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新军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2):73-75
《外省书》问世以来,批评界对其褒贬不一,正确阐释这部长篇小说,关涉到对张炜的整体评价,关涉到我们如何理解他的新作《能不忆蜀葵》。文章认为,《外省书》是站在人文主义的立场,从东西方文化冲突的角度,对婚姻家庭观念、民族语言的变迁、生活方式的变化等当代问题,进行了严肃的思考,《能不记蜀葵》正是这一思路的延续和深化。 相似文献
2.
燧耶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94-96
农村的未来其实是农村现实状况发展的一种可能。任何农村人的行为都对农村未来有影响。《荒地村》的农民面对收缴村提留等款项已经难以为继,于是违背合同法,强行实现再次土改。减缓的暂时压力,却换来更复杂的局面。农村的人们面临外来和内部的双重压力。借着压力,农民在实现自己的理想。作品书写了一种可能,完全以农民自身的力量解决自身的问题,恐怕是农民解放征途上最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郭丽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60-63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高老庄》以自然、平实的风格揭示了现代文明与乡村文化传统的冲突 ,同时也表现了知识分子与故乡的复杂感情关系 ,小说充满作者对现实的失望和矛盾 ,语言平白略显琐碎 ,作品基调低沉并带有贾平凹一贯追求的神秘色彩 相似文献
4.
作者从底层视角切入长篇巨制小说《你在高原》,探讨了底层民众在革命时代、后革命时代的历史遭际以及社会现实层面的苦难与无告,以及作家在这种底层叙述中所凸现出来的知识分子的社会使命感、人文救赎情怀以及道德理想主义的"失落"。 相似文献
5.
6.
梁若梅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2)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时代生活的一面镜子。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文学……就其基本性来说,它不能不是时代愿望的体现者,不能不是时代思想的表现者”(《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上卷第55页)。别林斯基也强调:“在构成真正诗人的许多必要条件中,当代性应居其一。诗人比任何人都更应该是自己时代的产儿”(《别林斯基论文学》第21页)。面对我们国家分裂的渗透着血与泪的特殊的历史与现实,每一个有民族正义感和时代责任感的作家,都必须给予必要的充分的关注。谁能理解海峡两岸炎黄子孙渴望国家统一的理想和追求,谁能为促进国家的统一与繁荣贡献心力,并在自己的作 相似文献
7.
丁增武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4):88-91
张炜是一个理想的家园主义者,他一直在历史与道德之间进行着艰苦的跨越.新作<丑行或浪漫>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塑造了刘蜜蜡这个充满焦灼和爱欲的肉身形象,但并未能为张炜的写作昭示一条明确的坦途.小说结局的意向是相当含糊的. 相似文献
8.
李春燕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9(5):43-46
从东北作家古丁的长篇纪实小说<新生>中反映的幻想与现实的矛盾,中日民族关系的描写,及其对人生和社会的思索中,揭示作品深刻的寓意,透视作者在当时社会环境中所承受的心灵的磨难以及对新生的渴望与预示,表明作家凝重的历史责任感. 相似文献
9.
洗尽铅华见真纯--评方方的长篇小说《乌泥湖年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戈雪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21(1):23-27
论文以文本细读和文本分析的方式,从知识分子题材的重新挖掘,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展示和纯朴大气的风格三个方面分析了方方的长篇《乌泥湖年谱》。认为其对政治旋涡中的工程类知识分子的精细刻画填补了当代小说人物的一个空白,而其浓郁的时代生活气息也区别于纯粹从政治角度反思知识分子命运的其它长篇。作家知识分子的写作立场和纯正的艺术品位酿就了小说纯朴大气的风格。小说也有因取材太真而显得太实,材料占有太多而显太杂的缺点。 相似文献
10.
洞察女性展示人性--评铁凝长篇小说《大浴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燕萍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5):31-35
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对待两性关系的态度具有深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有关两性的种种意识及演变正是铁凝在小说中所关照的。作家以两性关系为切入点,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社会特定历史时期对待两性的社会意识,即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对待两性所特有的态度,从而审视并解读了人性最隐秘的世界。 相似文献
11.
