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城镇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河南城镇化水平一直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严重影响了河南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尽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此,要深刻认识河南城镇化发展滞后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并针对性地从制度创新、改革政策、科学规划、投资建设上下工夫,以加快河南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县域经济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内在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城镇化建设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过程.县域经济的发展可以加快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反过来,城镇化的大力发展又可以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一般来说,县域经济与城镇化协调发展会受到地理区位、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制度与体制、认识与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县域经济与城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克服上述因素;并且努力做到突出区域特色,充分利用区域比较优势;实施龙头带动战略,推进产业化经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确立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和城镇化中的主体地位;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实施集中和集约经营.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比较中的路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到2012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已达到52.6%,城镇化处于快速发展期。但“进城易、定居难”、“发展速度不平衡”等问题已成为我国城镇化顺利推进的障碍。政府干预过宽、过深是制约我国城镇化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影响城镇化的其它因素如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现代化水平中都可以看到政府的“影子”,这些因素互相交错,互相影响,综合牵制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新的发展时期,政府要重新进行角色定位,转变政府职能,在城镇化建设中实现政府与市场双向互动,同时改革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我国城镇化“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相关的制度安排与创新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推阻机制。众多学者已经证明 ,与二元户籍制度相关的系列制度安排是导致我国城镇化滞后和大量农村隐形失业人员存在的直接因素。以农民为初级行动团体而发起的诱致型制度变迁逐步占据制度创新的主导地位 ,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做出了新的探索。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对城镇化中的制度创新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发现 ,制度因素对城镇化的驱动潜力是最大的  相似文献   

5.
制度是制约贵州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原有的制度安排已阻碍了贵州城镇化发展进程,因此必须对影响城镇化发展的制度进行创新。逐步建立起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和城乡融通的就业制度,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彻底解决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建立廉洁高效的城镇管理体制和多元化投资体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积极探索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土地流转和置换,促使人口和要素向城镇聚集,以制度创新加快贵州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对我国耕地资源变化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我国城镇化对耕地的需求量,指出城镇化致使耕地数量逐年减少、耕地质量下降、退化严重.同时指出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制度、规划、资金等因素也约束城镇化建设对耕地资源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于贵州省1796名农民城镇化意愿及响应能力的研究表明:大多数农民支持或响应城镇化建设.影响农民城镇化意愿的正向因素主要为子女教育改善、自身发展、交通便利、个人生活质量改观、收入提高.影响农民城镇化意愿的负向因素主要是城市消费水平高,生活成本增加;无力解决住房问题;就业难;治安不好,污染较严重;难以享受基本的保障.此外,性格、情绪稳定性、人际关系、亲密关系和依赖关系等心理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民的城镇化意愿.因此,应通过推行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其子女教育现状,丰富进城农民业余文化生活,提高进城农民心理健康水平等措施,消除农民对城镇化的担忧,尊重农民意愿,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构成城镇化动力源,它们之间相互组合、相互影响的关系构成城镇化动力机制。该文以新疆石河子为例,从包含制度因素的产业结构转换角度构建城镇化动力机制指标体系,建立VEC模型,从长期和短期两个纬度研究城镇化各动力因素与城镇人口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表明,农业是石河子地区城镇化基础动力;工业化和制度变迁构成石河子地区城镇化根本动力;服务业是石河子地区城镇化持续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为了实现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走低碳发展路径,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是长效、可持续发展的可靠模式.文章在分析了西部城市群低碳城镇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STIRPAT模型对产生此现状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城市经济规模是影响能源消费碳排量程度最深的因素这一结果.最后针对原因提出加大城乡规划的引导作用;创新地方政府考评制度;优化产业结构;建立健全碳排放交易体制;倡导低碳化生活方式等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大量社会问题的存在和社会冲突的频发,使得整个城镇化进程处于高风险运行状态。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风险分为城乡断裂风险、摩擦加剧风险、发展失衡风险等3种类型;社会风险是在系统因素、意向因素、制度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发生、演化与扩散的。为了提升城镇化的内涵质量,应从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强化市场力量和优化城镇管理等方面入手,制定城镇发展的科学措施,逐步释放和消解已有的问题和风险,保持城镇化进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