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方问题     
“东方问题”一词是被用来说明由于十九世纪奥斯曼帝国的混乱状态所引起的国际问题,当时它已面临内部分裂的威胁。1814—1815年巴黎条约的签订和1815年维也纳会议的最后成果,为受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影响的那些地区提供了一种国际秩序。奥斯曼帝国置身于这个体系之外,因此,成了列强之间酝酿着冲突的地区。在十九世纪前半期,与东方问题有关的仅限于奥地利、法国、英国和俄国。但是,凭借着同奥匈帝国签订的条约,德意志帝国对巴尔干和土耳其事务的兴趣与日俱增。而到了世纪末,意大利也开始抱有牺牲土耳其而满足自己利益的野心。  相似文献   

2.
拿破仑帝国时期,法国利用武力和经济双重手段在欧洲维护、扩张自己的势力,其中针对其宿敌英国所采取的著名的大陆封锁政策在拿破仑帝国史上起过重大影响,成了“整个帝国史诗中的全部经济斗争的中心,因而也是政治斗争的中心”。然而此政策仅推行了不到十年时间,就以1812年法俄战争爆发而告终结。为什么大陆封锁未能达到战胜英国的目的?本文试图就大陆封锁政策产生的社会背景、实施的过程及其后果来阐述:  相似文献   

3.
从1697年俄日关系启幕至1855年《俄日下田条约》签订,两国早期关系历经一个半世纪的演变。1815年,两国在平息军事冲突和解决人质危机后相互默许边境划分构想,为缔约奠定了历史基础。1852年,俄日关系的相对稳定状态随着东北亚局势变动被打破,为缔约创造了现实条件。两国在谈判中以退让促成和解:俄国以土地让步争取到日本开港通商,政治利益让渡给经济利益;日本则以开港通商保全国体,经济利益让渡给政治利益。妥协性是《俄日下田条约》的突出特征,揭示了条约的实质和俄日早期关系的本质。对俄国而言,《俄日下田条约》是因殖民竞争中的力所不逮而在东方采取的权宜之计;对日本而言,则是避战止戈的近代外交尝试,是幕府逐渐放弃锁国的主动对外探索。  相似文献   

4.
比利时为争取独立,反抗1815年维也纳会议强行把比利时合并于荷兰的决议,于1830年发动了起义。为了解决比利时问题,1830-1839年欧洲列强在伦敦展开旷日持久的谈判,最终承认和保证比利时的独立与中立国地位,其中,英国外交大臣帕麦斯顿勋爵扮演了领导角色。  相似文献   

5.
斯丹达尔的长篇小说《红与黑》,塑造了一个向封建贵族地主阶级复辟势力屈膝投降的艺术典型——于连。 于连主要活动在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1815年6月,以老沙皇为首的第七次反法联盟,摧垮了拿破仑的百日政变,法国从此进入了复辟时期。“反法联盟”“对拿破仑的胜利就是欧洲的君主国对法国革命的胜利,因为拿破仑帝国是法国革命的最后阶段;  相似文献   

6.
晚清时期(鸦片战争始,宣统皇帝退位止),在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和甲午战争前,法国就积极参与了西方列强对华贷款的竞争,不过,此时各国均各自为政,并未形成联盟.甲午战争后,资本输出逐渐成为列强经济侵华的主要手段,在激烈竞争中,法国与俄国、比利时结成同盟与英、德、日集团争夺贷款权,同时,法国为了自身利益又与竞争对手英、德、美签订协议组成四国银团,不惜"牺牲盟友利益"共同瓜分贷款份额,扩张势力范围.法国与俄、比的特殊关系,还表现在法国承购俄、比难以承担的贷款份额,与俄、比合组公司、银行贷款,从而形成掩盖在他国名义下的法国债权,在估计法国在华侵略势力时这一事实应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7.
“共同市场”的正式名称叫做“欧洲经济共同体”。一九五七年三月二十五日,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六国的外长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签订了条约,于一九五八年一月正式成立“共同市场”。一九七一年六月,“共同市场”与英国、爱尔兰、挪威、丹麦达成协议,同意四国参加“共同市场”,一九七三年一月一日起四国将成为“共同  相似文献   

8.
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在一八○九至一八一一年作了一次国外旅行,曾先后游历了葡萄牙,西班牙,阿尔巴尼亚,希腊,土尔其及意大利等地。这时正是欧洲各国反动势力嚣张的时期,是欧洲反动君主的神圣同盟大施压力,摧残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的时期。拜伦亲眼看到各国人民所受专制政治的压迫,和他们英勇反抗,争取解放的战斗精神。这次旅行开拓了青年诗人拜伦的  相似文献   

9.
1890年至1894年间,欧州外交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德国实施主动进取的外交政策,一方面拒绝与俄国续订“再保险条约”,另一方面在1891年5月6日与奥意再次续订三国同盟条约。时英国与三国同盟关系密切,1891年6月29日,意大利首相罗丁尼声称英国已经参与了三国同盟中关于东方(奥斯曼帝国)和北非的部分条款。这样,俄国在欧洲和法国一样,被孤立起来,为了向孤立情势挑战,法、俄两国迅速接近。1891年7月,法国舰队访问  相似文献   

