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胤凌 《当代老年》2006,(5):16-17
十几年前,广州有家饮料厂请著名作家浩然做一条电视广告,答应给他100万元的广告费。这家饮料公司给浩然拟定的广告词是这样的:“喝了这饮料,还可再写一部《艳阳天》。”浩然拒绝。那老板又换了一条广告词:  相似文献   

2.
萧琳 《女性天地》2005,(8):50-51
“中国人缺钙”,这是钙产品广告让“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可中国人的铜摄入情况如何呢?知道的人就不多了。有一则维生素广告说“中国人不缺磷铜”。无论这句广告词的依据如何,我们还是提醒——  相似文献   

3.
2009年4月初,一则公益广告相继在各大电视台播出——“公益律师这条路不好走,我却走了12年……“这句简短的广告词正是广告主角郭建梅的真实生活写照。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广告作为一种现代文明因子充溢在人们的生活空间,人们在接受购物消费导引的同时,也享受了精神的愉悦。许多广告语因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而为社会公众所喜爱。如雀巢咖啡的“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雪碧的“晶晶亮,透心凉”,太阳神的“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的爱天长地久”,都是语句组合、文化意境俱隹、脍炙人口的好广告语。然而也有一些广告语不尽如人意,给人一种“玩语言游戏”的感觉。这里仅评一则冰箱广告语:“广告做得好,没有××冰箱好”。 这则广告语引起了颇多受众的心理反感,广告圈内就此还展开了一场争论。《中国广告》95年第1期曾有人评论:“每当我听到这句广告词,心里就象针扎一样难受”。“广告做好了有  相似文献   

5.
二、新奇独特广告语言不同于其他书面语言,它既没有听读的强制性,又没有接受的专一性.因此,在当今经济竞争愈加激烈的商品社会,千人一面、万人一腔的广告语言必将掩饰商品的鲜明独特个性,必将使商品失去吸引力和竞争性.“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广告语言只有追求新奇独特,冲破套路,打破常规,才能赢得顾客,收到最佳效果.正如美国广告专家大卫·欧格威所说:“要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同时让他们来买自己的产品,非要有良好的点子不可,除非你的广告有很好的点子,不然它就像被黑夜吞噬的船只.”欧格威所说的“点子”,指的就是广告语言的新意.广告以新奇为贵,一句妙而新的广告词常可成为企业的一笔财富.因此,阿拉伯广告语言也在“新奇”上狠下功夫,以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告的效力.  相似文献   

6.
"女人的问题女人办",这是一句在全国广为流传的广告词。这句广告词曾经让商家财源滚滚,也造就了一颗冉冉升起的广告新星。屏幕上,那位身着白大褂以指导医生形象出现的女性叫付丽云,她端庄秀美的形象曾被有关煤体赞誉为中国第一年轻妈妈,付丽云也由此成为中国年轻妈妈的形象代表。售楼小姐付丽云变成了广告巨星。  相似文献   

7.
随着对外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许多厂家的产品开始出口到国际市场,广告作为沟通产品和消费者的媒介,其作用不可忽视。文章通过具体厂家的广告词分析其文化内涵意义对英语国家消费者的影响,本文认为,适合目的语的广告词会引起消费者愉悦的联想,从而使产品畅销。  相似文献   

8.
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广告公司,其核心竞争力是看公司是否拥有一批专业的、有经验的优秀人才。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2005年度中国广告经营总额为1416.3亿元,广告经营单位12.5万家,从业人员94万人。而行业的迅猛发展给广告业带来了优秀专业人才的极度短缺,这种短缺已经成为广告业面临的首要困难。  相似文献   

9.
绿巨人罐头食品公司是美国一家以生产玉米及豌豆罐头而闻名于世的企业,产品投放台湾市场后,需求十分强盛,一度出现断档现象。为防止同类竞争产品乘虚而入,绿巨人公司应急推出一则“脸红的绿巨人”广告。“绿巨人”在电视上变成红脸关公,并满腔诚意地说:“很抱歉,因为我们的产品供不应求,我们感到难为情。”这则广告表现得诙谐而真诚,因此深得广大消费者好评。“绿巨人”安全度过了市场真空期,并由此奠定了后来“绿巨人”独步台湾市场的根基。  相似文献   

10.
中国保健品研究会、中国市场调查中心、中国保健协会养生专业委员会宣传部、中外名牌编辑部、中国创新杂志,就“诚信品牌”课题进行了多项指标的联合调查,课题组参照了企业领导管理水平、企业科研实力、产品科技含量,市场回馈意见、产品市场空间等多项指标,针对中国市场上比较有影响的保健品进行了对比评估,评选出2005年3.15中国保健品直销市场20家诚信品牌。  相似文献   

11.
广告是艺术和科学的捷和体,而广告同又往往在一则广告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里就笔者的经验总结出一些心得。“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一则广告词要能打动消费者的心,就必须“知己知彼”。“知己”,要检讨下列问题:1.该商品和其它同类商品的区别是什么?2二该商品的主要特点、优点在何处?3.用户使用该商品能满足何种需求?在对自身有了详细了解后,选出诉求点进行设计。有一则炼乳的广告词为:“哪怕你稀释一千倍,它依然有着纯正的奶香”。就抓住了该产品纯度高,口感好的特点,并以夸张的手法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而有的广…  相似文献   

