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在实践创新的基础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论创新.就其过程而言,艰难且曲折;就其内容来看,深邃且丰富;就其影响来说,重大且深远.  相似文献   

2.
井冈山斗争时期,我们党通过军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通过地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确保了红色政权的长期存在和发展;通过积极的群众工作,确立了新型的官兵关系,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与支持。这些工作,都是在几乎全是农村的环境中进行的,都是在成份极为复杂的部队官兵和几乎全是农民的群众中开展的,初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及群众观点的中国化,既满足了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又具有长久的历史开篇意义。  相似文献   

3.
4.
井冈山斗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和红军官兵,在深入调研了解群众利益需求的基础上,制定正确的政策、采取有效的措施,用铁的纪律和奉献的精神,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凝聚民心,从而创建了井冈山根据地,创造性地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革命的新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优良作风思想主要体现在:一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其集中体现在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主要体现在反对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提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工作作风。二是用无产阶级思想武装头脑,正确开展党内批评。三是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挖掘和学习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优良作风思想,对于当前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等具有极为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的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奠定了我党我军的人才培养模式。其特点是:因地制宜,注重实际,挖掘和培养本地人才;发挥先进分子的带头作用,促使党团军人才齐进步;支持农协斗争,着力培养农运干部。  相似文献   

7.
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红色政权理论与红色政权实践所形成的构建"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社会、发展"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坚持"民主集中主义的制度"、牢记"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宗旨、建设"很好的党"的思想为后来的中国革命提供了宝贵经验,对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井冈山斗争时期,陈毅在政治上很好地辅佐了毛泽东,并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因此被誉为红四军的“设计师”、“政工巨匠”.他的政治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开展政治宣传、增进内部团结、实行官兵平等、改造投诚部队、严格执行纪律.  相似文献   

9.
忧患意识在党员的思想意识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探索中,包含了如何提升党员忧患意识质量的内容。毛泽东以正确把握革命局势和党所面临的考验作为提升忧患意识质量的前提,把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提升党员忧患意识质量的基本要求,将理论建设、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作为提升党员忧惠意识质量的主要路径。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0.
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等领导湘赣边界人民群众,写下了辉煌的篇章,成功地实践了"为什么要依靠群众,怎样依靠群众,如何才能更好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这一历史课题,并创造了不可磨灭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认为,游民来自于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游民具有两面性,即集革命性与破坏性于一身。这种认识也决定了他在井冈山和赣南闽西时改造游民的策略:一是通过给予游民以土地和适当职业解决他们的生计需求,从而把他们团结到革命队伍的阵营之中,同时在生产劳动中改造其游惰习气;二是从思想和组织等方面对游民进行整肃,使他们的破坏性降到最低值。在毛泽东这种策略思想的指导和影响下,井冈山和赣南闽西根据地都对游民进行了改造,且成效比较显著,其中积累起来的经验为建国初期改造游民、解决游民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建国后毛泽东廉政实践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后,毛泽东始终把反腐败斗争作为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来抓,为树立新中国廉洁向上的党风、政风和民风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然而,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廉政实践在取得了巨大成绩的同时,又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失误,使他终究没有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现代廉政体制。  相似文献   

13.
历史的发展及其走向具有必然性,也带有偶然性。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从"向萍乡退却"到转兵井冈山,再到安家井冈山,同样可以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来加以解读。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人民当家作主,参与管理国家的民主国家制度和政治体制,是毛泽东追求的政治目标和政治理想。毛泽东以其为理论指导,进行了国民参政会、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创立新中国三大民主政治制度等一系列政治实践,对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知与实践的关系,对知识分子改造中引入实践教育法。即社会调查法,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劳动教育法,知识分子"上山下乡"。在具体的实践教育中也存在一定的偏差,但党对之进行了纠正并使之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块奠基石"。毛泽东在领导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当时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高瞻远瞩地解决了当时中国革命一系列根本性问题,诸如,首先实现了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独创性地开辟了中国式民主革命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坚持"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真理,为党建立了第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等。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17.
在毛泽东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媒介批评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真实传播、新闻报道是否具有政治意识,是毛泽东进行媒介批评的主要理论视角。他推崇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文风。毛泽东媒介批评的特点是:注重传播效果,力求实事求是,形式多样,语言简洁,生动形象,逻辑性强。毛泽东同志的媒介批评常常夹杂在文件、报告、指示当中,是他领导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常常能够产生立竿见影的批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是我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的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开篇。在这个伟大开篇中,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而且在理论上成功地解决了如何将以农民与旧军队为主体的部队,建设成为新型的人民军队的问题。他从缔造军魂、确立军旨、规范军纪、凝练军略四大方面为军队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学说,成为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中国农民本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始终关注和研究农民,具体分析了农民阶级构成及其整体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民革命主力军思想。  相似文献   

20.
"大跃进"时期,由于毛泽东在调查研究中更加偏重于听取汇报和定点视察,加上某些干部不敢讲真话的负面影响,使他难以了解真实情况,造成了工作中的被动局面.发现这一失误后,毛泽东深刻反思,通过深入基层的系统的调查,先后解决了社队规模过大问题、与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的公共食堂和供给制问题,比较好地调整了农村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