胡绍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3(3):108-110
蒋杏的长篇小说《走进夏天》以三峡文化中心城市之一宜昌为背景,以国营企业改革解困为题材,真实展示了时代壮潮对三峡大地的猛烈冲击及其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揭示了僵化守旧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及其形成的社会政治与历史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12.
13.
长篇小说《九月的冰河》是作家薛涛的新作。这部小说通过对北方森林大河的自然景观描写,对边塞乡民古朴心理情感的叙事,传达出丰富深刻的生态哲思和生态审美。主人公小满是一个充满生命张力的儿童形象,作家强化小满性格中鲁莽但勇敢、执拗但坚韧、重情重义、不达目的不罢休等多侧面,体现了少年阳刚气概,令人振奋。薛涛从优质、进步的儿童观念出发,在真正意义上寻求和描写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平等尊重。 相似文献
14.
张懿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4):62-63
张炜一直是当代文学创作中一位独特的作家 ,他近些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外省书》和《能不忆蜀葵》 ,在评论界引起的争论非常激烈。争议者都感受到张炜面对多变的现实世界时 ,其表意系统的变化 ,以及叙事中思想理念的表达与小说文体的不和谐。但也都同意他在艰难而真诚地进行着个人精神的掘进与探索。本刊本期推出由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主持的一组讨论 ,参加者是复旦大学中文系的一群博士研究生。相信这组讨论将有助于我们对张炜作品中一系列生活与艺术问题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15.
常立农教授早在 1 988年就师从我国著名的科技哲学专家邓树增教授研习技术哲学 ,可谓学有所成、师出有名矣 ,常教授多年来专治本业 ,心无旁鹜 ,孜孜不倦 ,潜心焦虑 ,兀兀以穷年 ,在技术哲学研究领域不断拓荒、垦殖 ,收获颇多 ,十余年来笔耕不缀 ,精心结撰 ,终于 2 0 0 3年裒为一巨帙 ,名曰《技术哲学》 ,由湖南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技术哲学》一书可谓呕心沥血之作矣。历时十余年 ,意有所感 ,情有所钟 ,虑有所得 ,然后笔之于书 ,所发皆为不吐不快之言 ,非人云亦云、无病呻吟之语也。在学风日益浮躁、部分学者渐为孔方兄所迷之今日 ,大… 相似文献
16.
人文知识分子的命运悲歌--评阎真的长篇小说《沧浪之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涛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7(4):96-100
人文知识分子的现实困境是当前思想界颇为关注的问题。文学也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对之进行了反思。阎真的长篇小说《沧浪之水》的主题即奠基于此。《沧浪之水》的思想价值在于谱写了一曲当代人文知识分子的命运悲歌。从人物设置、情节展开、知识分子心态等几方面揭示小说的主题意蕴,重点剖析的是主人公池大为作为当代人文知识分子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戴述雨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
评《中国经济法》一书戴述雨湘潭大学国际经贸管理学院刘长庚老师主编的《中国经济法》一书已于1993年8月由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通读此书,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该书理论体系新。该书共分为六篇。第一篇为经济法基础知识,该篇主要论述了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 相似文献
18.
马梅萍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7,(4):104-106
陈继明的长篇小说《一人一个天堂》,通过主人公杜仲在文革中的一段离奇经历和所见所闻,深刻揭示了生命个体遭受社会、他人以及文化挤压的生存状况和没有归宿的悲哀困境,借以观照个体、思索生存,并审视、反思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9.
谢廷秋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8(5):155-157
长篇小说《芙蓉风》1999年出版以来,《文艺报》已作过专版讨论,著名评论家曾镇南在此次讨论中发表了《几摩红楼,别是一楼》的评论文章,给予极高的评价,作者郑君华从60年代中期在北大中文系,读书时就立志创作并开始构想《芙蓉风》这部被评论家认为“有《红楼梦》韵味”的作品,30年磨一剑,缍在世纪末奉献出这部沉甸甸的长篇巨作。 相似文献
20.
曹斌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3):57-61
赵韬的长篇小说<白岸>以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西部农民的生存和创业为书写内容,是一部民间视野下的新时期"创业史",小说主题鲜明、宏大、深刻,描写人物众多,故事具有传奇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