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看,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威胁大都来自海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处在由内河经济向海洋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国家海洋安全需要面对严峻的形势。从国家生命周期决定的国家安全需要层次看,我国海洋安全面临海洋生存安全、海洋发展安全及海洋崛起安全的三重压力,应该按照安全需要层次的主次分明、轻重缓急情况,谋划国家海洋安全战略,以应对日趋复杂的海洋安全威胁。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抉择.在海洋世纪格局下,当今世界各国纷纷强势介入和争夺海洋资源与海洋空间,我国海洋权益的维护面临严峻挑战;高校海权教育是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题中之义和基础工程,亟需强化;向海而兴、背海而衰是历史铁律,中华民族要实现从海洋大国到海洋强国的飞跃,必须多措并举,有效拓展高校海权教育.  相似文献   

3.
普京执政后,提出振兴俄罗斯海军,恢复俄罗斯海洋强国的目标。俄罗斯历来重视海洋发展,其发展历史可以说是争夺海权的历史。俄罗斯凭借宽阔的海域、丰富的大陆架矿产、能源资源以及科技力量,一方面重视向海洋索取资源,一方面利用国际海洋立法的某些空白,抢先立法,为攫取海洋利益服务。21世纪俄罗斯海洋发展情况是可观的。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乃是海洋世纪,向海则兴,背海则衰.而我国国民海洋意识淡漠,海洋国情教育亟待加强.本文就我国海洋国情教育的现状、内容和途径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人类进入立体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新时代,海洋发展是一个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自中共十八大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海洋强国便成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继承和弘扬中华海洋文明传统,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进中国文明的现代化转型,是海洋强国的内在诉求。没有古代中国在海洋上的崛起,近代中国在海洋上的衰落,就谈不上当代中国在海洋上的复兴。也就是说,中国海洋文明史是现代化倒逼出来的历史问题,客观与准确界定海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地位,讲好中国故事,需要中国海洋文明史的支撑。  相似文献   

6.
海洋软实力是软实力在海洋方面的体现,中国的海洋软实力主要来源于天人合一的海洋文化,和平崛起的海洋发展模式以及与负责任大国相匹配的海洋政策。在和平崛起视阈下,提升中国海洋软实力是维护海洋权益,成为海洋强国的重要路径。而海洋软实力与海洋硬实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正确认识二者关系对提升中国海洋软实力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我国海洋文化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视海洋文化研究,强化海洋文化学科建设,是面向海洋世纪我国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海洋文化学科在青岛海洋大学首创以来,经过三年多的发展,以海洋历史文化研究,海洋环境文化研究,海洋思想与权益制度研究为三大方向领域,已经初具规模,并在国内外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青岛海大的海洋文化研究所与最近浙江海洋学院和湛江海洋大学相继成立的海洋文化研究所,三家分布在一北一中一南,标志着我国海洋文化研究的学术机构阵容已经基本形成,学科发展势头迅猛.鉴此,由国家教育部实施建设一个全国高校海洋文化学科重点研究基地,已经适时可行.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青岛市海洋经济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促进青岛市海洋经济发展的措施和建议:制定青岛市海洋经济总体发展战略,是把海洋开发纳入有目的、有秩序进行的保障;建设青岛市海洋开发科技创新体系,促进海洋科技向海洋产业转化,是海洋经济发展的依托;坚持青岛市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权益。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对各国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海洋产业迅速发展,中国作为经济大国,海权是实现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海洋是市场经济的生命线、国家战略的安全屏障,也是中华民族未来的生存发展空间,建设海权强国对于中国海洋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中国要把建设海洋强国列入国家战略,提升海洋的战略地位,树立新的海洋观,增强国民的海洋意识,努力建设拥有远洋作战能力的强大海军,启动海洋经济开发的战略计划,以经济行为应对他国侵占中国海权的经济行为。加强海洋意识,规划海洋战略,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五千年的历史传说: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二十一世纪频频预言:人类进入海洋经济时代。面对未来和历史的启示,随着全球“蓝色革命”的兴起,中国加快了向海洋进军的步伐。《大海游龙竞自由》,展现了江苏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上苏东”,实施经济社会跨世纪发展规划的强劲气势。文中既有导航扬帆之策,亦有引凤来栖的路标。  相似文献   

