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我从几十节语文常态课调研中发现,不少学生不重视课前预习,造成他们在课堂上学习很被动,教学质量不尽人意。殊不知,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个体成长及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我们认为,学生有预习习惯,学习思维能力就会不断得到提高,达到“教为了不教”的最终目的。一、把握预习特点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确,“有备斯可以无患矣。”但不是“有看书”就是预习了,预习有它的特点。1、时间性。即略提前于教学进度。哪一些内容先教学,先预习那一…  相似文献   

2.
“中学化学教材教法”这门课的内容,学生都可以看得懂,听得懂,学生往往认为没有必要花费精力去学习,考试时背背就可以了。凭自己的素质也能上讲台,因而有一部分同学认为:这门课可学可不学。针对这种情况,摆在“中教法”教师面前的问题是:我们自己在这门课的教学中,如何贯彻教学原则?如何提高学生的认识和学习的积极性?遵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我们进行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要求外语专业的毕业生不但要有过硬的英语运用能力,还要有扎实的相关专业知识。这就要求在外语专业教学中,除了具备文学和语言学知识外,还要增添有关外交、外事、经贸和金融等方面的知识,这种要求无疑对外语教育是一种挑战。它决定了对世纪外语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外语人才应具备的特征‘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较好的素质。”正是为了顺应这种趋势,我校为外语专业的学生开设了《外贸英语》这门课,旨在使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国际贸易、国际营销等领域的基础知识,使其与英语技能相…  相似文献   

4.
近来和同事们聊有关“是否要预习”的话题。有很大一部份老师认为预习了有时上课就不太好设置悬念了。原因就是学生对答案已经了然的情况下是没办法对教师出示的新知识表示出真实的兴趣和惊奇的,也就失去了数学的揭示美,所以老师们在课前反而怕学生去预习新知识。而有的老师则觉得预习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有不同的作用, 就看教师自身的需求是什么。如在平时的教学中,预习能促进课  相似文献   

5.
《新少年》2004,(6)
最近有不少同学来信,说:“学习太累了,在学校每天上8节课,回家还有好多作业,总是要写到10点钟以后,有时还是写不完。”他们很苦恼,问:作业做不完怎么办? 的确,这种现象很普遍。很多孩子回到家后就写呀写呀,作业有学校老师留的,有家长留的,有家庭教师留的,写个没完没了,玩儿  相似文献   

6.
应该终结"文学史+选读"模式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就英语专业教学而言,问题不在于要不要开设英美文学课,而在于教什么,怎样教。据笔者所知,现在许多学校的英美文学课采用“文学史+选读”的模式。上文学史课时,教师罗列一大堆文学史知识,如作者生卒年月、生平介绍、时代背景、作品梗概,等等,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因为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复述”,怎样形成自己对文学作品的见解便无从谈起。传统的文学课除了教授文学史外,常常要搞一点文学选读,作为对史的补充。这种“语录’式选读,破坏了作品的完整性:或掐头去尾,或有头无尾,或去头留尾。教师处理这些选读时,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了解释句子和单词的意思上面,文学课变成了精读课。学生浅尝辄止,虽然上了一两年的文学课程,却没有接触过一部完整的小说或一个完整的剧本,没能学会如何欣赏和分析文学原著。由于教学内容是些死的知识,不少人便觉得英美文学课无用。  相似文献   

7.
在精读课教学中采用“讨论式”教学法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让他们真正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 ,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英语学习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文学要写人,军事文学更要写人.邓一光写小说写人,写“父辈军人”,写这些人的命运和他们对命运的态度.这就使他的创作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具有了自己的特色,具有了自己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作者经常发现学生在使用英语时 ,有不恰当或不地道的语言现象。为了解决此类问题 ,作者认为 ,除了让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英语交际外 ,教师也要引导学生 ,使他们逐步了解和掌握“交际事件中的分类” ,即体裁。本文着重阐述在大学英语读写课中体裁分析的必要性及其对促进学生读写能力提高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的日常作文教学中,常常听到学生会抱怨:真难写,不会写。造成学生不会写、不愿写作文的现象,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平时没有把日记写好,没有积累好写作素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那么,如何把这一全新的教学理念落实到实处?我以为在大力改革习作课教学的同时,还应积极引导学生记好日记,让他们以日记的形式,积累生活素材,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训练自由表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作文中能否虚构这个议题,应当说已经不新鲜了。过去一些语文教学杂志上曾经有人提出过,也作过一些争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看法似乎始终未能统一。考虑到目前不少学生作文时困难较多,不仅“怎样写”没有过关,就连“写什么”都尚成问题这种状况,为了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我认为有必要旧话重提,再就这个议题费些笔墨,以就教于同行们。  相似文献   

