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卡特福德认为两种语言间不存在实体特征完全吻合的对等词。英语与汉语在一定语境中的对等词,其概念意义并非完全对等。正确区分词语的概念意义和语境对等词是准确翻译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在汉语言研究中,对词的文化意义的判定与分析的理论探讨一直较为薄弱。判定一个词在共时层面是否具有文化意义的落脚点应为独特的民族文化对共时词义是否造成影响,而并非从词义探求民族文化。因此,根据独特的民族文化对共时词义是否造成显性/隐性影响,参照是否因社会文化因素造成语际间词义出现零对应关系,现代汉语中词的文化意义具体可以划分为词的概念独特义/特有国俗义两种基本类型。现代汉语中词的文化意义可以从文化义项与文化义素两个不同层面的词义单位进行分析。确立现代汉语词的文化意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3.
意义组合原理及汉语中的“词”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表层看,汉语中由字组词的情况很复杂,语法与语义之间不存在对应关系。以意义组合原理为依据,可把汉语中的复合词分为两类:一类是不遵循意义组合原理的原子词;另一类是遵循意义组合原理的组合词。组合词的意义可以从组成成分和语法结构的意义中求解出来。通过意义组合原理,描写并分析语素构词的主要形式,挖掘构词层面上语法与语义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为计算机处理未登录词提供语言学知识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拼缀构词兼具合成与截略两大构词特点,是当代英语最具典型意义的构词方法。研究表明,拼缀构词的认知机制可归结为不同心理空间的概念合成。Fauconnier等人提出的概念合成理论不仅能较好地解释拼缀词的意义构建过程,而且揭示出当代英语中大量类比词的产生与拼缀构词在认知机制上的统一性,具有很强的阐释力,为拼缀构词现象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对英语词汇的语义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认知语义的角度以概念隐喻理论中的实体隐喻为理论参照,对比分析“花”在汉语中,古今隐喻意义的变化及“花”在现代英、汉语中隐喻意义的异同,笔者发现现代汉语中“花”的隐喻词项大大增加了,一些隐喻词词义发生了改变,“花”作为始源域的映射范围越来越广。英、汉民族在认知上义词“花”上有相同点,在感知其下义词上有很大的差异,这与各民族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传统有关。  相似文献   

6.
宋代新儒学作为中国哲学的精粹,是指公元十一世纪下半叶北宋时期,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精髓,经过更新的儒家学派。中西方对其中的"理"心"性"三个核心概念的研究层出不穷,英语表述也多种多样。采用主题词和对比短语学方法,分析英语文本中核心概念词"理"和其他核心概念词之间的意义联系,对比英汉语表述的异同,可揭示出核心概念词"理"在英语文本中通过搭配词和搭配型式得到了意义重构;"理"和"心""性"三个核心概念词在意义上相互联系,形成一种不可逆的线性关系;英语表述具有一定的意义偏差。意义偏差是由中西方文化的异质性造成的,任何表述无对错之分,意义可以通过文本中的搭配和型式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发现,同一个词语,日常用词的意义与数学概念之间有时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8.
英语词汇的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是词汇意义的两个重要意义关系。我们在理解一个词汇的意义时,往往只注意它的外延意义,而忽略它的内涵深层意义。在此以词汇的外延意义为出发点,探讨词汇的内涵意义,并对内涵意义里的同涵词和反涵词进行较为详尽的阐述。笔者认为,在进行词汇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词汇的内涵意义,以促使学生对词汇的深入理解,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中意义即用法的理论只是意义来源的一个方面。由对指称的概括形成的意义是意义的另一个来源。自然语言是通过有限单位和游戏规则生成无限句子的活动,学会语言游戏必须掌握这些有限的单位和游戏规则,而提取这些单位和游戏规则需要平行周遍对比。对平行周遍对比的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意义用法论和意义概括论这两个意义的来源不能相互替代,都是初始的,这就决定了语言哲学的任务不仅仅是弄懂词的用法,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概括方式和概括过程的分析来回答和认识论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词类是词的语法特征方面的分类,划分词类与词的归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现代汉语中划分词类的标准应该是词的语法功能中的组合能力,意义不能作为划分词类的标准。“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没有相应的语法形式,属于逻辑范畴,不是语法意义,不能成为划分词类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