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虽然德沃金这个原则理论的作俑者,最终放弃了原则理论,但是他更多是基于工具性的考量,主要是因为德沃金已经找到了更好批评实证主义的理论工具.不过,原则理论本身在法律概念的层面上的确存在严重的理论困难,因此无法成为有效的法律概念上的主张.不过,它在法律适用领域的存在还是有相当坚实的基础,因为它能够同时实现对于法律传统和道德正当性的双重尊重;而这一点,正是所有相关讨论所真正应当遵循的恰当道路.  相似文献   

2.
疑难案件是指不能被法律规则有效规范的案件.疑难案件的存在表明法律规则和法律生活之间存在缝隙,法律规则在疑难案件中对道德作出了错误的回应.疑难案件展现了"法律是什么"而非"是否有这样的法律"的"理论性争论",法律是由规则和原则组成的,原则保证了法律的开放性、包容性和正确性,提供了法官依法判决的依据,阻止了自由裁量权对法治的破坏.法律原则的背后是道德,疑难案件表明在法律形式化的今天,法律和道德依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孙嘉奇 《天府新论》2022,(2):107-123
疑难案件是一个理论议题,它策动了制度性层面依法裁判、同案同判与个案正义之间构成性义务的竞争。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只有依法裁判才是司法裁判的构成性义务,个案正义是它的另一种表达,同案同判是它的子项。传导至裁判论层面,法外裁判观虽落败,但仍旧能够为依法裁判观提供相当之参考,为司法所倚重的法律论证理论提供助益,由此产生“厚依法裁判观”。  相似文献   

4.
法条主义对于刑事疑难案件往往不能做出恰切的处理.面对法条的机械适用、舆论下的压力型司法、实用主义思维裹挟的多重困境,必须要推动裁判方法由法条主义向法教义学转型,由小数定律向大数法则转型,由法律实用主义向法律理念主义转型.要以法教义学为基本框架,对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予以综合考量,以期对刑事疑难案件作出恰切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孙际垠 《云梦学刊》2000,21(2):105-106
议论文写作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能否指导学生开启全方位的多向思维,开拓题材的联想领域,提炼出准确、新颖、深刻的立论,是议论文写作教学成败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德育思想自始至终坚持了实事求是 ,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如物质与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设、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实践观、认识观 ,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等 ,进行了实际应用和理论深化 ,使德育理论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坚持从实际出发 ,既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出发 ,又正确把握和平与发展这个时代主题 ,使德育理论有了可靠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7.
论疑难案件的界定标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围绕疑难案件在哈特与德沃金之间引起过争论,并导致疑难案件的界定标准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本文整理了有关这一标准的当前共识:法律规则的四种局限与法律的不确定性.并在此基础上重新阐发了法律的不确定性应当具备的三个相互关联的内容:法律的未完成性、法律的可论辩-证成性和法律的决断.  相似文献   

8.
传统儒家不仅对民生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而是还为解决民生问题寻找理论根据.其一,"人为天生"是儒家民生思想的宗教基础.既然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是天所生,统治者就应念同胞之情而关注民生.其二,"德舍天地"是儒家民生思想的道德基础.儒家基于"天人合一"的观念要求人们秉承和效法天地"生生"之德,作出有利于民生的事情.其三,"民为邦本"是儒家民生思想的政治基础.儒家总是把"民"作为被统治者来看待,同时又基于"民为邦本"的观念要求统治者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维护其统治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的人学立论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不是马克思的惟一命题,但只有到马克思才成为了一个科学的命题。“以人为本”在理论上何以成立,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以人为本”的立论前提:“现实的人”超越了对人的存在的抽象理解;立论条件:人的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的辩证统一超越了对人的价值的片面认识;立论基础:人的生成本质超越了对人的本质的形上独断;立论关键:人的自由全面的现实发展观超越了对人的发展目标的纯粹直观。  相似文献   

