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学文献通常分别考察创新和分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但创新与分工两个概念(特别是杨格逐步发展的产业间分工)之间存在紧密的逻辑联系。本文在分析熊彼特创新与杨格产业间分工概念的逻辑联系基础上,说明罗默在其内生增长模型中按照杨格的思想,较为模糊地把创新与产业间分工联系在一起解释报酬递增。罗默的模型把资本分解为一系列生产耐用品,从而可以用新产品创新导致产业间分工的发展来解释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杨小凯更注重通过数学化斯密的分工概念来解释经济增长,未能充分认识创新和逐步发展的产业间分工对报酬递增的重要作用。这两个模型都陷入用数学模型解释复杂经济机制面临的困境,难以深刻揭示创新与分工推动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而新近发展的新演化经济学能够给出更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长三角产业转移背景下安徽农村经济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收入等滞后于长三角地区,从长三角到安徽区域之间,客观上存在着经济技术梯度。政府政策的支持、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及农村拥有的丰富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构成了安徽吸引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借助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和要素向安徽地区的梯度转移,通过发展村域经济、科学规划园区,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完善投融资体制、推进城乡一体化,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建立健全农村发展机制、完善服务环境等措施,能够促进区域经济之间、城乡经济之间的统筹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分工协作、交易费用与产业集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专业化分工产业的报酬递增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是一个劳动分工深化、交易效率提高的过程。产业集群作为中间性组织形式之一,其存在和发展不仅可以用交易费用理论来解释,而且产业集群本身又可以降低交易费用。产业集群是一种能够有效降低交易费用的“新制度”形式。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经济圈是中国经济最发达最具活力的地区,是拉动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安徽融入长三角,推行东向发展战略,是中部崛起发挥区位优势的最佳选择。安徽同长三角经济圈具有地缘、区位和资源优势,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安徽同长三角地区的差距在拉大。因此.加速融入长三角经济圈,承接长三角经济圈的产业转移,参与长三角的产业分工,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并将其转换成为竞争优势,是安徽加速崛起、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5.
区域产业转移有利于转出地的产业结构升级,转入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苏浙沪地区出现大量产业对外转移现象,这对如安徽一样的中部地区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基于企业、产业、空间三个角度,根据苏浙沪和安徽经济发展现状和实际情况,对比分析了安徽在此次承接苏浙沪产业转移过程中所具有的拉力因素,阐明安徽将成为苏浙沪产业转移的首选地。  相似文献   

6.
日本东海地区和长三角地区都是制造业的产业集聚中心,都不同程度地从轻工业、原料型向重工业、高加工型的工业结构转化,并且前者比后者产业结构更优化,产业集聚程度更高.两个地区集聚程度最高的分别是汽车产业和轻纺产业,两者都是在专业化分工的直接动力下,获取外部性和报酬递增,进而形成产业集聚,但是在具体竞争优势上存在着差别.  相似文献   

7.
产业实现内部有序转移是我国破除经济发展相对困境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分析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承接产业转移的国际经验,珠三角和长三角等东部承接产业转移的经验,安徽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沿江、湖南湘南、湖北荆州、黄河金三角等中西部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经验,从生产要素调整、优化硬环境、改善软环境、实施政策倾斜等方面提出了中西部如何有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作为世界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中的一员,安徽可以利用自身的区位基础、资源基础、产业基础、交通基础和合作基础等优势,加快融进长三角并与长三角相得益彰地发展。但安徽在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对外经济贸易和教育科研等方面与长三角其他地区有明显落差,因此,安徽需从以下八方面加快与长三角城市群的耦合机制建设,从而全面接轨长三角:构建基建交通的融畅机制;构建产业支撑的融接机制;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融动机制;构建金融支持的融资机制;构建社会民生的融洽机制;构建生态文明的融和机制;构建人才流动的融通机制;构建文化内涵的融合机制。  相似文献   

9.
在空间报酬递增视角下,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有一种新的诠释:流通企业空间集聚带来了要素结构、成本结构、市场结构与需求结构升级,致使知识外溢效应增强、公共物品供给增加、垄断利润加速生成以及交易成本持续降低,由此形成了空间报酬递增、促进流通产业向“集聚、集群与集约”的新型发展方式转变。因此,空间集聚与报酬递增在促进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玉海 《东方论坛》2003,(1):120-125
经济增长理论的持续演变 ,表明了人们对经济增长内在动因的不懈追求 ,也说明传统主流经济理论对报酬递增问题的无能为力。透过这一演变进程 ,我们发现经济增长依赖于报酬递增。循此概括出报酬递增所依存的主要方式 :技术进步、以企业为载体的规模经济、市场交易效率的提高、产业结构间的联系效应、制度创新等等。更进一步 ,我们分析认为报酬递增尽管呈现在不同的层面 ,其实质却是统一于人与人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 ,可以说是人与人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侧面 ,这意味着要循着分工合作的路子发掘和利用报酬递增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是建立在分工与协作基础上的柔性生产体,依靠分工与协作,集群体现出了规模报酬递增、交 易效率提高和技术创新等优势。产业集群的优势就是集群自身增长的动力,各种优势相互交错共同作用形成产业 集群自我增强机制。本文作者从分工与协作角度出发,分析了产业集群的规模报酬递增、交易效率提高、技术创新 三种优势是如何交互影响,共同作用形成集群自我增强机制。  相似文献   

