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清王朝建立后,它的主要同盟者八旗蒙古集团便获得了高于其他各少数民族的社会地位,这种特权表现在各个方面,特设蒙古科举即其中之一。蒙古族参加科举并非始于清朝,元代就已开设蒙古科,但由于元统治者尚武轻文,所以蒙古科就其规模和水平都远不能与清代相比。清朝,在其入关的当年(公元1644年)即开科取士,直到1651年(顺治八年)才允许驻京的蒙古子弟应试,1799年(嘉庆四  相似文献   

2.
从秦朝到明朝,历代只设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典客”、“鸿胪寺卿”等官职.到了清朝,才在中央政府内部设置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理藩院. 明朝末期,满清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为了借助蒙古族力量达到削弱明朝,夺取天下的目的,而在统一了蒙古后,于1636年创设“蒙古衙门”.两年后,1638年(崇德三年)改名理藩院.当时官员叫“承政”、“参政”,全部机构不过十几人.清兵入关,建立了清王朝以后,顺治帝把“承政”、“参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蕴。任何民族语言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着本民族的文化。满语名号是满族统治者赐予有功之臣的一种美称,是洞察满族文化倾向的一个窗口,从满语名号用字的借用和语义的变化可以发现,满族入关前倾向于蒙古族文化,入关后倾向于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汉族文化。  相似文献   

4.
清代入关后,青海蒙古虽名义上隶属于清廷,实际上却游离于清廷统辖之外,独霸着青藏高原;直到康熙晚期,随着清军入藏驱准的胜利和西藏直接纳入中央王朝的统辖之下,及川藏划界,青海和硕特蒙古对西藏和康区的控制宣告结束,特别是罗卜藏丹津反清事件被平息,清朝通过编旗设盟,将青海蒙古纳入清朝的直接统辖之下,使青海蒙古的社会政治发展经历了由强盛到衰落的曲折过程.  相似文献   

5.
清朝是满洲民族建立的政权,八旗制度是其存在的基础。八旗制度是统辖以满洲人为核心的旗人行政组织,同时也是军事组织。入关以后直到雍正朝,八旗制度除了行政、军事性质外,还保留入关前后全国那种浓厚的部族式、封建式统辖组织形态,具体地说就是佐领。佐领不完全隶属于皇权之下,对于八旗满洲、蒙古、汉军来说,皇帝是统领镶黄、正黄、  相似文献   

6.
天聪时,察罕喇嘛从喀喇沁部来投诚后金。其后,奉太宗之命出使阿禄、外喀尔喀等蒙古诸部。五世达赖喇嘛所遣西藏首批赴盛京使团返回时,他作为清朝使者团的首领之一前去西藏(乌斯藏)。五世达赖喇嘛进京时,他又以清朝代表的身份迎接路途中的五世达赖喇嘛。通过屡次交往,察罕喇嘛和西藏藏传佛教格鲁派领袖人物建立了信任关系。此外,他还作为商业贸易者在明清之间沟通货物。正因有以上种种劳绩,入关后清廷授予察罕喇嘛"达尔汉绰尔济"之名号。入关前,察罕喇嘛就创建过果忙库伦,开始管理在内八旗喇嘛诸事务,这种管理方式一直持续到康熙初年。察罕达尔汉绰尔济在北京的驻锡地是后黑寺和前黑寺(慈度寺),其寺庙和僧徒得到朝廷香火地和钱粮的供养。  相似文献   

7.
明末清初,黑龙江地区是蒙古、索伦及东海女真等游牧渔猎民族聚居的地区,清兵入关对这一地区各民族也产生了较大影响。清兵入关缩小了清朝中央政府对黑龙江地区各民族的政治影响,延缓了清朝政府在黑龙江地区行政管理机构的建设,削弱了清朝政府对黑龙江地区各民族的军事支持,减少了清朝中央政府与黑龙江地区各民族的经济联系,在政治、军事及经济等方面对黑龙江地区各民族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使沙俄入侵有了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8.
《大法典》——1640年蒙古—卫拉特法典——是蒙古封建法的卓越文献与喀尔喀(北蒙古)和准噶尔(西蒙古)史的珍贵史料。符拉基米尔佐夫院士在分析各种阐明蒙古封建社会的史料时写道:“作为史料的蒙古法令汇编即蒙古‘法典’,对于研究蒙古社会制度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以往,蒙古法规文献的许多研究者,诸如雅金夫·比丘林、戈尔斯通斯基、列昂托维奇、里亚扎诺夫斯基等,都认为《大法典》也同十八世纪的  相似文献   

9.
清入关前,缓解缺粮是围猎的内在经济需求;森严的法令是围猎讲武的前提,严明军纪、演习骑射是围猎的军事职能;利用女真与蒙古人共同嗜好围猎的传统,对于绥靖外藩蒙古起到了重要作用;围猎中对皇室的尊崇,体现在既要维护诸贝勒的"首射权",又要保障他们的安全;既要展现爱新觉罗氏善射的神勇,又要塑造其公正的形象.  相似文献   

10.
朱元璋(明太祖,1328—1398,1368—1398在位)起事淮甸,奄奠海宇,使入主中原几达百年的蒙古统治阶层在元顺帝妥欢帖睦尔(1320—1370,1333—1370在位)率领下,于至正二十八年(1368)七月丙寅(二十八日)撤出大都,退往蒙古地区,从而结束了蒙古贵族君临中土的统治。他为确保中原汉族的政权延续,定鼎以后,即竭力阻挠蒙古贵族卷土重来。本文即在确定朱元璋存此用心的前提下,探讨他在建国后对蒙古民族的政策。  相似文献   