10.
冷战结束不久,俄罗斯日益重视欧洲安全体系的重建问题。俄主张欧安组织应成为欧洲安全体系的核心,同时在武器控制、安全和防务问题上采取比较坚定的立场,维护反导条约和常规力量条约,极力保持同美国的军事平衡;还充分利用欧美地缘战略利益上的差异,拓展外交空间,争取欧盟国家支持它在欧洲安全体系上的主张。俄和欧美在欧洲安全体系重建问题上存在着根本分歧,加之西欧离不开美国的安全保障,俄对美多重劣势难以扭转,俄在短期内实难完全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俄有可能在欧洲安全体系建设上取得有限的成功。  相似文献   

11.
在列强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中,小国通常被列强恣意摆布。各列强为了自身的利益,往往把小国当成争霸的工具或牺牲品。比利时从1839年被五国列强承认为“永久中立”国到1914年德国破坏其中立,就是明显的一例。它反映了强权政治的淫威,暴露了帝国主义奴役弱小民族的丑恶嘴脸,并且充分说明了弱小民族决不能依赖列强而生存,必须依靠自强而独立。欧洲列强出于争霸的需要,一直对小国比利时十分关注。比利时东接普鲁士、南靠法国、西北邻多佛尔海峡与英国相望,近邻都是大国,其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自1815年维也纳会议以来,列强不顾小国人民的意愿,安排比利时与荷兰合并,成立尼德兰王国,以荷兰国王威廉一世为元首。此后十多年中,由于比荷人种不同、信仰不同,很难融为一体,实际上  相似文献   

12.
俄、普、奥三方亲善是各自外交政策的基础,但德国统一后,随着欧洲格局的变化,俄德关系逐渐恶化.三皇同盟的形成表面上延续了俄德王朝合作,但其实质却标志着双方关系的恶化.  相似文献   

13.
冷战结束不久,俄罗斯日益重视欧洲安全体制的重建问题。俄主张欧安组织应成为欧洲安全体系的核心,同时在武器控制、安全和防务问题上采取比较坚定的立场,维护反导条约和常规力量条约,极力保持同美国的军事平衡;还充分利用欧美地缘战略利益上的差异,拓展外交空间,争取欧盟国家支持它在欧洲安全体系上的主张。俄和欧美在欧洲安全体系重建问题上存在着根本分歧,加之西欧离不开美国的安全保障,俄对美多重劣势难以扭转,俄在短期内实难完全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俄有可能在欧洲安全体系建设上取得有限的成功。  相似文献   

14.
历史的结论     
1840年鸦片战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定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一批不平等条约,1856年至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美、俄四国逼使清政府签定了中俄《瑷珲条约》、中外《天津条约》,中外《北京条约》。1894年至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中日《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强迫清政府签定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相似文献   

15.
东方问题在 18世纪末就已见端倪。在维也纳会议后短短 4 0年间 ,东方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的国际政治危机。它是欧洲政治的重要内容。在克里米亚战争前的几十年间 ,英、俄两国的矛盾较为尖锐 ,他们在近东推行着不同的政策。  相似文献   

16.
也谈日英同盟的终止祝曙光1921年12月13日签署的美英日法四国条约,是华盛顿会议上产生的第一个重要条约,该条约宣告了日英同盟的终止,日本政界人士对四国条约的签署感到欣慰。日本把改善日美关系、发展多边国际协作置于日英同盟之上,认为为此目的而牺牲“毫不...  相似文献   

17.
《中导条约》是美苏在冷战时期签署的核军备控制条约。自2007年起,俄罗斯开始要求将条约从美俄双边扩展为全球多边,并得到美国支持。2014年7月,美俄就《中导条约》履约问题产生争议,导致条约未来出现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美学术界再度提出将《中导条约》全球化,引起国际社会关注。美俄推动《中导条约》全球化既有历史根源又有现实地缘安全因素,既有可能采取维持条约基本框架而直接扩大条约限制范围,也有可能采取所谓双轨策略,以威胁退约或修改条约来促使拥有陆基中程导弹的第三国加入条约。但是,美俄推动《中导条约》全球化将遭遇一系列阻碍,其实现前景十分渺茫。  相似文献   

18.
在20世纪20、30年代的欧洲外交舞台上,法国无疑是重要的大国之一,而"小协约国"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同盟集团。法国与"小协约国"在共同维护一战后欧洲新秩序——凡尔塞条约体系的基础上,有过较长时间的合作。但随着30年代欧洲复杂局势的发展,"小协约国"走向解体,法国与"小协约国"的合作也日益疏远,并最终分道扬镳,留给后世发人深省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9.
从18世纪70年代起,来自东西南三方面的俄、普、奥对波兰贵族共和国进行瓜分,1795年,第三次瓜分后,波兰国家在欧洲政治地图上暂时消失.首先是俄罗斯.自从1613年建立罗曼诺夫王朝后,即不断进行对外扩张,向西扩张是它的一个重要方面.1667年对波兰战争结束后,占领了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大部分土地,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奠定了沙俄帝国的基础.彼得一世(1682—1725年)和叶卡特  相似文献   

20.
在欧洲反动君主缔结“神圣同盟”的前后十年间,有不少人在法国革命失败后看到革命的理想未能实现而心灰意冷,但雪莱——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和欧洲文学史上最早歌颂空想社会主义的诗坛巨匠——却第一个站起来,批判了这个“时代的流行病态”,点燃了“自由和正义”的理想火炬,激发了人民“对美好事物的信心和希望”,要人民“别失望”;并揭示出了“善”必战胜“恶”的原则。他一八一七年秋所写的长篇叙事诗《伊斯兰的起义》就是他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