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公共关系》2001,(5):15-15
以改善城市环境为中心任务的城市建设,常常会提出理论上的和实践上的目标,这些目标一经提出自然会生出它的品牌效应,这就要求城市的管理者要像企业家重视研究和精心设计商标和商品名称一样,要重视研究和精心设计城市品牌的名称,使名称本身首先具有商业价值和鲜明形象,无形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魅力。前人已有不少关于城市发展整体目标和形象的提法和探索,现代国内外人士也已有不少时兴看法和提法。如“理想城市”、“花园城市”、“山水城市”、“健康城市”、“文明城市”、“现代城市”、“园林城市”“特色城市”等等。沈阳市提出了“园林城市”(先实现),也提出了“生态城市”(后实现)。这些都可以视为城市品牌的定位。  相似文献   

2.
蒋智  李长华 《城市》2009,(11):44-46
一、城市生态绿地网络的概念和作用(一)概念 城市生态绿地网络是指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特征和自然植物,根据国家规范和城市自身条件所确定的标准.以现有的各级各类园林绿地为基础.科学地规划成完整的、合理的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3.
小议瞻园的造园与中国古典园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濛 《城市》2003,(6):54-56
世界上的园林风格最典型的有两种,即东方园林与西方园林。两种造园风格之所以有很大不同,究其本源是因为东方与西方有着不同的哲学体系与文化传统,从而产生了不同的美学观点。西方园林是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代表的几何形园林,其特点是整齐一律、均衡对称,具有明确的轴线引导,讲究几何图案的组织,连花草树木都修剪得方方正正,表现一种人工的创造,强调的是人工美。中国古典园林是东方园林的代表,它的特点是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再现自然山水,强调自然美,而且中国的传统是文人造…  相似文献   

4.
在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工作过程中,对唐山城市性质的定性众说纷纭。有人提出要把唐山建成“次级国际性大都市”;有人提出要把唐山定性为“港口城市”;也有人认为唐山不宜再提“工业基地”,以免给人以“傻、大、黑、粗”的印象;还有人的提法实际是以现状性质代替规划性  相似文献   

5.
佳木斯市公关协会2007年会长联席会议于12日下午召开。会议通报了市公关协会2007年工作情况及2008年工作思路,讨论通过了协会组织发展事宜。近年来,市公关协会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突出了在宏观上为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微观上为基层单位服务,内部为会员单位服务的宗旨,为我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助力。今年,协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拓宽公共关系领域,注重调查研究,积极扶持挂靠社团组织的工作,充分发挥公共关系业界人才的资源作用,使我市公共关系工作在方法、内容、领域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和创新。市委常委、副会长、市公关协会名誉会长孙喆在讲话中指出,市公关协会围绕全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充分发挥了特有的优势和广泛的活动空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他提出,在下一步工作中,市公关协会要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充分调动和发挥理事单位的作用。做好服务工作。协会要做到常年有活动,充分挖掘和发挥自身专长,拓展服务领域,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多作贡献。  相似文献   

6.
刘彦涛  王彦洋 《城市》2016,(4):54-59
针对天津城市内涝和缺水并存的城市水问题,结合国家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大背景,分析天津文化中心已建成的城市排水防涝系统的运行效果,并以新八大里地区规划为例,就规划区内的道路系统、绿地系统及低影响开发设施等,展开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探讨。  相似文献   

7.
王增辉 《城市》2014,(9):68-73
正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城市建设水平,是城市的生命力所在。城镇建设,要实事求是地确定城市定位,科学规划和务实行动,避免走弯路;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8.
贾秉志 《城市》2006,(4):77-78
伦敦整个城区(指大伦敦)的规模为1500平方公里,在这样大的城区范围内,各区域的居住区相比较有明显的不同:伦敦东区居民中,外来移民的比例较高,环境差一些;伦敦南、北两区中,普通阶层的居民比例较高,环境相对一般,住宅的装修也很普通;与其他几个区域相比,伦敦西区的居住环境是最好的。下面就以伦敦西区一处笔者较熟悉的居住区作为范例,讲述那里的居住环境、建筑形式及其服务设施。该居住区位于城市中心与城区边缘中间的位置,属城市中心区外围地带,具有低丘陵地貌,这一带的道路也随着地形自然形成高低起伏的样子。这里的“居住区”只是居住区…  相似文献   

9.
宋画中的园林活动与园林空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林活动是中国园林文化空间整体性的主要一环,影响甚至决定着园林空间布局和意境凝练,因此研究活动与空间的耦合关联,对理解中国园林内在形成机制、丰富古典园林营建理论具有积极意义。宋代是中国古代绘画史的蓬发期,大量宋画直观地反映了园林空间和园林活动共存场景,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文以宋画为研究素材,引入图文互证的研究方法,梳理出文会雅集、园内栖居、山水游赏、时节活动4种园林活动类型,从活动参与的主体入手,分析相应活动空间所具有的最突出的园林要素,及其所营造的整体空间范围、空间性质,总结出园林活动与园林空间的关系,从而为当代历史景观的文化内涵保护以及园林活动与空间氛围的营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广元,古称利州。地处四川盆地北部山区、嘉陵江上游、川陕甘三省结合部。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武则天的诞生地,是三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走廊,也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85年建立省辖地级市,辖利州、昭化、朝天三区和苍溪、旺苍、剑阁、青川四县,幅员面积1.6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11.2万,常住人口249.00万,城市人口48万,市城区面积38.13平方公里。广元是对外开放城市、全国首批农科教结合示范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和四川省山水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城市,第二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市。——摘自百度百科一、广元的"三大优势"作为划分意义上的川东北地区第三梯队的广元,与甘肃、陕西接壤,属于边缘化的经济较落后的革命老区。然而,广元这些年的跨越发展令人瞩目。特别是近年来广元按照中共四川省委提出的"提升首位城市、着力次级突破、夯实底部基础"的战略构想,在"突出做强市(州)经济梯  相似文献   