12.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我最讨厌的事就是看电视时遇到广告。那时的广告都是“平铺直述”型的,干巴巴的一点意思也没有,所以我一看到广告就换频道。后来有一天,我碰巧看到了宝洁公司的——飘柔洗发水,天啊,我从未看过如此美丽的头发,如此吸引人的广告!那句广告词“今天就向商店查询,亲身一试吧!”促使我当天晚上就硬是拉着妈妈到商店里买去了。自此,我与“宝洁”结了缘。长大之后,我读了大学,除  相似文献   

13.
2010年5月16日,国新办主管、外文局举办、中国网发起的“中国品牌全球宣言”发布会在京举行。活动以“诚信创新”、“节能减排”、“社会责任”等热点问题为宣言核心内容,邀请1000家年产值亿元以上的中国品牌企业作为联合倡议发布单位共同完成《宣言》并向全球发布。此举被认为是继商务部“中国制造”广告后,中国再次以官方名义推广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14.
2006年3月15日,一则以“3·15质量承诺”的《悬赏布告篇》海报招贴广告,一夜之间突然在全国许多城镇的街头和居民小区出现,由于该广告表现形式的风格另类,且有1万元“悬赏”的诱惑,因此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眼球。该广告的创意思考,起源于一则关于质量话题的新闻报道。一篇报道促思考2月8日,《中国质量报》“新闻观察”专版刊发了一篇  相似文献   

15.
一般教科书中,人们总是倾向于对企业的公关广告和产品广告细加甄别、巧作区分,惟恐其疆界不明、泾渭难分,由是,便有了如下一些典范性的言论,诸如:“公关广告是要公众爱我,产品广告是要公众买我。”“公关广告是推销公司,产品广告是推销商品。”“公关广告是长期行为,意在塑造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产品广告是短期行为,旨在宣传商品的性能和特征,”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种对公关广告与产品广告所作的“二分法”,固然有其相当合  相似文献   

16.
如今的都市,“洗”已不再是只指“洗澡”那么简单了,各种各样的“洗风”劲吹,扑面而来的各种洗脚、洗手、洗肠、洗眼乃至对身体各个部位层出不穷的清洗,让喜欢时尚的人们趋之若骛,以求通过干净彻底的洗涤,洗出健康和美丽,套一句流行的广告词:一洗了之。 洗脸 洗脸谁不会洗?但如果我们稍稍注意一下各种美容产品的广告或听听美容师的滔滔劝  相似文献   

17.
国外幽默广告集锦1、厨具广告——一亲爱的,你还忘了买一样佐料!z)航空公司广告——一中东歌手一抒凌云之土,DeO③复印机广告——一顿.哥们!今儿复印纸涨价了。①酒广告——一喂,亲爱的。难道你不想来一杯吗?⑤烟广告——一对,买“威斯顿”香烟的小店就在下...  相似文献   

18.
案头杂志中有一篇文章,标题赫然写着《“红桃 K”违法广告太张狂——工商部门称将加大打击力度》,说的是“红桃 K”企业在各地散发的自编广告小报上夸大疗效,编造不实信息,造成了极不良的社会影响,工商部门依照《广告法》向其亮起了红灯。这是“红桃 K”企业在广告运作中过于随心所欲而自酿的苦果。自95年以来,“红桃 K”由于现代传播意识强,以大投入的广告轰开了市场,成了全国的知名品牌。但是随着时光的推移。“红桃 K”广告所表露出来的苍白、浅俗日益明显,使受众越来越怀疑:这难道就是自誉为“儒商”的  相似文献   

19.
代丽平 《现代交际》2011,(3):66+65-66,65
现代社会,如何做好产品的宣传工作已成为商家取胜的一件法宝,越来越多的商家选择广告作为其宣传产品的主要途径,而广告词以其形式的千变万化、语言的诙谐幽默、内容的丰富生动,影响着现代人的日常生活。本文试图分析在广告词中零度与偏离理论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林润翰 《现代交际》2002,(10):26-26
为了应聘成功,人们想尽了种种的方法,比如用精美的求职简历及价格不菲的行头包装自己,或是设法了解招聘方的需求和喜好以讨巧等,可你有没有想过用“出奇制胜”的妙招,比如把自己当做一份“免费”的大餐推销给对方,使对方在“免费品尝”之时,尝到你的“甜头”,发现你的价值呢?如果你真是一个人才,建议你不妨试试,以下两个年轻人的经历或许可以为你提供借鉴。亚士顿从一所工程学院电机系毕业后,决定利用他所学到的商业技巧,推销他的专长,为自己找到一个机会。他先是想好了自己的广告词,然后在报纸上刊登了下面一则广告:“工程界一流的主管先生:你是不是愿意让一个电机系毕业生,以不计酬的工作方式为你工作一个月,以此表示他的能力?我是电机系毕业的高才生,对公司忠诚,做事可靠;有耐心,平易近人,能与同事和睦相处;我充满热情,并且能不断地充实自己。”这则广告登出之后,他收到了三百多家公司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