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古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我国丰富的历史和人文信息,保护古籍就是保护我国的文化瑰宝。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也为图书馆古籍的整理与保护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图书馆通过数字化建设手段保护古籍,对古籍进行数字化处理、保存、呈现和传播,既利于读者的使用和传播,也保证了古籍的安全和完整,因此,图书馆古籍数字化建设成为当前古籍保护领域的主要手段。本文阐述了图书馆开展古籍数字化建设保护的意义,在研究数字化建设保护应用技术和步骤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古籍数字化建设保护中面临的困境,探讨和总结出几点建设保护路径,以期为图书馆古籍数字化建设保护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2008-2013年四川省高校图书馆古籍保护研究的论文进行梳理,对发文量、作者、主题等进行多方面统计分析,揭示古籍保护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古籍文献在高校图书馆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目前古籍收藏地点分散与高校图书馆的收藏现状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与缺点。本文对古籍文献的概念和现状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指出了现存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和漏洞,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法,希望能够对古籍文献的收藏保护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古籍数字化是对古籍进行科学保护和有效利用的重要手段,是古籍整理的发展方向。文章在对安徽馆藏古籍数字化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古籍数字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是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提议和支持下,由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整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文史研究院、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等院系共同组建的学科平台,挂靠图书馆。研究院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国家急需的古籍保护高端人才,保护、整理和传播中华古籍资源与中华文明。研究院将重点建设国家古籍保护人才培训基地、中华古籍书目数据研究中心以及中华古籍保护技术基础科学实验室等学术机构,创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古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古籍流失损坏情况严重,保护工作刻不容缓。文章论述了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保护问题,包括对破损古籍进行修补装帧的辅助性保护以及利用现代技术对古籍文献进行再生性保护。  相似文献   

7.
古籍只有在利用中才能实现其艺术价值、学术价值、文物价值和文化价值。古籍的保护和利用是"一刀两面"的关系,本文在充分分析影响古籍的保护和利用因素的基础上,提出配备专门古籍书库、古籍再造以及古籍数字化等举措,促进古籍的保护与利用得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8.
古籍网络化整理与出版,是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全新的古籍整理方法、思想和策略。在厘清相关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网络的特点,对古籍网络化整理和出版的实现进行了探讨,涉及总体策略,基本过程和模式,管理与技术(如云计算),从古籍总体情况调查、目录及版本信息著录及可进行的"整理性"操作到对文字的关键词标注等宏观整理,对古籍文字进行校勘、标点等微观整理,古籍的网络化整理与古籍的网络化出版的关系,已有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以入选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高校网站为分析对象,结合用户体验,对其满足古籍研究者的信息服务能力进行了初步评价。分析发现目前入选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网站,古籍资源在有效满足专业用户的信息需求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表现在网站古籍资源检索入口隐晦、资源揭示层次粗浅、资源缺乏深度挖掘整理,且各重点保护单位之间缺乏资源共知、共享等。指出各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有必要转变观念,在古籍资源保护之外,结合时代需求,加强古籍资源的开发、开放及应用研究,从而在古籍资源的保护与应用能力建设方面发挥重点保护单位应有的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族图书馆藏有丰富的满文古籍文献,这些古籍文献不仅资料价值高,而且内容广泛,是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中国民族图书馆馆藏满文古籍文献作以简单介绍,希望能够引起有关专家学者的重视,并加以广泛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1.
证据保全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和地区关于证据保全的规定,对证据保全行为的性质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批判了公证机构实施证据保全的做法,论证了民诉法规定诉前证据保全的必要性,剖析了证据保全的适用条件,阐释了证据保全的效力。  相似文献   

12.
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公众参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讨论历史街区保护的沿革和意义,阐述公众参与历史街区保护的国内现况基础上,提出了对 公众参与历史街区保护工作的基本构想。主要从法制、参与机构、重新定位专业人员角色、普及保护知识、 吸收社会资金投入保护等几个方面作了较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法律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文章全面分析了保护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加强保护时所面临的法制困境、传统法律制度方面的缺陷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筑自然保护区法律保障体系的基本理念、制度设计和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14.
数字信息长期保存是伴随信息数字化、服务网络化的发展而出现的新事物。由于数字档案信息对存储媒体的依赖性、数字档案信息的动态性、技术更新周期的短暂性、数字档案信息的不安全性及数字信息对标准的依赖性,都使得数字档案信息的长期保存与维护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文章根据国内外数字档案信息的长期保存研究,针对当前数字档案信息长期保存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数字档案信息长期保存的方式和方法,旨在为档案部门进行数字档案信息的长期保存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高效、低毒、无污染的月季切花保鲜剂,试验探讨了白藜芦醇和外源NO供体硝普钠对月季切花保鲜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50μmol·L^-1白藜芦醇和100μmol·L^-1硝普钠的保鲜剂均能有效调节切花水分平衡,改善切花体内的水分状况,减轻细胞质膜透性,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从而延缓切花衰老进程,延长瓶插寿命。对白藜芦醇和硝普钠保鲜效应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仁者寿"的道德养生思想是孔子养生思想的精髓和特色,具有宝贵的养生价值。其大体可分为"修身"养生观和"爱人"养生观这两个方面。通过"修身"和"爱人"这两个方面进行自觉的道德修养,能促进自身道德的完备和外部关系的和谐,进而利于身心的健康,有助于达到仁者长寿的境界。这种养生智慧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对养生的具体实践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文献保护研究中新成果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10年来,我国文献保护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其主要表现在纸质文献的纸张和字迹保护、文献有害生物的防治、建筑设计规范的制定、声像和数字化文献的保护诸方面,今后发展的总趋势和重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文献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老子对《内经》医学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明确地提出了养生(摄生)概念.老子五千言中丰富而成体系的养生思想,对<内经>的医学养生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老子的自然哲学思想、辩证法思想成为<内经>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而老子天道和谐平衡的思想,则是<内经>治疗原则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老子对《内经》医学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老子明确地提出了养生(摄生)概念。老子五千言中丰富而成体系的养生思想,对《内经》的医学养生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老子的自然哲学思想、辩证法思想成为《内经》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而老子天道和谐平衡的思想,则是《内经》治疗原则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名人故居的利用工作也正在加强。虽然北方城市与南方城市之间存在差异,但是,总体上目前我国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利用研究显得比较薄弱。把国内名人故居的保护利用情况及主要做法与国外进行比较,可以进一步发现我国名人故居保护和利用面临着以下共性问题:1)使用功能单一;2)经费不足;3)管理混乱,缺乏适用的管理办法。建议借鉴国外经验采取以下措施:1)采用灵活、多样的利用方式;2)全方位多渠道筹集资金;3)尽快确定管理机构,制定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