12.
以报酬理论为基础,从报酬的权利与业务对等的视角重新探讨和解释自然垄断产业国有企业低效的成因。通过研究,得出以下基本结论:报酬理论的基本前提是权利与义务对等;普遍存在报酬失灵现象;报酬校正机制是对报酬失灵的一种合理纠正;自然垄断产业国有企业的运行机制同报酬理论前提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冲突,导致了国有企业低效;重新构建自然垄断产业国有企业体制是报酬的权利与义务对等理论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演变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动力是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由此引起了长三角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动,推动了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浙江和上海之间发生的产业区域转移以及由此导致的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演变,揭示了时间序列下上海和浙江之间存在的以制造业为中心的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正是这种区域间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的存在,推动了长三角制造业产业重心的迁移,进而在长三角内部形成相对合理的产业空间结构和产业分工结构,并使得以上海为地标的中国经济的中心区域扩展到了整个长三角地区.  相似文献   

14.
产业规模报酬分析既是企业决策和制定产业规划的重要参考,也是国家和地区制定协调产业发展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能源转换效率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这里利用VAR模型,对青海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产业规模报酬分析,将之划分为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减和规模报酬无关三大类,并针对三大类产业的不同特点,提出青海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明确产业转移的制度变迁效应、把握新一轮产业转移规律,是各级市场主体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科学决策的依据。文章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探讨了产业转移制度变迁效应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设定了直接针对产业转移的变量,然后运用安徽与湖南的数据,从不同的层面对产业转移制度变迁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对安徽、湖南两省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风险投资活动实质上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信息、知识和理念的载体,具有与一般投资活动不同的溢出效应。这是一种经济增长效应,是报酬递增的源泉,表现为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风险投资溢出效应的实现路径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知识创新;二是技术扩散;三是组织成长与制度变迁;四是人力资本积累。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必须由就业增长型经济转变为知识创新主导型经济,建立报酬递增的经济增长模型,充分获取风险投资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7.
传统农业经济理论认为,农业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特征,这不仅与主流经济学的内生技术进步和“干中学”等理论概念不符,也无法解释传统小农社会的“精耕细作”和现代农业分工带来的农业增长。文章通过拓展Arrow和杨小凯构建的“干中学”理论模型,分析了无外生技术进步情形下,传统小农社会和农业分工阶段的农户是如何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要素配置结构,实现“干中学”过程中的农业规模报酬递增的。结果表明:(1)当不存在农业劳动力刚性约束时,农户在租入农地或提高农作物种植频率以充分利用农业劳动力的过程中,“干中学”会改善劳动生产效率并提高农业规模报酬;(2)进入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加速阶段,农业劳动力刚性约束会使得农业规模报酬从“干中学”诱致的递增阶段进入递减阶段;(3)为克服农业劳动力的刚性约束,农户会自发参与农业分工,由此加速农业“干中学”和提高农业专业化程度,并诱致农业规模报酬递增。研究表明,农业并不是一个低效率的被动的产业。  相似文献   

18.
泛长三角区域创新能力比较与创新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的历史背景下,安徽由于其区位优势融入长三角,参与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是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历史必然。在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在泛长三角地区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营造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加速建成创新型区域,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是进一步推进泛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从地理、产业、要素、政策以及时间这五个维度来考虑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加快泛长三角创新体系的建设,有利于长三角区域和安徽的无缝对接与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9.
专业化分工理论与产业集群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专业化分工和产业报酬递增的空间表现形式,是劳动分工深化、交易效率提高的过程.如果从分工角度考察,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专业化分工的产物.同时,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与产业集群之间又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整合营销理论在旅游产品生产和销售中的应用日臻成熟。近年来,泛长三角旅游产品整合营销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泛长三角旅游一体化进程中,安徽省的旅游产品相对单一、产业规模较小、整合开发相对缓慢。安徽旅游产业应以地缘为基础、以品牌为方向进行旅游认知、品牌构建、旅游供需整合和旅游相关者关系整合,把自然山水、休闲养生、人文佛教的徽风皖韵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旅游主题、线路、品牌有机融合,推出基于泛长三角一体化的安徽旅游产品,形成泛长三角旅游的重要一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