11.
笔者以我国1985年~2014年地级以上城市为样本构建有序响应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以强调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优越的自然条件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城市形成越早、 规模扩张也越快.笔者提出,我国新型城镇化时期,各城市应将自然条件的全面改善作为提升城市吸引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信息集锦     
国土经济2003年第九期据悉,在我国最新完成的林业发展战略研究中,规划到2050年使全国70%城市的林木覆盖率达到45%以上,达到“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布局要求,建成以林木为主体,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城区公园、园林绿地、河流、道路宽带林网、森林公园及自然保护区等,最终要在城市的中心区、近郊和远郊协调配置成“绿色生态圈”。虽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各级城市都已认识到以绿化为主的生态质量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能力。但目前我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  相似文献   

13.
湖北十堰市城建监察支队建队以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服务于十堰经济发展大局,以“让政府放心、让人民满意、让城市更美”为不断追求、力求完善的动力源泉,认真履行城市管理的各项职责,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先后多次被评为市、  相似文献   

14.
段吉闯 《城市》2018,(7):10-18
城市规划设计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是城市文化底蕴、 人文素养的体现,而且对打造城市特色、 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在对上海浦东新区和山东青岛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分析了两地城市规划设计好的经验做法,从坚持港产城有机统一、 突出区域协同、 突出文化内涵和突出生态可持续等角度提出天津滨海新区下一步城市规划设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杨郑鑫  吴昊天  苏萌 《城市》2018,(8):33-39
城市总体规划是体现地方政府意志的重要手段,对于指导、 统筹城市未来较长时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总体规划在编制中应充分兼顾谋划远景的战略性与规划实施的可行性.笔者以天津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为例,在已有国家明确定位的前提下,探讨了如何将空间、 时间、 支撑系统和政策环境等多维度规划视角融入方案,使方案能够更好地体现总体规划的法定权威性,同时兼具灵活性与指导性.  相似文献   

16.
上海改革顶层设计的关键是确立改革愿景的目标。上海顶层改革的愿景目标为:到2015年,基本建成与经济、社会文化与行政管理全面服务化相适应的体制与制度;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体制与制度;到2050年,基本建成与有中国特色全球城市相适应的体制与制度。“十二五”期间,上海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科学发展;推进社会文化体制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服务型法治政府。重点在经济、社会文化与行政管理子系统的体制与制度上突破,突出制度创新,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改进城市管理为关键环节,建立以市场竞争有序、资源配置合理、社会公平正义、政府高效廉洁、文化包容开放为特征的体制与制度。  相似文献   

17.
以协调人与自然为中心的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和重大研究课题。笔者通过生态城市--城市和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城市实践困惑与破解思考、生态城市专题研究探索的案例分析及生态城市建设的统筹与优化等论述,思考与探索破解生态城市实践困惑的方法与路径,提出创新生态城市相关规划及建设重点项目的整合、协同与融合,以及完善跨城市区域范围的相关合作机制,促进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实施过程优化,以形成新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统领下一盘棋的生态城市建设局面。  相似文献   

18.
长春市属于典型的寒地城市,冬季雾霾现象频发,居民室外热舒适度差,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出行和健康,导致公共空间活力严重不足。因此,城市既需要加强通风减弱雾霾,又需要增加静风区以保证居民室外热舒适度,这就形成了极其现实的矛盾。在此背景下结合《长春市总体城市设计》风环境专题,通过识别、分析各种风环境问题,利用CFD模拟法和网络语义分析法结合的主客观评价法与文献综述法分析解决对策。形成"中心城区尺度—人行尺度"的应对策略,中心城区尺度将通风廊道与自然山水格局耦合以优化通风廊道构建,并在大黑山脉山区构建引风廊道改善城市通风。人行尺度采用主客观结合分析方法,提出改善热舒适度策略。最终从不同视角改善城市风环境,提升城市活力。  相似文献   

19.
梁若宜 《城市》2011,(11):45-47
中国艺术门类气息相通、血脉相融。诗词、书画与园林艺术相互借鉴、互为参考,以诗入画,以画人园,使中国园林充满诗情画意。中国园林中极为突出的江南园林宛如一幅幅生动立体的水墨画,令无数骚人墨客为之倾倒,并留下了珍贵的诗篇和画卷。可以说,凡是名垂中国艺术史册的画家都与园林有着不解之缘。园林为他们提供了生活起居与艺术创作的美好环境,他们以园林为题材的创作又推动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发展与提升。  相似文献   

20.
江南地区山地纵横、水网密布,地貌丰富多样,村落呈现出不同的类型及特征,山地河谷村落数量众多。但现阶段乡建同质化严重,不同类型村落的适宜性政策被忽略。本文以浙江德清东沈村为例,分析山地河谷村落特征,以地形地貌为出发点,从山、水、村落三方面,提出基于山水特质的村落更新与活化策略,促进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的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