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启蒙的悖论所引起的困境业已显现在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中。面对陷入困境的启蒙,简单地质疑、否定、反对启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应该把启蒙视为人类走向进步、文明的精神诉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启蒙在中国还远未完成,还需要继续进行下去。但同时也必须警惕这种生发于西方语境中的启蒙和现代性所带有的西方中心主义影响,进而打破西方话语操控下的现代性标准,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可以弥补启蒙理性弊端的成分从而让启蒙精神和现代性成为符合中国文化及民族性的价值尺度,以便彻底实现中国的启蒙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以来,"启蒙反思"的深入讨论使我们对继续启蒙有了更多的自信。将启蒙与"三农"问题这个中国当前最大的实际结合起来,开启农民启蒙,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主流诉求。当前农民启蒙如何可能?首先必须围绕农民主体性建设这个核心任务展开,不能落在"你蒙我启"的思维窠臼里,同时又不能独断地将农民启蒙界定为农民不需经别人引导而实现的自我启蒙,为了破解这一难题,需要在农民启蒙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中坚持"吃透两头"的路径,一头是启蒙者,一头是农民。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开启当前中国农民启蒙。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农民的现代化。随着农民对现代化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实现农民的现代化已成为中国现代化的迫切现实要求,只有农民彻底摆脱其传统特征,完成自身的现代人的转化,才能充分发挥其现代化的主体作用,才能保证中国现代化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4.
社会上的每一次进步、变革,无不是从思想领域开始。中国的现代化,也应首先从思想领域进行。培养中国最大多数人口———农民思想的现代性就成为农村现代化乃至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前提。农民思想的现代性主要表现为权利意识、法律意识、平等意识和效益意识。只有采取种种措施重视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劳动者的思想建设,才能真正促进农村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土地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中国共产党在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历史进程中,始终将处理农民与土地关系作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逻辑主线。从马克思主义人地关系理论范式出发,在哲学辨析中思索处理农民与土地关系的理论逻辑;从我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国情出发,在历史活动中构建处理农民与土地关系的实践逻辑;从新时代我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任务出发,在解决问题中彰显科学处理农民与土地关系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将启蒙与中国具体实际问题相联系,继续推进启蒙,已经成为启蒙研究领域的主流价值诉求。近现代农民启蒙任务的远未完成、农民主体地位的远未确立、时下惠农措施的尴尬处境等诸多原因,使当前农民启蒙显得格外必要而迫切。当前农民启蒙,除了要应对后现代主义、传统文化、大众文化等各种思潮的挑战之外,还应该针对农村、农民的实际,着力清除封建宗法共同体文化、心态等前近代思想观念残余,祛除暗含身份等级低下的前现代"农民"观念,并将这种思想观念上的启蒙依托于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取消城乡户籍差别等制度上的建设,在深入推进社会化商品经济的过程中引导农民打破依附人格,塑造独立自由之个性,切实推进当前农民启蒙。  相似文献   

7.
通过反思五四以来乃至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中启蒙性和现代性的论争及其历史进程,试图说明中国文学如何在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语境下完成启蒙主义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8.
作为现代性的开端,欧洲各国的启蒙运动在18世纪后半叶达到高潮,引发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导致现代社会政治制度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相比之下,19世纪40年代以来,中华民族被动地纳入启蒙和现代性世界版图之中。在近现代中国史上,启蒙、救亡、革命和改良构成不同阶段的主题。始于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启蒙运动的高潮,指向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多个方向,并最终导致现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了更好地理解启蒙,需要认真对待启蒙与革命、启蒙与理性、启蒙的共性与个性、启蒙思想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等问题。启蒙有自己的使命,不会随着革命的完成而结束,也不会随着现代化的成就而中止。在新世纪,启蒙将为中国进一步改革提供思想指导。  相似文献   

9.
正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思潮演变中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和小觑的现象,即启蒙现代性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遭遇与碰撞。启蒙和现代性有着近乎天然的同质性,启蒙是强调一种经由自己的理性或对真理的追求,来达到自由境界的观点。启蒙者在建立自由、民主、科学、公正的文明价值格局及注重理性的精神中,就几乎包含了早期现代化的全部因素。因此,启蒙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与现代化同构的现代性,启蒙和现代性遇合、扭结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概念。而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就是在与启蒙或现代性的纠结中产生和发展的,正是在启蒙现代性的启发下,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逐渐获得了具  相似文献   

