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
格物致知的概念出自《大学》。在唐宋儒学复兴的背景下,格物致知经过宋代二程、朱熹等理学家的发掘与阐释,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内涵,成为宋明理学认识论、工夫论与政治理论的核心概念和基本议题。而李光地作为清初重要的朱子学者和朱学领袖,格致论既构成了其理学思想中富有特色与创造性的一部分,亦是其融摄陆王心学的主要方面与典型表现之一。在对格物致知文义的解释上,李光地受到陆九渊特别是王艮的影响,偏重以知本、知性明善言格致。在对格物致知内涵和方法的理解与诠释上,李光地着重突出了格物的道德属性与伦理优先性,相对抑制了对于客观事物之理的关注,从而缩小了格物的范围,减弱了格物的知识性与认识论意义。同时,他还肯定了王阳明恢复《大学》古本的主张,并提出《大学》之宗,归于诚意的观点。由此可见李光地对陆王心学的融摄是深刻、系统且多方面的,是基于自己的理解、体悟而做出的批判性吸收与折中,而这正是其建构自身理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2.
高海霞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7(2):56-58
"理心之争"是宋代以来中国儒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命题。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一个认为"性即理",一个认为"心即理";一个"道学问",一个"尊德性"。在关于人之本性、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以及道德修养方法方面,既有殊异之处,又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3.
邹自振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
陆王心学在明中后期得到发扬光大。本文阐述了陆王心学是奠定晚明思想解放的理论基础,而陆王心学在这一时期确立为文化宗主地位又是与晚明文学繁荣不可分割的。文章特别论述了汤显祖的“情格理”是受陆王哲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邹自振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1998,(1)
陆、王心学在明中、后期得到发扬光大。本文阐述了陆王心学是奠定晚明思想解放的理论基础,而陆王心学在这一时期确立为文化宗主地位又是与晚明文学繁荣不可分割的。文章特别论述了汤显祖的“情格理”是受陆王哲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夏澍耘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8(2):31-35
陆王心学意志论伦理在宋明时期的出现,体现出历史与伦理逻辑的致一和必然.宋明伦理的演化,呈现出一个由功利主义伦理而理念主义伦理而中道论伦理,再到意志论伦理这样一个伦理发展的螺旋.由是观之,人类伦理演化的轨迹也应呈现为一系列在循环往复中前进上升的类似螺旋. 相似文献
6.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51-55
北宋时期,程颢、程颐提出了人与物一本的理论,即人与物同根同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人与物、心与理、人心与道心、心体与道体均为一体的理论体系。一本论是宋明时期新儒学体系的宇宙论生成论的核心内容。一本论对陈白沙心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是陈白沙心学及江门学派理论构架的基础。人与物的关系是陈白沙心学体系的核心关系,陈白沙通过致虚工夫达致了惟仁与物同体,实现了人与物的贯通,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本体自然、承体起用的以自然之学为特征的本体论、工夫论体系。既注重对主观性的心体的表述,又注重对客观的道体的表述,是陈白沙心学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7.
何仁富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35-41
唐君毅认为,人的生命不能只停留在现实的俗情世界,而必须超越到形上的价值世界以求恒定之真美善神圣。价值世界既是超验的,又与现实世界相关涉。人在超越到价值世界的过程中,会有“天才之路”和“圣贤之路”,充满艰难和痛苦。人生的真正安身立命之处,只能在哀乐相生的情怀中。 相似文献
8.
左东岭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1(1):78-84
陈献章的心学汲取了陶潜的超然人生境界与邵雍的求适求乐精神,从而构成了其融儒释道于一炉而终归于关注自我生命价值的人生态度。同时他又容纳了孟子养气的理论,从而使其具备了一股傲然之气。 相似文献
9.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研究中既有大胆探索所取得的创获,也有粗疏失误而留下的教训.梁启超于1897年前后于万木草堂和时务学堂分别制订了《万木草堂小学学记》和《湖南时务学堂学约》,二者充分体现出梁启超于陆王心学方面的思想特点,其把陆王心学思想融入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中,来指导自己的社会变法维新实践. 相似文献
10.
