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妇革命     
瑞士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2009年度《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显示,有超过2/3的国家,女性地位都在提高。美国媒体惊呼“如今正在发生一场新的性别革命”——主妇革命。  相似文献   

2.
谢爱华 《公共关系》2000,(12):49-50
最近美国学者劳伦斯·霍尔特的著作《教你做生意》一书很是畅销,书中详尽地阐述了一个观点:“买卖是关系”、“生意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确,这是对当代市场营销理念的高度概括。生意兴隆,说明各种关系协调,市场环境有利于企业发展。反之,对企业不利。  相似文献   

3.
因写作《历史的终结》一书而名为人知的美籍日裔学者福山最近又出版了《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中译本(中国社科版)已在近日出版。该书重点讨论社会信任关系的问题。福山认为,以前被人们认为是“美国病”的那些社会症状,其实是后工业化时代普遍的社会症状,这是由技术变革与道德相对主义的流行致使社会资本流失造成的。他特别强调诚实、信任、  相似文献   

4.
《社会学家茶座》2009,(2):159-160
英国《金融时报》刊登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佛大学经济及哲学教授阿马第亚·森的文章说,新的全球经济危机最突出的问题不是关乎“资本主义的终结”,而是“资本主义的性质”及改变的需要。危机总会过去,但对于未来经济系统的问题仍在。  相似文献   

5.
2004年10月29日,欧盟25国领导人在罗马市政办公大楼内的奥拉齐和古里亚齐大厅共同签署《欧盟宪法条约》草案,这也是47年前欧共体6国签署《罗马条约》的地点。历史上,罗马曾经是欧洲统一的中心。现在,罗马再次见证欧洲人为了共同的事业走到一起。欧盟选择在“永恒之城”罗马签署宪法条约无疑是期盼能够通过回忆“大欧洲”的历史去追寻欧洲的“统一梦”。新的里程碑欧洲领导人真正开始考虑制定一部欧洲宪法始于2000年12月的尼斯欧盟理事会。当时欧盟扩大迫在眉睫,成员国数目将从15个增至25个,涉及4.5亿人口,传统的六国机制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6.
廖卓娴 《老年人》2005,(10):8-9
2005年9月5日,中欧领导人峰会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与欧盟自1998年确立领导人定期会晤机制以来的第八次年度对话。时值中欧建交30周年,这次峰会别具意义,令国际社会瞩目。世界格局,风云变幻。30年来,中欧关系历经曲折,但总的是在不断提升和发展。可以说,现在的中欧关系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局面,已进入成熟、稳定的发展期。10年前,也就是1995年,欧盟通过了《欧盟与中国关系长期政策》、《欧盟对华新战略》和《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等对华政策重要文件,指出“欧洲同中国的关系必然成为欧洲对外关系,包括亚洲和全球关系中的…  相似文献   

7.
汤正刚 《城市》2001,(4):14-15
美国《未来学家》杂志1999年的6月~7月刊载文预测武汉将名列“21世纪全球十大超级城市”第二位,该文一经《参考消息》摘登,立即在某市掀起一股波澜,跻身世界十大超级城市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笔者就此谈一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8.
美国沃尔玛公司(Wal-Mart),在世界著名的美国《财富》杂志(Furtune)一年一度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上,以1732亿美元的年销售额排名第一,超过通用、戴姆勒-克莱斯勒和福特三大汽车公司,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大公司。 奇迹的缔造者,沃尔玛的灵魂——山姆·沃顿一直默默无闻,直到1985年lO月才被著名杂志《福布斯》列为全美第一富豪。人们做梦都没有想到零售业竟创造了全美首富。沃顿创造了一个普通美国人实现创业梦想的神话。人们称他为“Made inAmerica(美国制造)”“Only in America(唯有在美国)”。1992年3月17日,时任美国总统的乔治·布什飞往沃尔玛公司总部,授予沃顿“总统自由奖章”——美国最高的平民奖。嘉奖状中写道:“山姆·沃顿,地道的美国人,具体展现了创业精神,是美国梦的缩影……”  相似文献   

9.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全球实力受到冲击,霸权地位下降。在国内外一些学者看来,本轮金融危机实际上意味着"美国时代"的终结,世界从此进入"后美国时代",全球治理将由中美共管或多极共管。国内甚至还有一部分所谓"鹰派"色彩的官员和学者,鼓噪中国很快将在经济乃至军事上全面挑战美国。但我们认为,金融危机的冲击波虽然强烈,但并没有对美国全球实力造成根本损害,现行国际体系也并未进行根本调整,其他国家尚无力挑战美国的全球领导地  相似文献   