10.
现代性往往被西方学者看作以文艺复兴为始端、起源于欧洲的西方历史叙事,但从现代性批判相关著述看,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一条从批判的现代性、反思的现代性走向新现代性的思想演进逻辑。中国式现代性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效应,以实存形式宣告了在地域上异于欧洲的现代性存在,中国式现代性不仅体现为文学艺术、政治思想与宗教意识的复调式兴起,还体现为中国学者对中国大地上现代性建构的理论自觉,更体现为中国共产党在理性反思基础上提出的崭新现代性筹划。中国式现代性作为区别于西方现代性的新现代性,在三个重要维度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积极的理性担保:辩证守护启蒙价值观,把人的解放作为根本价值目标;坚守资本奴役逻辑批判的主体向度,把正确引导资本发展作为重要手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共同性筹划,把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作为前提引领建构现实共同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农业大国,有近8亿农民,只有解决了农民的问题,才能有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是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2.
“三农”问题与农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问题的中心问题是“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中心问题是教育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教育问题,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和WTO条件下,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和普及国民待遇原则,是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市场主体的角度和世界贸易发展的趋势分析入手,指出延伸中国传统农业产业贸易形式和实现中国农业的集约化发展,在保障农民利益问题上,突出农业法制建设的作用,重视农业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农民权益,有利于农业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构建和谐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避免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弊端,探索适合我国农村的现代化道路。目前的一些改革措施还缺乏整体考虑和周密设计,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现代化的实现和农民脱贫致富,归根到底还要靠提高农民素质,教育对此有着现实而深远的意义。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更是政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不仅以农业大国著称于世,而且也以农民大国著称于世,农民数量大、素质低成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巨大制约因素,这就决定了中国农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在我国现代化中的特殊地位.它们不仅构成我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而且成为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重视"三农"问题,实现三个转变,即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传统农村社会向现代农村社会转变.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实现了农民的现代化,才能实现社会的现代化。本文以孙中山和毛泽东两人关于农民现代化的思想为研究对象,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两人思想的异同:一是关于农民经济现代化思想,二是农民政治现代化思想,三是农民文化现代化思想。通过对以上三方面的比较研究,从理论上提出了农民现代化的实现途径,对实现农民的现代化以及全社会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经济和WTO条件下,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和普及国民待遇原则,是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市场主体的角度和世界贸易发展的趋势分析入手,指出延伸中国传统农业产业贸易形式和实现中国农业的集约化发展,在保障农民利益问题上,突出农业法制建设的作用,重视农业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农民权益,有利于农业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8.
启蒙思潮与“阿Q”的精神谱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五四之后,启蒙思潮从原先寻求文化变革的思想启蒙变换为一种召唤暴力的阶级性革命启蒙,这种阶级性革命启蒙一直延续到十七年文学叙事之中;改革开放之后,启蒙思潮重新兴起,主要表现为经济意识的启蒙和受抑制的人性解放.从20世纪中国启蒙思潮视角,观照20世纪乡土中国文学典型作品,解读<阿Q正传>等文本所构成的"阿Q精神谱系"与启蒙思潮的内在关系,分析中国农民走向现代性的外部压抑性结构和内在思想阻力,对于探寻新世纪历史语境下"新启蒙主义"与农民思想解放的可能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的核心在于人的现代化,即从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中国的现代化关键在于农村的现代化,农村的现代化关键在于培养高素质的具有现代性的农民.农村教育是培养现代农民的重要途径,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以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由于启蒙运动及其精神遗产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启蒙反思成为当代人类的一项紧迫任务。为此,在肯定启蒙精神积极意义的同时,亦必须正视启蒙精神的三大盲点。在此基础上,要通过调动包括非西方文明与原初传统在内的多方资源,在对话中超越启蒙心态,成就多元现代性。儒家天人合一的人文主义可以在自身、社群、自然和上天四层面为超越启蒙凡俗的人文主义提供思想资源。前辈现代新儒家主要是要将儒家思想在基本精神方向上纳入启蒙理性的范畴之内,与之不同,杜维明更为自觉地突显了儒家思想与以启蒙理性为基础的西方现代性的不同取向。如何更完整地突显建立在儒家智慧精神基础上的中国式现代性的核心价值,是现代儒学有待进一步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