12.
“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在我们齐师院文科系(中文系除外)开设已有几年了,理科系从八一年秋季也相继开设。 “大学语文”课就其性质来说,是一门公共必修课,它的目的任务,我们认为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一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目前,大学生的语文水平较低,特别是理科系学生,不少人“读不通教科书,写不好实验报告”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就要求“大学语文”课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作为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有句名言 :凡为教 ,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意思是通过“教”使学生在智力、能力、素质等方面逐渐提高 ,具备自学能力 ,以达到“不需要教”。多年来 ,我们许多教师努力探索 ,力求将叶老这一指导思想融入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针对目前学生重理轻文的现象寻找原因 ,其症结究竟在哪里呢 ?笔者认为可从两个主要方面寻找原因。首先就学生方面而言 ,有以下几点片面的认识 :现在不少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认为学习语文没有前途 ,他们中不少人抱有崇高的理想 ,美好的愿望 ,希望自己能掌握一两项专业技术 ,将来走向社会以派上用场 ,可…  相似文献   

14.
不少学生大学毕业后,对英语仍是"听不懂","说不来".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聋哑"英语.何止是聋哑,不少学生写出的英文句子也是错误百出,叫人读不懂.造成此种情况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他们在英语习得过程中没有解决好语言适应性的问题.语言适应性内涵语音识记力、语法敏感性、言语归纳力和记忆力四大要素.只要加强对四大要素的系统训练和刻苦实践,英语学习者就能很快适应英语的表达习惯、成功地掌握这门外语交际工具.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很多农村小学中,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深感棘手,常常埋怨学生的基础差,写不出什么好文章来。学生对写作也是毫无兴趣,听到作文就“头痛”,写出来的文章也淡如白开水。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还是农村学生的阅读量太小,致使他们有时想要写,却不知道用什么词句来表达。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 ,成人高校写作教学虽然偶有改革的佳绩 ,但就整体而言 ,效果并不能尽如人意 ,究其原因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 :学生借鉴的东西不多 ,眼界相对狭窄 ,因而不少人常有“没有材料写”之感慨 ,在这样的前提下 ,写作教学想奢谈提高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无疑是舍本逐末。我国传统写作学十分强调写文章“多读多写” ,但在当代写作学界这种传统教法却褒少贬多 ,不少人认为其具有一定局限性 ,但笔者认为一种教学的先进与否 ,不能单看时间的早晚。那种认为自己创造的写作教学法绝对超过前人的想法 ,或许是一种盲目的自信。针对目前在校学生缺乏生…  相似文献   

17.
英语泛读课的重要特点是“快速”和“大量”。其核心是“快速”,因为没有“快速”,也就不能保证“大量”。而阅读速度缓慢又恰恰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们在中学学英语时的阅读基本都是精读,他们习惯于:学习一篇课文,一字一字地看,一遇生词就查词典;一句一句地分析和翻译,如果一句话理解不了,也就止步不前了。进大学  相似文献   

18.
从文学理论的缺席谈起——文学教学的目的是什么?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英语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和人文社会科学地位的变化,作为英语语言文学学科重要支柱的英美文学教学,目前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最突出的现象是: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认为文学无用;英美文学的课时被压缩;英美文学教学失去了其独有的学科特点。甚至英语专业的教授愿意被称为是英语教授而不愿被人称为文学教授。这一切都可以用美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解构主义大师J.希利斯·米勒(J.HillisMiller)很形象的语言来表述:“英语语言文学这一学科伸展出一条新的、令人激动的支流,站在此前沿的人会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正当而合理,而文学教师有时则显得鬼鬼祟祟、心怀愧疚,似乎他们所做的事在当前的语境中毫无合理性可言。”那么,目前最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是:在英语普遍被公认为工具后,文学的作用是什么?英美文学教学的意义何在?如何应对来自社会和学科内部转型的变化和发展?这里,我们约请了国内数所重点大学的外国语学院的负责人或是学科带头人,就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希望这些文章能对我国高校的英美文学教学及其在未来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过去一些有影响的文学史著作,往往只写各个时代的大诗人、大作家,缺乏对文学演变过程的分析,看不出文学发展的轨迹。忽略对不少诗人和作家的研究,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晋末宋初的谢瞻就是被人们忽视的重要诗人。他是“当时臣僚中有名的诗人”,“是超出流辈的”。谢灵运则认为从兄谢瞻是谢氏家族后嗣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指出:“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 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作文教学中,我们曾为学生无“米”下锅而犯愁, 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我们又为学生有“米”,却不知道怎么下锅而着急。如何做到让他们变成“让我写”为“我要写”呢? 如何贯彻落实课标精神,激活孩子们的个性化感悟, 引导他们抒发个性化的情感?笔者就这谈些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