10.
案件为何疑难?——疑难案件的成因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海波 《兰州学刊》2012,(11):178-183
疑难案件是近年来困扰中国法官的一个重大难题,而我国学界对关涉疑难案件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缺乏相应的研究,理论没有及时地回应现实司法实践。文章将正本清源,着力解决疑难案件的成因问题,具体从以下三个角度展开论证:首先,分析疑难案件的法律成因,这也是疑难案件的内在成因,指出语言之不确定性、法律方法之有限性以及法律之开放性共同催发了疑难案件的产生;其次,社会转型和社会生活事实的纷繁复杂构成了疑难案件的社会成因;最后,从历史性的维度切入,结合英美侵权法、美国宪法案件以及普通法的运作机制探究疑难案件的历史成因。  相似文献   

11.
周平  胡纪平 《兰州学刊》2006,(6):196-197
文章探讨了侵权法归责原则的演变与科技发展之间的联系,指出科技既是现有侵权法归责原则破旧立新的推动力量,同时又为侵权法归责原则的确立与实践提供着技术支持。侵权法必须正视科技的这一功用,并做出适宜的应对。  相似文献   

12.
平行进口的出现引起了平行进口商与知识产权人之间的法律争议。为了从法理上解决这一争议,大多借助于权利用尽理论。权利用尽理论在解决平行进口这一问题上陷入了困境。实际上针对平行进口行为是否侵权,以归责原则作为侵权判断的法律准绳,即可为平行进口合法与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反避税法是对避税活动进行规制的各种法律规范之总称。避税活动具有极其严重的危害性。为规制避税,反避税法的基本原则应主要包括税收法定原则、税收公正原则、税收效率原则和实质课税原则四项原则。  相似文献   

14.
德沃金的平等观立足于权利。德沃金以资源平等来批评和替代罗尔斯式的结果平等。资源平等实质上是起点平等。起点平等对结果平等的批评中肯有力,但对其自身的理论证成却困难重重。这不仅是德沃金的理论根本无法实践,而且它对不平等的解决无能为力。起点平等对不平等的潜在承认和其理论的局限性极大地削弱了自己的理论力量。  相似文献   

15.
王永杰 《北方论丛》2011,(3):145-150
德沃金的整体性司法其实是一种理论型司法:对法律的适用要求法官探究规则背后的所隐含的理论。针对这一观点,孙斯坦提出了"未完全理论化的共识"这一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最低限度的司法主张,反对司法过程中对理论的过多介入,强调适可而止的共识。但抛开表面的争议,如果就中低层次的理论而言,其实两者的观点并没有实质区别;如果指的是高层次理论,那么德沃金同样同意并不是在每一个案子中都需要理论。总而言之,孙斯坦和德沃金的分歧也许只是一个伪分歧。  相似文献   

16.
“反思平衡”是一种道德原则或道德理论的证立方法,其具体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反思平衡包括狭窄的反思平衡和宽泛的反思平衡,二者追求的目标分别是局部融贯和整体融贯.德沃金的“建构性解释”方法是反思平衡在法理学中的应用.建构性解释中的“符合”和“最佳”维度分别体现了狭窄的反思平衡和宽泛的反思平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试析国际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知识产权法作为国际法的一个新的特殊的部门业已形成,其核心便是知识产权制度国际协调的原则。根据原则的普适性不同可区分为:基本原则和特殊性原则。国际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有:国民待遇原则,最低保护标准原则,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相似文献   

18.
论德沃金的"整体性法律"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体性法律是德沃金的理论范式,法律如何保证它的整体性?最为重要的是把法律理解为“解释性的法律”,对法律进行“阐述性的建设”;同时,德沃金论证整体性法律和阐释性法律的过程中,包含着一个不同于法律实证主义的唯规则(范)论的法律渊源的新说;而权利则是整体性法律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为了超越实证主义和客观主义的法律解释,德沃金坚持认为,必须把基本的权利原则作为具体的法律实践的引导,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正确和适当地制定和应用一种法律.为此,德沃金要求建立一种基于"整体性原则"之上的法律话语理论.但由于坚持了一种"真理符合论"的立场,他并没能对法律话语理论的本质做出正确的解释.为了走出法律话语理论的误区,哈贝马斯提出了一种建立在"真理合意论"之上的法律话语理论.  相似文献   

20.
社会分工的细化以及协作的必要性催生了信赖原则。该原则以社会相当性理论为基础,并与被容许的危险以及危险分配理论互为表里。在具备相应的主客观要件的前提下,信赖原则应在交通事故、医疗过失和专家责任等领域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