11.
斡禄打儿罕囊素是第一位移锡后金(aisin gurun)的著名喇嘛,在辽阳圆寂之后即埋骨该地,后来金国汗在辽阳城南敕建喇嘛舍利塔,树立满汉二体碑文《大金喇嘛法师宝记aisin gurun i orlug darhan langso lama i giran i subargan》(1630)。待到建国号大清并入关,顺治皇帝敕命修葺累年雨水浸坏的塔根,再树立满洲、汉、蒙古三体合璧碑文(满文amba lamai eifu i subargan i bei bithe,1658),追思囊素喇嘛携众远方来归的事体,重申父祖礼敬裔远来归之人的心情,语含温存和恭敬。本稿依据拓本录写翻译三体碑文并略作语文学考释。  相似文献   

12.
蒙古在中国的统治者的全部财政和军备以对辖境内的户口系统地进行调查为前提,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史实。1235年(窝阔台汗七年)蒙古举行了首次户口调查,1258年(蒙哥汗八年)举行了第二次,这两次只限于中国北部,因为南部还在南宋的统治之下。在最初这两次后,1261年(元世祖中统二年)到1275年(元世祖至元十二年)间有过几次籍民,显然并  相似文献   

13.
早在蒙古统一西藏后,达木(今当雄)一带即有蒙古驻军负责藏北驿站。明代中叶以后,又有一批蒙古人迁移到藏北地区。《三世达赖喇嘛传》中记述,三世达赖于1578年在青海会晤俺答汗之前,即曾应邀到藏北蒙古部落中进行宗教活动。清代达木蒙古则主要是卫拉特蒙古的和硕特部人,其中也不能完全排除有元、明时期在此地区活动过的蒙古人后裔的成  相似文献   

14.
库雅喇人编入满洲八旗,始于清政权入关之后,与在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就被大量编入八旗的东海瓦尔喀部、虎尔哈部和渥集部有较大的不同.库雅喇人源自东海瓦尔喀部,明末居住在图们江下游以及附近沿海地区,被清(后金)政权称为库尔喀部,自天聪三年(1629)开始向皇太极朝贡不断.清政权入关之后,在东北地区"招抚新满洲",库雅喇人成为最早编入八旗的新满洲成员,在反击沙俄侵略、保卫东北边疆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中国达268年(1644——1911年)之久。其帝王陵寝,在河北省遵化县和易县,是两处规模宏大的陵墓群,即清东陵与清西陵。清王朝入关前,在盛京(令沈阳)建有福陵、昭陵,在赫图阿拉(满语,意“横岗”,今新宾县)建永陵。下面谈谈东北三陵的一些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西蒙古史专家、新疆大学副教授诺尔布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3年3月26日9时20分去世.享年78岁。我刊谨表哀悼。诺尔布先生曾是国际蒙古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江格尔》研究会理事、中国蒙古史学会会员。代表作为《(扎雅班迪达传)注释》。西蒙古史专家诺尔布先生逝世~~  相似文献   

17.
藏传佛教在元代政治中的作用与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蒙藏关系的开创12 2 7年 7月 ,成吉思汗去世。此后 ,由掌管着蒙古大军军权的幼子拖雷监国二年。 12 2 9年蒙古贵族召开忽里勒台 ,遵照成吉思汗遗命推举窝阔台① 为大汗 ,从此进入了窝阔台统治时期。即位后 ,窝阔台遵父遗命 ,② 于 12 34年灭金。在他的治下 ,真正开创了与西藏的直接关系的人 ,③ 就是窝阔台汗幼子阔端 ,而不是某些藏文史籍中所说的成吉思汗。④阔端 ,系窝阔台幼子 (即第三子 )。在蒙古灭西夏(12 2 7年 )和金朝 (12 34年 )之后 ,窝阔台于12 35年在和林召开忽里勒台 ,决议发动“长子西征”(亦称第二次西征 ) ,贵由等随即远…  相似文献   

18.
自南宋宝庆二年(1226)成吉思汗蒙古大军攻占西夏河西地区之后,不断攻取金、宋今属甘肃各地,于端平三年(1236)攻破金朝遗留的最后一个据点会州,又攻克南宋的陇南各州,使今甘肃地区完全归于蒙古旗下,至洪武六年(1372),明军最终收复河西的安西、敦煌始,蒙元在甘肃地域活跃了约150年时  相似文献   

19.
清朝民族立法原则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是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的鼎盛时期。由于清朝本身就是由满族上层建立的政权,它对以往少数民族的处境和要求体会很深。早在入关前,满族统治者在对漠南和漠北蒙古的施政过程中,就认识到了民族立法的重要性并积累了一些立法经验。定鼎北京后,清政府逐步控制了中国四边所有少数民族,为了对少数民族进行长期有效的统治,保证边疆地区  相似文献   

20.
清朝顺治五年(1648年),元太祖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十八世孙布木巴因军功赏叙镇国公爵,掌后郭尔罗斯札萨克,府第初建榛子岭(今肇东市四站镇榛柴岗)。由于蒙古人俗以西为大,故府第西迁至色克图,今肇源县民意乡公营子村。时逢蒙古人所信奉的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