市场交易,充分实现了森林生态效益的商品化,为林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融资平台.基于森林碳汇贸易的公益性、公开性、风险性以及交易客体的“可转让性”,必须通过完善标准合同、建立碳交易所、设立碳汇林保险以及建立合理的林权制度来保障森林碳汇贸易的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7.
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从提出到现在已经有30余年的历史,取得的效益是显著的。进一步明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内涵,总结分析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经验及问题,为建立完善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8.
采用法经济学分析中的波斯纳分析范式,即法律的经济分析,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法律冲突为分析对象,以各主要行为主体的成本收益为分析工具,探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法律冲突背后的经济逻辑。  相似文献   

9.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与难点有: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法律体系建设滞后;补偿机制不灵活,补偿标准偏低;投资主体单一,后劲不足;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过于单一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同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科学评价城市森林的生态效益是有效管理城市森林的重要基础。以全国城市林业主管部门为调查对象,采用邮寄调查问卷的形式,就全国95个城市的城市森林覆盖率、最为关注的城市森林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以及生态效益评价工作的开展情况等方面的信息进行了收集、整理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统计数据,讨论了影响城市森林生态效益评价工作开展的因素。结果显示:我国城市森林生态效益评价工作尚处于起步摸索阶段。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充裕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政府参与荣誉评选对城市森林生态效益评价工作的开展具有较显著的影响,而城市的社会经济状况对开展评价工作的影响不显著。同时,城市林业主管部门与科研人员对城市森林生态效益的关注点存在高度一致性。最后,针对此次调查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增强城市森林生态效益评价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税收作为政府调控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其开征生态税的目的主要在于修复和保护生态环境。而税率又是税收设计的关键所在,将直接影响生态税收的调控效率。鉴于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均的现状,目前尚无法实施全国统一的生态税税率,借助生态税率区间模型分析发现,我国东西部区域生态税率测算差距较大,部分区域差距甚至可达10个百分点;且中西部地区生态税税率区间下限高于东部地区。为了充分发挥生态税对经济和环境良性发展的引导效应,必须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和资源能源分布情况,以发展绿色经济为指导思想,实施差别税率。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环境税的生态补偿效应基础上,梳理我国的环境税费制度实践情况。结果发现,目前我国的环境税制体系不完善,融入式环境税制影响了税收中性原则,缺少独立的环境税种,导致生态补偿导向缺失,"双重红利"效应难以实现;征管体系不健全,弱化了生态补偿效果。鉴于此,我国应明确环境税改革方向,立足国情、循序渐进地建立具备"生态补偿"理念的环境税制模式,完善环境税收征管体系,提高环境税效应,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3.
生态税收作为一种维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手段之一得到许多国家重视和运用 ,并取得良好效果。我国环境资源状况的日益恶化迫切需要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税收制度 ,以维护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现行增值税制在企业纳税人身份划分、计税方法、抵扣范围和抵扣办法、货物运输方式和费用的税务处理等方面的诸多规定,导致了增值税各种税负差异的形成及税负不公平现象的普遍存在,从而暴露了现行增值税制的重大缺陷.实现增值税负的公平要求统一和规范增值税纳税人的管理、计税办法,促进消费型增值税的尽快实施,这是深化增值税制改革,完善增值税制的必然要求和趋势.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与法规问题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的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由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经济补偿规定、集体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三部分构成。从国家的方针政策、森林法、民法、行政法等方面论述了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政策、法律依据 ,分析了现有公益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法规实施现状 ,并结合具体国情探讨了我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法规设计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的生态税法律制度在减轻或消除污染,加强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仍存在缺少针对环境保护的专门税种、税种分散、费多于税、缺乏系统性等缺陷.构建与完善我国生态税法律制度,应在确立生态税法律制度的立法原则的基础上,改革排污收费制度,开征环境保护税;同时,对现行资源税、消费税、城市建设维护税及税收优惠政策等进行改革与完善,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捐赠税收制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现行税法关于捐赠税收制度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严重影响了我国公益捐赠事业的发展.从我国关于捐赠的税收立法规定出发,分析了我国目前关于捐赠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完善捐赠税收制度的建议,以促进我国公益捐赠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和健全我国财产税体系,规范税费制度,降低建筑业及房地产业的经营成本,开征物业税已是大势所趋。围绕开征物业税对政府、房产商及房产市场、居民等不同群体利益的影响,进行了由上而下的立体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