10.
“软霸权”的扩张和膨胀 美国加州大学传播学家赫伯特·席勒(Herbert Schiller)在《美国帝国与传播》(1969)一书中分析了美国传媒工业神话般地崛起与军事利益操纵的直接关系。他赞同“文化帝国主义”概念并这样刻画其特征:“通过整个程序让一个社会进入世界现代体系的核心,它的领导阶层通过魅力、压力、力量或腐败的方式来塑造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11.
苏华 《公关世界》2010,(2):44-47
截至2010年2月20日,《阿凡达》已经在全球取得了超过20亿美元的票房。在全球总票房榜上击穿了电影票房历史冠军《泰坦尼克号》,成为了新的票房霸主。  相似文献   

12.
今年七月中旬,美国主流媒体《今日美国》报刊登了一篇令各界关注的报道:“在毛泽东家乡,‘超级女声’正席卷中国。”这股风暴背后,蕴藏着一个商战的传奇故事,蒙牛企业的市场总监——孙隽,正是“超级女声”成功的奥秘所在。  相似文献   

13.
虽然迟了,但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终于承认美国的页岩油革命威胁到其在全球原油市场的主宰地位,而两年前它声称这种威胁“微不足道”。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法国重返北约似乎是“时代需求”。当然“重返”有着可以预见的好处,法国或许能够分享一些权力,但要让美国保证以法国为代表的欧盟在北约拥有相应的领导地位,却未免有些一厢情愿。  相似文献   

15.
一、“意识形态终结”论 属于全球化意识形态的还有“意识形态终结”论,虽然这一断言式的宣称在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的同名著作问世后而广为人知,但在他之前席尔斯(Edward Shis)、李普赛特(Seymour M.Lipset)等人就已对此做过论述。他们共同的看法是把意识形态视为情绪、情感的王国,容易被阶级斗争驱动、点燃,属于前现代社会的残存遗风,在现代化的西方社会已不再起作用,至少已失去其原来的意义了。譬如,贝尔在《意识形态的终结》一书中指出:  相似文献   

16.
《历史的终结》作者、美国著名战略家福山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的这篇文章里指出,中国与那些发生革命的中东国家不同,政府时刻关注并回应社会不满,承认并致力于解决收入不平等、腐败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现在不是中国提附加条件的好时机。欧洲分裂日渐加剧,而且专注于解决自己的危机,没有机会对武器禁运和市场经济地位达成一致意见。是中国故意提出一个欧盟无法接受的条件,促使欧洲拒绝来自中国的帮助?中国似乎并不情愿在欧洲债务危机中发挥作用,而且现在有了一个不采取行动的正当理由。  相似文献   

18.
通宵茶座     
人物非拉登“时代”的搞笑当我发现雪村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的最后点睛之笔“翠花,上酸菜”在网上一夜之间被篡改为“拉登,上导弹”时,我丝毫不感到幽默。搞笑拉登,不知道是因为我们过去笑的不够,还是因为今天悲观的不够? 终于有一天,拉登被一向不搞笑的《时代》“涮”了一下,彻底“开除”了他上年度风云人物的封面资格。从此美国强权人士似乎更得意了,酷毙了,帅呆了。左右新闻舆论,不光专制国家有,民主国家也有,只是强与弱的程度和表现方式不同罢了。 2001年12月23日上午,众说纷纭的年度美国《时代》周刊“风云人物”评选揭晓,让预言者们大跌眼镜的是,在“9·11”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挥救援工作的纽约市市长朱利安尼,击败了因打击恐怖主义而支持率直线上升的总统布什以及被指控为“9·11”幕后黑手的本·拉登,当选为《时代》第76位年度风云人物。一时有人发言  相似文献   

19.
西方一直热衷于推动所谓的“价值观外交”和“颜色革命”,但今天突然发现形势不妙,美国自己经历着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占领华尔街”运动把美国体制的各种弊病暴露无遗;欧洲也面临着“希腊之春”蔓延的可能,搞得不好,欧盟像苏联那样解体也不是不可能的。西方遭遇危机,世界也进入了“后西方时代”和“后西方话语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里,中国人应该抓紧自己的话语建设,并用自己的话语来审视和评判西方的一切。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本给美国指明方向并促使其得以独立的书,托马斯·潘恩在完成它时,好朋友本杰明·罗什建议他将其命名为《常识》。据史料记载,“常识》一问世,即在北美引起轰动,争相传诵,美国的命运由此得以真正改变。在为纪念美国立国二百年而编的《美国二百年大事记》(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