11.
郑和下西洋,以先于西方人的地理大发现、胜于西方人的航海技术,开创了人类大航海的历史纪元,揭开了世界航运从陆地转向海洋的序幕。十五世纪中国人通过海洋走向世界,为蓝色文明的崛起树起了一尊不朽的丰碑,且永远地成为世界海洋文化史上最辉煌、最珍贵的人类共同遗产和精神财富。人们纪念郑和,在于他所代表的一种文化精神以及所产生的巨大影响。600年过去了,让我们用战略的眼光审视海洋,以冷静的思维及广泛的交往来认识世界、融入世界、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的学科体系设置无法有效回应海洋法治实践的时代需求,需要在新文科的建设引领下构建海洋法治学,形成面向海洋法治的一体化学科塑造和交叉学科探索。海洋法治学以中国特色海洋法治体系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以海洋权益为基石范畴,辅以个人和组织对海洋的开发利用权、国家对海洋的治理权以及国家的国际海洋法权三个基本范畴;可先行下设海洋开发利用法治学、海洋综合管理法治学、国际海洋法治学三个分支学科;并以陆海统筹以及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统筹为基本原则。未来,海洋法治学的构建应当与海洋法治共同体的建设相辅相成,并具体从海洋法治交叉学科的培育和中国特色海洋法治体系建设的实践引领两方面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13.
走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之路,是我国应对严峻气候变化的选择.低碳经济发展任重道远,征途中存在着诸多的困境和挑战,市场、政府失灵和社会参与不足就是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要实现低碳经济模式的顺利发展,必须以多中心治理理论为基础,采用网状思维和多边治理模式,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推动和社会参与的多中心治理对策,实现合作治理.  相似文献   

14.
蓝鼎元的近代化启蒙思想考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蓝鼎元思想的研究局限在各个具体的领域,缺乏就社会变迁的视角予以考察。本文探讨了其走向海洋、放眼世界的先进理念,分析了其农商思想与乡长制的设想,认为蓝鼎元的这些思想观念具有近代化启蒙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海洋亚太观指由大陆面向海洋、陆海共生的发展观。它注重亚太区域发展的整体性、主体性和创造  性,强调外向性、开放性、进取性及友好合作,并具有包括海洋意识、海洋开发和利用、以及创造新的海洋文明运作  机制和发展模式等多层面的海洋性内涵。中国在参与亚太区域发展进程中,其海洋发展取向亟需加强。  相似文献   

16.
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研究郑和下西洋,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海洋文化的重要课题,具有鼓舞当今中国人走向海洋的现实意义。在近百年的研究中,学者们不时提到一个问题:指言郑和下西洋的档案,在明代中期被职方郎中刘大夏烧毁了。本文考证,史实大有出入。刘大夏藏匿一时的是永乐年间征讨安南的档案,并非郑和档案。    相似文献   

17.
澳门与海洋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通向海洋的沿海各省市对于促进改革和丰富中华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位于珠江口西部的澳门,400多年来作为华南地区特殊的通商口岸和中国最早的经济、文化特区,在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方面,在推进海洋文化方面,做出了近代史上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进步主义时代是美国成功实现崛起的重要节点.20世纪初期,美国凭借强大的军事、经济力量推动下逐步形成的“商业、扩张和武力的互动机制”,积极参与全球竞争.纵观美国历史,对外经济扩张席卷之下的争霸战争与美英之间的大国协调是美国成功实现崛起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意图实现崛起的大国而言,选择适合自己国情的崛起道路,有效缓解崛起困境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面临同质化危机以及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少儿报刊如何走出困境,成为业界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立足于少几报刊发展的现实,致力于促进少儿报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运用国内外资料证明,只有转变经营理念,树立品牌意识,少儿报刊才能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所选择的和平发展道路,是历史上所有大国在其崛起过程中所未曾经历的。党中央在深刻把握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相联系的基础上做出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决策。走和平发展道路,我国既面临着拥有更大的国际合作空间等机遇,也面临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带来的挑战。我国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正确应对外部势力对中国和平崛起的干扰和遏止,坚持多边主义,坚持互利合作,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达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