杨华祥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13
朱熹理学带有明显的禁欲主义倾向,陆王心学则更倾向于制欲主义,共同的特点都是"存天理,灭人欲";明末清初思想家则强调要"足民之欲",认为凡人不能物欲,理就在于天下的公欲,开启了新人文主义的人性论。同时明清思想家还辩证吸收了理学的道德成果,强调要知耻,要做欲望的主人,不能任由欲望泛滥,这些理论促进了近现代儒学的人本主义转型。 相似文献
11.
朱敬则是盛唐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史学家。长期以来,对其史学成就,史学界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得其史学成就长期淹没。本文在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对其史学成就进行了总结,以期同大家商讨。 相似文献
12.
李向阳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1):51-54
严羽《沧浪诗话》论诗,重妙悟、倡兴趣、标举盛唐“气象”,极崇李杜,亦激赏孟浩然,独于王维很少涉及。拟从严氏理论与王维诗歌的离合入手,浅论《沧浪诗话》不论王维的原因:在根本上,严氏的用世之志与王维诗中佛理禅意具有隔阂;在风格上,严羽推崇雄壮之美,激赏李白的豪迈飘逸和杜甫的沉郁顿挫,而对王维诗“不落人间声色”处,则有意排斥;就人生体验看,严羽身处季柬,布衣一生,其个性气质、人生境遇与身处盛唐、“富贵山林两得其趣”的王维迥异,而更接近于“不才明主弃”的孟浩然。 相似文献
13.
《姚莹论诗绝句六十首》,是从诗骚、汉乐府到唐宋元明清历代诗歌用“绝句”形式进行评述,对历代重要诗人的创作成就,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大略可概括为:肯定推动了诗歌发展的代表人物,批评了诗歌创作中的不良风气;强调了诗歌的思想内容和社会作用;歌赞了一些爱国忧民的优秀诗篇;重视诗歌作者的人品,称赞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4.
15.
杨诚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3,32(2):101-104
通过对普特南关于实在论的两个著名论证的分析,表明这两个论证实际上都是有问题的.“孪生地球”论证不构成对“心理状态决定外延”的反驳;“榆树和山毛榉”论证虽然能够得出“心理状态有时可能不决定外延”的结论,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对我而言A和B唯一的不同是:它们是不同的),外延的区别对意义是无关紧要的. 相似文献
16.
阿拉坦敖其尔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5):27-30
蒙元时期出现了几位蒙古族诗人,其一是成吉思汗和忽必烈。他们的才能是多方面的,由于多年的政治、军事生活的训练,他们善于鼓动将士,出口成章,时露华采。其二是作为统一中原作出巨大贡献的伯颜丞相。他除了政治家、军事家外,也是为人称道的诗人。其三是以侍讲学士而著名的童童。从这些人的诗作可以看出蒙汉文化的发展、变化与交流。 相似文献
17.
唐凌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6):22-24
19世纪6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出现了暂时的"中外修好"的和局,清政府统治集团内的一些开明人士为了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而采取了一系列"自强""求富"的措施,虽然其目的是为了摆脱"内忧外患"维护封建统治,但这一运动是符合历史潮流的。并且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和国防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8.
韩喜平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2):83-8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恢复、改革、调整、发展四个阶段。科学发展观要求进一步推进教育创新,提高教育质量;从人的发展和公平树立高等教育发展理念,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高等教育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9.
杨显硕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2):181-182
文学批评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学科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在批评术语和范畴、批评方法、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中国化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古代文学批评和外国文学批评中有价值的成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学。 相似文献
20.
徐乐军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03-108
杜牧古文创作主要包括议论国家用兵大事、关注国计民生、参与党争、干谒权要、阐述其诗文创作观点等方面,功能在于报效国家,实现个人政治理想;党同伐异、通过干谒权要转变自己不利的政治命运,改善个人及家庭生活状况;阐述自己诗文创作观点表达其不合流俗的务实文风。 相似文献